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馬座A黑洞中,發現奇怪準周期閃爍,每30分鐘就閃亮一次!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使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天文學家,在來自銀河系中心人馬座(SGR)A*的毫米波中發現了準周期閃爍,研究表明:這些閃爍是由於軌道半徑小於水星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射電斑點旋轉造成。
-
在銀河系人馬座A中,發現奇怪準周期閃爍,每30分鐘就閃亮一次
使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天文學家,在來自銀河系中心人馬座(SGR)A*的毫米波中發現了準周期閃爍,研究表明:這些閃爍是由於軌道半徑小於水星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射電斑點旋轉造成,這一次,我們利用ALMA獲得了10天、每天70分鐘的人馬座A*黑洞無線電波強度變化的高質量數據,然後發現了兩個趨勢:典型時間尺度為30分鐘的準周期變化和長達一小時的緩慢變化。
-
黑洞鎖定人馬座A*
眾所周知,因為黑洞的引力場大到任何東西、包括光都無法逃逸,自然就不能通過光的反射進行直接觀測。那人馬座A*是如何被觀測大小的呢?答案是,當物質被黑洞吸引墜入時,受到重力作用,物質會加熱而產生輻射。這些輻射線通過射電望遠鏡可以觀察到。1974年,科學家通過射電望遠鏡,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緻密射電源人馬座A*。在離它1光年的範圍裡,擁擠著1000萬顆恆星。
-
被稱為」怪獸「般的黑洞「人馬座A」
科學家預測,在銀河系中也有被剝離了大氣層的恆星在環繞銀心黑洞,但恆星與黑洞之間如此近距離的相遇大約每10萬年才會發生一次。為了觀測這次黑洞「謀殺」,科學家監測了幾十萬個星系,目的是找到一次來自於先前處於休眠狀態的星系中央黑洞的紫外光爆發。早在2010年,他們終於發現了這樣一次閃亮。
-
在2.5億光年外,發現黑洞周期性耀斑,每9小時發生一次X射線爆發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歐空局X射線空間望遠鏡XMM-牛頓探測到來自遙遠星系前所未有的周期性X射線輻射耀斑,這可能有助於解釋活動黑洞的一些神秘行為。XMM-牛頓,是最強大的X射線天文臺,在大約2.5億光年之外GSN 069星系核心的活動黑洞中發現了一些神秘閃光。2018年12月24日,天文學家發現光源的亮度突然增加了100倍,然後在1小時內變暗到正常水平,9小時後再次閃亮。
-
發現2.5萬光年外的黑洞附近,每8分鐘爆發一次黑洞風
這種氣體(電離氦和氫)每8分鐘就會爆發一次,這是首次在黑洞周圍發現這種現象,這項發現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對象是Swift J1357.2-0933,首次被發現是一個x射線瞬態系統:一個表現出劇烈爆發的系統。這些瞬態都是由一顆低質量恆星(類似於太陽)和一顆緻密物體(可以是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組成。
-
首次發現2.5萬光年外的黑洞附近,每8分鐘爆發一次黑洞風
天體物理學家在距離地球至少2.5萬光年的一個黑洞附近,發現了一股非常熾熱、密度很高的外溢黑洞風。這種氣體(電離氦和氫)每8分鐘就會爆發一次,這是首次在黑洞周圍發現這種現象,這項發現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對象是Swift J1357.2-0933,首次被發現是一個x射線瞬態系統:一個表現出劇烈爆發的系統。
-
「沉寂已久」的黑洞人馬座A*突然爆發,發生了什麼?
位於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在平時都是較安靜的。她不是一個會向她周圍的空間頻繁噴射光和熱的黑洞;相反,大多數時候,她都很低調隨和,她發出的光變化程度都很小。然而,是「大多數時候」。天文學家們發現她開始變得極度瘋狂,她現在的一次噴射要比之前的正常程度亮75倍。
-
意外發現黑洞的周期性耀斑,每隔9個小時發生一次X射線爆發!
歐空局X射線空間望遠鏡XMM-牛頓探測到來自遙遠星系前所未有的周期性X射線輻射耀斑,這可能有助於解釋活動黑洞的一些神秘行為。XMM-牛頓,是最強大的X射線天文臺,在大約2.5億光年之外GSN 069星系核心的活動黑洞中發現了一些神秘閃光。2018年12月24日,天文學家發現光源的亮度突然增加了100倍,然後在1小時內變暗到正常水平,9小時後再次閃亮。
-
意外發現黑洞的周期性耀斑,每隔9個小時發生一次X射線爆發!
