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雷入侵南寧市民家中 專家提醒謹防傷人

2020-11-24 中國天氣

近期廣西頻繁遭雷雨強對流天氣襲擊。據悉,4月18日上午10時50分左右,家住南寧市新竹路30號一市民發現一火球入侵其家中。據該市民介紹,當時南寧市區上空烏雲密布,整個城市仿佛籠罩在夜幕之下。緊接著,電閃雷鳴,雨水應聲而落,突然發現飛來個火球,彤紅彤紅的,發出耀眼的光線,讓人感到刺眼,沿著自家的擋雨棚的不鏽鋼欄杆滾動。經自治區防雷專家現場勘查和該市民描述,確定這是一次球形雷入侵。所幸的是這次球形雷入侵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月18日,一市民家中火球沿不鏽鋼欄杆滾過的痕跡(攝影:林為東)

眾所周知,通常說的雷電多指直擊雷、感應雷。直擊雷就是直接打擊到物體上的雷電;感應雷即通過雷擊目標旁邊的金屬物等導電體感應,間接打擊到物體上。這兩種雷電可通過安裝外部的和內部的避雷裝置,達到防禦的目的。不過,有一種叫「球形雷」(又稱「球狀閃電」),這種雷飄忽不定,比較罕見,以現在的科技水平,還是比較難以預測。和普通的雷電相比,球狀閃電出現的機率非常小,且球形雷的出現常常隨著自身內部的電荷變化,會在幾十秒至幾分鐘、最長不超過十幾分鐘內自然消耗掉。

預計,24日,桂北部分地區陣雨或雷雨,局部有大雨或短時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我區其它地區多雲。25日,桂北、桂東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或短時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我區其它地區有陣雨或雷雨。

專家提醒,公眾要注意預防球形雷,雷雨天氣時一定要關閉門窗,防止其入室;如果意外飄進室內,人千萬不要驚慌跑動,因為球形雷一般跟隨氣流飄動。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也不要跑動,可拾起身邊的石塊使勁向外扔去,將球形雷引開,以免誤傷人群。(作者:林為東)

