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作家H.G.威爾斯在1987年出版的《世界之戰》一書中,外星飛碟所釋放的「死亡射線」可以讓所到之處烈火燎原,我們在各種科幻電影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極具殺傷力的雷射武器。近幾十年來,「死亡射線」一直是科學領域的主角,但是人們對毀滅性的致命光束的幻想比這要長的多。
早在公元前214年前至212年間,阿基米德便設計出一種熱射線武器,用來抵禦羅馬的船艦。阿基米德的這種「死亡射線」的原理其實是用一系列拋光鏡子聚焦陽光,產生高溫進而使木質船隻起火。但在後來羅馬人佔領錫拉丘茲時,阿基米德被殺死,他的這種「死亡射線」也隨之消亡了。
到了20世紀,尼古拉·特斯拉同樣設計出一種「死亡射線」,他在《紐約太陽報》上發表了他的這種想法,他將他的這種「死亡射線」稱為「和平射線」(特斯拉希望用這種強大的武器停止戰爭)。他的這種「死亡射線」是利用能產生大量靜電的範德格拉夫發電塔將小金屬顆粒以極高的速度從開口管道發射出去。特斯拉聲稱他的這種「和平射線」能使小金屬顆粒以48倍聲速的速度發射出去,並能夠擁有數百千米的射程,但這需要6000萬伏的高壓電源供電。(一直以來流傳著一種說法,聲稱通古斯大爆炸是特斯拉這種「死亡射線」所為,但這種說法應該是錯誤,實際上應該是一顆冰彗星造成的,但也不完全確定)
在二戰時期,納粹也希望製造出一種可以瞬間摧毀城市的「死亡射線」來扭轉戰局,他們試圖將一個面積為上百公頃的凹面鏡運往太空,這樣一個巨大的凹面鏡可以讓溫度瞬間上升至幾千度,這樣的溫度足以使鋼鐵融化,使沙子燒成玻璃,可以輕而易舉的摧毀城市。或許納粹的這個計劃十分瘋狂,更像是幻想,但他們的計劃周全,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至於有科學家認為,如果納粹再有5到10年時間,這種終極武器真有可能實現。
近年來,各個國家都在一直進行著雷射武器的研究,用於防衛飛彈或進行太空戰爭。在1985年,美國測試了MIRACL(中紅外化學雷射器,一種氟化氘雷射器),並成功擊中了一枚已經退役的洲際飛彈,在2001-2002年,這種雷射器的另一種版本成功擊落了測試火箭。另外,波音公司和美國空軍還公布了他們的YAL-1A機載雷射炮,也成功擊落洲際飛彈。除此之外,氫彈發明者之一愛德華·泰勒提出x射線雷射器的概念,但在多次測試中也未達到實際目標。我國在雷射武器的研究上雖然起步較慢,但也在不斷超越,在很多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我國的重型雷射武器「死光A」不僅能攻擊太空飛行器,還可以摧毀核潛艇。
去年,美國宣布將在四年內投入四億美金打造一款中性粒子束武器(早在70年代,美國就已經進行過中性粒子束武器的相關實驗),用於摧毀太空飛行器和彈道飛彈,這種武器一旦建成對各國的太空飛行器和空間站都會造成很大的威脅,同時這也意味著太空軍事化的開啟。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雷射武器將會是未來戰爭中的終極武器,甚至x射線,伽馬射線武器也有可能會趨於成熟,成為名副其實的「死亡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