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下列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黨的十七大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範疇,豐富了我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內容。在我國民主政治制度中,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民主專政 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核心是( )
A. 改革創新 B. 與時俱進
C. 開拓進取 D. 求真務實
3.1963年,周恩來將我們黨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思想、政策和主張歸納為「一綱四目」。「一綱」即( )
A.「一中一臺」 B.臺灣必須統一於中國
C.「臺灣獨立」 D.「兩個中國」
4.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提是( )
A.實現兩岸三通 B.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C.發展兩岸經貿關係 D. 促進兩岸關係良性互動
5.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對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做出了新的判斷,認為時代主題是( )
A.戰爭與和平 B.和平與發展
C.政治多極化 D.經濟全球化
6.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當前是用於處理( )
A.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 B. 同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
C.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 D. 同一切國家的關係
7.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是( )
A.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B. 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C.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D. 加強同發達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8.當今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是( )
A.戰爭與汙染 B.地區衝突與民族矛盾
C.南北差距 D.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
9.工人階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之一,是( )
A.現代化事業發展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
B.現代化事業發展中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
C.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導力量
D.我國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
10.我國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根本性質是社會主義的,這是因為( )
A.統一戰線擁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基礎
B.我們的國家性質是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專政
C.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D.統一戰線中絕大多數成員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11.新時期統一戰線中的核心問題是( )
A.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係問題 B.黨的領導問題
C.祖國統一問題 D.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係問題
1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是( )
A.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B.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C.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D.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13.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 )
A.維護國家安全 B.維護國家利益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維護世界和平
14.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公益文化事業,始終堅持放到首位的是( )(2013年第6題)
A.社會效益 B.經濟效益
C.繁榮文化市場 D.創新文化體制
15.近年來,為了縮小我國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黨和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提高個稅起徵點、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國家扶貧標準和城鄉低保補助水平等,這些舉措體現了( )(2013年第7題)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B.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D.各種生產要素都能按貢獻參與分配
二、多選題:下列每題給出的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1.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點有( )
A.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依法治國
B. 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C. 對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進行
D. 依法治國的最重要依據是憲法和法律
2.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
A.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B. 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C.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但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D. 必須堅持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是因為( )
A. 它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B. 它能從根本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
C. 它在制定國家其他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D. 它能使廣大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4.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 )
A.政治協商 B.民主監督
C.團結友愛 D.參政議政
5.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多黨派的合作,這是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也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點。其中「特點」表現在( )
A.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在野黨
B.合作的共同準則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C.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D.各民主黨派都參政議政
6.十七大首次把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範疇,原因是( )
A.發展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作
B. 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
C.發展基層民主有利於提高全民的民主素養
D. 發展基層民主可以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創造條件
7.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法必嚴 D.違法必究
8.鄧小平指出:「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 )
A.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 B.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
C.能否實行依法治國 D.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
9.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尊重和保護人權,認為首要的人權是( )
A. 參政權 B. 議政權
C. 生存權 D. 發展權
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和作用,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包括( )
A.思想道德建設 B.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C.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D.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
1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內容包括( )
A.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B.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C.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D. 社會主義榮辱觀
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 )
A.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B.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
C.著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D.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13.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 )
A.以發展為主題
B.以改革為動力
C.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
D.以創造生產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為目標
14.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義 B.誠實守信、充滿活力
C.統籌兼顧、適當安排 D.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原則( )
A.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B.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民主法治
