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坑爹」,一兩黃金一兩茶

2021-01-11 與小重山同行

少年時曾讀過一篇描摹武夷山的風景遊記,裡面寫道:「輕盈的白雲驟然變色、加重,風從毛竹林中扇起,直上山坡,雲在萬籟的嘯聲中逐漸聚合,有如胡笳中千軍萬馬在統一的將令中即將出擊。」於是,我的記憶裡便儲存了一道風景,武夷山的雲雨、武夷山的山水、武夷山的人們,如詩如畫,令人無限神往。

後來,終於有機會探訪武夷山,登上天遊峰,漂過九曲溪,感知武夷山的雄奇與靈秀,但覺得還是不夠,意猶未盡。

幸運得很,今年立夏,我再次來到武夷山。既然是重訪,就不走尋常路,在當地朋友的建議下,來一個「巖茶之旅」。巖茶者,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以「巖骨花香」而著稱,是中國名茶,也是烏龍茶中的極品。巖茶主產於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根據生長條件不同,分正巖、半巖與洲茶。顧名思義,正巖品質最好,產於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和流香澗、悟源澗,也就是當地所稱的「三坑兩澗」。正巖以下低海撥區及周圍所產,品質漸次,稱為半巖、洲茶。

我們這次主要遊覽正巖核心區「牛欄坑」。牛欄坑位於武夷山景區內,土質肥沃,日照時短。據說以前因農戶養牛而設置圍欄,所以叫「牛欄坑」。鬥轉星移,滄海桑田,如今誰還肯在這麼金貴的地方養牛?

沿著簡樸的臺階路往裡,見溪流潺潺,茶田叢叢。陸羽《茶經》中說:「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武夷山多風化巖,最適宜茶樹生長。牛欄坑「肉桂」為正巖主要品種,當地簡稱「牛肉」,馬頭巖、天心巖等處所產簡稱「馬肉」「心頭肉」,聽起來奇哉怪也。「三坑兩澗」除肉桂,還有半天妖、水金龜、老君眉、北鬥、佛手、水仙等多達800餘個茶葉品種。

牛欄坑其實是東西走向的河谷窪地,沿澗有石砌磴道,南側巖壁多摩崖石刻,如「虎」、「壽」、「紅軍經過此山」等。「三坑兩澗」留下許多與茶有關的傳說故事,就像「水金龜」,原產天心巖,一場大雨將其衝到牛欄坑,雙方就歸屬問題提起訴訟,耗費千金,是以聲名遠播。

巖茶於四五月的晴天採摘,通常取「一芽三葉」。雖然剛過立夏,但採茶人絲毫不見懈怠,各家各戶茶園裡都有戴著鬥笠、挎著竹簍的採茶人。沿途遇見挑著竹筐麻袋的漢子迎面而來,我們便側身靠邊,讓他們先行。一擔少說也過百斤,山路崎嶇,步履蹣跚,足見茶事之勞心勞力。

當然,辛勞總會換來回報。牛欄坑肉桂的市場售價令人乍舌,在巖茶市場,最便宜的「牛肉」,每斤也在8000元以上,精品售價超過10萬元人民幣。實際上,最昂貴的巖茶不是牛欄坑的肉桂,而是比牛欄坑稍高點兒的九龍窠母樹大紅袍,只有六株,早已停止採摘,所以有價無市。母樹大紅袍現被列為武夷山「主要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存與景觀」,當作武夷山巖茶的精神與象徵被「供奉」起來。

關於大紅袍,與當地天心寺有段不得不說的故事。明洪武年間,一位舉子進京趕考,結果中暑暈倒在路邊,被天心寺方丈以濃茶入藥救起。這舉子後來蟾宮折桂,回來報恩,將狀元大紅袍披在茶樹上,「大紅袍」因此而得名。清順治時,天心寺茶僧鑽研出烏龍茶製作工藝,「大紅袍」成為武夷巖茶的代名詞,人稱「烏龍茶至尊」。

明永樂時,朝廷赦封天心永樂禪寺,賜天心寺茶為「大紅袍」,現在寺裡還有塊今人題刻的「大紅袍祖庭」石碑,說明天心寺與大紅袍的淵源。

「牛肉」為什麼這麼昂貴?因為肉桂對生長環境要求高,產量少,又採用古法制茶工藝,理論上十斤青葉才能產出一斤成茶,得來不易,所以成為茶中皇族。事實上,武夷山肉桂成品茶總量也不過6000斤,一車就能拉完,能不貴嗎?肉桂茶中有個品牌叫「坑爹」,號稱「一兩黃金一兩茶」,2017年每斤市價達13.6萬元人民幣。只看名字,不禁失笑,本意是「牛欄坑茶葉的爹」,即取自牛欄坑最早種植的一批肉桂茶樹,並非真要「坑爹」。

