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的巨大「鐵鍋」,不僅只是尋找地外文明

2020-11-15 宇宙V大觀

在中國的西南部,有一個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這就是著名的「中國天眼」,「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在1994年提出,歷時2年修建,並於2016年9月25落成使用。「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單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天眼總投資大約為6.67億人民幣,接收面積達到了驚人的25萬平方米,大致相當於30個籃球場大。

那麼中國天眼究竟有麼用,它又有著怎樣的發現呢?在我們整個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還有著數之不盡的天體,由於人類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們無法飛出太陽系用手去「觸摸」那些遙遠的天體。而在整個宇宙中各種天體會向外輻射電磁波,許多天體還向外輻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線。當這些電磁波到達地球時,便會給我們傳達一部分宇宙信息,而當我們收集到足夠多的信息時,便可以繪製出一幅真實的宇宙影像圖。

由於傳統的光學望遠鏡只能看到可見光所攜帶的信息,如哈勃望遠鏡一樣,雖然哈勃給人類帶來的很多震撼人心的宇宙圖像,然而受限於可見光的傳播,光學望遠鏡只能看見宇宙電磁波中的部分波段,而射電望遠鏡則彌補了光學望遠鏡的不足,它可以接收到來自宇宙的無線電波,這些無線電波雖然不可以直接形成人眼可見的圖像,然而它們卻可以穿越宇宙茫茫的星際塵埃,為我們繪製一個更加清晰的宇宙藍圖。

由於我們身處於銀河系之內,當我們從地球觀測那些遙遠地帶的天體時,它們所發出的可見光便容易受到幹擾,而我們利用射電望遠鏡,就可以穿透一些「黑幕」看到它們的身影,中國天眼就是這樣一臺強大的射電望遠鏡。當宇宙中的電磁波傳播到天眼所在的位置時,這些信息都會通過這口大鍋全部反射到一個叫做饋源倉的地方,它會在將所有無線電波放大並篩選出有用信號後輸入到計算機,天文學家們就可以通過計算機處理的曲線數據,對電磁波攜帶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獲得遙遠天體的數據。

那麼截止到目前,耗資6億多的中國天眼究竟發現了些什麼呢?脈衝星是宇宙中最瘋狂的天體,它是一種擁有著超強磁場的中子星,直徑大多為10千米右,自轉速度極快。地球的自轉周期大約為24小時,而脈衝星的自轉周期可以達到驚人的0.0014秒。脈衝星在1967年被人類首次發現,由於它快速自轉且有著強大的磁場,因此能夠周期性的發射脈衝信號。那麼脈衝星有什麼用呢?

我們在宇宙中,沒有GPS也沒有導航,更沒有高速公路和路標,當人類想要走出地球前往到浩瀚的宇宙中時,由於脈衝星散發出的信息相對穩定,如果我們在宇宙空間中發現足夠多數量的脈衝星,並確定了它們所在的位置,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脈衝星來進行定位和導航,脈衝星就將成為人類在宇宙中的「燈塔」。在2020年1月1日至3月23日這段時間中,中國天眼完成觀測近1000小時,完成了全年觀測時長目標任務的三分之,發現並認證的脈衝星達到114顆。截至2020年11月,中國天眼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這240顆脈衝星將成為人類進入宇宙中最重要的「初始地圖」。隨著天眼技術的成熟,中國天眼發現脈衝星的速度還將大大提高,建立脈衝星計時陣,參與未來脈神星自導航種引力波探測。

​除了脈衝星外,中國天眼還能夠將中性氫觀測延伸至宇宙邊緣,重現宇宙早期圖像,這有利於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的結構,從而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同時中國天眼還能夠進行高解析度微波巡視,檢測微弱空間信號,將深空通訊能力延伸至太陽系外緣行星,使得衛星數據接收能力提高100倍。當然除了這些科學研究之外,中國天眼還能夠搜尋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獲得那些遙遠地帶的信號,並有可能和外星生命建立聯繫。

中國天眼在普通人的眼中是一個耗資巨大的「鐵鍋」,然而在宇宙探索領域,中國天眼所能發揮的用處超乎我們的想像。然而由於它無法像哈勃望遠鏡一樣,拍攝到令普通人感到震撼的宇宙影像,使得它成為了很多人眼中毫無用處的「鐵鍋」!

