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木星不是恆星,那要如何解釋木星自己會發熱的現象?

2020-12-05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是行星家族中怪物一般的存在。

我們知道,構成木星的主要元素是氫和氦,和恆星是類似的構造。而且,木星巨大的體積,為它提供了足夠高的壓力的溫度,創造了核聚變的條件。

因此,今天有很多人認為,木星非常有可能成為一顆恆星。

事實上,早在很久以前,科學家就對這個問題感到非常困惑。

根據木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太陽輻射的熱量,科學家計算得出,木星表面的理論溫度,應該在-168℃左右。

而實際上,科學家們利用地球上的望遠鏡對木星進行觀測後發現,其表面溫度要比這個理論值高出來許多,大約有-139℃。

難道是觀測錯誤?抑或木星上還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1974年,美國的「先驅者」號探測器飛抵木星,開始了對木星的探索。經過測量發現,木星表面的溫度雖然比地面觀測的要低一些,大約有-148℃,但仍然大大超過了理論計算的數據。

科學家大膽猜測:木星內部有熱源!

經過計算,科學家發現,木星自身釋放出來的熱量,甚至超過了太陽為它提供的熱量,達到了後者的2.33倍!

那麼,木星的熱源從哪裡來呢?

有人表示:木星有強大的壓力,內部溫度又極高,還有大量的氫,自然是氫元素發生了氫聚變啊!

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根據科學家計算,木星的核心溫度大約是3萬度。這個數字聽起來很恐怖,但是想要自發形成氫聚變反應還是遠遠不夠的。而其內部的壓力也只有3000-4000GPa,也並不足以使氫聚變自然發生。

想要提供更高的溫度和壓力,就必須有更高的質量才可以。科學家計算結果表明,如果一個元素構成和木星同樣比例的天體想要自發開始氫聚變反應,其質量至少要達到木星的80倍!

那麼,木星的熱源又是從哪裡來呢?

有科學家指出,木星內部的熱源,其實並不是核聚變產生的,而是各種物質在內部作用下運動時產生的動能、勢能等,最終轉化成熱能的形式表現出來。

這麼聽起來,似乎木星就無法實現醜小鴨變身白天鵝的夢想了。

劇情即將反轉……

前蘇聯科學家蘇切科夫表示,人類對於木星核心溫度的觀測和計算,存在著很大的偏差。根據他的計算,木星的核心溫度不僅僅只有30000℃,而是達到了恐怖的280000℃!

如果木星真的具備如此高的核心溫度,那麼引爆這顆「太空氫彈」將不是個問題。

而我國科學家劉金沂也表示,木星的變化似乎能夠說明一些問題。在過去的2000年內,木星每1000年都會增加0.3%的亮度。這說明,木星的能量在增加。

事實上這也很好理解,在太陽不斷向外輻射能量的同時,那些來到木星附近的能量就會被木星吸收。一方面太陽的質量在減少,另一方面木星的質量卻得到了提升。

即使現在木星不是恆星,但是隨著長年累月的積累,木星很可能在未來積累到足夠的質量,從而完成蛻變。

科學家推測,大約在30億年後,木星將完成積累,成為太陽系另一顆明亮的巨星。到那個時候,太陽系將成為太陽和木星的雙星系統。到那天,對於地球來說,或許又將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這個數據還有待於科學家繼續探索。至於木星的熱源究竟是什麼,它到底是不是恆星,相信早晚有一天,科學家也會給出明確的答覆。

