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到底是誰轉世?前世鐵棒橫掃天下,三清道祖也忌憚!

2021-01-21 葉之秋讀書

 

 《西遊記》開篇第一回說到孫悟空出世,仿佛孫悟空真的就是天地生成。其實,孫悟空此次出生,乃是有高人布局。孫悟空的前世,其實地位極高,本領極強,便是三清道祖,對他也敬畏三分。

  那孫悟空的前世是誰呢?其實,在《西遊記》中早有交代!

  且看原著第3回,孫悟空到龍宮借寶,便尋兵器,都不趁手。此時,龍婆說道:「大王,觀看此聖,決非小可。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定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豔豔,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龍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金箍棒就是來自東海。這金箍棒可不簡單,它原本並不是放在東海,而是放在天上,是鎮壓天河的一塊神珍鐵。在龍王看來,那只是塊鐵,根本就不是兵器!故此他說金箍棒沒啥用處。

  龍王、龍婆為何看不出金箍棒的好?

  只因此前無數年,金箍棒一直是黑黢黢的一塊鐵,沒有任何神異。可是,孫悟空一旦來到龍宮,金箍棒

  就綻放萬千霞光。

  龍婆猜測,這是命中注定這神鐵要落入孫悟空手中。

  此話龍婆猜對了一半,並非孫悟空命中注定要得到金箍棒,而是金箍棒原本就是他的!

  只因,孫悟空就是大禹轉世!

  《西遊記》中,有不少有關大禹的描述,這位大禹可不是我們歷史上的那位凡人出身的大禹,而是西遊世界中的神王級人物。

  原著67回,唐僧師徒路過七絕山,那山因為有許多柿子樹,掉落的柿子把道路堵塞,臭氣燻天根本沒法子通過。當地百姓感念孫悟空降伏了大蟒蛇,準備給唐僧師徒修一條路。

  此時,孫悟空說道:「你這老兒,俱言之欠當。你初然說這山徑過有八百裡,你等又不是大禹的神兵,那裡會開山鑿路!」

  原來,《西遊記》中的大禹,不但他本人相當了得,被孫悟空尊為神王、禹王,就連大禹手下的兵,那都是神兵。

  關鍵一點,是孫悟空自從得到金箍棒後,並沒有人跟他說起金箍棒此前的種種經歷,可是,孫悟空卻在介紹自己身世時,一次又一次更新了金箍棒的來歷。

  像原著75回,孫悟空像獅魔王介紹金箍棒時,就說:

  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

  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中間星鬥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

  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

  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

  成形變化要飛騰,飄爨五色霞光現。

  老孫得道取歸山,無窮變化多經驗。

  此處,孫悟空無人相告,卻自行領悟出金箍棒的三個重要信息:

  其一,金箍棒非人間兵器,而是老君煉製!

  此前,孫悟空只是從東海龍王夫妻口中得知,金箍棒曾經是天河定底神珍鐵,是大禹用來測量江海的定子。如今,孫悟空卻告訴獅魔王,他的金箍棒乃是太上老君煉製,大禹向太上老君求來。

  其二,金箍棒並非本名,鐵棒本名是靈陽棒。

  孫悟空告訴獅魔王,他這金箍棒原本不叫金箍棒,叫靈陽棒。

  這裡並不是說,金箍棒別名靈陽棒。金箍棒的名字乃是刻在金箍棒上的。在當年孫悟空在東海時,就見到金箍棒上刻了字,叫做:「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

  可見,金箍棒自從到了孫悟空手中時,一直就是叫金箍棒。

  那是什麼時候叫做靈陽棒呢?是在大禹治水的時候。

  此前東海龍王說,金箍棒只是大禹用來定江河的定子,其實錯了!金箍棒從來就是一件神兵!大禹治水時曾經遇到許多妖魔作祟,他就是靠著靈陽棒方才降妖伏魔,平定天下。

  其三、大禹死後,金箍棒被重新鍛造了。

  大禹手中的靈陽棒,絕不可能刻有「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這些字,否則棒子就不能叫靈陽棒了。

  唯一的可能是大禹在經過幾番大戰後,靈陽棒受損,被棄之不用。不過,有高人看中了大禹的棒子(這個高人,在老葉的勘破西遊系列中,自然就是太上老君)於是將靈陽棒回爐再造,並且在上面刻上字,以掩蓋真相。

  在原著第88回,孫悟空忽然又公布了金箍棒的最新消息。在這裡,孫悟空糾正了一個重要錯誤!

