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極或大變,永久凍土再現46000年屍體,最擔心的病毒在釋放?

2021-01-19 環球科學貓

在地球上,北極可以說是一個「神奇 」的區域,它的演變不僅書寫了氣候的歷史,還帶來了生物上一個變遷的證據。而根據《斯德哥爾摩大學》科學家研究表明,最近他們又從西伯利亞多年凍土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角百靈」生物屍體,並且從中回收了DNA。這些結果有助於解釋生物亞種的演變,以及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末期,猛獁象草原如何轉變為苔原,森林和草原生物群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永久凍土還存其他意思,我們後面來說,同時我們需要知道,這些「永久凍土」生物的現身,其實牽涉到了我們地球最嚴峻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氣候變化」,如果地球不升溫,它們可能還會永遠被凍結在永久凍土之中。


北極西伯利亞已經發現了些什麼?

我們先看看這次的情況再說,根據《科學與通訊》雜誌指出,本次發現的這隻鳥,通過DNA的分析給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它是具有46000年歷史的雌性有角百靈。而科學研究人員們發現之後,從短期來看,是希望繪製46000年歷史的百靈百鳥的完整基因組圖,並將其與所有的有角百靈亞種的基因組進行比較,過後來進行對生物以及生態環境的演變等問題進行一個研究,我們也說了,北極該地區還有其他生物,來看看有些啥?


根據《科學與通訊》雜誌報告顯示,古生物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還從西伯利亞同一地點的類似發現中獲得了大量樣本,所以這次也是再現,其中包括18000歲的名為「 Dogor」的小狗,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以確定這是狼還是狗。其他發現包括有50000年歷史的山獅幼崽「 Spartak」和部分保存完整的猛獁象。所以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北極萬年「古老生物」屍體可能正在頻繁出現,最久的就是有50000年歷史的山獅幼崽「 Spartak」。


大量「古老生物」屍體說明了什麼問題?

我們前面也說了,這些「古老生物」屍體是位於永久凍土之中的,而最為重要的永久凍土的演變產生的影響可能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屍體」的發現可以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的影響。在北極地區,我們知道永久凍土還含有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在全球變暖的「時代」,如果加速了永久凍土之中的大量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釋放,我們的氣候極端化可能會更加的明顯,那麼氣候的變化可能就形成了一個小循環,那就是溫室效應——北極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釋放——溫室效應,所以這是一個「閉合迴路」的模式。


當整個「閉合迴路」的模式不斷增強之後,那麼只有當這些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釋放完成之後,也就算是結束了。當然如果要站在全球地區來看,其實並不止北極永久凍土在是否,還有就是保存很久的熱帶雨林地區等,特別是我們說的亞馬遜地區,在人類不斷砍伐之中,我們看到了 很多碳存儲的森林區域都出現了問題,這也會引發保存的「碳」釋放出來。


北極變化最擔心的問題或是它

那就是北極地區的病毒問題,在前幾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種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之下「冰封萬年」的病毒,並且還再一次具備傳染性,這屬於大型病毒種類,達到1.5微米。根據與普通病毒相比,包含了更多基因,並可輕易通過顯微鏡觀察。來自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的研究者們稱,這種病毒與之前發現的大型病毒很不相同,可以傳染給變形蟲,所以可以想到,這些凍土之中的病毒存活率是有多高,並且還不喪失其中的部分影響力。


而除了北極之外,南極其實也存在永久凍土帶,根據2003年的一則科學報告指出,兩年前,南極科考人員在南極永久凍土帶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致命病毒,目前地球上尚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可以對這種病毒具有免疫性。美國科學家發出警告,一旦這種病毒復甦擴散,地球上將沒有哪種生物可以倖免於難。


所以綜合科學家們的一些發現,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都可能已經大變了,未來「病毒」的爆發或者是釋放可能都相對比較多,加上人類對南北極地區的「病毒」可能都是屬於未知的,這更加說明了防禦性方面相對比較弱。而歸根結底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知道,無論是如今暴露出來的上萬年生物,還是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還是最後的病毒可能爆發之中,都指向了一個問題——氣候巨變。


當然氣候也是我們如今科學界最為關鍵的問題,但是似乎人類並沒有多在意,還不知道如何處理,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創下了歷史性的第二高溫年,在2020年1月我們創下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2月我們看到南極出現20多度高溫也還是一個新值,我們種種跡象都說明了地球的「變暖」趨勢可能比較明顯,如果人類降低了「地球溫度」,也可能不會一次再一次的刷新記錄,說明我們很多地區依然是沒有關注到氣候的問題,就看未來了吧。


