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終會走向何方?科學家給出幾點答案,你認同嗎?

2020-12-03 科普探空使者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138億年之前,從一個奇點大爆炸開始。宇宙有多大?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看起來這些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可其實都是假說而已,因為關於宇宙誕生的真相,至今也都在探尋之中,而宇宙的實際範圍,我們目前所探知的,可能不及冰山一角。那麼,再讓我們思考一個新的問題:宇宙的未來會走向何方呢?

關於宇宙,幾乎很多物理學家都表達了自己的見解,比方說牛頓,在提出萬有引力之後,表示宇宙是無限大的,也就是說,宇宙未來會一路膨脹下去,並不會擁有一個終點。牛頓認為,宇宙最初從一個點出發,一路在力的作用下不斷地延伸,並且狀態並不是穩定的。

後來,愛因斯坦在研究相對論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宇宙的狀態並不是穩定的,不過,在當時主流的觀點卻是宇宙是恆定不變的,人們都認為宇宙從誕生開始就這麼大,所以,愛因斯坦自己也開始懷疑計算錯誤,甚至還將自己原本正確的公式給更改了。一直到偉大的天文學哈勃通過觀測,發現宇宙一直都處於膨脹之中,特別是在上世紀60年代,人類第一次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關於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才逐漸有了今天的模樣,也開始變成主流觀點。

那麼,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宇宙930億光年的直徑範圍呢?這其實是通過公式,從宇宙大爆炸誕生的那一刻開始推導,通過宇宙膨脹的速度,最終計算出的一個合理值。不過,這並不準確,或者可以說,宇宙的真實大小,其實被人類給低估了。這是因為我們還需要考慮到宇宙的形狀,宇宙是立體結構,還是平坦的,亦或是彎曲的呢?愛因斯坦曾經表示,宇宙可能是一個立體的球形,一共有11個維度構成,每一個維度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按照這個思路推算,宇宙應該是封閉的結構。

在20世紀末,科學家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越來越快,而且要比光速快很多,這表明,未來宇宙很可能會抵達極限值之後,在坍縮中毀滅。那麼,之後就再也沒有宇宙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在宇宙坍縮之後,宇宙會重新變成一個奇點,然後等待時機成熟後,再次爆炸,形成新的宇宙,這個觀點也是近年來不斷被人們提及的「宇宙大反彈」理論,簡單來說,宇宙就是一個輪迴。

當然,宇宙還有一種結局是,它將一直膨脹下去,沒有盡頭,不過這個實際上是不現實的,如果宇宙一直膨脹,它究竟是在哪裡膨脹呢?在宇宙出現之前,真的什麼都沒有嗎?顯然,這些問題也就無法解答。有觀點認為,宇宙可能一直都在黑洞之中,因為只有黑洞才可以通過吞噬,擁有一切可以形成奇點的物質,大家覺得答案會是這樣嗎?難道我們真的都生活在黑洞之中嗎?

