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圓商店創始人:賣的是快樂

2020-11-30 聯商網linkshop

  
  
  現年66歲的日本實業家矢野博丈,是日本百圓商店代表業者、大創產業的創辦人,他說:「我的致富並無秘訣,就是供應便宜貨。我告訴自己,顧客不再上門時,就該自盡。因此,我一直很注意讓顧客『買的快樂』這件事。」

  省去貼標籤 所以均一價

  大創產業為日本百圓商店的代名詞,經營模式非但風行全日本,也是臺灣39元商店的濫觴,美國1美元商店的先河。

  矢野出生於廣島東廣島市,曾換過包括保齡球場員工在內的9個工作,之後決定自行創業。1972年,他以銷售家庭用品為目的創立「矢野商店」,採用移動式的卡車或推車販賣商品,商品均一價的概念毫不稀奇,只是因作生意時,必須兼顧小孩,為省去貼標籤的麻煩,因此均一價格。

  大創產業正式成立於1977年,本著「規模不大,商號一定要能創造大契機」的概念,矢野將公司取名「大創」。但在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時,大創和多數公司命運一致,也陷入財務困境。矢野也一度曾因欠債而連夜逃亡。許多以為一生會以一家公司終老的員工,被迫再找頭路。

  但危機也是轉機,矢野領悟到經濟不景氣,是「便宜」、「折扣」的大好時機,他率領員工,全力拚百圓商品這塊版圖,他還主張讓顧客即使節約購物,不僅買得高興,還可一次購足。

  最初,消費者對於這種折扣商店的排斥心理仍大,常見的怨言是「商品看起來很廉價」、「多是過季品」。為掃除「便宜沒好貨」印象,矢野決定讓商品變成「便宜兼好貨」。

  先要求口碑 再追求銷量

  他開始將質量擺第一,利潤擺第二,即使是高成本的商品,全以均一價販賣。這項轉念,為公司掙來口碑,營業額蒸蒸日上。

  矢野看清低價商品的本質,不再在銷量、售價、質量、成本四者之中力求平衡,而是直接訴求銷量,他相信在百圓均一價市場中,誰能創造最大銷售量,就能生存。大創的策略是大批進貨,向製造價格低廉的供貨商購買,壓低成本,直接給消費者價格優勢。

  雖然大量化是許多百圓商店同構型高的缺點,但也同時是優點。大量進貨後,商品可普遍供應,不擔心缺貨,這家買不到,到另一家即能買到。

  1991年,大創正式開設大創百圓店連鎖店,2001年8月成立首家臺灣分店,邁出全面拓展臺灣市場第一步,目前大創在臺有20餘家連鎖店。臺灣的大創是臺日合資企業。營業主軸為進口日本百圓商品,除直營零售店,並成立物流部門,從事批發及加盟事業。

  大創於2001年9月設置南韓首家分店,現今在加拿大、紐西蘭、阿拉伯聯合公國、舊金山、西雅圖等國家等國家城市均有據點。

  商品求新求變 逛買充滿驚奇

  在海外的大創百貨(Daiso)專營進口日本百圓商品,與日本同步販賣,是大創的一大賣點,產品創新再創新,則是大創營業高成長的不二法門。日本商品求新求變的壓力遠大於世界其他國家,眾所周知,逛大創總能讓年輕女性消費者發現驚奇,找到樂趣。

  所得少了,逛低價商品店購物成了王道。景氣冷,全球折扣店或是百圓店業績仍逆勢上漲,臺灣的大創也在不景氣聲中創下高營業額。

  大創什麼都賣,彩妝、衛浴、玩具、文具樣樣都有,區區新臺幣39元,就能買到印有「日本制」商標的產品,讓消費者感覺同時買到了質感。

  大創的總部常常充滿來自世界各地的廠商,但只有一小部分商品能夠排上大創的貨架。大創要求,如果顧客不滿意,即使最小的部分也要改進。大創每個月推出1000種新商品,公司不斷提高自身形象,供貨商也追得很努力。

  低價位、高質量,讓大創在臺灣零售市場佔得一席之地。臺灣大創的商品均以39元販賣,種類約有2萬多種。日本大創大量訂貨,自定義包裝規格,再由臺灣精選進口,與日本同步流行販賣。粉撲洗滌劑、睫毛膏、睫毛夾、睫毛膏稀釋液等,是逛大創年輕女孩必買的火紅商品;變裝玩具、三麗鷗等商品、不用洗潔劑就能輕鬆清潔杯盤的美耐皿海綿,收納壓縮袋、神奇去腥不鏽鋼肥皂等產品也反應不錯。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

