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科、小綜合 打造康復發展「無錫模式」|殘疾人康復中心|醫院|...

2020-11-26 騰訊網

1

康復

專題

海英導醫臺

//

專訪

無錫市康復醫院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在這個陰雨連綿的梅雨季裡,不少人的心情被籠罩在低壓之下,而無錫市康復醫院迎來一個豔陽天。

近日,這家醫院正式被無錫市衛健委認定為二級甲等康復醫院,標誌著無錫市康復醫院的康復科研之路駛入「快車道」。

多年來,無錫市康復醫院不斷提升醫療、教學、科研和人才隊伍建設水平,推動醫院整體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讓更多的康復患者得到及時、精準、優質、高效的康復服務。

從無錫市北塘區人民醫院,再到省轄市內首家以康復醫院和殘疾人康復中心冠名的公立醫療機構,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古運河畔的無錫市康復醫院深耕錫城13年載,著力於構建現代臨床康復醫療特色,走出了一條康復發展「無錫模式」。

01

軟硬兼備,建設區域強院

康復師在給患者做腦循環功能治療

無錫市康復醫院暨無錫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於2008年5月(由原北塘區人民醫院整體轉型改建)正式面向無錫市民,是一所集康復臨床、綜合、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公立醫院。

醫院擁有開放床位474張(其中包含運河分院床位60張),其中康復床位300張,綜合醫療床位174張。

由於有二級綜合醫院的基礎,且服務價格低廉、確保醫療質量,能有效地解決一般居民群眾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

在康複方面,醫院定位「大專科、小綜合」模式,目前開設有神經康復科、骨關節康復科、老年康復科、心肺康復科、視力康復科、聽力康復科、兒童康復科、疼痛康復科、康複評定科等各類科室近30個。

副書記、副院長羅健向參觀者介紹太空機器人減重步行訓練

此外,醫院按中殘聯三級康復中心標準規劃建設,擁有CT、全自動生化儀、彩超、國內首臺成人和兒童系列下肢康復機器人、水療儀、義大利平衡、MOTOMEND運動治療儀等近200多臺國內外先進康復設備與醫療器材。

有著近13年歷史的無錫市康復醫院,外表並不「驚豔」。但在這裡,康復醫師們全心全意服務患者,為錫城市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02

下肢機器人——偏癱患者的「鋼鐵俠」

康復師在給患者做下肢智能反饋訓練

在科幻電影中,身披裝甲設備的人往往被賦予了超強的能力。

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種智能裝備技術能助力癱瘓患者重新站起來。

「婆婆,現在站在機器人上有什麼特殊的感覺?」走進無錫市康復醫院康復大廳,年過七旬的王婆婆正在成人康復治療師周燕的指導下逐漸恢復下肢力量。

「我覺得我的膝蓋頭被拉直了,平時站起來都不能完全伸直,然後還會有飛起來的感覺。」

「婆婆如果有任何不適請您隨時和我說,剛剛您所說的飛起來的感覺,是因為您的下肢本體感覺有所減退,沒有我們『腳踏實地』的感覺。所以才會感覺自己很高,有這個『 飛起來』的感覺。」

「謝謝,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

為了讓偏癱等患者在正確的模式下進行步態訓練,更好、更快地恢復步行功能,無錫市康復醫院早早引進了下肢康復機器人技術

兩個月前,王婆婆突發腦梗,儘管經醫院的搶救保住了性命,但是她的左半側身體卻出現了偏癱,僅有腳趾能動。

隨後,王婆婆被轉至無錫市康復醫院神經康復科,醫生經系統評估後,為其制訂了肢體功能運動訓練治療、平衡訓練等一系列康復治療方案。

該院成人康復師周燕介紹,傳統的步態訓練依賴於治療師的一對一訓練,治療師的勞動強度大,難以做到對每一位患者進行高強度、有針對性、重複性的步行訓練,存在效率低下、不能精確控制和記錄訓練參數等一些問題,容易影響患者訓練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而下肢康復機器人技術可以根據患者的體重、身高及下肢活動能力,快速設置出一套個性化的訓練方案,使得機器腿可以與患者的下肢精確匹配,幫助患者在正確的模式下進行步態訓練,改變了患者被動接受治療的狀態,提高了患者參與治療的主動性

無論是腦卒中、亦或是腦外傷、或其他的神經系統疾病、或者是手術後造成的下肢功能障礙都適用下肢機器人訓練。

03

在這裡,有2000平方的特殊「幼兒園」

兒童康復科診療日常

在這個2000平方米的特殊「幼兒園」裡,有個裝扮得如同兒童樂園一樣的地方,五彩繽紛,裡面擺滿了各種提供孩子玩耍的器具,每個來這裡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而康復治療師們正在用愛給他們重新裝上「翅膀」。

