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異寵」成時尚 傷人事件增多
「我家養的兩條迷你鱷魚,現在竟然長到1米多長,見人就攻擊,經常撞玻璃缸,看著特別嚇人!」近日,省會市民丁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4年前購買的寵物鱷魚,現在成了一個安全隱患。他既擔心其傷害家人、朋友,又不知如何處置。幾經周折,他最終將鱷魚送到石家莊市動物園。
記者看到,丁先生飼養的兩條鱷魚黃褐相間、碗口粗細,張著大嘴不時吼叫,讓人不寒而慄。當初,丁先生在省會某花鳥魚蟲市場一家爬寵店看到小鱷魚時,它們僅0.3米長,看上去很可愛。「老闆稱這是迷你鱷魚,經人工馴化,最多只能長到0.6米長,餵一些泥鰍和小蟲即可,好養又不會傷人。」丁先生說,他當時出於獵奇心理,加之相信了老闆的話,才買回來餵養。沒想到「引狼入室」,這兩條鱷魚成了全家人的心病。
毒蜘蛛、蜥蜴、毒蠍、黃金蟒……記者走訪省會多家花鳥魚蟲市場和寵物店發現,銷售「異寵」的店鋪不在少數。儘管「異寵」售價動輒數千元、餵養成本高,但這些店鋪的生意都不錯,有不少顧客在選購。「『異寵族』逐漸增多,我們的生意也好做。」一位店鋪老闆說。
省會曾經的「異寵」玩家、餵養過蟒蛇的孫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異寵」粗略估算有30個品種,大致可分三類,即鱷魚、蟒蛇、變色龍等爬行動物,毒蜘蛛、毒蠍子和蜈蚣等節肢動物和狐狸、獼猴等哺乳動物。
「『異寵』有時看上去很溫柔,但也經常傷人。」孫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的「異寵」朋友圈裡,很多人都有過被「異寵」咬傷的經歷。雖然傷不致命,但也很麻煩、很危險,因此,他現在已經放棄了養「異寵」。3年前,邯鄲一位市民因害怕,將自己飼養的「異寵」鱷魚放生到滏陽河,所幸當地公安、消防、動物園等多部門及時聯動捕撈,沒有造成傷人事件。
「異寵」攜帶病菌、毒素 專家建議謹慎餵養
「『異寵族』主要是年輕人,他們大多是出於獵奇心理和追求刺激的心理,有的則是盲目追求個性,感覺這樣『比較酷』,這樣的愛好顯得與眾不同,可以在朋友面前顯擺,能獲得更多成就感和關注度。」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金強認為,有的年輕人甚至帶著「異寵」上街,以嚇唬別人的方式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是興趣使然,僅把飼養「異寵」當成樂趣。省會「異寵」玩家李仕昭說,他小時候很喜歡看《動物世界》,趙忠祥解說的千奇百怪的動物令他甚是著迷。上中學時,他成為「異寵」愛好者,飼養了毒蜘蛛、變色龍等「異寵」。「看到它們由小變大,再繁育後代,感覺很有成就感。」
「迷你鱷魚是某些不法商販杜撰的,市場上所售的小鱷魚應屬鱷魚幼體,成年後能長到幾米長。即便是幼鱷,一旦出現在公共活動區域,也會威脅到市民的人身安全。」石家莊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專家說,鱷魚是冷血動物中體型龐大、攻擊性較強的動物。一旦人被它咬到,輕則斷肢斷臂,重則丟掉性命,把鱷魚當成寵物飼養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除咬傷外,「異寵」還經常傳播疾病。飼養蟒蛇6年的省會市民李巖,有一次長時間低燒不退,在多家醫院都沒有檢查出病因。最後醫生得知他餵養「異寵」後,確診他是被蟒蛇鱗片中的病菌感染。
「『異寵』攜帶病菌、寄生蟲或毒素,稍有不慎可能會引發傳染病。鱷魚等爬行動物屬冷血動物,不會像貓狗一樣和人親近,即使飼養再長時間也不會認主人,不會跟人有感情,受到侵擾,就很有可能發動攻擊。一旦人被咬傷,如果本地醫院缺乏相關治療經驗,很容易造成誤診,進而延誤病情,造成更大的危險。」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英敏說。
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工作人員提醒:出於保護自身和他人安全的需要,以及對環境的保護,建議大家儘量不要飼養「異寵」。若想放棄「異寵」飼養,不要隨意放生,要與動物園或救助機構聯繫,妥善處置「異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危險。(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