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發酵原理及技術要點!

2021-01-12 中國化肥網

  有機肥料的生產一般都必須經過堆肥發酵過程。堆肥是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機物不斷被降解和穩定,並產出一種適宜於土地利用的產品的過程。

  堆肥這種古老而簡便的處理有機廢棄物和製造肥料的方法,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進,其應用很受各個國家的重視,因為它有很好的生態意義,也為農業生產帶來效益。有許多報導指出,用腐熟堆肥製備種子苗床能抑制土傳病害。並且在堆肥過程的高溫階段過後接踵而來的拮抗性細菌,可使菌數達到很高水平;堆肥過程中各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達到不易分解、穩定、作物易吸收狀態;同時微生物作用在一定範圍內減少重金屬毒害作用。可見,堆肥是製造生物有機肥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於生態農業的發展。

  我國國內大多數有機肥料產品只堆肥發酵15-20天,這樣的產品只能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優質的有機肥料堆肥發酵過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時間。

  這是因為在堆肥前期的升溫階段以及高溫階段會殺死植物致病病原菌、蟲卵、雜草籽等有害微生物,但此過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新陳代謝、繁殖,而只產生很少量的代謝產物,並且這些代謝產物不穩定也不易被植物吸收。到後期的降溫期,微生物才會進行有機物的腐殖質化,並在此過程中產生大量有益於植物生長吸收的代謝產物,這個過程需要45-60天。

  經此過程的堆肥可以達到三個目的,一是無害化;二是腐殖質化;三是大量微生物代謝產物如各種抗生素、蛋白類物質等。

  堆肥為什麼產生這樣的效果呢?下面我們對堆肥原理進行比較詳盡的介紹。

  有機肥發酵原理

  堆肥過程中有機質的轉化

  堆肥中的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複雜的轉化,這種轉化可歸納為兩個過程:

  一個是有機質的礦質化過程,即把複雜的有機質分解成為簡單的物質,最後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礦質養分等;

  另一個是有機質的腐殖化過程,即有機質經分解再合成,生成更複雜的特殊有機質-腐殖質。兩個過程是同時進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條件下,各自進行的強度有明顯的差別。

  有機質的礦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機物的分解  多糖化合物(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單糖。葡萄糖在通氣良好的條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間產物不易積累,最終形成CO2和H2O,同時放出大量熱能。如果通氣不良,在嫌氣微生物作用下,單糖分解緩慢,產生熱量少,並積累一些中間產物-有機酸。在極嫌氣微生物條件下,還會生成CH4、H2等還原態物質。

  ⑵含氮有機物的分解  堆肥中的含氮有機物包括蛋白質、胺基酸、生物鹼、腐殖質等。除腐殖質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質,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級降解,產生各種胺基酸,再經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別形成銨鹽、硝酸鹽,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⑶含磷有機物的轉化  堆肥中的含磷有機化合物,在多種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為植物能夠吸收利用的養分。

  ⑷含硫有機物的轉化  堆肥中含硫有機物,經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氫。硫化氫在嫌氣環境中易積累,對植物和微生物會發生毒害。但在通氣良好的條件下,硫化氫在硫細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並和堆肥中的鹽基作用形成硫酸鹽,不僅消除了硫化氫的毒害,並成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養料。在通氣不良的情況下,發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轉變為H2S散失,並對植物產生毒害。堆肥發酵過程中,可以通過定時翻倒措施改善堆肥的通氣性,就能消除反硫化作用。

  ⑸脂類及芳香類有機物的轉化  單寧、樹脂等結構複雜,分解較慢,其最終產物也是CO2和水;木質素是含植物性原料(如樹皮、木屑等)堆肥中特別穩定的有機化合物,它結構複雜,含芳香核,並以多聚形式存在於植物組織中,極難分解。在通氣良好的條件下,主要通過真菌、放線菌的作用,緩慢地進行分解,其芳香核可變為醌型化合物,它是再合成腐殖質的原料之一。當然,這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繼續被分解的。