C.必須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D.必須堅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16.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其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是對三大規律的認識與深化,這三大規律包括( )
A.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B.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C.共產黨執政規律 D.市場機制與價值規律
17.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機統一的。「有機統一」表現在( )
A.和諧社會建設不斷為「三個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
B.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
C.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不斷增強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
D.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斷鞏固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
18.教育是民族振興大計,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為此要( )
A.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B.優化教育結構
C.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
D.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
19.就業是民生之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為此要( )
A.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
B.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C.推進就業體制改革創新
D.規範和協調勞動關係,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20.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為此要( )
A.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B.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D.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21.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生活重點,必須( )
A.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B.探索建立農村醫療保險制度
C.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健全廉租房制度
22.下列選項中,關於臺灣問題理解正確的是( )
A.臺灣問題是歷史上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問題
B.臺灣問題實質是中國與美國的關係
C.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
D.臺灣問題實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23.原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梁振英在紀念香港回歸 10 周年座談會上談到,深受魁北克問題困擾的加拿大曾派政府官員專程赴港認真了解「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構想。歐洲某國駐港總領事陪該國駐華大使訪港,也曾專門了解「一國兩制」在港落實情況。這說明「一國兩制」已引起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大的關注。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
A.「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對任何國家解決領土、主權、民族、宗教紛爭等問題都有借鑑價值
B.「一國兩制」為解決國際爭端和世界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示範
C.「一國兩制」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根本途徑
D.「一國兩制」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提供了一種成功範例
24.香港回歸以來經濟繁榮、政治穩定,整個社會和諧發展,使原先移居海外的香港人陸續回流香港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包括移居海外並且在當地創造了事業的港人也紛紛返回香港再創事業。這種情況被稱為有香港特色的「鳳還巢」。這一現象表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 )
A.體現了從現實出發的實事求是精神,適合中國國情
B.體現了利益兼顧、各方共贏的公平理念
C.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D.體現了兩種制度並存的優越性
25.今天台灣仍有一些人完全否定「一國兩制」,也有些人認為按「一國兩制」方針解決臺灣問題「是矮化了臺灣」。但是越來越多的臺灣有識之士從香港和澳門的實踐中看出,「一國兩制」不僅對國家和民族最終和平統一有利,而且對臺灣自身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這段材料表明( )
A.「一國兩制」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基本方針,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新發展
B.香港與澳門的勝利回歸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示範
C.「一國兩制」是中國實現最終統一的必然選擇
D.「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是有利於臺灣人民的
2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走上了一條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適應的和平發展道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因為( )
A. 是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B. 是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
C. 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
D. 是基於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先進性建設的必然選擇
27.新中國建立之際,毛澤東提出的外交方針有( )
A.「一邊倒」 B.「反對霸權主義」
C.「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D.「另起爐灶」
28.「沒有一種勢能能永遠持久。」有起就有落,有升就有降。世界的「命運之輪」正在緩緩地朝多極格局運轉。但是,在多極格局形成之前人類還不知道要在「一超多強」的過渡時期裡付出多少艱苦的努力,經歷多少殘酷的鬥爭。這段材料表明( )
A.兩極格局解體,世界多極格局已經形成
B.世界的多極化是一個複雜、曲折、長期的過程
C.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不可阻擋,但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D.「一超」是指美國,「多強」是指日本、歐盟、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聯盟
29.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寧教授指出:「除非有天災人禍,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不可逆轉。」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曾說:「經濟全球化的列車已經開動,不管你是否坐在車上。」該材料反映了( )
A.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徵
B.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客觀歷史潮流
C.經濟全球化格局已經形成
D.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成為各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理性選擇
30.關於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認識正確的有( )
A.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黨領導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最根本的經驗是正確處理好與資產階級的關係
C.新時期統一戰線包含著兩個聯盟:一是工農聯盟;一個是工人階級和非勞動人民的聯盟
D.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實質是實現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最廣泛的團結
31.當今世界,科技的進步和知識的創新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而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的主體是知識分子,離開了知識分子,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只能是一句空話,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也只能是一句空話。上述材料說明( )
A.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B.知識分子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
C.必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重要作用
D.知識分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
32.在改革深入的過程中,建立在社會分工基礎上的整個社會結構進行了重組,以擁有知識,從事腦力勞動為特徵的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日益增多,使得社會群體呈現出多層次化,如何看待這些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 )
A.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勞動者
B.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領導者
C.經營活動可以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之外
D.通過誠實勞動與合法經營為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33.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包括兩個範圍的聯盟,這兩個範圍的聯盟是( )
A.工人階級同農民階級、廣大知識分子及其他勞動者的聯盟
B.大陸範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的聯盟
C.工人階級和非勞動人民的聯盟,主要是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
D.大陸範圍以外的,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盟
34.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是( )