(人山人海,相遇不易。如果覺得小編這篇文章還可以,請點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陪我一起探索有趣的科學世界吧~)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失敗的恆星」木星,如果被點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木星自身無法像太陽一樣「燃燒」,那人類是否可以「點燃」木星,人為的讓它變成「太陽」呢? 如果木星被點燃,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恆星被定義為一顆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形發光等離子體,簡單說就是依靠自身內部的能量自發發光的天體。 自發的發光是恆星區別於其他天體的主要特徵,像行星,衛星等都是自身無法發光的,只能反射恆星的光。 如果木星被我們點燃,那它自然就會通過燃燒長期自發的發光,這樣看來我們的設想似乎是正確的。
  • 科學家發現,木星會自己發光,那它未來能夠變成恆星嗎?
    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在這八個行星中,木星是最大的一個,這個行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不但擁有遠勝其他七顆行星的質量和體積,還一直都是許多人心中的下一個太陽系恆星備選。雖然木星連褐矮星都不是,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堅定不移相信未來木星能夠成為一顆恆星。
  • 木星離成為恆星有多近?如果木星變成了恆星,我們身上會發生什麼
    最初的問題是:我聽說木星被稱為一顆失敗的恆星。因為如果早期太陽系的宇宙混沌有一些不同,木星的質量更大一點,它就有可能引發聚變,成為一顆恆星。有兩個問題:木星離成為恆星有多近?如果現在真的有較大的物體撞上木星,它會引發核聚變嗎?
  • 如果太陽毀滅了,木星是否會重新整編太陽系?
    如果太陽毀滅了,那麼木星也無法整編太陽系,因為太陽的生命在50億年後開始走向末期,這時候太陽會經歷紅巨星階段,變成了矮星,紅巨星外側大氣和物質在一次爆發中被拋掉,而木星可能會獲得一些質量,但不太可能達到褐矮星
  • 木星大氣中絕大部分是氫氣,閃電比地球強1萬倍,為啥沒點燃木星
    木星大氣層中氫氣含量特別高,高層大氣中佔到了90%以上,整個大氣層中氫氣含量約為75%到80%,而氫元素在整個木星中的含量也特別高,至少在70%以上,這和太陽裡面的氫元素含量差不多,但是太陽卻是一個發光發熱的星球,那為什麼木星不是呢?
  • 嚴格來說,木星不能稱為真正的行星,更不是恆星?
    此外,它還有個與其他行星不相同的特點:它是一顆發光的行星,有自己的能源。     通常,在人們的認識中,行星是不能直接發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陽的光線而發光。近些年來,通過對木星的研究,科學家們證實: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斷地向周圍的宇宙空間釋放,它釋放的能量,兩倍於它從太陽那裡所獲得的能量,說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來自它的內部。
  • 木星為啥是失敗的恆星?因為太陽太霸道了,那未來它會成為恆星嗎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我們太陽系中可供木星利用的物質太少了,根據恆星的最低質量來看,木星還差得很遠,目前木星的質量只是太陽的1‰,那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要達到太陽的8%才可以,因此木星要想成為恆星,質量至少需要增加到目前的80倍,但是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就佔據了99.86%的物質總量,太陽系除木星之外的七大行星和一些矮行星小行星加起來,質量也只有木星的2/5,所以即便把太陽之外,所有太陽系中的物質都補充到木星上
  • 如果木星突然變成恆星,對地球有何影響?
    但我們還是很想知道,太陽系如果多出一顆這樣的恆星會怎麼樣呢?地球還會出現生命嗎? 木星如何才能成為恆星? 木星需要大約需要80倍的現有質量才能成為一顆恆星,即便達到這樣的質量,木星這顆恆星(好吧,他現在是恆星了)和太陽完全不同。 即使木星恆星的質量比現有木星大很多,但它的實際直徑也只能比現在木星大20%左右,和太陽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額外的質量只會使它密度更大(因為質量大了同時引力也大了)。
  • 如果不是因為木星 金星今天可能很適合居住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項新研究認為,如果木星沒有改變其圍繞太陽的軌道,金星今天可能不會是一個悶熱、無水的地獄景象。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中所有其他行星質量的2.5倍。因為它比較巨大,所以它有能力幹擾其他行星的軌道。
  • 如果木星和土星合併在一起,會變成新的太陽嗎?
    引言:眾所周知,一個星系裡面通常只有一個恆星。當然,宇宙那麼大,還存在一些雙星系統,三星系統,甚至多星系統,但宇宙中絕大多束的星系都是單星系統。而太陽系的恆星就是太陽,如果有一天出現了第二顆恆星,會發生什麼呢?
  • 木星很大且含有氫和氦,為什麼木星不成為恆星呢?歸結於質量不夠
