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與地球相距38萬公裡,那宇宙中天體之間最小安全距離是多少?

2020-12-04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一看到安全距離這個詞,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專業中所涉及到的安全距離,那就是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中,對建設項目的布局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衛生防護距離和安全防護距離,其中衛生防護距離是指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其產生的無組織排放汙染物距離周邊居民區的最小距離;安全防護距離是指為了防範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生產裝置或者車間,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引發的安全事故(比如爆炸、有毒有害物質洩露),對人體產生影響的最小允許距離。以上兩個距離對於最大程度地保護人體健康和公共設施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所處的宇宙,是由恆星、行星、衛星、星際氣體等組成的恆星系統為基本單元,然後眾多恆星系統共同組成一個星系,星系上面還有星系團、星系群等更為宏大的天體結構,而維持著這些天體作規律性運動的主要驅動力則是萬有引力,雖然通過現在的觀測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它們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推動著宇宙空間的收縮和擴張,但是根據哈勃常數的相關觀測和研究,科學家們認為在百萬秒差距(約326萬光年)之內的宇宙空間內,萬有引力對天體的運行狀態還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並對其數值給出計算公式之後,萬有引力這個概念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演化和運行規律認知水平的提高,也以此解決了一大批之前困擾人們的矛盾和問題,成為近現代科學界最為偉大的發現之一。從本質上來看,萬有引力屬於長程力,即它的作用範圍理論是無限的,這一點可以從計算公式:F=G*M*m/R^2看出,因為對於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來說,它們本身的質量是固定的,引力常數G的數值也是一個常量:6.67*10^(-11) N·m^2/kg^2),因此決定著這兩個物體之間引力大小的其實就是它們間的距離長短。

理論上來說,無論這兩個物體距離多遠,那麼都可以用上述公式計算出它們之間的引力大小,只不過,如果這兩個物體距離非常遙遠,那麼引力值就會變得非常微弱。而且宇宙空間中不可能只存在兩個天體,當這兩個天體距離非常遠,那麼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有可大的可能會受到臨近天體引力的影響,從而使得這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佔據不了主導地位,所以即使質量再大的天體,其引力都有一個有效範圍,在這個有效範圍之內,這個天體的引力會對其它天體運動產生有效影響,出了這個範圍,則微弱的引力就起不到控制作用了。

為了從數據上解釋這種有效引力的範圍,19世紀中期美國科學家喬治.希爾提出了希爾球的概念,在一個恆星系中,每顆天體在其有效引力範圍之內所圍成的空間就是一個希爾球,在某一個希爾球的範圍內,其它天體則會受到該天體的有效引力作用。從兩顆天體的連線上看,其中每個天體所圍成希爾球的邊界,則是處於該天體的質心到達拉格朗日點的L1處,科學家們給出了一個天體希爾球半徑的計算公式:r=a*(m/3*M)^(1/3),其中m為需要計算希爾球半徑天體的質量,M為影響該天體運動的大質量天體的質量,a為需要計算希爾球半徑天體圍繞大質量天體公轉的半長軸長度。

通過上述公式,我們將地球和太陽的質量、以及地球公轉的半長軸長度數值代入,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希爾球半徑約為150萬公裡,而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萬公裡,可以看出月球處於地球的希爾球半徑之內。由於天體在宇宙空間中所受到的引力擾動非常常見,希爾球的半徑只是一個能夠控制其它天體運行最小距離的估測值,如果要確保其它天體所受到的引力成為絕對控制力,科學家們給出了目標天體與引力源天體之間的距離,最好處在引力源天體希爾球半徑的一半至1/3處,這樣才能基本上保障目標天體的運行穩定性,以此為標準,我們可以看出,月球正好符合這個標準,因此是絕對安全的。

希爾球是保障目標天體圍繞引力源天體穩定運行的安全距離,那麼在穩定運行與被引力捕獲或者撕碎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空間閾值,當目標星體運行到距離引力源天體非常近時,就有可能在引力的撕扯下發生崩解,這個極限距離天文學界也有一個概念,那就是洛希極限,它的產生主要是在非常近的距離之下,目標天體向著引力源天體的一端與遠離的一端,其產生的引力差足以影響目標天體的結構穩定性,當目標天體的強度不足以支撐這個引力差值時,目標天體就會因承受不住而分解。

