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木星突然變成恆星,對地球有何影響?

2021-01-15 騰訊網

木星確實是太陽系中最有趣的一顆行星,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所有行星質量總和的兩倍還多,它沒有堅實的表面,元素組成和太陽基本相同。

然而,不幸的是,它沒能成為恆星,因為木星沒有足夠的質量在其核心引發聚變反應(足夠質量是成為恆星的必要條件)

另外,即使太陽系中所有的其他行星都與這顆氣態巨行星相撞,這些質量仍不足以將木星推至恆星狀態。

但我們還是很想知道,太陽系如果多出一顆這樣的恆星會怎麼樣呢?地球還會出現生命嗎?

木星如何才能成為恆星?

木星需要大約需要80倍的現有質量才能成為一顆恆星,即便達到這樣的質量,木星這顆恆星(好吧,他現在是恆星了)和太陽完全不同。

即使木星恆星的質量比現有木星大很多,但它的實際直徑也只能比現在木星大20%左右,和太陽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額外的質量只會使它密度更大(因為質量大了同時引力也大了)。

當木星有足夠質量(80倍現有質量)的時候,受引力作用,木星會被點燃,這種情況下會怎麼樣呢?

質量變大後木星對地球的影響。

80倍木星的質量只足以形成一顆紅矮星(積小、溫度低、燃燒氫氣的恆星)。就像所有的紅矮星一樣,它不會太亮,估計木星只能發出太陽亮度的0.3%左右。

因為木星離我們的距離是太陽的四倍(5.88億公裡遠),地球也不會從它那裡得到很多熱量,大約額外獲得1%-6%的能量。

這對地球而言應該問題不大,畢竟地球經歷過溫度跨度極大的時期,生命還是完全的延續了下來。

木星紅矮星會呈現出紅色,我們可以更容易從地球上看到它,和現在的月亮相比,考慮到它的距離和大小,它應該不會太亮。

另外,這時木星的重力會對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甚至是太陽)產生一些影響,我們知道現有木星引力就已經能影響太陽系其他行星的運行軌道了。

不過請你放心,這不足以使這些行星相互碰撞,或將它們發射出軌道,進入外層空間。

我們面臨的唯一威脅是來自小行星帶的太空巖石,木星可能會把它們送到地球,這也可能影響地球生命的演變。

但總的來說,木星變成紅矮星幾乎不會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本質的改變,我這裡說的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如果質量不變呢?

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因為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那麼我們就再浪漫一點。

假設它變成了一顆和太陽一樣大的恆星,但質量不變(沒法考慮多出一顆太陽質量的天體,太陽系會變成怎麼樣,只能假設質量不變了),我想大部分人想像中是這樣的。

根據地球和木星的相對位置,它們之間的距離最小為3.95 天文單位,最大為6.46 天文單位(當木星在太陽的遠側時)。

平方反比定律表明,與光源的距離增加一倍,光源的表觀亮度就會減少四分之一。所以當它最接近我們時,我們能得到太陽的1/16光和熱,這大約是滿月亮的2.5萬倍。

儘管它會打亂我們的季節,我們仍然有軸向傾斜的季節交替,地球會變得更熱,但應該還是適合居住的。

雖然這樣一顆木星對我們而言不是什麼好事,但也帶來一個好消息,由於火星離這顆木星恆星更近,所以火星的溫度將會變得更加「宜人」,或許它更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殖民地。

最後

無論如何,木星不可能成為一顆恆星,但如果真的變成了一顆恆星,對地球生命而言有一定影響,但對地球生命存在與否,我想除非它的引力大大增加,不然也很難影響地球生命存在與否。