A.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
B.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C.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
D.為促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促進祖國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
35.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
A.維護祖國統一 B.反對民族分裂
C.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 D.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
3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改革創新的事業,黨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自身建設的要求是( )
A.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
B.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
C.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
D.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
37.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基本原則是( )
A.根本立足點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妥善處理與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關係
C.切實解決好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
D.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思想問題
38.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書指出:目前,西藏共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00餘處,僧尼約4.6萬人,藏傳佛教特有的活佛轉世的傳承方式得到充分尊重,寺廟學經、辯經、受戒、灌頂、修行等傳統宗教活動和寺廟學經考核晉升學位活動正常進行,每年到拉薩朝佛敬香的信教群眾達百萬人次以上。上述事實表明,我國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充分貫徹。我國宗教政策主要有( )(2013年第23題)
A.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B.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C.獨立自主自辦教會
D.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答案及解析
一、單選題:下列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答案】B
【解析】選項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也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選項A是我國的國體;選項C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選項D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策,選項C和選項D都屬於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選項ACD均不符合題意。
2.【答案】A
【解析】進入新時期,在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奮鬥中,我們不斷培育、積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選項。
3.【答案】B
【解析】1963年,周恩來將我們黨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思想、政策和主張歸納為「一綱四目」。「一綱」即臺灣必須統一於中國。選項ACD都是反對祖國統一的言論,是錯誤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4.【答案】B
【解析】「一國兩制」的涵義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一國兩制」的前提和核心。選項A、C、D是黨和政府提出的一系列促進兩岸交往、了解和交流的具體政策和措施,都不符合題意。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5.【答案】B
【解析】戰爭與和平是毛澤東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所面臨的突出問題的判斷。可見選項A不符合題意。鄧小平認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可見選項B是本題的正確答案。政治多極化是世界政治的一種發展趨勢。冷戰結束以來,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趨勢越來越清晰。一個超級大國和多種力量並存,是多極化格局最終形成前的較長過渡時期內世界力量對比的基本態勢。可見選項C也不符合題意。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商品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冷戰的結束,世貿組織的建立,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可見選項D也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ACD是非選項,正確答案選項B即被選出。
6.【答案】D
【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20世紀50年代由中國政府提出來的,最初是用於處理我國同民族主義國家的關係,得到印度、緬甸政府贊同並在政府聯合聲明中公諸於世。現在它是我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係的基本準則。選項ABC是幹擾項,應該予以排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選項。
7.【答案】C
【解析】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處理對外關係的基本準則。故選項AB不符合題意。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故選項C正確。選項D是幹擾項。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C選項。
8.【答案】D
【解析】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體現在政治上,少數大國壟斷國際事務,肆意幹涉別國內政;經濟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嚴重製約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導致了南北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在軍事上,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大肆擴軍備戰,危及世界和平;在國際關係上,奉行強權政治。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當前維護世界和平的根本途經。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D選項。
9.【答案】C
【解析】廣大農民是我國現代化事業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的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一部分,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和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可把選項ABD排除。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其中,工人階級是對我國國民經濟起決定作用的主要生產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導力量,是國家的領導階級。這是由我們黨和國家的性質、工人階級的特點及其歷史地位決定的。第一,我國是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決定了工人階級在國家的領導地位。第二,中國工人階級是近代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產物,是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關係的代表。第三,工人階級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動力。可見選項C符合題意,是正確答案。
10.【答案】D
【解析】鄧小平同志科學分析了我國階級狀況和階級關係發生的根本變化,明確提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已經發展成為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聯盟,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由階級聯盟轉變為政治聯盟,從而明確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和地位,為我們黨制定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和指導原則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選項。
11.【答案】B
【解析】黨的領導是統一戰線中的核心問題,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結成牢不可破的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才能有正確的方向、蓬勃的生機和光明的前途,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12.【答案】D
【解析】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根本保證。這是因為: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才能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進步,才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環境,才能正確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矛盾,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有效地組織和領導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選項。
13.【答案】C
【解析】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最高原則,把代表工人階級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作為黨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之一。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選項。
14.【答案】A
【解析】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根本任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選項。
15.【答案】B
【解析】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近年來為縮小收入差距,政府通過提高個稅起徵點,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國家扶貧標準和城鄉低保補助水平等措施體現的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二、多選題:下列每題給出的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1.【答案】ACD
