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2日訊(本報記者 王璐 通訊員 張蓓)一到秋天,很多小寶寶手指或手掌會出現一層一層脫皮的現象,有些小寶寶還喜歡去撕,撕開后里面非常乾燥,還有些會發紅甚至滲血。有的過幾天自己就好了,但有些怎麼都治不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和缺乏多種維生素有關嗎?到底應該怎麼治療呢?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中心主治醫師劉華日前向記者介紹,手指脫皮症又叫剝脫性角質鬆懈症,即皮膚最外層——角質層鬆懈剝脫的一種疾病。在兒童中較為常見,可以自愈,但常復發,該病病因尚不確定,可能和寶寶出汗多、天氣乾燥、物理(摩擦)刺激或洗手液、香皂等鹼性刺激有關。
該病好發春夏、秋冬交替時節
「小兒角質層剝脫多出現在手(足)掌的掌面,很少在手(足)背側出現。多是對稱出現的,也有一個手先出,另一個手掌後出現的。」劉華介紹,小寶寶的皮損剛開始表現為針頭大的白點,逐漸向外擴展,一般容易被撕下成薄紙樣鱗屑或自然破裂,皮損不斷形成,甚至融合成整片,形成大片的剝脫。剝脫後下方皮膚正常,一般沒有疼痛瘙癢的感覺。但是新的皮膚非常嬌嫩及乾燥,同時比較敏感,觸摸粗糙物體時,會有刺痛感。這種脫皮的情況多好發於春夏比較暖的時候,或者和秋冬比較乾燥的時候。
許多媽媽認為小寶寶手脫皮可能與缺乏微量元素尤其缺乏維生素有關,但目前看來並沒有直接關聯。劉華分析,維生素A缺乏的確會導致糙皮病,會脫皮。但一般糙皮病導致的脫皮,多發生在四肢的伸側,很少出現在手足。且此類脫皮首先會表現為皮膚乾燥,隨後粗糙脫屑,毛囊逐漸角化丘疹化,色澤呈暗紅色或者棕色。「現在的小寶寶,營養都比較充足,攝入的食物,如肉類、肝臟、蔬菜能都補充維生素A,一般不會出現維生素A缺乏到有症狀的程度。」
角質鬆懈症、手癬、汗皰要辨清
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怎麼將小兒剝脫性角質鬆懈症和同樣較常見的手癬、汗皰疹進行區分和鑑別呢?劉華介紹,手癬為手部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皮膚病且手癬多是足癬傳染的,寶寶因為足癬瘙癢,大多先用一隻手去摳撓,所以手癬通常會先出現在一隻手上。同時因為是真菌感染,所以病程較慢,逐漸蔓延到全部手。手癬有水皰鱗屑型和角化增厚型兩種,水皰型表現為手掌發紅增厚,皮膚粗糙,乾燥脫屑,有時裂口乾燥到出血。另外,出現手癬後,會瘙癢明顯,嚴重出血時,會感覺到疼痛,建議家長帶寶寶去皮膚科找醫生診斷。
汗皰疹多見於春夏、冬春季節交替時,可反覆發生,同時也是對稱性、脫屑性疾病,有時不太好區分,但是汗皰疹是凸起的小水皰,且水皰一般不會自行破裂,半月左右可自行吸收消退,乾涸後形成脫皮,露出紅嫩薄的皮膚,而剝脫性角質鬆懈症基本看不到水皰。
對症治療三點是關鍵
劉華提醒,小兒剝脫性角質鬆懈症治療上主要注意三點:管住寶寶的手和嘴,儘量不要咬或者撕沒有剝離的脫皮。脫皮自己脫落時,基本不會疼,但是如果去撕或者咬還沒有成熟及與周邊聯繫比較緊密的脫皮時,會很疼甚至出血。儘量避免皮疹處摩擦、香皂的刺激,保持手部皮膚清潔,及時擦汗,每天多塗抹保溼霜,或塗抹甘油、凡士林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積極治療,如使用10%尿素乳膏或者維A酸乳膏(0.025%或者0.05%的)塗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