    不是每個天體都會成為一個恆星如果要讓木星成為一顆恆星的話,則需要考慮兩個因素,即:質量和組成成分。我們知道,木星是一個充滿氦和氫的浩瀚世界,這樣看來,它有點類似於恆星,但由於它缺少質量,不能產生一個足夠高的壓力和溫度來激活合成反應。
  • 木星會變成恆星麼?
    似乎,只要木星繼續吞吃太空中游離的氫,不斷長大就能成為下一個太陽了,這就不奇怪,為什麼廣大天文愛好者會提出「木星是否會變成恆星」這樣一個問題了。 然而,由於太陽系目前的狀態,以及木星與太陽之間巨大的質量差異,將導致木星沒有機會變成下一個太陽。
  •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在一起,會不會合併成第二個太陽?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這八大行星也是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研究的天體,那麼,此時有一個驚天疑問,那就是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在一起,會不會合併成另一個太陽?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木星與土星這兩個星球。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土星則是體積僅此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同屬氣態巨行星。
  • 木星能成為恆星嗎?
    要是太陽系也有兩顆恆星,那該多有趣啊!假定要把太陽系內部的某個星體升級為恆星,誰最合適呢?當然是木星了。八大行星之中,木星最大。在太陽系的整體質量中,太陽佔據了99.86%的份額;在剩下的0.14%之中,木星獨佔一半以上,達到了0.1%。也就是說,其他所有大行星加起來也沒有木星大。如果地球放到木星旁邊,就可以看出來地球的渺小和木星的巨大。
  • 木星是一顆氣態星球,如果太空人降落在木星上會不會直接穿過去?
    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有4顆行星是類地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另外4顆則是氣態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質量相當於其他7大行星質量總和。既然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那太空人如果降落到木星上會怎麼樣呢?會不會直接穿過去呢?
  • 木星有多恐怖?如果太空人掉進木星會怎樣?
    如果把太陽系中除木星之外的其他七大行星加起來,它們的總質量也只有木星的五分之二。那麼,木星的質量這麼大,它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木星上的環境又有多恐怖呢?木星的組成與太陽非常類似,主要由氫和氦組成,這兩者的質量佔比可達99%。雖然成分與恆星相同,但木星不是恆星,而只是氣態巨行星,這是因為它的質量還不夠高。
  • 如果小說成為現實,木星變成恆星,會導致人類滅絕嗎?
    會導致人類滅絕嗎?這個問題很有趣,假設它變成一顆與太陽亮度相同但質量不變的恆星,老實說,不會有那麼大的效果,S甚至可能毫無變化。當然,在太陽系中會有額外的熱源,但那將是相當遙遠的。我們知道太陽離地球1AU,1AU等於一個天文單位,約為1.496x10千米。木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2AU,其最近點為4.95AU,最遠點為5.46AU。
  • 木星比銀河系中某些恆星大,那麼為什麼木星沒有演化成恆星呢?
    很明顯,一個是太陽,另一個是木星,木星像一大勺冰淇淋,平均半徑為69,911公裡。那麼為什麼木星是行星而不是恆星?簡短的答案很簡單:木星的質量不足以將氫融合成氦。EBLM J0555-57Ab大約是木星質量的85倍,接近恆星的質量——如果它再低一點,它也不能融合氫。但是,如果我們的太陽系不同,木星會點燃成一顆恆星嗎?
  • 如果進入木星雲層, 會看到什麼樣的恐怖天氣
    大紅斑在對木星表面風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不可能錯過最著名的大紅斑。這個肆虐了超過350年的氣旋,從被發現的那一天開始就深深地困惑著歷代科學家。在這一次任務中,天文學家也對划過大紅斑邊緣的一根條帶進行了觀測。這種現象以前就曾經出現過,如今再次現身,科學家們沒有再一次錯過機會,對它進行了拍攝,試圖弄清楚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 如果木星撞上太陽,會發生什麼呢?
    回答:如果太陽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不敢想像....首先感謝你這個有趣的提問。雖然要想像出這個畫面很困難,但是大數據可以幫我們填補這個空白。但事實是,如果木星撞向太陽,它會從太陽那裡吸收大量的熱量。木星慢慢地降落到太陽中,將會迅速地切成小塊,並覆蓋在太陽的最上層,但是需要很長時間來提供加熱和電離它的熱量。如果木星撞向太陽,則會發生相反的情況。這裡有太多的能量很難把它轉移到恆星的所有質量上。因此,它會導致局部極度升溫,並極有可能導致太陽的爆炸物質噴射。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太陽的爆炸。為了得到一個複雜的熱傳遞的模擬案例,考慮太空梭返回地球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