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等很多美國媒體紛紛表示Snapchat在視頻直播領域正在碾壓Facebook。Snapchat的龐大觀看量與指數級的增長速度,讓我們不禁為小札捏了把冷汗。
Snapchat是靠什麼才形成了對Facebook的強勢碾壓?面對來自Snapchat的挑戰,Facebook準備怎樣打個翻身仗?這些方法又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全媒派(qq_qmp)祭出一文為你全盤解析。
2016年移動視頻直播獨佇風口浪尖。經歷去年一整年的醞釀,視頻成為當之無愧的內容寵兒,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與傳統直播方式的式微相比,移動直播在蟄伏之後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有用戶的地方就有資本,大量熱錢流入移動視頻直播領域。社交巨頭Facebook、Twitter藉助其龐大的用戶群跑馬圈地,希望發揮平臺優勢,分一塊直播紅利的蛋糕。但老牌社交平臺做直播是否就有先天的短板,是鎩羽而歸還是東山再起,在當前的生態下,是否有些套路可以借鑑?
相愛相殺Facebook與Snapchat的恩怨Facebook想借著直播的東風,緩解年輕用戶群流失,活躍性下降,參與度不足等多方面的問題。但Snapchat的迅速崛起給Facebook帶來極大的壓力。為吸引年輕用戶,延長用戶在Facebook上的停留時間,扎克伯格在不同階段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階段一:主動示好Snapchat遭冷遇
早在Snapchat還是一個圖片分享應用的時候,Facebook便已經感受到潛在的壓力。2013年,扎克伯克決定出巨資收購Snapchat。他在洛杉磯的一家私人公寓與Snapchat的兩位創始人Evan Spiegel和Bobby Murphy秘密見面,試圖與之合作開發一款同樣具有「閱後即焚」的圖片分享產品。
Facebook對這款名為「Poke」的產品寄予厚望,希望將此作為徵戰年輕受眾市場的排頭兵。但Snapchat最終拒絕了Facebook提出的3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並且這之後在短視頻領域繼續深耕,重點發力移動直播。
階段二:發力同類競品爭市場
面對Snapchat的強勢碾壓,Facebook無奈之下斃掉了槽點滿滿的Poke,但隨即又研發了一個名為Slingshot的新應用。新應用Slingshot不單單名字與Snapchat相似度極高,應用功能也十分相近。用戶可以發送視頻和圖片,還可以添加文字描述。
除了Slingshot,Live video 是Facebook進軍視頻直播領域的最新舉措,Facebook的視頻直播不需要額外安裝其他的應用。視頻直播時,Facebook用戶可以自主選擇面向哪些好友分享,並且視頻可以選擇保留到信息中,供沒有看到直播的好友點擊回看。
這些應用雖然有強大的平臺支撐,又有扎克伯格本人親自操刀,但是能否形成後發優勢還有待觀察。
模式之爭小而美碾壓大平臺?與其說Facebook與Snapchat在視頻直播業務上是新老之爭,不如說是兩種經營模式和理念的博弈。一邊是依託流量和技術優勢的大平臺生態,另一個則是具體到社交場景的精品化路線。在年輕人那裡,究竟哪款才是他們的菜。
FB的直播內容生態
Facebook在直播生態的搭建中基本分為三步走,一是接入更加豐富的內容源,讓專業機構和自媒體為平臺打工;二是基於老牌社交媒體平臺大數據的內容精準分發;三是將社交屬性植入直播產品,增加交互和粘性。
PGC+UGC的內容源合作
Facebook Live 重視與明星、傳統媒體及公共機構的合作。傳統媒體利用直播報導新聞,為Facebook提供大量的優質原創內容。如6月11日,Sky News通過Facebook live直播女王生日慶典的熱鬧場景。
Rhiannon Mills 通過手機在現場報導,同時查看網友的問題,並進行回答。這次直播持續了14分33秒,收看直播的人數也不斷增長,最終有17204人次的收看量。
#視頻 Sky News 臉書直播女王生日,時長14分32秒
Facebook中UGC的內容十分豐富,有做搞笑表演的,也有做自己機構品牌推廣的,還有歌手直播自己的行程。根據Sociabakers的數據統計,媒體直接發布在Facebook上的視頻量年增長率達到353%。
應該說,專業的媒體和其他機構為Facebook的早期直播內容的質量提供了保證。Facebook的直播功能向普通用戶開放後,大量的UGC內容豐富了Facebook的內容與形式,Facebook的整體布局日趨完善。