相關焦點

  • 科學的追逐者:新興恆星的形成率直線下降,宇宙最終會走向黑暗嗎
    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新興恆星的形成率直線下降,宇宙最終會走向黑暗嗎,未來趨勢是否歸於沉寂呢?眾所周知,宇宙環境是無限接近絕對真空的環境,而且廣闊無垠。熱量產生的環境離不開物質,而外太空物質之間很是疏離,所以造成了外太空環境極度寒冷,冷到什麼程度呢,近乎接近於絕對零度。
  • 科學家是如何算出宇宙直徑的?研究者給出答案,你認同嗎?
    在我們普通人的理解裡,宇宙就是沒有邊際的,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進步,我們的科學家可以計算出宇宙的年齡,還可以測量出的它的體積來,是不是非常的神奇,但是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光速是測量宇宙基礎數據的一個基本數值,但科學家發現宇宙誕生至今100多億年,而它擴張膨脹的數字完全不符,一個最直觀的例子,宇宙誕生一百多億年,它是宇宙的直徑卻超過了900億光年,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宇宙嚴重的失衡呢?
  • 科學家給出答案,你認同嗎?
    科學家們給出了幾個答案:第一,外星人來自於地球內部大約從17世紀開始,關於地球內部的「空心說」理論就被提出了,很多研究者都表示,地球的內部可能存在和一個龐大的地下世界,並且有智慧生物生活在裡面。第二,外星人來自於其它星球這個觀點就是目前科學界普遍認同,並且一直在尋找答案的一個看法,因為宇宙很大,宜居星球的數量也很多,所以,生命本應該是普遍存在的,同時,從時間上推測,人類文明出現的時間並不算早,因此,很可能有比人類發達的外星文明發現了地球,並且從自己的母星來到了地球之上。
  • 物理學最強的熵增原理,最終會導致宇宙走向末路嗎,看完你就知道
    這些年很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開始興起,特別是在宇宙未來的命運方面,他們提出了一個熵增原理,也就是說宇宙會逐漸的進入無序之中,最終宇宙將會永遠的走向黑暗和滅亡,這樣的說法正確嗎?今天美女小倩給大家相信的分析一下,因為個人知識水平限制,希望朋友們看到不準確的內容,能夠得到指正和批評。
  • 為何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宇宙的終極到是什麼?是熵增定律嗎?
    為何所有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宇宙的終極究竟是什麼?,你只能儘可能的減少熵值的速度,卻無法讓它徹底停下來,當熵值到達一個臨界點後,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正因生命最終的歸宿是死亡,因此那些研究長生不老的做法都是徒勞,也違背了自然規律,無論怎樣都會失敗,所以人類想讓生命變得有意義,應當去研究生命的真諦,去了解生命的本源是什麼,那麼,生命的本源又是什麼?
  • 靈魂歸處到底是何方,是高維空間還是鏡像宇宙?網友:沒人說得清
    靈魂歸處到底是何方,是高維空間還是鏡像宇宙?網友:沒人說得清文/曦軒靈魂是什麼?人類到底有沒有靈魂?人死後去向何處?到底靈魂存在嗎,又存在於何處?曾有人提出靈魂存在於人的內部,隨著人類的死亡而離去,人類的靈魂重21g,而靈魂到底去向何方呢?曾有人提出高維空間或是靈魂的歸宿。然而有另一部分科學家並不認同這一觀點,他們認為靈魂在人死亡之後離開人體,但它們進入的是一種叫做「鏡像宇宙」的地方。那麼什麼是鏡像宇宙呢?
  • 宇宙擴張會有盡頭嗎?科學家:除了紅移現象以外,還有藍移的可能
    宇宙擴張會有盡頭嗎?科學家:除了紅移現象以外,還有藍移的可能自自從宇宙大爆炸理論推廣以後,很多人看宇宙開始有了一種敬畏感,在那茫茫的宇宙中,人類和地球本來就是那樣的渺小,而這個龐大到極致的宇宙還在不斷的擴張,就人類所感覺到的範圍裡面就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傳說我們的宇宙還在以超越光速的速度擴張,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也不由得感慨一句,未來的宇宙擴張真的會有盡頭嗎?
  • 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宇宙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宇宙,是一片充滿未知和奇蹟的地方。人類在某一天仰望星空,看到無垠的宇宙,不禁會思考——宇宙從何而來?又將走向何方?在地球上,人類享受著一顆星球,享受著宇宙中的一粒塵埃,然而在宇宙誕生之初,誰也想不到宇宙竟會演變成如此景象。
  • 宇宙最終會走向「熱寂」嗎?
    熵增的必然性和不可逆性,註定了生命只能從有序發展為無序,並最終走向老化、死亡。所以熵增原理也被很多人稱為:最令人絕望的物理定律。(依據熵增原理,地球生物都會從從有序走向無序,也就是走向死亡!)熵增原理適用於很多領域,包括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否矛盾等。
  • 待恆星熄滅、黑洞蒸發,宇宙會走向熵寂嗎?
    這一說法的來源這一說法最早來自於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對熱力學第一、二定律的推廣應用,「宇宙的熵趨於最大」(Clausius,1865),其在宇宙命運方面的推論在科學家這個群體本身之間就沒有取得廣泛的認同,甚至被認為是錯誤的。
  • 宇宙黑洞能吞噬一切物體,被吞噬的物體去哪了?科學家給出答案