巨大的黑洞像蠟燭一樣有規律地閃爍,但從2018年12月開始在GSN 069中看到快速、重複變化是完全新的東西。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XMM-牛頓和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一起進行了進一步的觀測,證實了遙遠的黑洞仍然保持著活動節奏,每隔9個小時就會發出幾乎周期性的X射線爆發,研究人員稱這種新現象為「準周期性爆發」(QPEs)。X射線發射來自正在被吸進黑洞並在這個過程中加熱的物質。
-
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主角,為什麼不是人馬座,而是M87星系黑洞?
引言:人馬座A*被公認為離地球最近的超重黑洞,因此它被看作是研究黑洞物理的最佳目標。但是科學家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主角卻不是人馬座A*而是M87*星系黑洞,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們總結出了四大原因,分別從體積、重量、視界直徑和塵埃幹擾度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
銀河系中心真有黑洞嗎?400多萬個太陽質量人馬座A黑洞得了解
目前的數據間接證明了,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心確實有一個黑洞,而且是超大質量的黑洞。它處於人馬座A結構中,我們稱這個黑洞為人馬座A*。其質量大約為400多萬個太陽質量,直徑約為4400萬千米。本文將簡略的介紹這個黑洞。人馬座A*位於銀河系中心,是靠近人馬星座和天蠍星座邊界的一個明亮而緻密的無線電波源(astronomical radio source)。
-
@愛因斯坦,快看人馬座A*!
Calçada) 簡單講解一下,這個軌道是一顆名叫S2的恆星圍繞一個叫做人馬座A*(Sagittarius A*)的黑洞的行動路線。 S2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呢?早在1990年代,這顆位於銀河系的恆星就進入了科學家的視野,它每16年繞人馬座A*這顆黑洞一圈,最近的時候距離黑洞只有17光時。
-
科學家們發現人馬座A附近可能有成千上萬個小型黑洞
(原標題:科學家們發現人馬座A附近可能有成千上萬個小型黑洞)
-
肉眼能夠看到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超大質量黑洞嗎?
海山二A的半徑約太陽的240倍,也就是1.6億多千米,比人馬座A*黑洞史瓦西半徑還要大12.8.倍。但有一顆迄今發現最大體積的恆星,叫盾牌座uy,半徑約太陽1708倍,也就是約11.9億千米,將近比人馬座A*史瓦西半徑大100倍。
-
NASA用VR模擬黑洞人馬座A*周圍宇宙的500年演化
來源:映維網 作者 流水原通過將錢德拉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與超級計算機模擬和虛擬實境技術相結合,一種全新的可視化技術能夠允許用戶體驗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的周圍宇宙在過去500年間的演化。
-
天文學家發現半人馬座A星系吞食星系
天文學家發現半人馬座A星系吞食星系 左圖顯示的是半人馬座A星系可見光圖片,右圖是半人馬座A紅外圖片。右圖可見一個被半人馬座A吞食的星系所留下的四邊形「殘骸」。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通過對半人馬座A星系新紅外照片進行分析,發現了其數百萬年前所吞食的一個星系蒼白的氣體「殘骸」。 科學家認為,數百萬年前,半人馬座A星系和一個星系碰撞,半人馬座A將其吞食。由於星際塵埃的遮擋,該星系的平行四邊形殘骸無法被觀測到。
-
中外科學家8年觀測銀河系人馬座A*獲新發現圖
自美國天文學家提出「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的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後,30多年來,各國天文學家對它將信將疑。昨天,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宣布,由該所沈志強研究員擔綱的一個國際天文研究小組,通過8年研究,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
-
以每秒24000公裡速度圍著人馬座A★旋轉繞黑洞公轉迄今最快的恆星...
原標題:以每秒24000公裡速度圍著人馬座A★旋轉繞黑洞公轉迄今最快的恆星驚現14日,科隆大學發布公告稱,其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運動最快的恆星,以每秒24000公裡的速度繞著黑洞人馬座A★旋轉。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
據科學家對這個黑洞觀察到的數據顯示,這個超級大的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距離地球有35億光年。這個黑洞是一個蝎虎座BL型天體,從兩千零八年至今已被都是發現為測量過最巨大的超級大質量的黑洞。在宇宙中有沒有質量最大的黑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