編輯:郭曉薇

相關焦點

  • 黑眉錦蛇「做客」昆明市民家中!提醒:切勿擅自抓捕
    4月6日13時43分,昆明市森林公安局官渡分局接市局轉警稱:在官渡區貴昆路一小區內居民家中有一條蛇,請出警處置。接警後,值班民警立即出警趕到現場,只見這條蛇正盤踞在居民家中的窗臺玻璃與紗窗之間的縫隙內,因空間較為狹小,不利於使用捕蛇鉗進行抓捕。經過十多分鐘的努力,民警成功將這條蛇「收入囊中」。隨後值班民警將蛇送往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經工作人員辨認,這是一條黑眉錦蛇。
  • 「球形雷」是「禍首」
    據新華社電重慶開縣縣委宣傳部5月25日發布消息稱,開縣義和鎮興業村小學23日遭受雷擊的原因基本查明,多次雷電閃擊情況下出現的「球形雷」天氣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5月23日16時許,重慶市開縣義和鎮興業村小學校舍遭遇雷擊,7名小學生因雷擊死亡,44名遭受雷擊的學生到醫院接受治療。
  • 昨夜今晨南寧夜空閃電7540條 雨季謹防雷電
    近期南寧也是強降雨天氣,雷電較多,市民也要多加防範。記者從廣西容縣交警部門得知,此次雷擊事件是6月11日發生在容縣都橋山景區附近的觀光大道上。視頻顯示,當時暴雨如注,一輛電動車在雨中穿行,正好一道閃電不偏不倚在其附近劈下,時間大概持續2秒,場面觸目驚心。
  • 市民反映家中螞蟻常出沒 專家釋疑:雨水多螞蟻旺
    連日來,本報接到不少熱線電話,市民們表達了同樣的疑問:為何今年夏天螞蟻格外多?   中科院動物研究專家和公共衛生防疫專家表示,今年夏季雨水多、天氣悶熱,這樣的氣候特點利於螞蟻的繁殖,因此市民感覺蟻患嚴重。其實早在2011年,市疾控部門進行的調查就顯示,全市41.19%的居民家中發現過螞蟻,危害較為嚴重。今年5月,本市首次啟動統一滅蟻行動,目前正處於實施階段。
  • 昨天說的那個火球,是球形雷嗎?
    昨天老白講了蓮都區雅溪鎮後山坪自然村一個化糞池遭到雷擊的事情《昨天那場暴雨,「轟」地一聲雷響,化糞池被炸了》,很多市民都覺得很奇怪,在我們微信後臺留言,問老白那個火球是不是傳說中的球形雷。
  • 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原標題: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近日,多家媒體均以「巨型蝸牛入侵南寧」為題,報導了南寧市沙井中學附近一菜地裡出現非洲大蝸牛一事。外來入侵物種,這一平時很少有人提及的話題,再次吸引公眾注意。
  • 南寧市民家中即熱式水龍頭使用時突然冒出濃煙
    南寧的韋先生前段時間就網購了一款可以「秒出熱水」的即熱式水龍頭,可是這新設備剛使用沒幾天,就出現了驚險一幕。 現場聲:這個即熱式水龍頭在用的過程中,溫度關到冷水,它也是出熱水,就燒成這樣了,現在還有很大的焦味。 這是韋先生當時用手機拍下的一幕,從這個新買的即熱式水龍頭裡流出的不是熱水,而是滾滾濃煙。韋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即熱式水龍頭是他花70多元在網上購買的。
  • 秋高氣爽花蚊子咬人正當時 市民應注意防範
    近日,不少市民發出疑問,夏天都沒怎麼被蚊子叮,怎麼進了秋天蚊子反而活躍了?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受氣溫影響,今年蚊子活躍期延後,市民應注意防範。  日前,記者採訪了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副科長于濤。于濤說,今春氣溫低,6月初才發現蚊子,7月份的蚊子密度也比往年低不少,蚊子的活躍期整體比往年晚了一個月。
  • 廣西食人魚傷人引發關注 民眾擔憂外來物種入侵
    中新社柳州7月11日電 (記者 蒙鳴明)廣西柳州發生食人魚咬傷居民事件,官方組織漁民布網誘捕,甚至懸賞鼓勵市民參與在內陸江河裡發現食人魚,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民眾擔心外來物種的入侵破壞本土生態平衡並引發災難。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邊給小狗洗澡時,突然遭到三條兇猛的魚類攻擊,其中一條咬傷其手掌並被抓獲。該魚經廣西水產專家鑑定,確定其為桑氏鋸脂鯉,是食人魚中的一種。
  • 市民家中有隻拳頭大蜘蛛 專家:大部分蜘蛛無毒
    市民家中有隻拳頭大蜘蛛 專家:大部分蜘蛛無毒 前天凌晨,市民張女士聽見女兒房間傳來一聲尖叫,跑去一看,窗簾上爬了一隻拳頭大的蜘蛛,「當時我也嚇呆了,都忘記拿手機拍下來!」隨後一家人被驚嚇得再也睡不著,「不知道蜘蛛有沒有毒,會不會跑出來咬人。」  拳頭大蜘蛛確實存在  「真的有拳頭大,身體是圓的,而且是灰色的,爪子肥肥的。」
  • 今天南寧下冰雹了,好大顆!接下來南寧天氣將會……
    進入立夏以後南寧的天氣就很應景地迅速熱起來了但小夥伴們可不要忘了南寧的天氣變化多端未來南寧一周天氣▼▼▼萌編在此提醒市民朋友們不要快速移動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適宜開摩託車、騎自行車,在雷雨中快速移動容易遭雷擊;
