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逃生 樂扶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供圖
救護「傷員」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見習記者 宋經緯 攝
地球每年要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5萬次。5月12日,是第27個國際「防災減災日」。地震來了,我們該怎麼辦?火災發生時,逃生該注意些什麼?帶著這些問題,5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鼓樓區鳳凰「博愛家園」生命安全體驗館。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實習生 韓雨霽 記者 胡玉梅
看部影片,了解地震基本知識
「因為地震是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數居各種自然災害之首。」樂扶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理事長趙銳介紹說,體驗館內有一個關於地震知識的影片,公眾看了這個影片就能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識。
南京市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就全球而言,地震發生很頻繁,每年要發生500多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中國是受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6次6級以上強震,1次7級以上大震。
南京處於長江下遊—黃海地震帶,按照地震烈度7度設防。去年,南京發生≥0.1級地震10次,有感地震只有2次,在距南京150公裡範圍內鄰區,發生有感地震5次。
江蘇今年發生的最大地震是2月5日無錫江陰的2.7級地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1級左右的小震,但是由於這些地震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因此不被注意。
火災發生,煙道逃生要「一捂二蹲三順牆走」
除了地震,火災也是一個很大的危害。火災發生了,該如何逃生?「一般來說,我們會教低年級的孩子在遇到危險時,能正確發出可持續的求救信號;而教大孩子,小火滅,大火逃。」趙銳說。
那麼該怎麼逃生?體驗館就有「煙道逃生」模擬,這是教孩子們在濃煙滾滾的火災現場如何行動的一個現場模擬環節。推開模擬場景的第一道門,機關就會被觸動,警報便開始鳴響。而「樓道」內會出現由乾冰製造的煙霧,營造出相對真實的火災場景。只要能在一分鐘內用正確的姿勢逃離「樓道」走出第二道門,系統便會顯示「任務成功」。
那麼,在遭遇火災時,怎樣逃生才是又好又快?趙銳做起了示範,「首先需要記住『一捂二蹲三順牆走』這個八字口訣,其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在逃生時身體必須低於1.2米,因為煙霧在上部,直立行走很危險。」
「相比單純的書本教育,用全真模擬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好很多。」趙銳說。
友情提醒
網上預約即可免費參觀
生命安全體驗館有8個體驗項目,包括安全知識問答、虛擬滅火、消防煙道逃生、逃生繩逃生、扎繩結練習、模擬報警、身高、體重、血壓自測、照片牆等。
目前,參觀鼓樓區鳳凰「博愛家園」生命安全體驗館都是免費的,每周一到周六公眾都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健康壹點」進行預約,進入主頁點擊右下角「我的健康」選擇生命體驗館便可根據提示進行預約,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只有當預約超過10人才可開課。
相關新聞
玄武區舉行地震防災演練
快報訊(見習記者 宋經緯 記者 趙丹丹)5月9日,隨著一陣緊急的「滴滴滴」警報聲,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的師生們立刻放下課本,迅速撤離教室,不時還有人高呼「地震啦,大家快去操場」。別誤會,這是在第九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前,人防部門組織的防災應急演練。
5月12日是第9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地震發生9周年的日子。在演練撤離中,兩千多名師生和300多名轄區居民聽到報警聲後,向操場奔去。志願者集結並分為醫療、擔架、破拆和消防四個小組。在疏散中,一名學生小腿骨折,醫護人員立即為他進行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