  原文道:

  鴻蒙初判陶釒容鐵,大禹神人親所設。

  湖海江河淺共深,曾將此棒知之切。

  開山治水太平時,流落東洋鎮海闕。

  此處,孫悟空竟然提出,金箍棒並非太上老君煉製,而是從最開始就是神王大禹的兵器!

  那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應該說,孫悟空對金箍棒使用越久,了解的隱秘也就越多。越往後,公布的越是真相。

  因此,這金箍棒——靈陽棒,最初應該是神王大禹的兵器,後來,開山之水完成後,大禹將其用來安定江河。後來,大禹等神族被滅,靈陽棒被帶到天上,成為天河定底神珍。太上老君為何實在他的反天大計,將靈陽棒重新鍛造,封印了一部分實力,並放在東海,等待孫悟空。

  其實,孫悟空前世是大禹,在中國的神話史上也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在孫悟空之前,還有一位神仙是從石頭中生出來的。此人就是大禹!

  在上古史料《遁甲開山圖》中說:「古有大禹,女媧十九代孫,壽三百六十歲,入九嶷山飛去。後三千六百歲,堯理天下,洪水既甚,人民蟄溺。大禹念之,乃化生於石紐山泉。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愛而吞之,有娠,十四月生子。及長,能知泉源,代父鯀陻洪水。堯知其功如古大禹知水源,乃賜號禹。」

  關於大禹出生,有兩個版本:其一,其父鯀死後化為黃龍,三年後,黃龍肚子長大,生出了大禹。因此,大禹也是神人之身。龍在上古神話中其實就是蛇,這和大禹乃女媧後人是一個意思。其二,就是狄暮吞食小石頭然後懷孕,於是生下大禹。

  也就是說,大禹也是石頭所化。

  事實上,不僅僅孫悟空是太古神王大禹所化,在《西遊記》中還有三位頂級大妖王來自太古。他們與孫悟空是幾輩子註定的對手,轉世就是來找孫悟空麻煩的。

  那這三大妖王是誰呢?我們明天再說!