在天心寺用過齋飯,便去參觀古法制茶工藝。「坑爹」的掌門人叫吳永鵬,專做肉桂,長得精神,人稱「肉桂王子」。看似年輕,卻是有著十餘年制茶經驗的「老司機」。

手工茶坊的院子裡晾滿剛採下來的茶葉,這就是「晾青」,然後「靜置」,即均勻薄攤於淺竹盤內,放在恆溫室內。接下來還要經過「搖青」、「殺青」、「炒青」、「揉捻」,「烘乾」、「復焙」,最後成品。這個流程一氣呵成,中途不能停歇,所以院子裡坐滿制茶師傅,一個工序完成,馬上進入下一個環節。制茶流程大同小異,各品牌茶葉間的區別,也就在這些工序細節的處理上。我今天能看到是前三個工序和有關的設備,還體驗了一把靜置過程中的搖篩。「肉桂王子」說,這個工序能使茶葉出現紅邊,成品茶「三紅七綠」即源於此。

「肉桂王子」還有個得意作品,名叫「三天兩夜」,即花費60個小時,3600分鐘,正好三天兩夜製成一款茶。

參觀「坑爹」,當然要「喝上一壺」。 同行幾人,喝掉兩「泡」,每泡8克,價值4000餘元,尋常人家,哪裡應付得了? 可惜我是「牛飲」,只能用「其味甚佳」來形容,實在有些「坑爹」。

夜深了,「搖青」開始,武夷山的空氣中彌散著濃厚的茶香味兒。想起有部電視劇叫《茶是故鄉濃》,不過,北方沒有拿得出手的茶葉,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盤腿坐在炕上的老人家,在土火爐上熬煮「罐罐茶」。