而決定著星體洛希極限的因素,主要取決於兩個天體之間的密度,極限距離的數值,與大質量天體和小質量天體密度比值的立方根之間有著一下的正比關係,對於剛性天體來說,這個正比值為1.26倍的大質量天體半徑,而對於流性天體來說,正比值為2.44倍的大質量天體半徑,因此氣態行星的洛希極限值在同等狀態下被大質量天體撕碎的臨界距離值,要比剛性的固態行星大很多,更容易被引力所撕扯崩解。

經計算,作為同是巖質星體的地球和月球來說,它們之間的洛希極限值為9480公裡,如果月球與地球的距離靠近這個數值,則月球就會被地球的引力所撕碎。

相關焦點

  • 月球距地球38萬公裡,那宇宙中星球之間最小安全距離是多少?
    地月之間的38萬公裡並不是恆定不變的,天文學家們利用美國登月時架在月球的雷射反射鏡證明了月球在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同時地球的自轉速度也在因為月球引力作用而逐漸變慢,2億年之後1天就是25小時了。
  • 月球距地球38萬公裡,宇宙中星球之間最小安全距離是多少?
    天體之間的安全距離是一個很難確定的概念,因為恆星和中子星以及白矮星等這些天體的輻射值也是一個衡量參數,但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可以用天體的洛希極限來衡量!洛希極限:即一個小天體被答天體的引力撕碎的最遠距離,即為這類天體的洛希極限!
  • 地球和月亮相距多遠?科學家:38萬公裡,能放下太陽系8大行星
    地球和月亮相距多遠?科學家:38萬公裡,能放下太陽系8大行星在空曠寂寥的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就是月球,在古代,人也對於月球也有許多美好的幻想。到了現代,人類擁有了足夠的科技踏出地球,也第一次造訪了月球,讓人類的足跡留在了月球上面。
  • 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是38萬公裡?這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地月距離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地月之間的距離是38萬公裡。不過,你在實際觀察中,也會發現月球有的時候大,有的時候小。要知道月球是不會自己變大變小的,因此,我們看到月球時大時效的原因其實是月球相對地球的遠近不同。靠得近一點時,看到的就比較大,遠一些,看到的就比較小。
  • 如果宇宙膨脹,為什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幾乎沒有變化呢?
    如果宇宙空間在膨脹的話,那為什麼我們只強調的是星系之間的距離增加,而不是鄰近的兩個物體間的距離增加呢?例如,地球與月球間的距離,該如何去解釋呢?鑑於此,那為什麼星系之間會合併?實際上,空間是在所有物體之間進行擴展的。
  • 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如何測量?
    我們知道,月球繞地球飛行,是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的飛行軌道為橢圓,近地點的距離為363300千米,遠地點的距離為405493千米,平均距離為384400千米。一般來說的地月距離就是指的平均距離。我們下面把千米換算成光年。而光年指的就是其字面意思,光一年所走的距離。
  • 月球距離地球如果只有一萬公裡,看上去是景象?那樣它將不是它了
    那麼宇宙中會有這樣的現象嗎?其實是不存在這樣的現象的。兩個行星級別的天體,如果最近距離只有幾米,那它們就只有一個結果:兩者合二為一。因為行星的質量都很大,所以引力也都很強,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越近,那麼它們的引力將越強,如果兩個行星的距離只有幾米,其引力將大到難以想像,足以讓它們相互瓦解,並進而融合成為一個天體。
  •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竟有38.4萬千米
    地球佔據著兩個圓心中間的一個,因此,月球離地球有時近有時遠。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很多人都好奇的一個問題,下面我們來揭密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千米 光年是天文學上表示距離的單位,不是速度單位,它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長短。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兩個天體是月球和太陽,前者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後者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兩個天體都能在白天看到。而那些更加遙遠的天體,由於它們發出的光抵達地球時已經變得比較暗淡,只有到了夜晚才變得肉眼可見。那麼,肉眼可見的天體都有哪些?最遠的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 為什麼科學家要用光年來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