相關焦點

  • 校門口商店賣「蜂卵」 引濟源家長擔憂
    校門口商店賣活蜂卵暗訪疑為「三無」產品12月26日,接到家長反映後,濟源晨報記者來到宣化學校門口,向學生打聽銷售活蜜蜂卵的商店。幾個五年級的男孩說,他們在校門口一家商店買過那種蜂卵。「一個小盒子裡裝兩隻,天氣暖和就可以孵化出蜜蜂。」學生們說。不過,大多數學生買回家後都將蜂卵摳開,提前讓蜜蜂出來,蜜蜂一般也活不久。還有孩子說,有的蜂卵孵化出來後是蜇人蜂,學生還把蜜蜂偷偷帶到班裡玩,一般年齡小的孩子會害怕。濟源晨報記者向校門口一商店老闆了解情況。
  • 探訪日本電子菸商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群太監上青樓
    藍洞新消費 特別報導春節前夕,我正好在日本停留了一段時間,特別留意了一下日本的專業電子菸商店是什麼樣子的。日本的IQOS類新型菸草發展很迅速,但Juul類煙油電子菸卻不受待見。日經中文網在1月14日的報導顯示,日本2018年國民健康與營養調查顯示,從習慣性吸菸者中對加熱式新型菸草的使用者來看,男性為30.6%,女性為23.6%。
  • 疫情下,歐美拼圖玩具賣瘋了~
    美國玩具製造商Ravensburger表示,在居家限制令出來後,拼圖賣翻天,較去年同期增加370%,這是公司136年歷史中的頭一遭。2019年,這家公司平均每分鐘賣7套拼圖,現在每分鐘賣20套。全美的拼圖商店生意興隆,有些商店人手不足,甚至不得不把孩子們叫來幫忙。這種現象據說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也曾發生過。
  • 日本北海道有哪些值得買的呢?
    到了日本,大多數人都會去購物。我的目的地是日本北海道的狸小路商店街。狸小路是位於札幌市中心的一條商業街,也是北海道最大的一條商業街,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商業街分為7個街區,從東面的創成川為起點,向南通向南二條三條,長約一公裡,這段是商業街的中心。
  • 神秘商店:「信任」為根基,「消費+社交」=未來
    若這時候有一家「賣貨」的商店,表示「我們不僅僅賣『貨』,我們要去『照顧』消費者的心,去構建一個值得信任的『零售+社交』消費生態圈。」作為旁觀者,或許會覺得這太不實際,畢竟阿里巴巴和騰訊早已著手「零售+社交」,如今看來也成績平平。
  • 這野草原產於我國,成為日本人的美味菜餚,市場上賣百元一斤
    導讀:這野草原產於我國,成為日本人的美味菜餚,市場上賣百元一斤! 有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等,原產於中國,後背朝鮮半島、日本和西伯利亞東部等地區引種,喜涼爽氣候,耐寒、喜陽光。野生桔梗可長到70釐米高,人工栽培營養充足,則能長到100釐米左右。桔梗在我國大多數農村山區都有存在,常常幾株或十幾株長在一起。
  • 全球博物館商店指南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日本四國香川縣的豐島美術館商店旅行裝麥芽糖,£2;倫敦交通博物館雖然博物館歷史悠久,但博物館商店的出現不過百來年。一個好的博物館商店,必須有著獨特、優質的進貨渠道,必須與當下展覽相匹配的陳設和策劃,也必須與其它任何開架式的商店區別開來。
  • 這種日本人餐桌上的美食,在我國卻視為「野草」,一斤能賣上百元
    這種日本人餐桌上的美食,在中國卻被視為「野草」,一斤能賣上百元有時候一個物種的命運並不一定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就好像一個人的命運一樣。這不過對於其他物種來說,命運的改變從來由不得它自己,得看他所處的客觀環境。
  • 八成新單車賣百元 記者暗訪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
    記者看上了一輛在商店最少得賣六七百元七成新的高檔山地自行車。商販稱,如果誠心要就給160元。在另一個攤位前,記者想打聽一輛山地車的價格,一名男子湊過來稱,賣主不在,本來要賣150元,你給130元就行。據知情者透露,有些人大多自己就是賣主,託詞幫別人暫時看著的,這樣的好處就是,一旦有丟自行車的人認出了自己丟失的車子,卻找不到是誰在賣。當日,記者趕到道外區十八道街時沒能找到舊自行車市場。
  • 濟源一校門口商店賣蜂卵 男童買回去後大哭一場
    校門口商店賣活蜂卵,疑為「三無」產品12月26日,濟源晨報記者來到宣化學校門口的商店了解情況。幾個小學生說,他們在校門口的一家商店買過蜂卵。「一個小盒子裡裝兩隻,天氣暖和就可以孵化出蜜蜂」。不過,大多數學生買回家後,都將盒子打開了,蜜蜂一般也活不久。一個小學生說,孵化出來的蜜蜂會蜇人。有的學生還把蜜蜂帶到教室裡玩,年齡小的孩子會害怕。
