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一下專業訓練的八股文框架:問題提出、文獻綜述、研究過程、結論與展望……今天純表達,分享一下這些天和團隊小夥伴天天挑燈夜戰研習人類圖的過程中,自己所感受到的「哦、啊、sodesnei……」
有一個「顯示生產者」的兒子會怎麼樣?
小孩特別容易衝動和急躁,而且總是找不到東西,特別「睜眼瞎」,就是一樣東西明明在眼前,還總是「媽媽,沒有啊,我沒有看見啊」。他爸覺得,這種特點肯定是遺傳於我,的確,以整理物事的精細程度而言,我和他爸是沒得比的,對於這樣的結論,我以前無從反駁。不過,這種不爽的感覺在研習了人類圖之後,結束了,哈哈哈哈。
人類圖顯示小孩是個「顯示生產者」,因為兼具「顯示者」和「生產者」兩種能量。雖然可以同時有「發起」和「成事」的特質,但這兩股力量卻是相反的,一股向外衝,一股往內收,所以這樣的人就會比較矛盾,做事情也容易急、不夠仔細、需要返工。看到這些信息的瞬間,我踏實了,作為一個穩如老狗的摩羯座、一個單純的「生產者」,急躁衝動這個黑鍋,我不背。於是我也知道了,小孩再出現類似狀況的時候,我們其實需要再多一份包容、再多一份耐心和引導,因為我們要尊重一個人的天性。
人類圖還顯示孩子還有特別喜歡冒險以及會帶著別人去冒險的「通道」,這真是一條讓父母頭痛的通道,因為它解釋了為什麼我小孩去遊樂園,從6、7歲開始就鄙視旋轉木馬,小火車這類東西,過山車!才是他一直的追求!後來終於長到了140cm可以坐的高度,我捨命陪君子忍著頭暈下來的時候,他興奮地說:「媽媽,我們再做一次吧!」我當時就想吐血,心裡只有一句話:「生娃,要趁早啊!!」就在剛才我做菜的時候,小孩又跑過來說:「媽媽,我覺得一邊蹦極一邊扳手腕,一定很好玩!」我說:「嗯我也這麼覺得……」我這一聽就是發自內心的敷衍,其實我的真實想法是,別找我,你開心就好!
小孩還是個比我還毒舌的槓精。之前我臉過敏的時候,問他『媽媽是不是很難看』,他說「沒有什麼差別啊」,我說「你這肯定是因為你愛我」,小孩說「那不然咧」,我無語……前幾天,我又興致勃勃地和親戚們吹牛,我說有人給我算過說男朋友今年7、8月份就要出現咯,小孩在旁邊立刻潑冷水:「媽媽,我覺得你7、8月份也不會有男朋友的」,我說「為什麼!你媽我就這麼沒人要嗎?」小孩說:「你天天坐在家裡,誰看得到你!」……這就是天生擁有「批評」通道的人,還不忘批評我衣架掛得不夠整齊!
他爸是個薦骨中心沒有被定義的「投射者」,捂臉ing
作為生產者,我和小孩都擁有薦骨中心的能量,精力就特別旺盛,我是晚上工作效率特別高的人,小孩呢,也一樣,如果我工作完說,兒子,今晚我們吃夜宵看電視吧,他就一定是嗨到最後的那一個,於是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21:30,不知道缺了什麼東西跟他爸連個線,對面已昏昏欲睡了,我們面面相覷十分震驚……
很多的事情就這樣有了答案,作為一個能量非常充沛的人,我是每天睡6小時足夠的,最多午後再睡半小時,不用鬧鐘自動醒,如果有必要,我每天能完成挺多工作。我以前經常拿自己去對比他爸,然後就會發生許多女人都有的那個千古疑問:你明明沒做很多事啊,究竟怎麼會這麼累?是什麼讓你這麼累,難道,是呼吸嗎!
人和人的動力中心就是這麼不同,不同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也是來發揮不一樣的價值的,我想,我們做得最錯的一件事,莫過於用自己去類比別人,還美其名曰:將心比心。你比的,是誰的心?
我的身邊為什麼大都是「頭腦」和「邏輯」中心都沒有被定義的人?
所謂沒有被定義,就是人類圖頂上兩個能量區是空白的。而我自己,是頭腦中心未定義,而邏輯中心被定義了的人,開放的頭腦中心使得我很容易從各種地方吸收到很多的靈感,然後通過定義了的邏輯中心清晰地組織成理性的見解。
我看了眾多身邊親朋好友的圖之後,發現我自己好像是喜歡這兩個能量中心都空白的人,處得來,因為我身邊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妹,然後,全家除了我,都是空白的,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我喜歡和這些人相處,很順暢,大概是因為這些沒有被定義的人,更加感性和跳躍,他們普遍沒有太嚴謹的邏輯思維,所以就不會一板一眼,也不會和我爭辯,而且,大都很喜歡聽我講話。
而我一直不喜歡和怎樣的人說話呢?就是那些一直在自己的思維裡,而且完全沒辦法接受其他信息的人,這樣的人,大都是頭腦中心和邏輯中心都被定義了,優點是這些人很有自己的主見,不容易受權威的影響,缺點是,這些人也很頑固,很多時候,根本聽不見別人說什麼。我以前對這樣的人,是容易產生一些成見的,不過,在我發現這些人類圖展示的特點與共性時,我接受,所有的狀態和全部的存在。我想,我以後不會再用這張「鎮樓寶圖」來應對了。
先寫這些,下次再敘,蘇格拉底說,人最難的,就是「認識你自己」,《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