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天眼不僅能夠推動我國眾多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還能夠成為人類文明的眼睛,在未來發揮更強大的作用,探尋宇宙更深處的秘密!為人類探索宇宙深空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將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中國天眼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射電望眼鏡,外空信息的探索可謂是領先世界水平。在大數據化時代通過中國天眼探索地外文明,挖掘信息資源,是我國太空探測領域的巨大進步。「天眼」利用空間飛行器的測控與通訊,脈衝星計時陣和自主導航,非相干散射雷達接收系統和高解析度微波巡視。在地外文明搜索、國防建設、外空領域信息等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重磅消息:「中國天眼」開始尋找地外文明,與霍金警告背道而馳?
    文|鐵血君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4月28日電,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官網28日消息,被譽為「中國天眼」 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SETI),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
  • 劉慈欣擔心的「紅岸工程」還是發生了,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尋找地外文明,不同於在火星或者木衛二歐羅巴上尋找地外生命,地外生命有可能只是最簡單的微生物甚至單細胞生物,但地外文明如果能夠被人類探測到,則有很大的可能其科技已超越人類千萬年。地球誕生已有1.5億年,現代人類誕生已有4~5萬年,人類文明已發展了7~8千年,而人類真正的工業化進程不過是近200年的事情,這區區200多年,已經讓人類可以踏足月球、飛往火星甚至飛出太陽系。遠在光年之外的外星文明的活動,如果其規模巨大到能夠被人類探測到,那麼該文明大概率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人們對於尋找地外文明的態度,存在著明顯的兩極分化。
  • 【中國新聞網】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中國新聞網】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2020-04-29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字體:大 中 小】 有沒有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這些議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建於貴州平塘、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開啟其五大科學目標之一的地外文明搜索(SETI)。  天文專家稱,越來越多的地外行星的發現,加上儀器和觀測能力的革命性進步,引領了尋找地外文明的復興,這其中,FAST勢必會成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軍。
  • 「中國天眼」計劃啟動地外文明搜索,尋找外星人
    你相信在古代壁畫中出現的太空人形象,就是地外文明影響地球文明的證據嗎?你相信在無限大的宇宙中,我們的銀河系不應該是獨有的現象嗎?宇宙這麼大,一定存在地外文明。「中國天眼」有潛力探測到數千顆地外行星上的類地文明或擁有更先進技術的文明。
  • 貴州建成「天眼」 可開展地外文明探索
    (原標題:貴州建成「天眼」 可開展地外文明探索)
  • 「中國天眼」開始搜索地外文明,外國人極力反對,不吃老外那一套
    說起地外文明,大家都不陌生,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過,許多影片公司為了吸引觀眾,總會加入外星人這一元素。面對地外文明,人類在他們面前就猶如螻蟻一般,毫無還手之力。前幾天,我看到了一則新聞,「中國天眼」將在9月份正式開啟地外文明的搜索計劃。
  • 尋找外星人,「中國天眼」計劃9月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網友:「三體...
    你相信在古代壁畫中出現的太空人形象,就是地外文明影響地球文明的證據嗎? 你相信在無限大的宇宙中,我們的銀河系不應該是獨有的現象嗎? 宇宙這麼大,一定存在地外文明。而未來「中國天眼」將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望遠鏡。
  • 尋找外星生命信號: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探索,真能探測到外星人?
    天眼真的能找到外星人嗎?天眼又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某偏僻山區的一個喀斯特窪坑中,由4450塊反射板構成。整個反射面的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的大小,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FAST最主要的作用是這個!尋找地外文明是次要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被譽為「中國天眼」的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
