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樊詩芸
2015-06-17 08:49 來源:澎湃新聞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將迎來它的新掌門人。
著名經濟學家、前哈佛教授、前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負責人道格拉斯·埃爾門多夫(Douglas W. Elmendorf),將於2016年1月出任哈佛甘迺迪學院院長。
哈佛校長弗斯特(Drew Faust)在宣布任命時說道:「埃爾門多夫是一位備受尊崇的經濟學家,在公共服務領域有著出眾的表現,在政府部門也有著豐富的領導經驗。我相信他會憑藉自己的遠見與熱情、對學院多元化目標的深度認可以及對崇高理想的不斷追求帶領哈佛甘迺迪學院走向更好的未來。」
埃爾門多夫稱:「哈佛甘迺迪學院有能力為這個國家甚至是世界提供一流的政策、輸出頂級的人才。我希望能通過與學院各位傑出的教職員工、學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繼續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好。」
埃爾門多夫是誰?1983年埃爾門多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隨後於1985年和1989年分別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專業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1989年至1994年,埃爾門多夫擔任哈佛大學宏觀經濟學助理教授的職位,1993年至1995年加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擔任分析師,並榮獲CBO辦公室的主任獎。
1995至1998年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工作。
1998至1999年在經濟顧問委員會擔任高級經濟分析師。
1999至2001年在財政部擔任助理經濟秘書職位。
2001至2007年重新回歸美聯儲擔任領導層。
2007至2009年在布魯金斯學會擔任高級研究員和伯恩斯坦學者,期間在2008年擔任漢密爾頓項目負責人,該項目重點是為刺激經濟增長提供創新政策建議。
2009年1月起擔任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負責人。
埃爾門多夫著述頗豐,寫有一系列有關經濟學和公共政策問題研究的論文,在多所高校就不同主題做過幾十次演講。
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現任院長大衛·埃爾伍德(David Ellwood)將於本月末卸任,結束長達11年的任期。7月1日起,甘迺迪政府學院教務主任阿肯‧馮(Archon Fung)將擔任學院代理院長一職,直至2016年1月埃爾門多夫正式上任。阿肯‧馮是擔任這一職位的首位華裔教授
全球最頂尖的公共管理學院甘迺迪學院成立於1936年,當時美國國內正處於「大蕭條」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也隨德日法西斯在歐亞的侵略不斷加重。就在美國面臨國內外雙重挑戰時,哈佛大學成立了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學院的成立得到哈佛校友、美國20世紀初著名政治家、商人盧修斯·李奈特的鼎力相助。李奈特當時為學院創建捐了200萬美元,這一數字是當時美國大學得到的最高單筆捐款。
1966年,為紀念遇刺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學院更名為約翰·甘迺迪政府學院。其公共政策與公共行政類職業碩士項目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美第一。學院坐落在美國劍橋城的甘迺迪大街,與哈佛商學院隔查理士河相望。
作為全球最頂尖的公共管理學院,培養了無數政府管理領導人、公共管理人才和業界精英。截至2011年,學院共有來自137個國家的畢業生逾27,000人,分布在各私人和公共領域的重要位置。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世界名人都畢業於此。
「中國高官的訓練營」甘迺迪政府學院不僅擁有大批的中國留學生,還與中國政府有多個合作項目。最著名的當屬2001年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KSG)、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三方共同舉辦的「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該學院以培訓政界人才而聞名國內。
而甘迺迪政府學院也被譽為「中國高官的訓練營」。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的一篇報導稱,
在甘迺迪政府學院之前的培訓中,較受關注的中國學員有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鄧小剛(參訓時任北京市豐臺區副區長),安徽省副省長唐承沛(參訓時任安徽省科技廳廳長)等。 在「新世界」項目中,最知名的學員是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參訓時任南京市委書記)。他結束培訓回到南京的幾周後就遇到一次嚴重的食物中毒危機事件,他迅速採取應對措施並阻止了危機的擴大。「在處理這次緊急事件的過程中,哈佛所受的培訓對我幫助很大,」 2009年10月李源潮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兩百多人獲救,36個小時內投毒的嫌疑犯就被捕,我們地方政府的做法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肯定。所以,今天在這裡我想說謝謝哈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哈佛大學,埃爾門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