這裡正是無錫市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中心,多名小朋友們正開展進行多感官訓練。

小麗以前不與他人交流,目光接觸極少,就連上課不老實也令人十分頭疼。可他最愛的就是多感官訓練課堂!現在他能夠認真地做遊戲,甚至開始有意識地跟別的小朋友互動了!這讓我十分欣慰!」一位家長嚮導醫君感慨道。

無錫市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多感官訓練系統以遊戲為平臺,大膽嘗試多樣化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創造一個有寓教於樂的環境,讓特殊兒童在玩耍中,感受、去探索、去學習,從而建立對外面世界的認知和適應能力。

醫院在開展成人康復的同時,還開展腦性癱瘓兒童、遺傳代謝性疾病、腦外傷兒童、外周神經病、精神運動發育遲緩及孤獨症兒童的肢體及認知康復訓練,以及殘疾兒童的評定等。

值得一提的是,醫院與上海九院專家團隊成立了戴克戎院士工作站,並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克戎教授合作建立「上海九院-無錫青少年脊柱側凸防治專家工作室」,在暑假開展「青少年脊柱側凸健康夏令營-暨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專家義診」活動。

活動中會向家長普及脊柱側凸早期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性,並由上海九院的專家帶領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學習脊柱側凸康復訓練方法的原理、要點,使小朋友們可以在家中進行簡單的康復訓練。

在做好康復發展的同時,無錫市康復醫院緊跟時代步伐,同時與北片五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區域醫聯體遠程影響中心,真正實現「網際網路+醫療」。

行路致遠鏗鏘前行,夯實基礎繼往開來,該院副書記、副院長羅健透露,未來無錫市康復醫院將啟動異地新建,同時掛梁溪區中醫醫院牌子,用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用全新的面貌解決無錫山北區域居民就醫難問題。

