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隕石文化知識:玻璃隕石藝術的審美與鑑賞
1,我國合法石類(玻璃隕石、化石)文物(瓷、銅、錢幣)玉類檢測鑑定機構。對疑似玻璃隕石採用儀器無損化學成分分析,並將分析結果與國家相關玻璃隕石數據比對,從而準確科學得出結論。
2,很多人拿鐵礦石冒充玻璃隕石,讓他測下密度就知道了。4-6克/立方釐米是鐵礦石的密度,如果你的看起來像玻璃隕石的石頭密度落在這個範圍那,那基本就是鐵礦石了。玻璃隕石的密度是7.8克/立方釐米以上。如果密度達不到玻璃隕石的密度,那可能是其它玻璃隕石,但不是玻璃隕石。
3,含有鐵,但是不含鎳,表面有一層鐵的氧化膜,密度均達到玻璃隕石的標準,肉眼很難區分,但是不含鎳、沒有明顯的氣印以及熔殼,最主要的是作為巖礦鑑定行業的經常跟這樣的礦石打交道,憑藉經驗很容易分辨,所以有些石頭外觀很容易跟玻璃隕石混淆,經驗很重要。
4,熔殼:由於玻璃隕石高速進入大氣層與空氣分子發生摩擦,新降落的玻璃隕石都有一層覆蓋表面的黑色(或黑灰色)熔殼,玻璃隕石的熔殼厚約1毫米,而玻璃隕石由於其物質緻密度高,其熔殼厚度要薄得多。由於玻璃隕石穿過大氣層時熔融物質的剝蝕作用而使其表面具有流紋狀或流線狀結構。
5,玻璃隕石收藏熱已經席捲全球,據悉全世界已收集到4萬多塊玻璃隕石樣品,它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玻璃隕石、玻璃隕石、和玻璃隕石。其中,玻璃隕石是最常見的一種玻璃隕石,雖然其隕落數量很大,佔總墜落數92%以上,但尋獲數隻佔全部尋獲玻璃隕石數的56.3%。而且其極難分辨,酷似超基性巖,玻璃隕石根據巖石結構有無球粒存在而分為球粒玻璃隕石和非球粒玻璃隕石兩大類。而球粒玻璃隕石是太陽系內最原始的物質,是從原始太陽星雲中直接凝聚出來的產物,它們的平均化學成分代表了太陽系的化學組分,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6,不懂裝懂,裝瘋充真!更可笑的是在重要的評獎中還讓他們擔任起評委和所謂的專家, 指手畫腳惺惺作態,當然為了各自的利益還扮演起了玻璃隕石鑑定師的角色,其實他們的水平比起天天撿玻璃隕石和玩玻璃隕石的石友們相差萬裡,裝模作樣的扮起磚家鑑定從中榨取收藏者們的血汗錢,他們真的能鑑定出來結果嗎?答案是否!否!這群蛀蟲往往阻礙了人們對玻璃隕石的正確發展和認知,阻礙了各類石頭的正能量發展!
7,玻璃隕石的存在不單只證明了他的科研價值,更吸引人的還有其天外來客的身份和背後的收藏價值,如今拍賣市場玻璃隕石的價格被各位收藏大咖們炒得火熱,價高者甚至能達到萬元每克,恰巧現在又趕上國家頒布CRS相關政策,合理避稅,藝術品投資市場必將再一次掀起熱潮,不久的將來定會有「玻璃隕石一塊,家財萬貫」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