  • 紐西蘭商店用太陽能發電
    為了讓紐西蘭人更加了解太陽能的好處,紐西蘭最大的環保家具店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將自己打造成為了全國第一間完全使用太陽能發電的商店。 雨果網從《紐西蘭中文網》11月22日的報導中獲悉:Ecostore(環保商店)位於奧克蘭Freeman’s Bay,其創始人Malcolm Rands稱,屋頂上一排排的板子就是淨零太陽能系統,每年的發電量為1.75萬千瓦時,目前商店所需的一切電力都能自給自足。 不僅如此,老闆自己家裡也是完全使用太陽能發電。
  • 今年元宵月亮最圓的時刻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專家介紹,今年的元宵節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亮最圓時刻為27日16時17分。月亮的最圓時刻,通常為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或十七。這時,地球正好位於太陽與月亮之間,從地球上看,太陽西下時月亮正好從東方升起,被太陽照亮的月亮此刻最圓。
  • 賣到脫銷的日本高清寫真集,竟然是……
    最近日本有一本寫真集賣!到!脫!銷!你以為是這樣?
  • 《泰迦奧特曼劇場版》播出,圓谷把新生代奧特曼給賣了!
    舉報   等了很長時間,《泰迦奧特曼劇場版》終於來了,泰羅奧特曼黑化,新生代戰士集體出場,可是沒想到這一次圓谷把他們全都給賣了
  • 外國的月亮會比較圓?
    首先,無論是外國還是中國,中秋節的月亮在哪都是一樣的圓。但如果要說哪個地方的圓更多,小陶毫不猶豫的會說,當然我們中國人圓更多。圓潤事物多不光是中秋節最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許多事物都充斥著「圓」,人們也是更喜歡圓潤一些的事物。喜愛藝術品鑑賞的人都知道,越是圓潤的事物越讓人喜愛,也越值錢。什麼東西要是看起來不圓潤,乾乾巴巴,麻麻賴賴的,盤它!
  • 近百元一斤的「拖鞋蝦」,印度想賣到中國,國人:白給都不要!
    不管是杜拜的石油,還是南非的黃金鑽石,這全都是上帝的「恩賜」,而日本屬於島國,地下卻挖不出什麼資源,不得不說在這樣資源分布不均勻的土地上,一切靠的都是運氣。既然沒有分配到好的資源,當然也可以靠後天力量創造新的資源。
  • 日本一家商店部署了機器人來強制戴口罩和物理疏導
    日本製造的機器人已成為即時命中和COVID-19協議執行者,他與商店的工作人員一道,負責確保顧客戴上口罩並進行足夠的疏導,以防止致命疾病的傳播。    該新型機器人的名稱為Robovie,由領先的機器人公司國際高級電信研究所(ATR)開發,並為位於大阪的足球俱樂部Cerezo Osaka的官方商品和紀念品商店的訪客提供指導和指導。
  • 網際網路賣鞋20年:中國為什麼沒有Zappos?
    網際網路賣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甚至更早,在這21年裡,有許多電商大佬紛紛參與其中,並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傳奇故事。因為Zappos創始人謝家華的突然離世,這些生動且深刻的歷史也逐漸浮現在我們眼前。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中國線下市場真正的「鞋王」是盛百椒,百麗集團的創始人。2013年,在各大鞋類電商深陷危機時,百麗集團的市值卻達到了1500億港元,盛極一時。百麗也曾在2011年推出了一個線上鞋類交易平臺:優購網。在優購網成立前2年,擔任這家電商平臺CMO的人叫徐雷,就是如今京東商城的CEO,被外界傳為劉強東接班人的大佬。
  • 日本百元店的廣告因為太獨特上熱搜了,網友:我笑了……
    最近日本連鎖百元店Can Do因為自製的POP廣告太過有趣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我一直都相信,你會回頭向我」 「我跟上司說這個東西賣的很好
  • 85後創始人王寧IPO敲鐘:賣盲盒的也能做「東方的迪士尼」?
    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只用了10年。12月11日,王寧在香港交易所敲鐘,泡泡瑪特成功上市。發行時38.5港元的股票,開盤時大漲到77.1港元,按此時計算,泡泡瑪特的市值已高達1000多億港元。而創始人王寧持有50%多的股權,對應市值超500億港元,這意味著一夜之間王寧的身價已晉升頂級富豪行列。這一年他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