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3月30日報導,3月25日,綿陽警方接到市民報案,稱家中儀器檢測到輻射值突然增高。隨後,警方在報案人鄰居何某的家中查出型號為XQ2505的工業X射線探傷機,據警方介紹,持有該設備的何某此前行為異常,疑似患有精神疾病。
當地輻射環境監測站隨即派出專業人員,趕赴小區,未發現汙染殘留。專家稱:該設備主要是用於金屬工業探傷,通電後會產生X射線,並非核輻射。但要購置此設備的單位,都需要具備專門的資質。
目前,何某從何處獲得該設備,使用了多長時間,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事件:居民報警家中輻射升高,鄰居家中查出放射性裝置3月30日,綿陽市涪城區公安局工區派出所民警,向記者講訴了事發經過。
本月25日,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報案,稱家中儀器檢測到輻射值突然增高,懷疑是小區有人使用放射性設備所致。
「接到報警後,我們立即到了現場,通過偵查和居民反映的情況,發現其鄰居何某具有重大嫌疑。」派出所民警告訴記者,警方隨後在何某家中找到一套疑似發射射線的設備,民警在和綿陽市輻射監測站商議後,已將該設備封存。
綿陽市輻射環境監測站站長黃英告訴記者,在接到居民的投訴和派出所民警通知後,他們立即派出專業人員現場進行檢測,當時並無異常。「接到通知後,專業人員到達現場,並進入了何某家中,看到了被警方搜出的放射性裝置。」黃英表示,經檢查確認,該裝置是型號為XQ2505的工業X射線探傷機。
「我們對何某家中、報案人家中都使用儀器進行了詳細檢測,對該單元樓樓道、樓下住戶層都進行了檢測,並沒有發現異常。」黃英說,這個探傷機主要用於對金屬的探傷,比如探測管道焊接處有沒有縫隙等。
據辦案民警介紹,報案的居民平時並未注意家中儀器的數值,當時發現輻射值增高也屬偶然。「報案人說當時數值突然增高時間很短,他也是很震驚,才選擇報警。」
警方:持有人員行為異常 疑似患有精神病辦案民警透露,何某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他曾多次報警,說有人要害他,我們曾懷疑他臆想症。」該民警稱,2016年夏天他們接到報警找到何某時,何某在炎炎夏日穿著多達18件衣服,遂懷疑精神方面可能不正常,就通知了其監護人,要求嚴格看護。
輻射事件發生後,警方將何某送到了當地醫院,並要求其母親以第一監護人身份出具委託書,委託何某的姐姐行使監護權。派出所民警表示,因為其身體原因,希望家屬能夠配合相關工作,以有助於事件的調查。
通過電話,記者聯繫到了何某的姐姐,對於何某的事情,她表示一切以警方調查結果為準,她本人不便回答任何問題。
事發地點。何某所居住的房屋,位於綿陽市涪城區躍進路的四川九州電器集團公司家屬院,小區「有輻射」一事已經傳開。此前居民已經發現何某的行為異於常人,稱其是個「怪人」。
「你看,用紅窗簾遮住的房間就是何某家裡的,他平時很少出來,也不和人說話交流。」在房屋樓下不少居民正在談論何某安裝射線裝備的事,小區一位老人告訴記者,她見到過何某幾次,都面無表情,也不和人交流,「感覺怪怪的。」
在何某居住的單元樓,每一層都有他用紅顏色筆留下的話。在他家的防盜門上,還粘著佛貼。
對於小區居民來說,生活在身邊的何某,是一個「不正常」的人。「他經常在家裡、陽臺很大聲的說話和唱歌,還帶著頭盔在家裡走。」居民高女士說。
聽到何某被公安機關帶走,小區居民雖然目前沒聽說出現身體不好的狀態,最擔心的就是「輻射問題」。「他在家裡用輻射機器多久了?小區是不是還有輻射?對大家生活有沒有影響?」
並非核輻射,小區未發現殘留汙染對於市民所擔心的問題,綿陽市輻射環境監測站站長黃英介紹,探傷機主要用於對金屬的探傷,比如探測管道焊接處有沒有縫隙等,可以進行野外探傷和室內探傷。「該設備就像是醫院的X射線,如果通電,就會有輻射產生,如果斷電,就不會有輻射,且不會有輻射存留。」黃英說,經過他們的檢測,並沒有發現小區有殘留汙染。
對於何某家中放置的這臺工業X射線探傷機,開機狀態下輻射範圍到底有多大,黃英舉了個簡單的例子:這個範圍就像是燈泡燈光一樣,越近輻射越強,越遠影響越小,而且還要根據屏障物、空氣溼度等進行計算。「要明確輻射的影響,主要用設備進行檢測。」
黃英解釋稱,X射線不是通常民眾所謂的「核輻射」,根據國家《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的規定,普通民眾受到照射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應超過1msv(毫希沃特),因此,只要這個設備不通電,居民就無需恐慌。
設備從何而來警方將進一步調查同時,黃英表示,對於X射線探傷機這樣的設備,生產、銷售、使用該裝置的單位,都必須具備相關資質,在管理部門取得許可能後方可購買和使用。何某應不具備購買和使用的條件。
對於何某如何得到設備,使用時間、周期等情況,綿陽警方表示,在何某家中並未搜查到居民所說的頭盔等防護服,事件正進一步調查。
(本文原題為《綿陽一市民家中輻射值升高,鄰居家中查出放射性裝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