  • "中國天眼"搜尋外星人?升級後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2018年,「中國天眼」安裝並調試了專門用於地外文明搜索的後端設備。這個功能有點像篩子的後端設備,主要就是從「中國天眼」浩如煙海的電磁信號中,篩選出有用的窄帶候選信號,而把天體和人工信號排除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外文明研究團隊基於幾十年的地外文明搜索經驗,攜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為「中國天眼」量身開發了這套專門設備。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原標題:「中國天眼」 FAST 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IT之家4月28日消息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搜尋和監測射電脈衝星是FAST的核心科學目標。
  • 地外文明為何突然熱起來了?中國天眼啟動尋找計劃,目標直指外星文明
    中國天眼啟動尋找計劃,目標直指外星文明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方面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例如「中國天眼」於2016年落成、「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等等,這些成就似乎指明了中國航天未來發展的光明道路。近期根據新華網的報導,中國地外文明搜尋科學家張同傑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中國天眼」將進行地外文明探索。
  • 中國「天眼」投入使用三年多來,有哪些探秘發現?
    在茫茫宇宙中,脈衝星就是人類唯一的辨識目標,可以對以後星際旅行提供巨大幫助。「天眼」有潛力探測到數千顆地外行星上的類地文明或擁有更先進技術的文明,如果它們存在的話。搜索地外文明,是「天眼」主要科學目標之一。2018年,「中國天眼」安裝調試了專門用於搜索地外文明的後端設備。
  • 中國天眼9月啟動地外文明搜索計劃,尋找外星人
    近年來,伴隨著對地外文明的搜索越來越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跟霍金一樣,表示人類不應該主動聯繫外星人,因為這可能會很危險。中國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搜索計劃自從中國天眼建成並投入使用後根據最新的報導,在今年9月,中國天眼將正式啟動地外文明搜索計劃,在浩瀚的宇宙中通過接受不尋常的電波,通過分析判斷出可能存在外星人的星球坐標。這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科學意義,若真的發現了地外文明,我們對於宇宙的認知很多也都會被改寫,人類或許也要重新去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思考自己的未來。
  • 中國天眼9月啟動地外文明搜索計劃,尋找外星人
    近年來,伴隨著對地外文明的搜索越來越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跟霍金一樣,表示人類不應該主動聯繫外星人,因為這可能會很危險。人類何時開始尋找外星人?中國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搜索計劃自從中國天眼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多次為人類帶來新的發現,可以說是成績斐然。根據最新的報導,在今年9月,中國天眼將正式啟動地外文明搜索計劃,在浩瀚的宇宙中通過接受不尋常的電波,通過分析判斷出可能存在外星人的星球坐標。
  • 天眼首席科學家:將辨析數百光年內文明信號,加快探索地外文明
    據北青網報導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在脈衝星觀測之外,中國天眼還將依賴它的超高靈敏度探索中性氫等星際介質、銀河系磁場、引力波等,而且未來還將重點關注地外文明的探測。、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他它可不只是一個知名科技景點,而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性能是著名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十倍,在提升我國天文觀測水平方面作用巨大。
  • 天眼首席科學家:將辨析數百光年內文明信號,加快探索地外文明
    據北青網報導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在脈衝星觀測之外,中國天眼還將依賴它的超高靈敏度探索中性氫等星際介質、銀河系磁場、引力波等,而且未來還將重點關注地外文明的探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他它可不只是一個知名科技景點,而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性能是著名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十倍,在提升我國天文觀測水平方面作用巨大。
  • 外星文明存在嗎?天眼正式開啟探索地外文明,高等文明將暴露坐標
    據《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國內媒體4月28日的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將正式開啟搜索地外文明的任務。中國天眼被用來探測地外文明,這個消息或讓很多朋友都感到驚奇和意外,地外文明無疑是很神奇的事物,中國天眼只是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它能被用來觀測外星文明嗎?
  • 「中國天眼」 FAST 預計 9 月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來源:IT之家此前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被譽為 " 中國天眼 " 的 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搜尋和監測射電脈衝星是 FAST 的核心科學目標。而地外文明搜索也是 FAST 望遠鏡科學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