【解析】依法治國有三個要點:第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也就是黨領導人民實行依法治國。第二,依法治國的客體是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和社會事務。第三,依法治國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憲法和法律。可見選項A是依法治國的主體;選項C是依法治國的客體;選項D是依法治國所依的法,屬於依法治國的基本要點。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選項ACD。選項B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具體要求。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
2.【答案】ABC
【解析】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第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第三,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需要借鑑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可見,選項ABC是正確答案。
選項D是幹擾項,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是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的標準之一。鄧小平指出:「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
3.【答案】ABC
【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它與我國的國家性質相適應,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它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在全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於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國家其他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充分反映了我國政治生活的全部面貌;它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既能充分發揚民主,有利於全國人民參加管理,又保證了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在我國,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由他們代表廣大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行使民主權利。可見不能一概說廣大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故選項D是錯誤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4.【答案】ABD
【解析】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D選項。
5.【答案】CD
【解析】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故選項A錯誤;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合作的共同準則是四項基本原則而不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故選項B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D選項。
6.【答案】ABCD
【解析】十七大首次把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範疇,這是因為:一加強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二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發展基層民主,有利於提高全民的民主素養,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創造條件。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7.【答案】ABCD
【解析】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四個方面相互聯繫、相互制約。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執法必嚴是關鍵,違法必究是保障。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8.【答案】ABD
【解析】鄧小平指出:「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因此,C選項是幹擾項,本題正確答案是ABD選項。
9.【答案】CD
【解析】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始終將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保障和發展人民的各項權利作為根本任務,並將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人權。參政權、議政權是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D選項。
10.【答案】AB
【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解決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思想道德建設決定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選項C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之一。選項D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是我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
11.【答案】ABCD
【解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12.【答案】ABCD
【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13.【答案】ABCD
【解析】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是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創造生產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為目標。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14.【答案】ABD
【解析】2005年2月,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通過正選法可以推出選項ABD是本題的正確答案。選項C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是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著作中提出的解決全國城鄉各階層以及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矛盾的方針。所以選項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15.【答案】AB
【解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原則包括六個方面:第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必須堅持科學發展。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工作方針。第三,必須堅持改革開放。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動力。第四,必須堅持民主法治。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第五,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第六,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核心和依靠力量。可見選項AB符合題意,是本題正確答案。選項CD是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具體措施。
16.【答案】ABC
【解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意義主要有:第一,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第二,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第三,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黨執政理念的升華。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17.【答案】ABCD
【解析】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位一體,擴展為包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容,實現了四位一體的飛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機統一的。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同時又通過和諧社會建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18.【答案】ABCD
【解析】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發展教育也是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必須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第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第二,優化教育結構。第三,推進教育改革創新。第四,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19.【答案】ABCD
【解析】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條件。必須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第一,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第二,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第三,推進就業體制改革創新。第四,規範和協調勞動關係,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發展和諧勞動關係。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20.【答案】ABCD
【解析】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必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整頓和規範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一,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第四,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21.【答案】ABCD
【解析】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國家的一項重要社會制度,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一,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第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發展社會救助與慈善事業。第五,積極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第六,要採取多種方式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第七,把解決住房問題放在重要位置。住房是重要的民生問題,也是當前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問題,應當把解決住房問題擺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適應全體居民需要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特別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22.【答案】CD
