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2020-05-05 智慧黑科技

去年11月28日,《自然》在線發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成果: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一發現與以往不同。但是,隨著研究人員繼續考慮,有一件事很明顯:沒有「怪物」。

太陽質量黑洞或恆星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塌而形成的黑洞,通常約為太陽質量的 20-30倍。所以當2019年11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學家劉繼峰的科學家報導發現了一個黑洞的質量是我們太陽的70倍。

這將是迄今為止(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黑洞,一項突破性的發現將徹底改變我們對這些物體的認識。但是,在進行了這項工作之後,許多科學家質疑了這些發現,因為它們似乎不太可能。實際上,有少量研究發現證據完全證明了這種黑洞的可能性。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2019年12月,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學博士生與他人共同撰寫了一篇在線論文,以證明這不是70太陽質量的黑洞。大約在同一時間,出現了另外兩篇反駁該發現的論文,一篇由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理論天文學家領導的團隊,另一篇由來自奧克蘭大學的博士生領導,比利時魯汶大學KU天文研究所。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藝術家描繪的巨大恆星質量黑洞,一些研究人員懷疑其存在於雙星系統LB1中,它從附近的藍色伴星中吸收氣體。在許多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證明LB1中的黑洞是超大規模的可能性。

4月29日,星期三,阿卜杜勒·馬西在評論中寫道,該團隊在對該系統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得出結論「沒有證據表明存在巨大的黑洞」。

當天,中國的科學家劉繼峰的團隊用自己的評論回應,儘管他們不同意其他研究人員的觀點,但他們確實同意系統中沒有70個太陽質量黑洞。

原始的「發現」

劉繼峰的團隊最初在發現二進位或兩對象系統LS V +22 25(或簡稱LB-1)時發現了有問題的對象,他們在2019年11月27日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同行評審研究中對此進行了描述。他們描述了一個具有70個太陽質量黑洞和8個太陽質量恆星相互繞行的系統。這顆恆星由於明亮而明顯,很容易被發現。

但是所謂的怪物黑洞?沒那麼多。

通常,在具有恆星質量黑洞的系統中,系統會發出明亮的X射線輻射,科學家可以用來識別它。當黑洞增加或從系統中的其他物體中吸取材料時,將創建此發射線。但由於LB-1的黑洞不會積聚其夥伴恆星的物質,因此不會產生X射線發射線。

因此,要確定黑洞系統中的第二個對象,團隊必須依靠更微妙的變化,即H-alpha發射線,這是一條光譜線或者是物體觀察到的光譜中的暗線,可用於識別構成該物質來源的分子或原子。

劉繼峰的團隊假設此H-alpha發射線來自吸積盤,即黑洞從黑洞周圍的其他物體吸入的氣體和塵埃盤。通過觀察該發射線如何擺動,他們確定了軌道運動和黑洞的大小。

但是,對這種微妙的擺動信號的解釋(這種導致劉繼峰團隊確定黑洞的存在和巨大的H-alpha發射線)是其他研究人員有問題的主要發現。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沒有「怪獸黑洞」

三篇論文最初於2019年發表,以回應劉繼峰團隊的所謂發現,這條微弱的H-alpha發射線的運動實際上是一種光學幻覺,劉繼峰的團隊計算出的軌道運動確定了黑色孔的尺寸不正確。

「他們發現黑洞不是來自黑洞的擺動,而是更可能是其子星(它的恆星)的軌道運動的結果,從而完全減輕了黑洞的質量,」該衛星的高級科學家傑基·法赫蒂說道。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 StarTalk Radio」的聯合主持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媒體。

阿卜杜勒·馬西小組在論文中使用了過去三個月(或自該主題的最後一篇論文以來)在加那利群島拉帕爾瑪島上使用弗拉芒·墨卡託望遠鏡進行的觀測,並「發現用來測量黑洞質量的方法實際上是假的。」薩娜補充說,阿卜杜勒·馬西 「顯示出相同的視在信號是由可見B星伴星的光譜線的運動產生的。」

因此,薩那解釋說:「一旦我們考慮到B型恆星的運動頻譜中,用於計算(假定的)黑洞的質量的信號消失了,並且數據中沒有留下高質量黑洞的跡象。」

總結他們的主要發現,「我們表明,這個複雜的發射線被與恆星相關的吸收線所汙染,而劉繼峰和他的團隊沒有解釋這一吸收線,」阿卜杜勒·馬西認為。

但是阿卜杜勒·馬西的團隊不僅找到更多證據證明該物體不是70太陽質量的黑洞,他們還對LB1系統中的實際情況有更好的了解。

薩那說:「通過分析這些新的高解析度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LB1雙星系統很可能是由一顆剝離的恆星和一個質量更大的快速旋轉的Be恆星形成的。」 (Be恆星是具有B型光譜類型和發射線的恆星類型。)「強烈的H-alpha輻射來自Be恆星,」 Sana說。「在原始數據中看不到Be星的特徵,因為光譜線非常寬,很淺並且移動不大(因為Be星比剝離的B星大得多)。」

