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遠古傳說與太陽系的三個謎團,古人為什麼會知道這些天體?

2020-10-20 痴狂科學

人類從上個世紀開始藉助探測器了解太陽系,發現太陽系與其它恆星系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所有的天體都穩定地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然而隨著對太陽系的了解加深,科學家發現這個看似普通的恆星系裡似乎並沒有那麼平靜,可能在人類之前發生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動蕩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對此科學家提出了關於太陽系三個奇怪的未解之謎。


一、小行星帶與「提亞馬特」

火星和木星之間圍繞著由無數流浪天體組成的小行星帶,科學家曾懷疑這一大片隕石帶可能是由一顆大型天體的殘骸組成的,根據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分布規律可以計算出,在目前小行星帶的位置應該有一顆天體或者矮行星存在,然而這一片隕石群中最大的天體是一顆直徑為950公裡的穀神星,有人認為火星與木星之間曾存在一顆巖石行星,不知什麼原因變成了碎片環繞在這片區域裡,事實上早在數千年前的蘇美爾人曾有過記載。

誕生於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有著非常豐富的天文知識,他們已經詳細地記載了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在木星與火星之間卻記載了一個人類從未見過的「提亞馬特」,並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就是由這顆神秘的天體帶來的,顯然蘇美爾人甚至已經描述了冥王星的存在,不會錯誤地把穀神星當成能帶來生命的「提亞馬特」,在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天體就是來自小行星帶,也就是從恐龍滅絕之後地球上出現了更為複雜的哺乳動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自小行星帶的這塊隕石確實是帶來了生命,只是蘇美爾人記載的「提亞馬特」為什麼變成了現在的小行星帶了呢?


二、金星與瑪雅人的「卓金星」

現在科學家相信金星在遠古時期曾遭遇過撞擊,才成為了太陽系唯一逆向自轉的巖石行星,而且243天的自轉周期比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224天還要久,太陽系的天體在形成之初都是順著太陽旋轉的方向生成的自轉,因此天體自轉的方向也應該是一致的,對於金星緩慢的逆向自轉和沒有磁場的異常現象,從向金星發射的探測器傳回的數據表明,金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曾有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環境,科學家提出金星的現狀可能是遭遇了一顆小型天體的撞擊,而這顆小型天體同樣曾被地球上的人類記錄過。

數百年前生活在中美洲的瑪雅人雖然是處於石器時代的原始文明,但他們卻對天文有著深厚的興趣,不僅建造了專門用來觀測星空的天文臺建築,還把地球和金星一年的周期精確到小數點之後,然而瑪雅人自己卻使用的是一種只有260天的奇特曆法,他們聲稱自己是來自一個叫「卓金星」的地方,這個260天的曆法也稱為「卓金歷」,科學家計算出「卓金星」的運行位置應該是處於金星和地球之間,但天文觀測在這片範圍內並沒有找到任何天體存在,有人認為瑪雅文明之所以如此另類的原因,就是他們可能是來自那個叫"卓金星"的小行星,未知的原因導致了「卓金星」與金星相撞,天體的撞擊導致了金星包括自轉方向在內的一系列變化。

三、天王星與「尼比魯星」

在太陽系裡與金星同樣奇異的還有天王星,這顆淺藍色的氣態行星不僅也是逆向自轉,而且是唯一以「側躺」的方式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1986年「旅行者2號」成為人類首次掠過天王星的探測器,還發現了這顆寒冷的天體周圍圍繞著一圈光環,科學家對此指出天王星奇怪的方向應該是受到了某個天體的影響才改變的,這個影響還導致天王星的衛星被潮汐引力拉扯成碎片圍繞在軌道上,但是在這個遠離太陽的空間裡已經不存在任何有影響的天體了,人們在蘇美爾文明的記載裡似乎找到了一些線索。

在蘇美爾文明裡有一個關於「尼比魯星」的傳說,這顆神秘的行星的軌跡大部分都在太陽系的另一側運行,每隔3600年才會進入太陽系一次,蘇美爾人之所以把尼比魯星稱為「災難之星」的原因,因為這顆天體在進入太陽系內側後影響到其它天體的運行,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的卡洛斯教授根據天王星的軌道數據認為:太陽系肯定還存在未知的大型天體,因其大部分時間運行在太陽系的外圍,較為黑暗的環境一直未被觀測到,這顆未知天體在某次進入太陽系時近距離掠過了天王星,導致了天王星被強大的引力拉扯了方向,這也是為什麼蘇美爾人認為「尼比魯星」會帶來災難的原因。

