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脫皮是怎麼回事
寶寶腳部脫皮有臭味要警惕寶寶是不是患有腳氣病。腳氣是一種疾病,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腳部真菌皮炎導致的腳氣問題,也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導致的腳氣病。8個月的寶寶腳底脫皮怎麼回事?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寶寶腳底脫皮怎麼辦。
8個月的寶寶腳底脫皮怎麼回事
寶寶本身皮膚可以有新陳代謝,所以有生理性的脫皮,但是如果腳底脫皮嚴重要看看是否缺乏維生素導致的,其次有無手足癬等。那麼,8個月的寶寶腳底脫皮是怎麼回事?一般來說腳底脫皮的話,與腳氣有一定的關係,當然並不是主要的,具體腳底脫皮的原因有許多,一起來看看吧。
1、腳氣導致腳底脫皮
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真菌性皮膚病,一般常見於男性朋友,當然女性朋友中也較常見,腳氣的病因主要是皮膚癬菌引起的,腳氣有嚴重程序,腳底容易出汗的人比較嚴重,皮膚癬菌容易滋生並且擴散,因此這類朋友容易出現腳底脫皮。有腳氣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腳步衛生,勤洗腳,勤換鞋。
2、皮膚乾燥導致腳底脫皮
皮膚乾燥的人容易導致手腳脫皮,主要原因是腳部乾燥導致腳表皮細胞供氧不足或供水不足,造成腳表皮細胞壞死,主要高發季節在秋冬季節。此類朋友需要多飲水,多吃蔬菜,能夠有效緩解症狀。
3、體內缺乏維生素E導致腳底脫皮
缺乏維生素E的朋友容易出現腳底脫皮的症狀,主要原因是人體所需要的一些微量維生素缺少,導致皮膚容易壞死脫皮。這類朋友建議平時多吃蔬菜水果,也可以適當吃些維生素E。
4、剝脫性角質鬆懈症
剝脫性角質鬆懈症不但會引起腳底脫皮,嚴重的朋友還會造成腳掌部位的疼痛,行走困難等。
腳底脫皮怎麼辦
腳底脫皮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有可能是由於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膚病,也有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而導致。因此,需要對腳底脫皮診斷清楚,才能有效的治療。那麼,腳底脫皮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驗方自療法
1、風油精塗於患處,每日1次。
2、將雙足用溫水洗淨後擦乾,塗藿香正氣水於患處,每日2次。
3、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取適量睡前塗於患處。
4、樟樹葉子適量,擦患處,每日2次。
5、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淨,後用消毒棉球蘸醋精塗於患處,每日2次,連用1周可見奇效。
二、飲食自療法
1、花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隻、龜1隻。龜洗淨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燉烏龜,每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藥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不適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乾薑、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藥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防腳氣衝心症。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對於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薑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鯽魚1尾。鯽魚洗淨,和上藥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煮熟後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係,恢復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鯽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蔔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薑(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藥用布共為1包,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溼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塗上一些金黴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嬰兒護膚品裡面含有香精
很多家長在生活中會發現新生兒身體上會容易出現脫皮的現象,而這也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新生兒在出生後身體表面有一層角化層,當接觸到外界的空氣就會容易導致出現乾燥的現象,就會容易導致出現身體皮膚脫皮的現象,是屬於正常的。
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新生兒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叫表皮的角化層,由於發育不完善,因此很薄,容易脫落。皮膚內面的一層叫真皮,表皮和真皮之間有基底膜相聯繫。新生兒基底膜不夠發達,細嫩鬆軟,使表皮和真皮聯結不緊密,表皮脫落機會就更多。何況新生兒出生前是處在溫暖的羊水中,出生後受寒冷和乾燥空氣的刺激,皮膚收縮,也更容易脫皮。家長只要注意對新生兒皮膚的清潔護理,避免外來的感染和損傷就可以了,不必為此而感到驚慌。
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餵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衝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餵完奶後,最好讓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輕拍孩子背部,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餵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孩子時動作要輕,活動度要小些。寶寶喝奶順暢,也不會溢奶,從而導致皮膚潮溼,進而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有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
多數剛出生的新生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膚脫皮問題,這和離開了母體中充滿羊水的環境有關,外界環境比起母體內來說更加乾燥,而脫皮也是新生兒對環境的一個適應過程。不過,也有些脫皮現象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魚鱗病、脂溢性皮炎、溼疹、新生兒紅斑狼瘡等。
因此,新生兒脫皮後家長要注意觀察,並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不要過度清潔皮膚,清洗後要立即給寶寶塗抹保溼護膚品。在護膚品選擇方面,建議儘量避免挑選香味濃鬱和有鮮豔顏色的,因為護膚品導致過敏的主要元兇就是其中所添加的色素、香精等。如果家長就是過敏體質,給寶寶挑選化妝品則更應謹慎,可以先在寶寶身上選擇一小塊皮膚來試用幾天,沒有過敏現象後再大面積使用,或選擇專對敏感性皮膚使用的藥妝字保溼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