  • 南寧近期多人被螞蟻咬傷 提醒:外出散步遠離蟻窩
    小夥被紅火蟻蜇傷 全身過敏致休克所幸及時送醫才脫險醫生提醒:近期有多人被螞蟻咬傷,外出散步等請遠離蟻窩南寧雲—南寧晚報訊(記者 葉禎)到公園散步好奇踩上螞蟻窩,結果被咬後全身過敏;跑步結束在草地邊壓腿被螞蟻咬傷,腳腫了三天;拍夜景不小心踩到螞蟻窩被咬起膿包……最近,
  • 提醒|冬日來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提醒|冬日來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0-12-02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民養2條鱷魚見人就咬 專家提醒「異寵」有風險
    養「異寵」成時尚 傷人事件增多  「我家養的兩條迷你鱷魚,現在竟然長到1米多長,見人就攻擊,經常撞玻璃缸,看著特別嚇人!」近日,省會市民丁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4年前購買的寵物鱷魚,現在成了一個安全隱患。他既擔心其傷害家人、朋友,又不知如何處置。幾經周折,他最終將鱷魚送到石家莊市動物園。
  • 衣物晾曬陽臺上野蜂藏身蜇傷人 被蜇傷請及時就醫
    市民李小姐被胡蜂蜇傷後發朋友圈提醒大家注意(網絡截圖)■本報記者葉禎 實習生陳琳近日,南寧有兩位市民先後在家中被藏在衣物中的胡蜂、大黃蜂蜇傷,經輸液治療,傷處才消腫。為何近期頻發野蜂傷人事件?醫生和專家提醒:天氣不好且乾燥的日子,有的蜂比以往更容易「煩躁」。市民如果被蜂蜇傷,一定要及時就醫。》》》》》事件胡蜂藏身黑色褲子 市民被蜇腫痛半天11月29日上午,李小姐拿出前幾天在陽臺晾曬後收納到衣櫃的一條黑色褲子換上,剛穿好就突然感覺靠近大腿根部刺痛了一下。
  • 陽臺種下一棵草數年不見蚊子咬 市民擔心傷人
    數年前,市民藍先生在陽臺上種了一棵草,想不到家裡幾乎再也見不到蚊子的蹤影。效果這麼明顯,讓藍先生心裡犯嘀咕:蚊子驅趕得這麼幹淨,它對人會不會有傷害?近日藍先生聯繫本報「新聞幫工作室」幫忙識別,經專家鑑定,這應該是一棵香葉天竺葵,它散發出的氣味確實有驅蚊作用,只要市民對該氣味不過敏、不出現明顯不適反應,就不用擔心。     趕蚊子行,會不會傷害人?     近日,家住香港東路的藍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663,他說家中有一棵很神奇的植物,「四五年前,一個朋友送給我們的,當時它長得不是很旺盛我們就放在了陽臺上。
  • 提醒:市民家中現蟑螂 「德國小蠊」繁殖最快危害最大
    高溫酷暑市民家中又現蟑螂  本報提醒:「德國小蠊」繁殖最快危害最大活動最廣  7月23日是中伏第一天,這意味著高溫酷暑天氣真正開始。  有關滅蟲專家稱,目前的高溫酷暑天氣正是蟑螂大量繁殖和活動的高發期,李女士家中出現的昆蟲十之八九是蟑螂。  甘肅紫光四環消毒殺蟲控制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不僅居民家庭是蟑螂活動和繁殖的場所,飯店、酒店、辦公場所、學校、醫院、貨運集散地等更是蟑螂活動繁殖的溫床,而且目前的高溫天氣,非常適宜蟑螂大肆活動,可以說現階段是蟑螂繁殖和活動的高發期。
  • 專家提醒快遞紙箱也會夾帶蟑螂應及時清理
    專家提醒快遞紙箱也會夾帶蟑螂應及時清理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9日訊 (深圳晚報記者方舟 吳潔)深圳近期天氣炎熱多雨,蚊蟲鼠蟻較為活躍。近日,家住南山區的市民程女士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家中快遞紙箱不知何時鑽進了許多蟑螂。她嘗試各種方法無果後,開始在網上尋找職業殺蟲人。
  •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其實,這種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市民千萬不要觸碰或者食用。深圳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雨後出沒的這些大蝸牛,叫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
  • 專家提醒快遞紙箱也會夾帶蟑螂應及時清理
    近日,家住南山區的市民程女士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家中快遞紙箱不知何時鑽進了許多蟑螂。她嘗試各種方法無果後,開始在網上尋找職業殺蟲人。深晚記者採訪職業殺蟲人獲悉,市民家中的快遞紙箱時常有蟑螂出沒。疫情防控期間,深圳職業殺蟲人曾在快遞紙箱內消滅上百隻蟑螂。對此,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快遞紙箱也會夾帶蟑螂,市民收到快遞包裹,應當天及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