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飾品
市價1年翻倍
近日,多場以「隕石」收藏為主題的奇石展覽開幕,多類隕石按克明碼標價,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產品居多,較之一年之前的價格翻倍。由於價格水漲船高,市場上磁鐵石鍍膜、玻璃樹脂冒充隕石的案例增多;部分專業人士甚至質疑市場資金「抱團取暖」、投機小眾收藏的行為。
記者調查發現,隕石收藏愛好者的數量正在增加,小眾愛好急功近利,確實無可厚非;不過,隕石「真身」鑑別困難、市場假貨林立。並非所有的隕石都有收藏價值與增值潛力。
文、圖/記者井楠(除署名外)
市場:橄欖隕鐵切片1年價格翻倍
近日,在一些奇石展覽上,多類隕石按克明碼標價,50~200元/克的價格不等。記者採訪了多位現場藏家,均認為隕石價格大幅上漲。比照2014年年初相關展覽的價格,多個品種的隕石價格已經翻倍,比如重量在300~400克之間的橄欖隕鐵切片,並非稀有,1年前只有30~40元/克,目前的價格則高達80元每克,400克重量者,成交價格高達3.2萬元。
因為是新鮮事物,多數參觀者對於隕石收藏的疑問很多,持有觀望態度。珠寶收藏愛好者林先生不太中意「隕石」的外形,認為不能與碧璽、翡翠的原石相提並論,就連普通的黃蠟石、壽山石也難以企及。「如果不漂亮,收藏他們幹什麼?也不能光講物以稀為貴呀。」
而資深收藏愛好者、廣東公正拍賣行的譚練則推測:資金炒作應是隕石收藏升溫的重要原因。「珠寶、奇石市場不景氣已三、四年,資金容易抱團取暖,尋找一些產地集中、價格較低、且有新意的小類珠寶(或奇石)進行炒作,炒作的都是原料石,南紅(一種高檔瑪瑙)、硨磲(一種白色貝殼)就因此升價。隕石也符合以上被炒作的特點,可能成為了部分資金的轉戰目標。」據其所知,小類珠寶、奇石的炒作資金均來源自翡翠市場。
收藏者爆料:兩類造假手法
記者在展覽會上採訪到的多位隕石收藏愛好者卻不以為然。來自湖南的張先生說:「我就是把隕石當奇石收藏的,專門收藏那些比較花哨、表面相對平整的石頭,至於是不是真的隕石,我也不是那麼計較。」
不過,張先生介紹,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類造假手段:一是用玻璃樹脂高溫加工後合成所謂的「隕石」,在透明度較高、顏色鮮豔的綠、紅二色「隕石」中,經常出現假貨,市場上流行的「捷克隕石」就有些身份不明;二是黑色隕石也必須要當心,不法商家經常加工磁鐵礦、火山巖後當「隕石」銷售,在其表面砍鑿出類似熔坑的痕跡,以假亂真。
拍賣行:
不是所有的隕石都有收藏價值
除了需要當心造假,珠寶收藏愛好者、廣東華友拍賣行的林朝輝還認為:「並非所有的隕石都有收藏價值。比如說普通的單純含鐵的隕石外觀並不靚麗,在地球本身的礦藏中時有出現,算不上稀缺產品。」其認為:此類藏品仍屬小眾,雖然低價,回購渠道不算通暢,普通藏家入市需要謹慎。
專業人士:
普通檢測中心難辨真假
中國科學院地礦所的張世柏博士告訴記者:普通的珠寶、貴金屬檢測機構是無法準確鑑定隕石的,因為需要全面研究標的物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分子結構,普通的光譜儀器無法做到。此外,檢測費用非常昂貴,至少幾千元/件,而且需要對隕石進行破壞性抽樣。以上兩點,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當然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