  綜上所述,堆肥有機質的礦質化,可為作物和微生物提供速效養分,為微生物活動提供能源,並為堆肥有機質的腐殖化準備基本原料。堆肥以好氣性微生物活動為主時,有機質迅速礦化生成較多的二氧化碳、水及其它養分物質,分解速度快而徹底,並放出大量熱能;以嫌氣性微生物活動為主時,有機質的分解速度慢,且往往不徹底,釋放熱能少,其分解產物除植物養分外,尚易積累有機酸及CH4、H2S、PH3、H2等還原性物質,當其達到一定程度時,則對作物生長不利甚至有害。因此堆肥發酵期間的翻倒也是為了轉換微生物活動類型,以消除有害物質。

  2.有機質的腐殖化過程

  關於腐殖質的形成過程有很多種說法,概括起來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有機殘體分解形成組成腐殖質分子的原始材料,如多元酚、含氮有機物(胺基酸、肽等)等;第二階段,先由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將多酚氧化成醌,然後醌與胺基酸或肽縮合而成腐殖質單體。由於酚、醌、胺基酸種類很多,相互縮合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因而形成的腐殖質單體也就多種多樣。在不同條件下,這些單體又進一步縮合形成大小不等的分子。

  堆肥發酵工藝

  堆肥實際就是廢棄物穩定化的一種形式,但它需要特殊的溼度、通氣條件和微生物以產生適宜的溫度。一般認為這個溫度要高於45℃,保持這種高溫可以使病原菌失活,並殺死雜草種子。在合理堆肥後殘留的有機物分解率較低、相對穩定並易於被植物吸收。堆肥後臭味可以大大降低。

  堆肥過程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參與。由於原料和條件的變化,各種微生物的數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堆肥過程中沒有任何微生物始終佔據主導地位。每一個環境都有其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微生物的多樣性使得堆肥在外部條件出現變化的情況下仍可避免系統崩潰。

  堆肥過程主要靠微生物的作用進行,微生物是堆肥發酵的主體。參與堆肥的微生物有兩個來源:一是有機廢棄物裡面原有的大量微生物;另一是人工加入的微生物接種劑。這些菌種在一定條件下對某些有機廢物具有較強的分解能力,具有活性強、繁殖快、分解有機物迅速等特點,能加速堆肥反應的進程,縮短堆肥反應的時間。

  堆肥一般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兩種。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況下的有機物料分解過程,其代謝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熱;厭氧堆肥是在無氧條件下有機物料的分解過程,厭氧分解最後的代謝產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許多低分子量的中間產物,如有機酸等。

  參與堆肥過程的主要微生物種類是細菌、真菌以及放線菌。這3種微生物都有中溫菌和高溫菌。

  堆肥過程中微生物的種群隨溫度的變化發生如下的交替變化:低、中溫菌群為主轉變為中高溫菌群為主,中高溫菌群為主轉化為中低溫菌群。隨著堆肥時間的延長,細菌逐漸減少,放線菌逐漸增多,黴菌和酵母菌在堆肥的末期顯著減少。

  有機堆肥的發酵過程簡單可分為以下4各階段?

  ⑴發熱階段  堆肥製作初期,堆肥中的微生物以中溫、好氣性的種類為主,最常見的是無芽孢細菌、芽孢細菌和黴菌。它們啟動堆肥的發酵過程,在好氣性條件下旺盛分解易分解有機物質(如簡單糖類、澱粉、蛋白質等),產生大量的熱,不斷提高堆肥溫度,從20℃左右上升至40℃,稱為發熱階段,或中溫階段。

  ⑵高溫階段  隨著溫度的提高,好熱性的微生物逐漸取代中溫性的種類而起主導作用,溫度持續上升,一般在幾天之內即達50℃以上,進入高溫階段。在高溫階段,好熱放線菌和好熱真菌成為主要種類。它們對堆肥中複雜的有機物質(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物質等)進行強烈分解,熱量積累,堆肥溫度上升至60-70℃,甚至可高達80℃.隨即大多數好熱性微生物也大量死亡或進入休眠狀態(20d以上),這對加快堆肥的腐熟有很重要的作用。堆肥不當的堆肥,只有很短的高溫期,或者根本達不到高溫,因而腐熟很慢,在半年或者更長時期內還達不到半腐熟狀態。