Faherty補充說:「阿卜杜勒·馬西的團隊獲得了有助於分析的新的高光譜解析度數據,閱讀該論文似乎是一種健全而穩健的分析。」

Sana得出結論,雖然這意味著LB1看起來與劉繼峰的團隊最初建議的有很大不同,但它仍然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系統。他們說:「這種剝奪恆星+ Be恆星系統非常罕見,所以我們仍然對從LB1中學到什麼感到非常興奮。」

達成一致與反駁

劉繼峰的團隊很快對Abdul-Masih的新論文做出了回應,並於當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評論。他們在這篇評論中寫道,「根據最近的光譜觀察和進一步分析,重新審查了這些論點」。但是,儘管劉繼峰的團隊不同意該系統新分析的所有方面,但他們確實在很多方面達成了一致。

他們一致認為,可以完全排除LB1中有70個太陽質量黑洞的可能性。法赫蒂說:「回應並不反對先前提到的作出解釋的可能性。」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有問題!中國科學家發現 LB1「怪物黑洞」 西方揭穿黑洞更多秘密

阿卜杜勒-馬西說:「我很高興劉繼峰先生和他的團隊接受我們對該系統的解釋。該系統確實非常複雜,我認為他們對新近紅外數據的分析可能非常有用。」

但是,與阿卜杜勒·馬西和其他對原始論文做出回應的研究人員不同,劉的團隊仍然斷言,該系統中的黑洞有可能在23至65個太陽質量之間。法赫蒂說:「但這伴隨著他們的所有警告。」