相關焦點

  • 佛祖如來跟道祖三清誰更厲害?西遊記中的如來恐怕要弱上幾分
    如來佛祖和三清都是我國神話小說中的重要人物,一般三清被認為是道教的始祖,而如來是佛教的現在佛都是各自教派的主要人物。所以也有讀者好奇三清和如來,到底誰更厲害?由於我國神話並沒有一個嚴謹的體系,在這裡我們主要參考更為人所熟知的西遊記中的設定,來對比一下如來和三清的地位。
  • 佛祖準提、道祖鴻鈞聯手庇護盤古三清出世!
    小飛這一期跟大家討論的是小說《洪荒之準提重生》裡佛祖準提聯手道祖鴻鈞對戰混沌魔神庇護三清出世的故事!在小說《洪荒之準提重生》之前的劇情中有天機顯示不周山將有大機緣現世,因此咱們的主角準提也在天道的指引下朝著不周山前行。不過讓準提沒想到的是此時前往不周山的除了自己以及師兄接引之外竟然還有道祖鴻鈞、魔祖羅睺、伏羲、女媧、太一、鎮元子等太古洪荒大神。
  • 道教三清道祖指哪三清?
    三清介紹人們常聽到三清聖境,那麼三清到底指哪三清呢?為了讓更多有緣人更好的理解,參悟,今天逐一為大家介紹。三清道祖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統稱:「三清道祖」。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為道教用語。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
  • 道教中祭拜的三清道祖指的都是誰?
    大多數的宗教都有它們的神,基督教信耶穌,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安拉,佛教信奉佛陀,而道教則信奉「三清道祖」。"三清"之稱始於六朝,開始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
  • 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一,為何不降服孫悟空,還要請如來佛祖前來?
    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一,為何不降服孫悟空,還要請如來佛祖前來?《西遊記》中,玉帝為何一定要請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西遊記》中,孫悟空本天產石猴轉世,剛出生時就眼運金光,射衝鬥牛,驚動天界玉帝和諸神。玉帝也是大怒,派十萬天兵捉拿猴子,還出動了顯聖二郎真君,雖然捉住了孫悟空,卻奈何不了他,後被太上老君拿到八卦爐中,練成火眼金睛,銅頭鐵腦,法力更勝從前。孫悟空一路打到通明殿外,被護殿的王靈官擋住,兩人一通好殺,不分勝負。此時玉帝卻著人宣西方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最終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這才算告一段落。《西遊記》中,如來佛祖也屬於五方五老之一,是玉帝的臣屬。
  • 三清尊神中,元始天尊排名靠前,為何卻特別尊敬「道祖」太上老君
    三清尊神中,元始天尊排名靠前,為何卻特別尊敬「道祖」太上老君前文中,」源易緣「談到了三界中被稱為」祖「的大腕級神仙:鴻鈞老祖、如來佛祖、鎮元大仙。對於被稱之為道祖的太上老君,受文章篇幅限制,未來得及細談。
  • 面相莊嚴的三清道祖
    三清,道教用語。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
  • 外國男孩得到一根鐵棒,穿越古代解救孫悟空,一部奇幻冒險電影
    外國男孩得到一根鐵棒,穿越古代勇闖天庭解救孫悟空,一部奇幻冒險電影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推薦一部成龍和李連杰合作的奇幻冒險電影,《功夫之王》。影片主角是一個叫傑森的外國小夥。小夥十分沉迷於中國武術。這天傑森在當鋪發現了一根鐵棒,傑森十分喜歡,但店主卻表示,這根鐵棒在尋找一個有緣人,並將傑森趕出去了。之後有小混混前來找麻煩,傑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店主選擇將鐵棒交給小夥,小夥在被混混追擊的過程中,意外穿越到了中國古代。到了古代以後,傑森在這裡得知了一個故事,一個使者要將傳說中的武器交給它的主人,並前往天庭解救被困在石頭中五百年的孫悟空。
  • 三清道祖的傳說
    唐朝時代,道教再次興盛,道教典籍《老子想爾注》中又提到了一氣化三清的理論,認為三清道祖都是太上老君所化的,這個時候的道教主神在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之中反覆更改,各種道教的典籍裡說什麼都有,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把三清主神和太上老君分開來說。
  • 太上老君為何排在三清之末?這背後就藏著他化胡為佛的終極目的!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提到孫悟空的前世就是「胡佛」,從菩提祖師和太上老君的話中都在暗示這個事實。而「胡佛」之所以被轉世,就是因為在跟如來佛祖鬥爭中失敗……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一直沒有解開謎題,那就是太上老君為什麼要化胡為佛?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本期楊角風談西遊:太上老君為何排在三清之末?這背後就藏著他化胡為佛的終極目的!