  ⑶降溫階段  當高溫階段持續一定時間後,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物質大部分已被分解,剩下很難分解的複雜成分(如木質素)和新形成的腐殖質,微生物的活動減弱,溫度逐漸下降。當溫度下降到40℃以下時,中溫性微生物又成為優勢種類。

  如果降溫階段來的早,表明堆制條件不夠理想,植物性物質分解不充分。這時可以翻堆,將堆積材料拌勻,使之產生第二次發熱、升溫,以促進堆肥的腐熟。

  ⑷腐熟保肥階段  堆肥腐熟後,體積縮小,堆溫下降至稍高於氣溫,這時應將堆肥壓緊,造成厭氣狀態,使有機質礦化作用減弱,以利於保肥。

  簡而言之,有機堆肥的發酵過程實際上就是各種微生物新陳代謝、繁殖的過程。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即有機物分解的過程。有機物分解必然會產生能量,這些能量推動了堆肥化進程,使溫度升高,同時還可乾燥溼基質。

  許多堆肥用的基質攜帶人類、動植物的病原體,以及令人討厭的生物如雜草種子。在堆肥過程中,通過短時間的持續升溫,可以有效地控制這些生物的生長。因此,高溫堆肥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能夠使人和動植物病原體以及種子失活。

  病原體以及種子失活是由於其細胞死亡,而細胞的死亡很大程度上基於酶的熱失活。在適宜的溫度下,酶的失活是可逆的,但在高溫下是不可逆的。在一個很小的溫度範圍內酶的活性部分將迅速降低。如沒有酶的作用,細胞就會失去功能,然後死亡。只有少數幾種酶能夠經受住長時間的高溫。因此,微生物對熱失活非常敏感。

  研究表明,在一定溫度下加熱一段時間可以破壞病原體或者是令人討厭的生物體。通常在60-70℃(溼熱)的溫度下,加熱5-10min。可以破壞非芽孢細菌和芽孢細菌的非休眠體的活性。利用加熱滅菌,在70℃條件下加熱30min可以消滅汙泥中的病原體。但在較低溫度下(50-60℃),一些病原菌的滅活則可長達60d。因此堆肥過程中保持60℃以上溫度一段時間是必須的。