當然關於太陽系行星的這些奇特現象目前都與傳說有關,可以說在很久以前的古人就已經發現了太陽系的異常情況,只是哪些可能是真實的哪些又不過是古人的猜測呢?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盤點關於太陽系天體的九個謎團,土星竟然有個六邊形的氣旋!
    人類登陸月球都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可是對於太陽系的了解卻依然充滿了未解之謎,下面來看看關於太陽系的9個謎團吧!1、最奇怪的行星——天王星人們直到現在也不明白天王星為什麼會以極地朝向太陽公轉,它也是唯一已知「躺著」公轉的行星,嚴格來說天王星是一顆液態氣體的行星,而且天王星是個很矛盾的世界,它以197.2℃成為太陽系溫度最低的行星,旅行者2號探測器經過天王星時檢測到表面竟然存在一個溫度高達6650°C的離子海洋,天王星的一切特徵都顛覆了人們對於行星的認知。
  • 關於瑪雅文明4個奇怪的謎團,瑪雅文明為什麼又稱「玉米文明」?
    在中美洲地區有許多古代文明遺留下來的遠古遺蹟,其中古印加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瑪雅文明三個古文明最為著名,而在這三個古文明中又以瑪雅文明最為特殊,瑪雅人在中美洲的密林中生存了一千多年,留下了數百座金字塔和城市廢墟以及無數的神秘傳說
  • 關於蘇美爾文明的幾個謎團,這個遠古文明到哪裡去了?
    三、尼比魯星球是否存在?令人費解的是蘇美爾人有非常豐富的天文知識,他們甚至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要知道人類直到上世紀才通過計算才發現了海王星,然而蘇美爾人稱自己是來自一個叫尼比魯的行星,這是一個公轉周期為3600年的神秘行星,雖然無法得知尼比魯行星到底在什麼地方,但科學家近年來認為在太陽系的柯伊伯帶應該還存在一顆未知的神秘天體,柯伊伯帶的小天體奇怪的運行軌跡就是受到了這顆大天體的磁場影響
  • 科學家提出金星的三個未解謎團,這顆行星為什麼沒有衛星?
    科學家還提出了關於金星的三個未解謎團一、下過雨卻沒有水?二、為什麼大氣中二氧化碳佔比這麼高雖然金星的惡劣環境被認為是典型的溫室效應,但似乎不能解釋為什麼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這麼高,而如果是遭遇天體撞擊就毀滅了行星上的整個生態系統,使得金星表面的水迅速消失而爆炸產生的二氧化碳激增,最後溫室氣體徹底覆蓋了整個行星表面,即便金星沒有磁場保護大氣層也因為高壓強而不會被太陽風驅散
  • 3個無法解釋的天體謎團,洩露了太陽系曾發生過星際戰爭的內幕
    然而人類至今都沒有辦法對宇宙的形狀和存在狀態給出一個準確的描述,甚至關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系,也存在很多未解的謎團。科學家們在探索過程中了解到太陽系的邊緣有一條布滿小型天體的柯伊伯帶,我們甚至有望從中找到太陽系誕生之初的線索,這是恆星系統中普遍存在的部分。
  • 太陽還有個「孿生姐妹」?會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復仇女神」?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單恆星系統,地球、月球以及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都在太陽的引力下乖乖地圍繞著太陽運行,所以我們通常都會想當然地認為,宇宙中的恆星系統都應該是像太陽系這種樣子,然而實際情況上卻不是這樣。
  • 遠古時期傳說中的「神」會是什麼?有可能是外星人或者未來人類
    可能很多人在讀一些遠古神話傳說的時候,都認為那只是一個傳說,所謂的「神」只是遠古人類自己憑空想像出來的。事實真是如此嗎?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雖然人類作為智慧生命,有著許多豐富的想像力,可是這些想像力都是建立在有目標參考物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沒有飛機,飛行器的概念,我們不會想像到宇宙飛船,星際航行等。
  • 早期太陽系可能有三個「地球」,為什麼現在變成了孤獨的一個?
    太陽系誕生於50億年前的太陽星雲中,當恆星太陽在星雲中誕生之後,剩下的邊角料開始不斷形成其它的行星以及各種小天體。最初的太陽系可能有上百顆行星,在後來不斷的撞擊融合之後,只留下了八顆。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目前的太陽系只有地球這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可是科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認為,早期的太陽系可能有三個「地球」,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現在變成了孤獨的一個?
  • 這些關於太陽系冷知識,大部分人不知道
    上一期分享了太空中的一些冷知識,今天我們來說說關於太陽系裡面的冷知識。你無法在金星上戴帽子,永遠不可能再試著站起來看看。這顆行星上的風很大,金星上方的風吹的比地球自轉速度還快50倍。還有這些猛烈的風從未平息,甚至隨著時間發展還可以吹得更強的。天王星是以側邊旋轉的方式,天文學家們不知道為何這顆行星選擇了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方式,罪魁禍首可能是古老的超強碰撞,但到目前為止,這仍只是一個理論。順便說一下,這也是唯一一顆側臥的行星。海王星軌道的後面是神秘的柯伊伯帶,裡面充滿了巨大的冰狀物體。
  • 太陽系存在三大未解謎團:可能爆發過什麼
    這個時候,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太陽系的三大不同尋常之處,這是太陽系的三大未解謎團。第一個謎團,神秘的小行星帶,我們都知道,太陽系除了有八大行星之外,還有數量多到無法估計的小行星。而這些小行星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另一個就是太陽系邊緣,環繞整個太陽系的柯伊伯帶。