    地球是一顆非常大的行星。在地球上最大的距離莫過於地球的赤道周長40075公裡。我們用公裡表示地球赤道的周長距離數字也不是很大。然而當我們放眼浩瀚的宇宙,就會發現如果再使用公裡來衡量宇宙中天體之間的距離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多少?科學家如何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地球到月球有多遠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千米 。月球離地球近地點距離 為 35.7萬 千米 (就是地表到月表);距離地球最遠的遠地點距離為40.6萬千米(就是加上月球與地球的直徑)。 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星球。
  • 宇宙太大,地球太小,地球與月亮之間的距離其實很遙遠
    如果你感到有些無法承受,那麼就請停一停,靜一靜,了解一下科學,放眼一下宇宙,你會突然覺得豁然開朗,當你放眼宇宙之時,你人生的格局將會無比廣闊,你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龐大,什麼又是渺小得不值一提,好了,話不多少,讓我們一起將目光瞄向那浩瀚的星空。
  • 月亮和地球之間距離越來越大.是不是宇宙膨脹引起的?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平常月亮距離地球大概是40多萬公裡,由於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是一個以一個軸心為主的橢圓形的軌道,因此,月球距離地球最遠比最近時多5萬公裡。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的確在慢慢變大,大約每年遠離地球3.8釐米,幾萬年後,我們看到的月亮甚至會比太陽還小。但地月之間距離的改變並不是由於宇宙膨脹引起的,而是因為潮汐現象。
  • 在宇宙中,地球以10萬公裡時速向前狂奔,為何我們沒有明顯感覺?
    由於萬有引力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因此宇宙中的各種天體都是高速運轉的,就拿我們的地球來說,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分為自轉和公轉,地球的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根據科學家計算,地球的周長為4萬公裡,自轉一周需要24個小時,因此一個小時自轉速度為1667公裡,每秒的自轉速度為465米,這個速度有多快呢
  • 天體如何劃分勢力範圍和安全距離?
    經計算,地球的洛希球半徑為150萬千米,所以地球很輕易的就捕獲了距離其只有38萬千米的月亮。而如果有某些因素使得月亮擺脫了地球的束縛,並進入太陽的洛希球的話,它就會和地球一樣,直接圍繞繞太陽轉動了。我們知道直接圍繞太陽轉動的天體分為三類:行星、矮行星、小行星。那為什麼有些天體成為小行星,有些天體成為衛星了呢?其實這與天體所處的空間位置有關。
  • 相距630萬公裡 一顆小行星將飛掠地球但無威脅
    據美國太空網28日報導,大型小行星1998 OR2將於美國時間4月29日清晨飛掠地球,屆時它與地球相距630萬公裡。科學家強調說,在可見宇宙超過900億光年寬的背景下,這也算「親密接觸」,但此次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如果月球距離地球只有一萬公裡,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們作出解釋
    那如果說,月球離地球的距離只有1萬公裡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叫《顛倒世界》,在裡邊就講述了一個非常奇異的天象,就是說兩顆星球距離非常的近,不過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然後兩個世界中的一對男女,談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戀愛。在我們現實的宇宙當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答案是否定的。
  • 宇宙中最怪異的天體,1000公裡外撕碎人體,20萬公裡外消磁信用卡
    如果你從地球出發,跨過銀河系的中心,到達我們星系的另一側,在離我們約50000光年遠的地方,有一個極為怪異的小天體。這傢伙直徑只有約20公裡,和一個城市差不多大,然而其能量和破壞力卻極為驚人。如果你走到離它1000公裡遠的地方,你很可能就被它強大的潮汐力撕成兩半了;即使沒有被撕碎,你的細胞組織也會因為水分子的抗磁性,被它強大的磁場撕碎,你也會一命嗚呼;假如它出現在地球到月球距離的一半上,地球上所有的信用卡都將被消磁,刪除所有記錄——當然你最好別幻想不用還錢了,除非它把銀行的記錄也消了。
  • 地球引力能夠吸住40萬公裡距離的月亮 怎麼人感覺不到引力呢?
    但引力又是弱力,在宇宙中迄今發現得四種基本力裡面,引力是最弱的力,這就表現在物體之間引力大小以質量的積成正比,以距離平方成反比。這就是說,兩個引力相互作用的物體質量越達,引力就越大,距離越遠引力就越小,起計算公式為:F=G(Mm/r^2)。
  • 月球離地球有多遠 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導語:雖然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但畢竟是在太空中,其距離還是非常遠的。那麼,具體月球離地球有多遠呢?首先,如果是按照光年單位來算的話,就是千萬分之四光年。這個概念可能有些人很難理解,那麼,我們來換算成千米,看看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千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