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日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青少年發展」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集人賀軍科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主持。
賀軍科在發言中表示,新時代中國青少年正日益展現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發展勢頭,新時代青少年發展事業正面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難得歷史機遇。面向未來,要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把握青少年發展的內在規律和時代特徵,依託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著力塑造體格強健、精神強大、能力強勁的新時代中國青少年。廣大青少年研究工作者要充分依託新時代青少年發展事業的廣闊平臺和大好機遇,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系統觀念,突出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強化問題導向、實證思維,吸收借鑑國際有益經驗,努力為青少年發展事業提供新的更大助力。
開幕式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與新發展格局」的主旨演講,分析了中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臨的形勢任務,闡述了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和潛力優勢,為青少年研究工作提供了宏觀背景和思考視角。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宋文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良馴、B站黨委副書記穀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豐、中央團校教授吳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鄧希泉等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主題發表了演講。
張頤武在主題為「新格局與新青年」的演講中表示,如今,在網際網路的每個角落裡都有著青年人的聲音,他們展示著自己豐富的生活趣味、品位以及愛好,所表現出來的社會能量是我們過去未曾見到的。站在如今的歷史節點上,青年人的文化創造、精神創造將在世界範圍內創造出新的形態、新的可能。
宋文珍在演講中分享了對兒童保護現狀的對策與思考,她認為,兒童將來要成長為未來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讓兒童跟上國家經濟發展的步伐。「最重要還是理念。我們要在出臺法律、制定政策、編制規劃、安排部署工作的時候,把兒童放在更優先的位置上。」
「以青年為本的路徑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青年本源,青年本體,青年本色,這是基本的邏輯關係。」張良馴說,「我們做青年工作,包括研究青年人,一定要符合青年人的一些特點。」他強調,貫徹落實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是做好黨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團工作的重要內容。
「共青團工作,團支書創新是特別關鍵的。」中央團校教授吳慶強調。怎樣做好團建設?吳慶表示,要做青年的引路人,青年在哪裡,團組織就建在哪裡。團組織怎麼跟著青年走?「要用潤物細無聲的方法做好迎著青年上的服務,沁入青年心的引導。」吳慶認為,共青團改革的核心策略,就是要抓住團幹部,抓住基層建設,要解決穩定性的問題,解決黨建帶團建的問題。
本屆論壇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央團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共同主辦,收到參會論文203篇,來自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少年工作者300餘人通過現場或線上方式參會。據悉,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2005年創辦以來成功舉辦16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