相關焦點

  • 澳洲大火南極融化,凍土再現46000年屍體,最擔心的病毒在釋放?
    挑燈悅史作者:愛吃蘿蔔的兔兔如今,多災多難的2020年,澳洲大火,吸血蝙蝠,美國流感,武漢肺炎,湖北禽流感,印尼火山,重慶冰雹,山東地震,印度等一些國家四千億隻蝗蟲肆虐。我們不由得內心發問?2020年你怎麼了?
  • 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46000年的鳥類屍體,解封的永久凍土多可怕
    據外媒報導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一隻死亡的鳥,然而讓人驚訝的是,這隻鳥竟然是來自四萬六千年前的物種。我們知道,西伯利亞有著很大的草原,也就是說,這是一隻曾生活在冰河世紀的鳥類。專家表示,這隻鳥突然解凍,屍體裸露是一個不祥之兆。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對地球來說,南北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的低溫環境對維持地球溫度平衡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的永久凍土層也開始發生融化現象。這讓許多科學家憂心不已。南極現在主要面臨的危險是冰川融化,在南極夏天已經檢測出了20攝氏度高溫,南極冰川在這樣的溫度下,還能堅持幾年?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對地球來說,南北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的低溫環境對維持地球溫度平衡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的永久凍土層也開始發生融化現象。這讓許多科學家憂心不已。南極現在主要面臨的危險是冰川融化,在南極夏天已經檢測出了20攝氏度高溫,南極冰川在這樣的溫度下,還能堅持幾年?
  • 北極現40000年遠古生物,已確定種類,人類最擔心的問題在發生?
    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這兩年發現的遠古生物是具有50000年歷史的獅子幼崽,它們也是長期沉睡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之中,但是氣候的變化已經將它們緩慢地釋放出來了。所以這也說明了永久凍土之中的生物可能還有很多,並且是氣候變化正在加劇之中。在2020年的時候,大家應該也知道,也發現了具有萬年歷史的遠古生物,《科學與通訊》雜誌指出,通過DNA的鑑定,在北極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具有46000年歷史的百靈百鳥。
  • 北極現40000年遠古生物,已確定種類,人類最擔心的問題在發生?
    作者:文/虞子期南北極地區是維持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部分季節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的「溫度計」,沒有它們氣候可能會更加的複雜,所以維持南北極地球氣候的大變,也是我們如今最為重要的問題。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南北極的氣候是與整個地球氣候為一體,並不是單獨的,所以改變南北極的氣候就是在改變我們整個地球氣候現狀。
  • 南北兩極氣候異變,46000年前屍體出現,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40億年,早期的簡單生命誕生,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有了現在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並且還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生命在地球漫長的進化演化中,並不是一帆不風順,在不同的時期,地球經歷過一次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都至少造成80%以上的物種滅絕。除了大滅絕事件之外,在大自然適者生存的法則下,很多的生物也同樣會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
  • 北極溫度飆到38℃,遠古物種屍體再現人間,永久凍土還能永久嗎?
    極地作為地球最寒冷的地方,2020年極地溫度的異常值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儘管阻止全球變暖的行動一直持續,然而似乎並不能停止世界各地高溫紀錄的打破。永久凍土作為極地特有的生態系統,是由冰凍的土壤以及巖石等物質構成。它就像一個冰凍的「時間膠囊」,氣溫的升高讓膠囊被提前打開,給我們帶來了數萬年前的生物。早在2018年,人們從西伯利亞融化的凍土中發現了距今約4萬年的巨型狼頭,出土時還仍然保持著咆哮的姿勢。
  • 史前生物再現北極,50000年前屍體露出永久凍土,人類應當警惕
    但這幅畫面可能已經成為過去,我有點擔心,也許過不了多久,當人們再提到北極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一幅迥然不同的場景——陽光普照的溫暖天氣,淤泥中暴露出來的史前動物屍體,以及看不見的史前病毒和病菌從亙古的時光中復活,令人恐懼地潛入北極無所不在的鹿群和稀疏的村莊。
  • 永久凍土融化加劇,幾度發現遠古生物屍體,對此人類應保持警惕
    這幾年環境的問題日趨嚴重,其中作為氣候臨界點的永久凍土也是被突破了,這些永久凍土是在超低溫的環境下形成的,土壤內部充滿低溫凝結的冰,地球的南北極就有大量的永久凍土,然而現在這些凍土正在不斷的融化加劇中,其實早在2020年夏天的時候,北極就曾經出現了38℃的高溫天氣。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46000年的鳥類屍體,你怎麼看?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的報導,最近有探險者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意外挖掘出一隻「永凍鳥」。據了解,這項發現對研究冰河時期的人員來說可都是「無價之寶」,研究人員能夠從它們的屍體中檢索出DNA,進一步還可以檢索存在於所有活細胞中的RNA,這將是一個研究冰河時期動物群進化的新契機,而且還能夠了解它們在過去50萬至1000萬年前對氣候變遷的反應等等。