相關焦點

  • 康復醫院如何撬動千億級藍海市場|康復醫院|藍海|撬動|康復科|醫療...
    二、康復市場的歷史沿革與現狀1.康復醫學在中國的發展較晚1980年代到1995年,一些大型的三級醫院開始設置康復醫學科。1988年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由鄧小平之子鄧玉芳建立,現在在國際上是非常大的研究中心。這時候,中國政策要求,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必須建設康復醫學科。
  • 省康復醫院為玉屏殘疾人朋友免費安裝假肢矯形器
    貴州省康復醫院為玉屏 6名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矯形器 為深入開展「黨建扶貧,康復下鄉」義診活動輔具適配的後續工作,12月19日,貴州省康復醫院假肢輔具中心到玉屏為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
  • 政用產學研共話兒童康復未來2020年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
    12月18日,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指導下,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主辦的"2020年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圓滿閉幕。
  • 康復醫師與康復治療師的雙核運行模式——慈愛創新康復大講堂
    以福建龍巖慈愛醫院為核心機構的福建慈愛康復醫療體系近年來致力於康復模式創新、技術創新、人才梯隊建設創新、康復機構運營管理創新,3年來體系發展進入快車道,慈愛康復醫療旗下共有六家全資及控股康復連鎖機構,在兒童康復、神經康復、疼痛康復、腫瘤康復、老年康養五大板塊對外開展康復技術與管理運營項目推廣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 無為濟民康復醫院已正式開診!
    無為濟民康復醫院是蕪湖濟民醫療集團投資成立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於2020年7月正式接診患者,是一所集醫療、託養、康復、教學、護理、科研為一體的二級康復專科醫院;是蕪湖市智障、助聽器、孤獨症、腦癱、電子耳蝸兒童術後及精神衛生康復定點機構,醫院是蕪湖市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 2020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
    11月20日至22日,以「康復服務於民,醫療質量先行」為主題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及中國非公醫協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主辦、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承辦,澳洋康復
  • ...康復專題報告:6大黃金賽道 掘金康復產業千億市場 這些商業模式...
    康復醫療作為醫療的重要分支,也需要通過創新來重塑價值,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國的康復醫療經歷了起步期和推廣期,現在已經進入規範期,構築了覆蓋綜合醫院康復科、康復專科醫院、康復醫療中心或居家康復的三級康復服務體系。而且,整個康復產業市場規模前景可期,2022年將突破1000億人民幣。資本市場也對康復產業倍加青睞,一批優質企業獲得了可觀的創投融資。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複評定&創傷康復聯合分...
    2020年11月27日下午,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複評定&創傷康復聯合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308會議室盛大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康復醫學會康複評定專業委員會(分會)和創傷康復專業委員會(分會)聯合舉辦。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復機構管理&科技管理與...
    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復機構管理&科技管理與評估聯合分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C區203A/B會議室舉辦,論壇以「管理先行、科技引領、全景示範、協作發展」為主題,邀請不同系統、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康復醫院院長/科主任為大家帶來康復機構的建設和管理經驗,全景展現現代康復機構發展風採;同時邀請在臨床科研、基礎科研、基金申請、科研管理等方面經驗豐富的專家,為康復機構科研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奉獻了一場科研大餐
  • 德州:10萬餘殘疾人獲精準康復服務
    記者馬樂攝□本報記者馬樂本報通訊員董志強1月5日,在德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3樓的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孤獨症孩子們正在家長的陪同下,跟隨老師進行康復訓練。5歲的寒寒來自武城縣,去年7月份進入學校。「剛入學時,寒寒無法與人正常溝通,理解和邏輯能力也很差。現在能正常與人交流了,明年就可以到普通小學上一年級。」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校區相關負責人王藝然介紹。
  • 分論壇|2020年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復機構管理&...
    尊敬的各位教授、專家、康復同仁: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將於11月27-2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屆會議緊盯新時代康復醫學科技發展前沿,設有綜合國際康復主論壇及40餘個分論壇。
  • 走進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城醫院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李琳娥)6月9日的早晨,雨後初霽,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城醫院開業啦。作為一所大專科小綜合型的醫院,有哪些學科?有哪些設備?具有什麼特色?能為患者帶來什麼樣的就醫體驗?6月9日,記者走進東城醫院一探究竟。
  • 多動、語言障礙診療新動態 神經閉環康復模式
    為促進兒童神經康復事業發展,提升兒童多動症、語言障礙等神經疾病康復技術水平,推動兒童神經康復領域閉環康復模式的發展,由成都西南兒童醫院、西南兒童康復醫學研究院主辦的「兒童神經閉環康復模式推廣暨重複經顱磁康復技術升級發布會」於7月10日在成都成功舉辦,重複經顱磁的技術升級將助力兒童神經閉環康復模式的新發展。
  • 德州市中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訓練 讓患者生命更有質量
    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據統計,全球共有6.5億殘疾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發展中國家。截至2020年2月,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雖然他們和健全人一樣都有與生俱來的生存權利,但是身體和精神的障礙卻經常使這種權利遭到損害。
  • 2019康復專題報告:6大黃金賽道 掘金康復產業千億市場 這些商業...
    康復醫療作為醫療的重要分支,也需要通過創新來重塑價值,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國的康復醫療經歷了起步期和推廣期,現在已經進入規範期,構築了覆蓋綜合醫院康復科、康復專科醫院、康復醫療中心或居家康復的三級康復服務體系。而且,整個康復產業市場規模前景可期,2022年將突破1000億人民幣。資本市場也對康復產業倍加青睞,一批優質企業獲得了可觀的創投融資。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康復醫院正式開工
    8月20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康復醫院開工儀式在南湖院區舉辦。該院是國家衛健委44所委屬委管的醫院中唯一一所以康復為主的醫院,填補了吉林省大型公立醫院康復醫院建設的空白,更為吉林省廣大需要康復治療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 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在京舉辦 居家康復受關注
    ,助推康復醫學和康復產業發展。其中一場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居家康復展開探討,共商「打通康復最後一公裡」。  今天,記者從本次年會上了解到,年會以「智慧引領,科技賦能,創享康復未來」為主題,舉辦綜合國際康復主論壇、醫養結合高峰論壇及40餘個分論壇,匯聚康復、醫療、護理、療養、養老等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研討交流先進康復理念、技術創新與服務經驗。
  • 什麼時候需要Burt上肢康復機器人?
    醫療機器人作為伴隨人類最為緊密的機器人,在在診斷、手術、教育、康復、護理等過程中,作用越來越顯著。 一、康復機器人將成為未來康復治療的主要方式之一,為術後人群,老齡人士,慢性病,殘疾人士提供輔助康復治療。 伴隨科技快速發展,人類壽命不斷增長。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乃至中國,都直接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如期召開 46個分論壇精彩...
    11月27日—29日,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會議以「智慧引領,科技賦能,創享康復未來」為主題,聚焦康復醫學領域前沿理論和康復實踐的重大問題,搭建康復學術交流的高端平臺,鋪設對接康復前沿的寬廣渠道,助推康復醫學大繁榮和康復產業大發展。
  • 以首善標準推動殘疾人事業融合發展 首都殘疾人幸福感、獲得感不斷...
    這五年,是加快完善殘疾人綜合保障制度體系的五年,是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的五年,是殘疾人服務創新取得重要突破的五年,是殘疾人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五年。  殘疾人福祉水平穩步提升  姚女士與丈夫都是殘疾人,一家人每月享受3000多元最低生活保障金和820元生活補助和護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