基於大數據的個性化分發
用戶基數以及伴隨而來的大資料庫是Facebook的一大優勢。這使得Facebook可以通過分析用戶更新的內容,關注人群,以及用戶對什麼樣的內容點讚,自動篩選出一些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然後通過Facebook動態消息板塊進行推薦。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Facebook上每天會產生100億條消息,45億次「like」和3.5億張新圖片。Facebook正是利用這樣的大數據來了解用戶的位置、喜好、朋友等相關信息的。Facebook可以跟蹤用戶網頁瀏覽足跡,如果用戶在登錄Facebook的同時訪問其他網站,Facebook就可以跟蹤用戶訪問的站點。通過分析用戶分享的圖像數據,Facebook可以為用戶提供照片標註的建議。而「like」按鈕則是Facebook研究用戶偏好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工具。
在龐大的用戶基礎上,搜集用戶更新狀態,分析用戶的喜好,利用算法為用戶提供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動態消息。
為直播植入社交基因
Facebook live的本質還是社交,分組直播功能讓你在直播上有更大的自主權,快速回復表情(like、love、wow、haha、sad、angry等)也增加了用戶的參與度。直播視頻可以選擇保存在時間線中,好友即使錯過了直播也可以點擊回看。
與其他視頻直播相比,當你點擊進入Facebook的live界面時,畫面中出現的是一副世界地圖,地圖上有很虛藍色圓點,一個圓點代表一個正在直播的用戶,滑鼠移動到其中的某個圓點上的時候,畫面會立刻彈出一個小浮窗,在這個地圖上,你可以清晰地知道,誰在直播,又是在直播什麼內容。
Facebook的直播地圖功能,讓你不單單可以通過關鍵詞來查找直播,還可以點擊具體的城市裡在直播的人,來了解他們的動態,這不僅為直播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地域分布情況展示,還極大地激發了用戶點擊收看的興趣。
走精品化路線的Snapchat
2011年成立的Snapchat最初主打「閱後即焚」,這個功能受到用戶,特別是青年學生的追捧。在Snapchat上,學生可以放心大膽說他們想說的話,發他們想發布的照片,而這一切都會很快的消失,老師也抓不到他們的證據。
在視頻直播時代,Snapchat更是緊抓移動端,主打垂直瀏覽的視頻內容,強調與其他應用共存的發展理念,成為用戶分享小瞬間的首選。根據 ComScored的統計,2016年4月snapchat上視頻日觀看量達100億次。相較於2015年增速達到400%。2016年4月,日活用戶達1億左右,且50%的用戶在13-17歲的年齡段;每日人均打開次數為14次。
Snapchat的初期發展並沒有像Facebook那樣有海量的用戶優勢,因此,小而美就成為它在視頻業務上的核心原則,也正是基於此,打差異化路線的王牌,Snapchat的視頻業務風生水起。
(1)打造精品化場景
「story」模塊下的「Discovery」、「Live」和「校園故事」拓寬了短視頻內容的傳播場景,三個模塊分別提供不同種類的視頻內容,且每個模塊的內容都需經過同步編輯,注重視頻質量,強調精品化。
(2)合作優質PGC
Snapchat還同專業媒體合作,向用戶提供專業化內容服務。在Discovery模塊中,Snapchat重點與《國家地理》、VICE等20家媒體合作,這些媒體稱為其優質內容的供應商。而Snapchat的媒體準入門檻也很高,它十分看重這些媒體目標受眾的覆蓋領域,力求他們能夠契合不同話題與需求的人群。
專業媒體之外,Snapchat還對內容進行細分,今年4月,Burberry在discovery中開通了專屬頻道,頻道以推送男士時尚、香水、美容類的信息為主。無論是文字的時尚知識帖,還是大片兒級別的名模圖片,或者秀場無刪減版視頻,都為固定的小眾群體提供了優質保量的內容。
(3)依託話題的視頻聚合
同一話題視頻整合形成「視頻風暴」是Snapchat的一大特色,如在2014年6月份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EDC(Electric Daisy Carnival)音樂節中,Snapchat的用戶可以通過添加EDC live為好友,進而加入這個公共平臺,Snapchat會整合所有在這個帳號裡發布的短視頻,然和進行輪播,用戶可以從多個視角參與到整個活動中來,對移動端用戶來說也是一種新的體驗。