    科學家給出答案自古以來,人類始終都在探索浩瀚無垠的宇宙,從觀測到實地探索,人類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遺憾的是,即使如此,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依舊顯得不盡人意,宇宙中神秘的黑洞,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得不說,這類黑色物質的質量十分龐大,無論是恆星、行星,還是光等物質,它都能輕易吞噬,在科學家們看來,黑洞的存在仿若巨大的漩渦,甚至沒有任何物質能夠逃脫它的手掌。
  • 宇宙的最終命運是什麼?人類該走向何方?
    科學家推算,在所有的星系中心,包括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都會有超大質量的黑洞,如果黑洞會一直瘋狂吞噬的話,這些星系也早就沒了。跟隨黑洞吞噬宇宙說法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預測,宇宙會不會處於黑洞吞噬宇宙——形成奇點——大爆炸這樣的循環呢?
  • 宇宙「終結日」何時會到來?美國科學家認為,黑矮星或見證這一切
    不久前據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計算,對宇宙的「終結」有了新的闡述,宇宙在最後終結的時候會經歷「黑矮星」的爆炸,那預示著宇宙走向終點。對於宇宙演化的問題是很多科學家非常關注的,說實話目前我們尚不清楚宇宙最終會走向何方。
  • 宇宙「終結日」何時會到來?美國科學家認為,黑矮星或見證這一切
    不久前據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計算,對宇宙的「終結」有了新的闡述,宇宙在最後終結的時候會經歷「黑矮星」的爆炸,那預示著宇宙走向終點。對於宇宙演化的問題是很多科學家非常關注的,說實話目前我們尚不清楚宇宙最終會走向何方。
  •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恆星的最終結果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恆星的最終結果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我們經常說的恆星就是宇宙中的一種天體,我們都知道太陽就是一顆質量很大的恆星,恆星和行星的區別就在於,恆星是能夠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而行星卻不能自己發光發熱,如果當一個恆星的能量消耗完時,它們處於內部核變的時期結束以後,不同質量的恆星將演化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是黑洞,不過還有一種星體,就是黑矮星,恆星身上都會發光發熱,但是他們的質量差別卻是很大,而且不同質量的恆星各自的特性也不一樣
  • 宇宙只是一個循環?科學家推算出宇宙的盡頭,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宇宙將走到盡頭?科學家計算出「終結日」,人類能否看到這一天?宇宙對於人類是神秘的,雖然人類已經研究宇宙多年,對它大部分的結構比較熟悉,可是了解過於片面,沒有一個人知道宇宙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它的邊界又在何處,這些問題似乎是無解的,前段時間一位科學家竟然推算出宇宙「終結日」,難道宇宙將要走到盡頭了嗎?宇宙將要走到盡頭?
  • 科學家通過宇宙起源,給出了最終答案
    就連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也在研究神學,這讓人們不得不懷疑,我們還有必要研究科學嗎?在此,小編想說:「科學的研究是很有必要,有助於我們看待事物,也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不管科學的盡頭的是不是神學,我們都不應該放棄科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 人類不斷探索宇宙,是要放棄地球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hello大家好呀,今天我又來咯,很高興遇見你啦!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有更新哦!上個世紀,科技迅速發展,人類有了探索宇宙的能力,自人類擁有探索宇宙的能力之後,一直沒有停止過探索。上賽季還有一場不計成本的太空競賽,主角就是美國和前蘇聯,美國將目光放在了月球之上,而蘇聯將目光放在了金星上,雖然蘇聯在金星的探索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奈何對手太強大,這場競賽最終以美國成功載人登月而勝利告終。
  • 宇宙是被精心設計出來的嗎?科學家:扔一個塑料瓶就可以得到答案
    科學家:扔一個塑料瓶就可以得到答案宇宙一切行星都在有秩序的運行,是否是被故意安排的呢其實不說整個宇宙,單單我們生活的太陽系、地球都存在很多巧合,比如地球能夠誕生出生命,恰好與太陽距離不遠不近、恰好有木星和月球的保護、恰好存在氧氣、液態水、大氣層、磁場、臭氧層等生命誕生所需的條件,一切看起來都恰到好處,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設計」都非常精準,其精確程度並非自然可以形成的
  • 宇宙萬物最終會走向哪裡?恐龍可以滅亡,人類為何不可以?
    在你感慨時光匆匆如流水一般,人生何其短暫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很久很久以後,這個地球,乃至整個宇宙,最終會走向哪裡?恐龍可以滅亡,人類為什麼不可以?甚至說,這個宇宙,也終將會走向滅亡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