  • 永久凍土融化?57000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人類應當警惕
    地球誕生到現在一共經歷5次大滅絕,這似乎像是一個固定的時間節點,每到一定程度,地球就會進入「清除」模式,將不再適合生存在地球環境的生物淘汰掉。此外,地球除了會經歷生物大滅絕之後,也會經歷生物大爆發,兩者環環相扣就像是一個閉環不斷循環。如今地球的環境已經大不如前,人類發展至今這麼多年,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是無法想像的。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永久凍土融化?
  • 北極永久凍土並不 「永久」:遠古病毒釋放或威脅人類
    曾經有一個時期,這些土壤是蕨類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家園;現在,在經過三萬五千年的嚴寒之後,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永久凍土。儘管如此,這些土壤並不像它們的名字一樣會永久或完全凍結。每年的冬天,整個北冰洋都會被凍上,而土壤也會因為嚴寒而完全凍結。然後,在漫長的北極夏季,冰層破裂,永久凍土也部分解凍。最近,隨著夏季的加長以及冬季升溫,這種季節性變化失去了對稱性。
  • 凍土帶出土4萬年前小鳥屍體,攜帶致命病毒?俄羅斯:已有先例!
    兩位化石獵人在西伯利亞Belaya Gora村附近尋找猛獁象時,在永久凍土帶中發現了這隻小鳥,除了渾身羽毛染上了少許泥色,整隻小鳥看起來完全就像前幾天剛死!西伯利亞的凍土帶就像一個大冰箱,它保存了太多的史前物種,小鳥並非個案,西伯利亞凍土帶中發現的其它動物屍體非常多。2019年份西伯利亞融化的凍土帶中發現了一種犬科動物,似狼非狼,似狗非狗,經鑑定這種動物大約是14300年前因不明原因陷入了淤泥中最後被凍土覆蓋。
  • 2020年全球氣溫再創新紀錄,北極永久凍土鬆動,人類感到不安
    2020年的全球氣溫之高導致了一些本來不應該出現的環境變化,讓科學家非常擔憂。在2020由於高溫帶來的眾多環境現象中,最讓我們感到擔憂的還是西伯利亞地區在2020年5月份出現的一次歷史罕見的高溫現象。我們都知道,南極和北極是地球最寒冷的兩個區域,這裡本來應該是冰雪覆蓋,冰凍的環境,可是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南北極的氣溫也在不斷上升。
  • 永久凍土的融化或超預期!人類最應該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在永久凍土之中,含有很多關於溫室氣體的物質,最為典型的就是二氧化碳和甲烷,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汽車排放,工廠等很多,這也是如今最需要解決的溫室氣體。而在永久凍土之中,它就是其中的一種,所以不能夠讓永久凍土融化,而甲烷的的爆發事件在2020年很多人可能也聽到了,並且也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
  • 永久凍土層中,被釋放出來的除了病毒,還有更讓人擔憂的東西!
    永久凍土層中,被釋放出來的除了病毒,還有更讓人擔憂的東西!現在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這是因為人們已經知道了破壞地球所要承擔的後果。臭氧層的問題還未解決,地球上又出現了新的環境問題,那就是全球變暖,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增高,凍土層也在相繼融化,這很有可能會讓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然而這個世界的到來並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在冰川融化之後,海平面上升就是其中一個,而這些凍土層當中所存在的危險,就像是打開的潘多拉魔盒一樣,不斷地被釋放出來,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永久凍土層呢?
  • 北極現「萬年屍體」,大規模病毒可能在甦醒
    在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獲得了全球甲烷數據情況,從數據之中顯示,地球大氣出現了近6億噸無色無味的氣體,這是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的氣體,而它就是——甲烷,如今所有的甲烷排放有一半以上是來自人類的活動,與2000年代初相比,近些年來,每年的甲烷排放量都增加了9%,即每年增加5000萬噸。並且我們還沒有計算在南北極地區永久凍土之中的甲烷氣體。
  • 南北極驚現遠古生物屍體,並不是個好消息,關於全球變暖的危害
    四十億年前,簡單生命誕生,經過漫長的進化進化,擁有了今天這個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也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地球上的生命在漫長的進化和演化過程中,並非風帆不順,在不同的時期,地球上經歷了一系列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事件至少導致超過80%的物種滅絕。除大滅絕事件外,根據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許多生物隨時都有可能面臨死亡的威脅。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屍體,對人類意味著什麼?為何科學家表示擔憂?
    文|科學蟲洞隨著永久凍土層融化,自然界的"冰棺"打開,一些史前生物屍體重見天日。之前,科學家們又在永久凍土層找到了一隻灰狼幼崽的遺體。這本來是一個好消息,但科學家卻擔憂不已,這是為什麼呢?北極出現史前生物屍體其實史前生物屍體從凍土層中面世,並非最近才有的事情。在2019年11月,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出土了一隻保存完好的小狗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