#視頻 Snapchat的EDC音樂節集錦視頻,時長19分46秒
(4)UGC的編輯整合
事件、地點和時間是Snapchat「live」視頻直播頻道的三大主題。用戶在特定的主題下提交內容,而Snapchat的編輯團隊會在眾多信息中選擇一些,組合成一個小視頻,通過添加濾鏡、字幕等,進而形成實時的視頻直播內容。比如Snapchat將華盛頓特區的人們一天發布的視頻匯總、剪輯讓後製作成」Good morning Washington DC」或者是」Good night Washington DC」。一些著名的音樂節和體育賽事,也可以通過主辦方自己組織的團隊對幕後花絮、換衣室的故事等多角度進行深入探訪,進而引發粉絲的熱情參與。
Snapchat的「story」板塊是按時間整合的內容,通過將你所關注的名人或者品牌在過去24小時內發生的內容進行聚合,形成一個視頻集錦。好友可以觀看過去24小時的內容,減少錯過直播的遺憾,同時還可以讓用戶自主選擇觀看那些感興趣的內容,不至於被冗雜的信息搞得疲憊不堪。
Snapchat的精緻從每一個功能都能看出「用心」二字,如果說Facebook是機器和算法對視頻直播的一次獻禮,那麼Snapchat就像是匠人精神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涅槃。
搶佔先機靠什麼?內容品質+變現渠道從以上的模式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平臺和小而美各自的戰略布局,但想在未來的直播市場中搶佔先機,恐怕還要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考量。
原生內容品質
無論是從Facebook還是Snapchat的發展來看,移動視頻直播未來發展必須著力提高內容品質。內容同質化、無法吸引用戶、缺乏病毒式內容是制約移動直播發展的重要因素。事實上,即便是不走小而美路線的Facebook也早早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根據第一季度的財報,Facebook的每日活躍用戶是呈遞增趨勢的,但是跟增加的活躍量相比,Facebook上分享與發布內容的數量在2015年是卻下降了5.5%,個人原創信息的發布數量也下降了21%。
這其實反映出Facebook中原創的乏力。在這種背景下,Facebook大力主推Live,其實質在於鼓勵用戶發表原創內容,進而吸引用戶的參與及在平臺上的停留時間。為此,扎克伯格甚至親自上陣,可謂使勁了渾身解數。
創新變現方式
《金融時報》稱Snapchat預計年收益為1億美元,這恐怕要歸功於它獨有的「Sponsored Lenses」。「Sponsored Lenses」是一種新的廣告形式,它於2015年10月份上線,用戶在拍完照片或者視頻後可以選擇將某品牌的logo或者是文字添加到照片中。而Snapchat 則向這些品牌商收取「贊助費」。20世紀福克斯在2015年首先使用這一功能進行電影的市場宣傳。
用戶拍攝一段視頻後,Snapchat會自動添加一個「The Peanuts Movie」裡的角色,當用戶張嘴時,還不停地有爆米花吃到嘴裡。
這並不是Snapchat的唯一盈利方式,但它無疑為國內移動視頻直播變現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通過打破就有的廣告插入方式,利用技術創新廣告植入形式,進而達到盈利的目的。
而反觀facebook,2015年同樣推出了視頻的盈利嘗試:個性化廣告。從Facebook的發展戰略來看,它試圖成為一個大的視頻內容平臺,在這種情況下,Facebook希望用戶能夠生產大量高質量的視頻產品,但是實際的情況是Facebook中的內容多為「家長裡短」,Facebook試圖通過廣告費分成的形式對用戶形成刺激,增加用戶Facebook的使用頻次,並在其中發布原創內容。但目前這種盈利方式的成果只是差強人意。
移動化、平臺化、社區化是視頻直播未來的三大趨勢。而對於直播應用而言,不僅要滿足場景下的用戶的多元需求,更需要把握的是如何激勵用戶產出最優質的內容,如何通過優質內容聚合高粘性的興趣部落,打造一個興趣部落的蜂巢。而這之後,關於賣蜂蜜,我們有一百種方法。
====================
本文系《全媒派》獨家編譯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全媒派」(ID:qq_qmp),閱讀更多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