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21:07:08 來源:金農網用戶中心
李子褐斑病治療方案:病害高發期,靚果安100-150倍+沃豐素600倍+大蒜油1000倍噴霧3次,每次間隔3天左右。
農藥名稱:小檗鹼農藥登記證號:PD20151375生產批轉證號:HNP13019-D6291產品標準號:Q/WTSH03-2016生產企業:濰坊奧豐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農藥成分:小檗鹼有效成分含量:0.5%毒性:低毒防治對象:果樹、蔬菜、中藥材真細菌病害
金農網農業百科:
受去年前茬作物收穫期延後的影響,長江流域大部分冬油菜播栽期比常年推遲7-10天,加之10月中下旬降雨較常年偏多、低溫來得早,使油菜幼苗生長慢,冬前葉片數比常年少0.5-0.7片。冬季氣溫偏低,部分地區降雨較少,冬季油菜生長緩慢,部分田塊出現黃葉、紅葉症狀。開春後,油菜陸續抽薹開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是奠定角果數和結實率的重要時期。為科學指導各地加強春季油菜田間管理,農業部組織專家制定《2010/2011年度冬油菜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意見》,請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抓緊落實。
一、提前追施蕾薹肥,促苗情轉化
「春菜猛如虎」。春季油菜生長快,是需肥的重要時期。提前合理追施蕾薹肥可增加分枝數和花蕾數。根據今年油菜秋、冬發不足的特點,應早施重施薹肥。一般田塊於2月中下旬每畝施尿素5-7公斤和氯化鉀3-5公斤,以促進苗情儘快轉化。底肥不足、苗色較差的田塊要增加施肥量,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及氯化鉀5-6公斤。底肥足、苗色好的田塊要適當晚施,並減少施肥量,可在薹高5-10cm時畝追施尿素3-5公斤。
對乾旱、凍害危害導致葉片黃化及底肥沒有施用硼肥的田塊,要在蕾薹期噴施1-2次0.2%硼砂水溶液(用溫開水溶解),增加硼肥吸收,防止油菜「花而不實」,提高結實率。
二、清溝瀝水,防漬防倒
長江流域春季雨水多,稻田油菜特別是稻茬免耕油菜容易產生漬害,不但造成油菜爛根黃葉、落花落莢、病害加重,而且還易發生倒伏,影響油菜產量和品質。蕾薹期與花期對漬害最為敏感,因此,應提前做好清溝防漬工作,保持「三溝」暢通,預防漬害、病害發生。生長過旺的田塊易發生倒伏而影響產量,可結合清溝將泥土培在根部,防止油菜倒伏及早衰。
三、防除田間雜草
油菜長勢弱的田塊雜草較多,春後應及時進行人工除草或噴施化學除草劑控制雜草危害,防止草荒苗、草欺苗。化學除草時間要掌握在冷尾暖頭的晴天下午,一般在日均溫達到5℃以上時即可施用油菜田專用除草劑一次,既可提高藥效,又能避免發生藥害。對田間只有少量雜草的,可適當中耕,防除和抑制雜草蔓生,提升耕層土溫,促進油菜生長。
四、防治菌核病
長江流域春季常出現高溫高溼天氣,有利於油菜菌核病的發生流行,特別是油菜開花和角果發育期易發生菌核病危害。因此,應加強預測預報,及時做好防治工作。主要預防措施是及時清溝理墒、排除田間積水;加強中耕鬆土、增溫除草。油菜盛花期前植株葉片發病率達10%時,在晴天進行藥物防治,每畝使用 40%菌核淨0.1-0.2公斤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0.1-0.2公斤兌水50公斤進行防治,重點噴施植株中下部莖葉和地面。
分享本網頁到以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