相關焦點

  •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內地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黃金一兩等於50克,這是在瀏覽器搜索框中直接出現的結果,也就是我們內地的結果。但如果按香港來說的話,黃金一兩就不等於50克,所以也就是說不同地區的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是不同的……首先讓我們認識內地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內地的黃金一兩等於50克。
  •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很多香港的金店,他們標註的價格單位是兩,在大陸一般用的是克,這就有很多人都看不懂了,而且香港和澳門的兩跟我們大陸是不一樣的,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呢?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 一兩黃金等於多少兩白銀?
    近來有粉絲詢問筆者清代時黃金與白銀的比價是多少,是一兩黃金等於十兩白銀嗎?關於清代的銀法以及錢法筆者曾寫過不少文章。唯獨黃金比價沒有涉及過,借著這個機會,就來說一下黃金與白銀的比價問題。中國人用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
  • 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每盎司黃金等於多少克?
    FX168財經網>about>正文 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香港買黃金要交稅嗎?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克數重量與當日匯率。比如內地顧客頻繁光顧香港,卻仍有很多人不了解香港澳門的「兩」與內地的「兩」完全不是一回事。黃金怎麼買 而香港的金首飾店偏偏都以「兩」來標註價格。很多內地遊客就這樣迷失在了「兩」的海洋中,以為撿到了大便宜。
  • 地球上只剩一棵的「神樹」,就在中國,一兩黃金換不到一兩木屑
    現在的市場價值更是超過了黃金,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擁有。一兩黃金比不過一兩木屑,不是空談。
  • 一兩香料一兩金 龍涎香最為名貴
    古代經廣州港進口的香料還包括乳香、龍涎香、降真香、檀香、沉香等不下十餘種,其中以龍涎香最為名貴,幾乎一兩香料一兩金。龍涎香其實是抹香鯨的分泌物,由於它未能消化魷魚、章魚的喙骨,會在腸道內與分泌物結成固體後再吐出。
  • 古時一兩黃金換算現在到底是多少錢?《武林外傳》夥計工資低嗎?
    古代在未統一貨幣之前,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各式各樣,後來統一後也有很多不同的計量單位,比如銅錢,白銀,黃金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影視劇中也常見到的。那麼這些常用的貨幣,尤其是黃金。如果換算到現在的人民幣,到底值多少錢呢?
  • 古代一兩白銀相當於今天多少貨幣?
    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係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據描述:「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看你月收入是幾兩?
    我們常常在那些古裝影視劇裡看見消費的場景,小二總會笑著說,客官,這個需要一兩銀子。銀子是流通的非常廣的貨幣,不像黃金那麼珍貴,但是遠比銅錢值錢,而且一兩銀子能夠買的東西太多了。古代的衣食住行都沒有我們現在方便,但是因為歷史的發展,很多人對古代人的生活非常好奇,比如他們一兩銀子可以買多少東西呢?等於多少人民幣呢?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看完終於知道了!
    我們常常在那些古裝影視劇裡看見消費的場景,小二總會笑著說,客官,這個需要一兩銀子。銀子是流通的非常廣的貨幣,不像黃金那麼珍貴,但是遠比銅錢值錢,而且一兩銀子能夠買的東西太多了。  古代的衣食住行都沒有我們現在方便,但是因為歷史的發展,很多人對古代人的生活非常好奇,比如他們一兩銀子可以買多少東西呢?等於多少人民幣呢?
  • 香港買金一兩僅37.5克? 港澳買黃金要問成色
    隨著黃金價格的回落,市場再次掀起了抄底熱,購買黃金首飾、金條金幣的居民數量眾多,很多人甚至不惜重金出境旅遊,瘋狂採購據說比內地便宜許多的黃金產品。然而,「中招」的人數量真不少,有人買回了成色不足的千足金,有人當時以為佔了大便宜,回來折算成人民幣,價格與內地的完全一致。  我們該如何提防境外買金的陷阱呢?
  • 一兩包子3個,可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我們知道,在現行的公制下,一兩等於50克,而舊行的市制裡,一斤16兩,一兩是31.25克。在餐館裡,「兩」也是一種獨特的計量單位。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
  • 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加一物,祛溼排寒,體重也悄悄降下來
    茯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材,而且中醫講:一兩茯苓一兩金,經常用茯苓泡水喝,對於養生保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堅持用茯苓泡水喝,這些好處可能會等著你,若搭配一物,效果翻倍止咳化痰。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加一物,祛溼排寒,體重也悄悄降下來陳皮:相信大家對於陳皮也是非常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經常喜歡用陳皮泡水喝,也具有很好的養生保健功效。
  • 女子患癌後每天一兩石斛煎水當茶喝 半年後悲劇了
    (原標題:杭州女子患癌後,每天一兩鐵皮石斛煎水當茶喝!沈女士選擇的進補材料是新鮮的鐵皮石斛,每天1兩的樣子,煎水當茶喝。其實喝了一段時間之後,她也沒什麼明顯的感覺,想著吃補藥總沒壞處,可能療效是得靠很長時間積累的。
  • 民間俗話一兩陳皮一兩金,懂食用竟有這些好處
    而且陳皮在乾燥環境之下,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而且保存的時間越久陳皮就越好,而民間俗話一兩陳皮一兩金,你知道陳皮究竟有哪些好處嗎?俗話的好一兩陳皮一兩金,這句話就已經充分展示了陳皮的優勢,可見陳皮的價值非常高,所以陳皮現在在市面上備受人們的追捧,也成為了食材界人們經常購買的一種。並且對於陳皮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備受青睞,也是宮廷配方當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
  • 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紅樓夢:劉姥姥進大觀園可見一斑
    俠客這個還是要追到銀兩傳入的起源,銀子基本上是從美洲引進的,明朝本國是很少的因此也就能用白銀做貨幣,唐宋時期一般用的是銅錢和紙幣,魏晉南北朝也是一些銅錢和絹帛秦漢的時候一般也是黃金或者是黃銅和銅錢銅錢所以,真正開始大量使用,就是明朝以後了,雖然明朝以及晚晴用的都有白銀,但是兌換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就跟咱們現在和10年前用的錢一樣,都是一樣的面值,但是買的東西是不一樣多了清朝中晚期,一兩銀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還真不少!
    所以,過去一兩大約是15到44克。 清朝一兩銀子大約37克,可以買120斤米(這時候一斤已經是500克了); 也就是說,120斤米大約要160元錢,那麼每克銀大約相當於4元錢。 那麼一兩銀子大約相當於60-200元錢。 但是用不同的東西來折算是不同的感覺。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算算你一個月薪水有幾兩銀子
    銀很久以前便已經是一種硬通貨,那麼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現在月收入又值得多少銀子呢?首先我們按照單純的價格來看,國際上的銀價是按金衡制,也就按照每盎司(33.10克)來計算的。2019年12月30日,一克白銀等同於3.65元人民幣的價格。而如今一兩等同於一斤的十分之一,也就等於50克。那麼一兩白銀也就抵值182.5元。
  • 一兩茯苓一兩金,經常吃茯苓,身體會有怎樣的變化?能否天天吃?
    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一種食材,搭配各種食物進行使用,用途十分廣泛,在民間長有「一兩茯苓一兩金」的說法。那麼經常吃茯苓對身體有哪些好處?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會有所了解。經常吃茯苓,身體可能會有怎樣的改變?1. 免疫力提高,生病的次數減少茯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硒元素,這些物質能有效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促進免疫細胞的分裂,從而有更強的抵禦病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