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一個男人在科羅拉多州帕戈薩溫泉洗浴。
相較《西遊記》中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約翰威廉斯以其失敗的「西遊記」打破了轟轟烈烈的「傳統」。
一、《屠夫十字鎮》故事梗概及與「西遊記」的比較
1873年,受愛默生、梭羅等人的自然觀念影響,哈佛學院三年級學生威廉·安德魯斯,輟學來到美國西部的屠夫十字鎮(BUTCHER』S CROSSING)。威廉·安德魯斯出資並組建了一個獵殺野牛以獲得野牛皮的四人團隊,包括獵人米勒、剝皮人施耐德和負責料理生活雜務的查理·霍格。歷經跋涉,一行人終於到達了野牛群聚居的科羅拉多某山谷。在獵殺了四千多頭牛,並經過暴雪的考驗後,隊伍在春天帶著豐厚的野牛皮返程。返程途中,施耐德不幸遇難。威廉·安德魯斯、米勒和查理·霍格回到屠夫十字鎮後,卻發現鎮子已經衰敗,野牛皮不再值錢,野牛皮商人麥克唐納亦因此破產,自然也無力再按約定兌現高價的收購承諾。查理·霍格因此處於失憶的迷狂狀態,威廉·安德魯斯雖然沒有多沮喪,卻也躲在妓女弗朗辛的家裡尋求安慰,失望至極的米勒則在一個夜晚焚燒了麥克唐納堆積如山的野牛皮。最終,威廉·安德魯斯騎馬離開了屠夫十字鎮,向遠方奔去。
《屠夫十字鎮》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節,竟與我國的古典名著《西遊記》形成了一定的對照,具體比較見下圖。
正是因為這種比照,中國讀者閱讀《屠夫十字鎮》可能會更覺趣味。
二、《屠夫十字鎮》的亮點——打破傳統的西部小說
作為類型小說,美國小說主要以19世紀美國西部開發為故事背景,通過對粗獷豪放、身手不凡的西部牛仔形象的刻畫,藉助驚心動魄的打鬥場面和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善與惡的衝突。
《屠夫十字鎮》再版時,出版商曾想要在書封印上「西部小說」字樣,以迎合當時流行的西部題材的要求。但約翰威廉斯拒絕了出版社。
《屠夫十字鎮》誠然是以美國西部為背景的小說,但與一般的西部小說卻有著明顯的不同。約翰·威廉斯沒有營造曲折的情節,也沒有塑造高、大、上的人物形象,相反,用近乎寫實的筆觸描寫了尋找野牛群的曲折、獵殺時的血淋淋、遭遇暴雪的難捱、渡河時的險境和財富夢破滅時人的心理狀態。作為在大學教授創意寫作的教師,約翰·威廉斯曾在課上說過,「打破傳統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他這樣說也這樣做到了。
這裡再插播一下小說所描寫時代的背景:南北戰爭後,生產力蓬勃發展,給全國各地都留下了產能過剩的問題。過量商品泛濫市場,而貨幣供應卻不見增加,致使價格逐步下跌,經濟蕭條更使其雪上加霜:內戰時期曾經上漲一倍的商品批發價格在1873至1879年間下跌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