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某站一位測評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圖片來源網絡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幾天,「大頭寶寶」的新聞讓很多家長慌了神,紛紛諮詢家裡的寶寶面霜是否有問題。
01
為什麼面霜裡會有激素?
我們知道溼疹又稱特應性皮炎,是一種皮膚炎症反應。而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是國內外一致認可的治療溼疹、特應性皮炎的藥物。
只要遵醫囑,合理規範地使用,外用激素的不良反應也是可逆可控的。
但是,如果自行大量使用激素,可能會出現新聞內寶寶所表現的庫欣症候群,還可能導致局部毛囊炎、痤瘡、色素脫失、皮膚變薄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甚至下丘腦-垂體軸抑制導致免疫力低下等。
03
寶寶面霜如何選安全?
想不被黑心商家套路,就要了解一件事:護膚≠治療。
請認準「妝」字號,選擇獲得批准的正規護膚產品。
我國2016年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已明確規定化妝品的通用要求、禁用、限用成分等, 其中家長們非常擔心的「激素」,就是不允許添加到「妝」字號產品中的,不具備治療效果。
示例圖
因為激素屬於藥物,只有「國藥準字」批號的產品才能作為藥品進行生產和銷售,並具備治療疾病的效果。
因此,給寶寶選購護膚品,請挑選標註「國妝準字」、「衛妝字」產品或者「國妝備進字」的進口產品。若是仍不放心,家長可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查詢產品的備案號。
03
寶寶面霜如何看成分?
合格的護膚產品瓶身上或者說明書上都會標明成分,配料成分排位越靠前其含量越多,越靠後含量越少。
對於寶寶嬌嫩的肌膚,保溼是最重要的面霜功效,其保溼劑常見成分包括:
1、水、甘油、凡士林、植物油等保溼成分;
2、神經醯胺、角鯊烯、維生素原B5等模仿健康皮脂膜成分的保溼因子;
TIPS:寶寶面霜不建議選含低級別礦油礦脂、丙二醇等保溼成分。
3、乳化劑、香料、防腐劑等添加劑。
TIPS:寶寶面霜不建議含有羥苯酯類防腐劑成分。
適合溼疹、特應性皮炎寶寶的保溼劑:
1、選擇成分越簡單的越好;
2、不含香精香料;
3、不含甲基異噻唑啉酮、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羥苯酯類防腐劑。
TIPS:有些天然成分,如橄欖精油、燕麥成分、各種天然植物提取的香料,也可能會增加致敏風險,需要家長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