  • 西遊記中三清地位遠高於菩提祖師嗎?估計菩提也不會去爭
    其中菩提祖師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第1個師傅,元始天尊則是道教三清之一,因為他們的法術神通都極為厲害,很多人比較好奇菩提祖師和元始天尊在神話體系中誰的地位更高一點。我認為原始天尊地位更高。因為菩提祖師主要是在西遊記中出現,算是西遊記的原創人物,在其他神話體系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所以這裡也只能參考西遊記中的設定。
  • 西遊太上老君是萬仙道祖,為何三清排名最末?
    比如在讀者中影響極大的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孫悟空、二郎神等等。  不過,這幾位雖然厲害,距離西遊世界巔峰高手還是有很大距離。  最巔峰的高手應當是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  三清之中,多次登場的是太上老君。雖然他貌似老好人,很廢柴,被孫悟空一推就倒。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乃是西遊世界最強仙人,曾經的開天闢地之祖。
  • 老子一氣化三清,實力最強的聖人,太上老君他是怎麼樣的存在
    那麼這六位聖人,誰最強呢?其實說誰最強,這個答案在紫霄宮聽道時就已經出現了。紫霄宮聽道時,最前面的六個蒲團上坐的正是後來的六大聖人,而坐在第一個的就是我們要說的太上老君,這就表明了他是六人中的大師兄。後來在大破誅仙陣時,老君一套「一氣化三清」的法術,技壓全場,這化出來的三清,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分身之術,而是有獨立意識,修為法力都極高的化身。老君一人就將素有聖人實戰第一的通天教主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封神之後,面對氣運大勝的西方佛門,老君西出函谷關,將多寶道人化胡,企圖分化佛門氣運,只可惜最後失敗了。
  • 韓立前世居然是他?
    韓立前世居然是他?在《凡人修仙傳仙界篇》中最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韓立來到了魔域之中進入到了空境裡面戰鬥了。白白的給晨陽打工了好幾年,如今又是被厄膾帶著一起下大虛的副本。但是這一次韓立肯定是要離開空境之中的了。說到韓立得到掌天瓶再到韓立遇到了李元究,很多讀者說到韓立的前世是不是某位道祖呢?這是既有可能的事情了。
  • 佛祖如來和道祖元始天尊的能力孰高孰低,答案顯而易見
    三清是我國道教道祖,在民間的信仰和影響力很高,在古代神話小說中也經常出現。三清分別為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靈寶天尊和太清境道德天尊。其中在神話設定中玉清境是聖境,上清境是真境,太清境是仙境,所以可以看出元始天尊是三清之首。
  • 排在三清之後的大神是誰?他的轉世之身到了地府,閻王躬身來迎接
    我們先來了解三清是誰?這關乎於元始天尊的身份。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留下了萬千風景,以及一些神仙,例如一氣化三清之後的「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元始天尊是三清之首(也有一說他就是盤古),三清,是天界眾仙不敢招惹的存在。那麼僅次於三清的四御又是誰?
  • 解密道家「鴻鈞道祖」,道家:沒有其神位,是被杜撰出來的
    鴻鈞道祖最早出現在《封神演義》中,是三清祖師的老師。就連人祖女媧娘娘也要稱其為道祖,可見鴻鈞老祖的身份。還有一說鴻鈞道祖為混沌中一條蚯蚓,混沌之中無年月,鴻鈞道祖遊蕩混沌時,發現了一株青蓮,混沌之中鮮有活物,道祖便記住了這青蓮,亦不知多少年,青蓮成熟,蓮子中生出了一個嬰兒,道祖便收其做弟子,賜名盤古,後盤古斬開混沌,便有了天地。
  • 孫悟空的前世是一顆靈珠?金剛不壞,變化無窮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孫悟空是沒有前世的,他是一個天產石猴,無父無母,以天地為父母,別無來處。那麼孫悟空到底是個什麼鬼?好像還是說不清楚。不過在如來與孫悟空的一段對話裡,我們可以順藤摸瓜,以此為線索將他真正的身世挖出來。大鬧天宮之後,孫悟空將好好的一個天庭攪成了菜市場,亂作一團。危機之中,玉帝派人請來了如來佛祖。如來的氣場爆棚,剛一來就吼道:「都特麼別打了,停手!讓我來跟他嘮幾句。
  • 《凡人修仙傳》時間道祖不是韓立的三屍,輪迴殿主也不是
    但是,隨著時空穿梭、輪迴流轉等劇情的出現,以及蟹道人、金童、啼魂都搖身一變成為了大能的轉世之身,韓立是大能轉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許多書友便開始懷疑這一切都與韓立的前世有關。有的書友認為,韓立是上一任的時間道祖,他在大道之爭中敗給了現任道祖古或今,所以要轉世重生,奪回自己的位置;有的書友更是認為,古或今是韓立的前世斬出的屍神,他反噬了本體,韓立不得不輪迴轉世,重新修行。
  • 談論三清和鴻鈞道祖不得不說的故事!
    隨著現代網絡小說的興盛,一本神書《佛本是道》的出現,一大批洪荒小說接踵而來,很多看過洪荒類小說的書友們都會被影響,潛在的認為盤古開天闢地,一氣化三清,然後鴻鈞道祖收三清為徒,而三清的地位依次是太上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