  堆肥製作過程中,必要時應進行翻堆。一般在堆溫越過高峰開始降溫時進行,翻堆可以使內層外層分解溫度不同的物質重新混合均勻。如溼度不足可補加一些水,促進堆肥均勻腐熟。

  堆肥過程中的各種生物、微生物的死亡、更替及物質形態轉化都是同時進行的,上述分塊介紹是從不同角度對堆肥發酵原理進行了簡單介紹,無論是從熱力學、生物學還是物質轉化角度,這些反應都不是幾天或十幾天這麼短時間能夠完成的,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各種溫度、溼度、水分、微生物等條件都控制的很好的前提下,堆肥仍要經歷45-60天時間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動物糞便腐熟生物有機肥的核心技術要點
    動物糞便腐熟生物有機肥的核心技術要點1、必須是以疏鬆好氧發酵為主,即您的物料必須是疏鬆的,這要加大量的填充料,例如秸稈粗粉,統糠粉,鋸末之類的東西,最好是有營養有碳源的東西為好,秸稈是最好的,本身也可以作為土壤用的碳肥。
  • 牛糞發酵有機肥生物菌種效果
    牛糞發酵有機肥生物菌種效果 以牛糞為原料生產有機肥,成本低,質量穩定。但是傳統堆肥方法不僅發酵速度慢,而且不能使牛糞完全腐爛,施入農田容易發生「二次發酵」,造成燒根苗現象。所以在牛糞發酵中需要加入生物菌種,發酵速度快,能完成牛糞的完全脫臭,發酵腐爛,殺蟲殺菌等過程。發酵型有機肥,肥效好,使用方便,不會產生燒根、燒苗現象,還可以培養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等。
  • 花生麩、豆餅發酵要加入尿素嗎?了解有機肥腐熟原理,您就明白了
    前天又果農留言,發酵花生麩、菜籽餅、豆餅要不要加尿素呢?為什麼有些有機肥發酵需要加尿素呢?這裡重點介紹一下碳氮比這個概念。一、有機肥發酵中的「碳氮比」碳氮比講的是有機物料(發酵物料)中碳總量和氮總量的比例,例如碳氮比為25,則說明物料中碳含量是氮含量的25倍。碳氮比一般推薦在25-30為合適,但我們很多物料碳氮比不在這個範圍,所以需要添加「碳」或者「氮」來調節。
  • 常見的有機肥有哪些? 有機肥和無機肥有什麼區別?
    常見的有機肥有哪些? 有機肥和無機肥有什麼區別?時間:2017-01-02 15:52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常見的有機肥有哪些? 有機肥和無機肥有什麼區別? 有機肥,又稱農家肥,農家肥又是啥肥呢,大體說來就是動植物殘體發酵漚成的。
  • 發酵床養豬飼養技術管理3要點介紹,讓你輕鬆生態養豬
    發酵床養豬是利用有益微生物菌種,按一定比例與鋸木屑、秸稈以及一定量的輔助材料混合發酵形成有機墊料,填入經過特殊設計的豬舍裡,再將豬放入豬舍飼養的一種技術。它是一種無汙染、零排放的有機生豬養殖技術。
  • 發酵劑在有機肥發酵時的作用可不能小覷,一定要引起重視
    1、能夠分解有機肥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質。 堆肥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質通常就是纖維素、木質素、澱粉、蛋白幾大類,而發酵劑中的複合微生物恰好是由分解這幾大類物質的菌種所構成,因此在堆肥發酵的時候如果添加發酵劑,堆肥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會很迅速,堆肥會在1-2個月就發酵完畢。如果不添加,物料的降解會變得很緩慢,有的要經過半年甚至一年都無法降解。
  • 地產秸稈+畜禽排洩物+微生物製劑,發酵100天 -42℃秸稈變有機肥
    咱黑龍江研製出了新技術,在寒冷的-42℃環境下,地產秸稈也可以發酵。利用這種新方法生產有機肥種植的大米,在「2018國際自然農法學術研討會」大米品鑑活動中獲得了金獎。新技術出自國家級實驗室「地產秸稈+畜禽排洩物+微生物製劑,經過為期100天的發酵」這種新技術出自國家級實驗室,實際應用中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溝塘法,簡單地說,就是埋到溝裡進行發酵;另一種是堆腐法,也就是在平地堆砌發酵。
  • 有機肥的發酵過程!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可見,堆肥是製造生物有機肥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於生態農業的發展。   我國國內大多數有機肥料產品只堆肥發酵15-20天,這樣的產品只能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優質的有機肥料堆肥發酵過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時間。
  • 有機肥作用有哪些?怎樣自製有機肥?
    含有高的纖維素和木質素等大分子物質,氮磷鉀等養分含量較低(除豆科類),單獨用這類物料做有機肥的罕見,一般用來增加發酵物料的有機質,調節碳氮比。這類原料比較豐富,價格低廉,但因這些物料多存在農業從事散戶手中,大面積收購比較困難,且季節性較強,全年生產需提前備貨。 粕類:有豆粕、棉粕、蓖麻粕、花椒粕、花生粕等多為農產品加工產業的下腳料,多為輔料。
  • 有機肥效果不佳,問題出在哪?
    一般來說,他們有機肥的發酵和除臭工藝不夠健全技術支撐不夠,把生產商品有機肥等同於農民自製農家肥(技術指標經常達不到行業標準),只作簡單的堆漚。 有的甚至是將幾種原料簡單的混配,就把未腐熟或未完全腐熟的有機肥賣給農民,沒有必備的生產設備,也沒有檢測,生產技術極其低下。
  • 如何鑑別有機肥?有機肥施用時需要注意什麼?
    有機肥是農業常用的一種肥料,有機肥的改良土壤的原因更主要是通過改良土壤內微生物環境,微生物可以分泌很多的利於植物生長的物質。如何鑑別有機肥?有機肥施用時需要注意什麼?下面一起看看吧。