Faherty說:「他們在信中做出的最有說服力的聲明是'我們接受對H-alpha譜的解釋比最初設想的更為複雜。」

她補充說,儘管該系統很可能是El-Badry和Abdul-Masih的團隊所描述的,但「正如劉繼峰和團隊所言,陪審團仍在討論之中。為確定該系統可能包含的內容,還需要進行更詳細的觀察,」她說。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關於黑洞的發現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本人並不認為黑洞確實存在,這些超重的怪物會捕獲進入它們的所有物體。沒有什麼可以逃脫,甚至沒有光。 在1965年1月,即愛因斯坦去世十年後,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證明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詳細描述;在他們的心臟,黑洞隱藏著一個奇異之處,所有已知的自然規律都在其中停止了。自愛因斯坦以來,他開創性的文章仍被視為對廣義相對論的最重要貢獻。
  • 探索黑洞秘密!科學家:空中的漣漪檢測黑洞「頭髮」真可以嗎?
    新的研究表明,鎖定在黑洞中的信息可以通過感覺它們的「頭髮」來檢測。黑洞是具有巨大引力的天體,一旦它越過事件視界或不返回信息,甚至沒有光會從黑洞中逃脫。黑洞的事件視界將其中的秘密鎖定在其中的秘密,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物理學的理解。
  • 中國的慧眼衛星,發現了黑洞的「秘密」
    一在宇宙中,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死亡時,恆星最終可能會坍縮成一個黑洞。如果這個黑洞不是孤單地遊蕩在空間之中,而是有一個恆星陪伴,那麼這顆伴星的物質將被黑洞強大的引力所無情地「掠奪」。
  • 最大恆星級黑洞被發現,現有黑洞理論被顛覆,中國科學家功不可沒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黑洞的中心就是我們常說的「奇點」,黑洞的前身——死去的恆星質量在這裡被無限壓縮到極限,並且密度無限大。那麼,黑洞究竟有多大呢?科學家表示,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最大質量不會坍縮超過太陽質量的25倍,即使它的前身恆星質量可以達到太陽的100倍甚至更大,在經過一系列物質損失後,最終黑洞的質量也會小很多。
  • 中國的慧眼衛星,發現了黑洞的「秘密」
    一在宇宙中,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死亡時,恆星最終可能會坍縮成一個黑洞。如果這個黑洞不是孤單地遊蕩在空間之中,而是有一個恆星陪伴,那麼這顆伴星的物質將被黑洞強大的引力所無情地「掠奪」。二上個世紀80年代,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低頻QPO現象,它被認為起源於吸積流的內部。但30多年來,它產生的確切物理機制依然沒有被很好的理解。
  •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實習記者 餘昊原2020年,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許多文學形式中,黑洞一詞都有了其更深的含義,但對於物理學家,黑洞始終是巨型恆星自然耗盡死亡後的產物。
  • 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原標題: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把最重要的物理學獎項頒給這三位科學家
  • 宇宙其實在黑洞的內部?科學家建立新模型,到底有什麼新發現?
    宇宙其實在黑洞的內部?科學家建立新模型,到底有什麼新發現?自從人類發展科學開始,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人類起源的探尋。這一問題似乎沒有邊界,永遠都看不到它在哪裡,不確定性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對於地球上消失的歷史,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時間成為了最大的阻礙,有很多的科學家,更多的研究和目光放在了研究宇宙起源的問題上。或許宇宙的秘密被解開,人類的起源就迎刃而解了。曾經我們以為宇宙的形成就是由於一場爆炸所形成的,但是科學家們建立了新的模型,認為宇宙其實就是一個黑洞,我們正處於黑洞的內部,這樣的觀點是否得到了證實呢?
  • 黑洞中的「小個子」- 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小的黑洞
    黑洞的大小有所不同,從比太陽重幾倍的適中的大小到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怪物。但是現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小的黑洞,這可能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物體。長期以來,黑洞只被認為有兩個大小範圍。
  • 黑洞王者被科學家發現,顛覆以往科學認知,或將改寫黑洞研究理論
    白洞對於科學家來說更加神秘,因為白洞的隱匿性,甚至比黑洞更神秘。雖然很多科學家認為,一些類星體應該是白洞,但是經過長期的研究,科學家依舊沒有找到任何證據。現在黑洞是人類唯一發現的天體,但是我們現在對於黑洞知之甚少。今天美女小倩給大家說一下黑洞的新發現,希望朋友們能夠加我粉絲一起探討。我們的宇宙中有很多神奇的黑洞,以往科學家認為黑洞的質量有其內在的限制,因為這是一些物理條件造成的原因。
  • 黑洞,溫柔的殺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黑洞活在孕育新恆星
    這個範圍直徑大約2萬光年,厚度也有1萬光年。著無數的恆星,就像眾星拱月一樣,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稱之為人馬座A*。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憑藉著極其恐怖的引力,拉動著方圓數萬光年宇宙空間內的天體圍繞自己公轉。科學家們以前認為,銀河系的中心都是老年的恆星,有的甚至超過100億年。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研究黑洞獲諾獎:他們發現了宇宙最暗處的秘密
    羅傑·彭羅斯的獲獎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的獲獎理由則是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這三位科學家分別來自英國、德國和美國。其中,安德裡亞·格茲因為是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而更受到輿論的關注。
  • 科學家終於發現介於較小黑洞和超大黑洞之間的罕見黑洞類型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們最近才能捕捉到黑洞的圖像,但他們對黑洞卻了解得不少。這些密度極高的天體會吸收任何靠其很近的天體,它們是大多數星系的中心,至少天文學家是這樣認為的。 另外目前已知的是黑洞有兩種類型:標準版(較小版)的質量被認為是太陽的5到100倍;另一個版本是超大質量版,其質量是太陽的1000倍以上。
  • 科學家終於發現介於較小黑洞和超大黑洞之間的罕見黑洞類型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們最近才能捕捉到黑洞的圖像,但他們對黑洞卻了解得不少。
  • 發現巨大「怪物黑洞」 每天狂吸12個月球(圖)
    有一個國際天文團隊發現,在距離地球大約有2.5億光年的地方,有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約為太陽的40萬倍。而且這個黑洞還有自己的「吃飯時間」,大約每隔9小時,就會吞噬周邊的物質,就連科學家亦感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此個團隊是由NASA和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科學家們所組成的,據他們所觀察到的數據顯示,該黑洞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的「GSN 069」星系。
  • 這個新發現的怪物黑洞對於理論來說太大了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黑洞,它非常大,以至於理論張力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中國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恆星質量的黑洞,它看起來比地球的太陽要重68倍,幾乎是目前認為的最重黑洞的三倍。
  • 5個有關黑洞的秘密:黑洞裡有什麼?通過黑洞可進入另一宇宙嗎?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個黑洞裡,會發生什麼?黑洞這個宇宙現象基本上是由暗物質組成的。值得一提的是,黑洞的確切性質和行為仍然是一個謎,許多天體物理學家正在試圖找到原因。「白洞」的概念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有一個區域的物質被吸收了,那麼物質一定會從另一個區域出來。即: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備註:這一點實質是間接介紹黑洞,表面上是在說白洞。1.黑洞裡有什麼?
  • 微科普|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2020年,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的研究表明,相對論理論有力預測了黑洞的形成;賴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Ghez)則發現,一個隱形且極重的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而超大質量黑洞則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
  • 2019年黑洞最大的發現,其中科學家發現黑洞噴出不明飛行物
    現在,黑洞是否更像T先生還是希瑟·洛克利爾的問題純屬猜測。但專家說,世界上最大的引力波探測器可能很快就會找到證據來支持一種理論。不可能的大黑洞2019年11月,科學家說,他們發現了一個15000光年外的黑洞,這個黑洞如此之大,不應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