【解析】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其實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不是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問題。歷史上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問題是香港、澳門問題。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D選項。
23.【答案】BD
【解析】「一國兩制」構想在香港和澳門的成功實踐,增強了全體中國人對祖國和平統一的信心,同時也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提供了一種成功的範式,已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大的關注。「一國兩制」的基本精神,對解決其它國家領土、主權、制度、民族、宗教紛爭問題也有借鑑價值,為解決國際爭端和世界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徑和新的範例。但是不能說「一國兩制」對任何國家解決領土、主權、民族、宗教紛爭等問題都有借鑑價值,也不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根本途徑。故A、C選項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D選項。
24.【答案】ABC
【解析】「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為國家之間解決歷史遺留的主權、領土問題開闢了一條和平道路,體現了利益兼顧、各方共贏的公平理念,從現實出發的實事求是精神,是經得起長期考驗的百年大計,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是解決香港、澳門、臺灣問題的途徑,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實行兩種制度長期共存,和平共處,共同發展,這是由中國的現實國情決定的。「兩種制度」並存並不體現優越性,社會主義制度才有優越性。故D選項不符題意。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25.【答案】ABCD
【解析】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實踐證明,「一國兩制」完全適合解決臺灣問題,也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示範,符合臺灣人民的利益,是實現祖國最終統一的必然選擇。「一國兩制」基本方針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統一的原則。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26.【答案】ABC
【解析】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是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選項D是幹擾性。因此,選項ABC是本題的正確答案。
27.【答案】ACD
【解析】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提出「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三大外交方針。「另起爐灶」就是新中國的人民政府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一切舊的外交關係,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係。「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就是指新中國的建立必須清理舊中國殘留的對外關係遺蹟,建立國內的良好環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發展同其他友好國家的關係。「一邊倒」就是在帝國主義對新生的人民政權實行敵視政策的情況下,中國只能倒向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CD選項。
28.【答案】BCD
【解析】冷戰結束以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世界出現多極化趨勢,出現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一超」是指美國,「多強」是指日本、歐盟、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但是民族、宗教、文化已成為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這些變量使未來的多極化格局充滿了變數,世界的多極化,是一個複雜、曲折、長期的過程。故當前的世界格局是多極化趨勢,還沒有完全定局,不能說世界多極格局已經形成。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CD選項。
29.【答案】ABD
【解析】作為世界科技革命的產物和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客觀的歷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趨勢,使所有的國家被捲入世界市場,形成了一個世界範圍的經濟體系,任何國家都必須在這種世界體系中謀求自身發展。但是由於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發展,還沒有形成經濟全球化格局。故選項C是錯誤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D選項。
30.【答案】AD
【解析】黨的領導問題是統一戰線中的核心問題。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可見選項A是正確的。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兩個範圍的聯盟:一個是大陸範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主體和基礎;一個是大陸範圍以外的,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方面互相結合,互相促進,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體現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空前的廣泛性。新時期的統一戰線不包含資產階級,更談不上黨領導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最根本的經驗是正確處理好與資產階級的關係,而這一經驗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最根本的經驗,所以選項B是錯誤的,應排除。選項C中的工農聯盟,工人階級和非勞動人民的聯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統一戰線中的聯盟,所以選項C應排除。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的實質,就是要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之下,實現全國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最廣泛的團結,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故選項D是正確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D。
31.【答案】BCD
【解析】知識分子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是推動我國教育與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必須依靠知識分子、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努力創造更有利於發展聰明才智的良好環境。A選項本身正確,但是材料沒有體現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CD選項。
32.【答案】AD
【解析】B選項錯誤在領導者是共產黨。C選項是錯誤的,經營活動不可以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之外。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D選項。
33.【答案】BD
【解析】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兩個範圍的聯盟:一個是大陸範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主體和基礎;一個是大陸範圍以外的,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A項和C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統一戰線的兩個聯盟。所以,本題正確答案是BD選項。
34.【答案】ABCD
【解析】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祖國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35.【答案】ABCD
【解析】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前提和基礎。民族團結是維護國家統一、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根本保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36.【答案】ABCD
【解析】黨的十七大強調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根本要求。把黨的建設作為一個新的偉大工程,就是要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可見選項ABCD都符合題意。
37.【答案】ABC
【解析】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則:第一,根本立足點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妥善處理與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關係。第三,切實解決好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選項D是幹擾項。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38.【答案】ABCD
【解析】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是我們黨維護人民利益、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也是最大限度團結人民群眾的需要。我們一方面要尊重每個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要求宗教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範圍內活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要求在宗教方面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事項和活動,必須納入依法管理的範圍。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們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要求他們從事的宗教活動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的最高利益與民族的整體利益;支持他們努力對宗教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支持他們與各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多作貢獻。同時,在我國,宗教還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堅決抵制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堅決打擊宗教極端勢力,堅決反對和取締邪教。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