  • 盤點5個神秘的遠古巨石遺蹟,古人搬運巨石的技術失傳了?
    ,人們認為古印加人可能有一種未知的技術,能根據需要把石頭打制出各種形狀,只是整座薩克塞華曼城堡所有的石頭都來自山下,把這些幾十斤到上百噸重的石頭搬上山就有不可思議的工程量,在古印加文明中有一個關於城堡的傳說:這些巨石在古印加人來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薩克塞華曼城堡就是直接在巨石上建造的,這也就是城堡主體被毀而巨石基座卻能保留下來的原因,當然這種說法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 太陽系最大的無名天體求命名,三個候選名稱,你支持哪一個?
    【ALENG 自媒體】4月11日早間專稿,也許你還沉浸在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的喜悅心情之中,現在,又有一個新的活動可能會打動你的好奇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日前通過網絡,對太陽系內最大的無名天體徵集名稱,公眾可以通過IAU專門設立的投票網站,對三個候選名稱進行投票。
  • 盤點地球上5個最神秘的遠古遺蹟,地球上有多少未知的文明?
    事實上在一些地方確實存在未知文明留下的遠古遺蹟,由於這些遠古建築年代十分久遠,不過其特殊的建築風格並不屬於已知的任何古文明中,下面來看看這些神秘的遠古遺蹟是什麼吧。,至今也沒人知道在兩千年前是什麼人在沙漠中留下了這些巨大的線條,研究發現納斯卡巨畫中的人物和動物的形象都比較誇張,並不是人們常見的古代寫實風格,仿佛這些巨畫就是畫給在空中的人看的,這或許證實了納斯卡巨畫是由遠古外星人製作的傳聞。
  • 太陽系中為什麼包括太陽在內的大部分天體都是逆時針自轉和公轉?
    在我們的天空中有兩個比較突出,而且特別重要的天體,那就是太陽和月亮。每一年、每一天,它們都會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地球在繞著南北軸自西向東旋轉!這就是為什麼在白天或者夜晚,我們看到所有天體都在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 天文學家揭示太陽系首個到訪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
    國家天文臺 供圖  2017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闖入太陽系的系外小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其命名為「奧陌陌」。作為人類觀測到的首個星際天體,奧陌陌的到來引起全球廣泛關注,其獨特的性質也引發學術界對原有星際天體形成和演化機制的重新討論。
  • 那些不為人知的太陽系謎團:太陽以及太陽系誕生的原因
    那會的星系中瀰漫的氫以及氦,再加上一系列的固體塵埃逐漸開始凝聚,並形成了一切事物的基本粒子。而由於無法承載自身的質量,這些粒子開始進行不停的坍縮,也就是我們理解的不斷加熱,混合。若是解開了這一謎團,那麼對於人類來說,我們的誕生之謎,是否也可以順藤摸瓜地解開呢?太陽系的結構是如何形成的?
  • 月球:廣寒宮那麼冷,為什麼古人會知道?
    許多人納悶兒了,古人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怎麼知道月球寒冷,還取出了廣寒宮那麼有意境的名字,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明皇雜記》記載,唐明皇與申天師中秋夜遊月宮,見榜曰廣寒清虛之府。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傳說在遠古時代,嫦娥是後裔的女人,後來寒浞殺掉后羿稱王,嫦娥在后羿死後,便成為了寒浞的女人,而寒浞所統治的國家叫做「寒國」,其宮殿便叫做「寒宮」。
  • 月球:廣寒宮那麼冷,為什麼古人會知道?
    許多人納悶兒了,古人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怎麼知道月球寒冷,還取出了廣寒宮那麼有意境的名字,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傳說在遠古時代,因為「寒國」或者說這個部落,他們的信仰圖騰是月亮,自然而然的就有了相關的傳說。神話故事中,月球中住的人物都有點悽慘,諾大一個廣寒宮裡只有嫦娥、吳剛與玉兔相伴,冷冷清清,寂寂寞寞,因此被人們稱為「廣寒」、「清虛」。
  • 盤點地球上4個很像外星文明的遠古遺蹟,史前文明曾有巨人?
    在所有的遠古遺蹟中尤其以哥斯大黎加石球最為另類,這些完美的花崗巖石球大小不一,而且在哥斯大黎加境內發現了數千個,沒有人知道這些石球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而且石球的圓形曲率非常精確,需要很高的幾何學知識才可能製作出來,更讓人不解的是這些石球並沒有任何實際作用,那麼古人們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精力來打磨這些奇怪的石球呢
  • 為什麼說地球密度是太陽系中已知天體密度最大的?
    圖註:該圖是我們的太陽和太陽的八個行星,其大小按比例縮放。請注意,這是滿足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的所有三個行星標準的僅有的八個天體,它們繞太陽公轉的距離僅在同一平面的幾度之內。在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矮行星、衛星和小行星等中,只有一個天體密度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