  • 藍莓夏秋季管理技術要點
    5~11月藍莓的夏秋季管理技術要點。因此,藍莓園提倡使用腐熟廄肥或顆粒有機肥。施肥時間一般在11月至春節前進行。施肥要點是:在藍莓種植行樹叢下,均勻撒施發酵的腐熟廄肥或顆粒有機肥,然後取行間的泥土覆蓋在肥料上3~5cm。用量為4年生以上結果樹叢每株施用腐熟廄肥5~10kg或顆粒有機肥0.5~1kg。根據樹體的長勢情況,每1~2年施一次。切忌開環狀溝施肥。
  • 2020中國有機肥十大知名品牌新鮮出爐,豐菌龍生物有機肥排名第二
    化肥的好壞直接好壞直接影響這莊稼的收成,一袋好的化肥可以讓莊稼的產量增加1半以上,而在化肥中,有機肥比普通的化肥更要出色!那你知道國內外都有哪些知名的生物有機肥呢?哪個牌子的有機肥好嗎?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2020中國有機肥十大品牌排行榜。
  • 有機肥的作用,微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有關有機肥行業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農資企業對有機肥的關注也隨之不斷升溫,有機肥產業越來越火,可以說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目前,我國農業正在從追求「量」變為提升「質」。發展綠色農業是這個時代的呼聲,有機肥產業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要求下迎來了春天!
  • 全面了解有機肥請看這裡!堆肥腐熟的標誌是什麼?
    有機肥狹義定義:專指以各種動物廢棄物(包括動物糞便;動物加工廢棄物)和植物殘體(餅肥類;作物秸稈;落葉;枯枝;草炭等),採用物理、化學、生物或三者兼有的處理技術,經過一定的加工工藝(包括但不限於堆制;高溫;厭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質(病原菌、病蟲卵害、雜草種籽等)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形成的,符合國家相關標準(NY525-2012)及法規的一類肥料。
  • 史上最全有機肥知識來了!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狹義定義   專指以各種動物廢棄物(包括動物糞便;動物加工廢棄物)和植物殘體(餅肥類;作物秸稈;落葉;枯枝;草炭等),採用物理、化學、生物或三者兼有的處理技術,經過一定的加工工藝(包括但不限於堆制;高溫;厭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質(病原菌、病蟲卵害、雜草種籽等)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形成的,符合國家相關標準(NY 525-2012)及法規的一類肥料。
  • 利用微生物發酵生活垃圾厭氧的技術工藝及原理
    厭氧發酵基本原理厭氧發酵是垃圾中的有機物在特定的厭氧環境下,多種微生物對有機質進行分解,最後將其中的碳以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出來的過程,其主要反應: 根據微生物作用的不同及產物的不同,垃圾厭氧發酵通常分為
  • 「技術交流」腐植酸參與修復土壤的原理與技術
    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  從根本上說,汙染土壤修復的技術原理可包括為:  (1)改變汙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或同土壤的結合方式,降低其在環境中的可遷移性與生物可利用性;  (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濃度。  在農業土壤汙染治理、土壤改善過程中,腐植酸體現出了越來越好的效果。
  • 麵團發酵與酵母菌發酵的原理與應用
    麵團發酵與酵母菌發酵的原理與應用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認識酵母酵母作用:①使製品體積增大②增加營養價值 易於消化吸收一次、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我的理解是無論一次、二次發酵 目的是為了加入足夠的氣(如戚風)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麵團,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麵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如果洞口周圍的麵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發酵的時間和麵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係。
  • 「創澳分享」未腐熟的禽畜糞便不是有機肥
    那麼要怎樣做才能使糞便變成有機肥?未腐熟的有機肥對果蔬有何害處?下面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禽畜糞便在堆漚過程中,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難以被作物利用的有機物變成便於被作物吸收的養分,這樣才能叫做有機肥。在堆漚的過程中產生的70℃左右的高溫可以殺死大部分病菌和蟲卵,基本上達到了無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