相關焦點

  • 木星離成為恆星有多近?如果木星變成了恆星,我們身上會發生什麼
    最初的問題是:我聽說木星被稱為一顆失敗的恆星。因為如果早期太陽系的宇宙混沌有一些不同,木星的質量更大一點,它就有可能引發聚變,成為一顆恆星。有兩個問題:木星離成為恆星有多近?如果現在真的有較大的物體撞上木星,它會引發核聚變嗎?
  • 如果小說成為現實,木星變成恆星,會導致人類滅絕嗎?
    那麼就有人提出了一個奇妙的問題:如果木星突然變成一顆和太陽亮度相等的恆星這個問題很有趣,假設它變成一顆與太陽亮度相同但質量不變的恆星,老實說,不會有那麼大的效果,S甚至可能毫無變化。當然,在太陽系中會有額外的熱源,但那將是相當遙遠的。我們知道太陽離地球1AU,1AU等於一個天文單位,約為1.496x10千米。木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2AU,其最近點為4.95AU,最遠點為5.46AU。
  • 如果八大行星,有一顆突然消失不見,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
    可是由於火星這裡的太空環境差一些,後來發生了天體碰撞,讓火星生命滅絕,而火星也變成現在的荒涼模樣。由此可見,太陽系整個恆星系統的穩定對於地球以及地球生命有多麼的重要。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太陽系八大行星,有一顆行星突然消失不見,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
  • 太陽系「失敗的恆星」木星,如果被點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木星自身無法像太陽一樣「燃燒」,那人類是否可以「點燃」木星,人為的讓它變成「太陽」呢? 如果木星被點燃,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恆星被定義為一顆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形發光等離子體,簡單說就是依靠自身內部的能量自發發光的天體。 自發的發光是恆星區別於其他天體的主要特徵,像行星,衛星等都是自身無法發光的,只能反射恆星的光。 如果木星被我們點燃,那它自然就會通過燃燒長期自發的發光,這樣看來我們的設想似乎是正確的。
  • 假如木星點燃核聚變,成為恆星,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什麼影響?
    可能有人認為,太陽系有一個太陽就夠我們受得了,如果再來一個太陽,那還不熱死了?事實真會如此嗎?如果木星成 了一顆恆星,太陽系就有了兩個太陽,白天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天上掛著兩個太陽,一個非常耀眼,另一個則比較暗淡。木星離地球的距離是太陽到地球距離的4倍,即使它成為了一顆恆星,對於地球來說也是比較遙遠的一顆恆星。
  • 如果太陽系最大兩顆行星,木星和土星合併到一起,能否變成恆星?
    太陽系是我們人類最為熟悉的「恆星天體系統」,因為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成員,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太陽系內像地球一樣圍繞太陽公轉的大行星有八顆,我們稱為「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木星會變成恆星麼?
    似乎,只要木星繼續吞吃太空中游離的氫,不斷長大就能成為下一個太陽了,這就不奇怪,為什麼廣大天文愛好者會提出「木星是否會變成恆星」這樣一個問題了。 然而,由於太陽系目前的狀態,以及木星與太陽之間巨大的質量差異,將導致木星沒有機會變成下一個太陽。
  • 假如木星突然消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從距離上來看,木星與地球的間隔達到了7億公裡,按理說並不會對地球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但是,可他卻為何一直被人們稱為地球的守護神?
  • 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含有氫,它能變成恆星嗎?若能,將怎樣?
    木星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其質量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自古以來,這顆行星就被認為是繼太陽之後的主要空間物體。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體積大到可以容納1300個地球。但是,你有沒想過,如果木星變成了恆星,那會發生什麼呢?
  • 如果地球突然變的有木星那麼大,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來說將會怎麼樣
    木星上有一個已經肆虐了300多年的超級風暴——大紅斑,就可以放得下1個地球!如果把木星縮小成一個籃球那麼大的話,地球就只是一個直徑2釐米的玻璃彈珠。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地球體積等參數,地球的直徑為12756千米,體積為1.08623E+12立方千米,通過對比不難得出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408倍。
  • 如果木星吞噬了地球,科學家:地球連變成渣的機會都沒有
    曾有一顆質量是地球10倍的行星,它主要是一顆矽酸鹽冰核,以每秒46千米的撞擊速度撞向了木星,木星在撞擊後只留下了少量的質量。公裡,在這個速度下,如果地球離開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徑直朝木星飛去,需要大約242天的時間。
  • 能裝下1300個地球,充滿氫氣的木星,有可能被點燃變成太陽嗎?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點燃,僅僅是點燃了木星和地球大氣的混合氣體,而非木星本身。想讓木星變成「小太陽」,有且僅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觸發木星的氫元素核聚變反應,只有這樣,它才能從一顆行星,變成發光發熱的恆星。
  • 10億年後,木星會變成太陽系的第二恆星嗎?
    那麼,木星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來熱嗎?10億年後,木星會變成恆星,讓太陽系變為雙恆星系統嗎?究其原因,木星的質量太低了,無法像太陽那樣進行氫核聚變。在太陽中,氫核聚變並非發生在所有地方,僅在溫度達到1500萬度、壓力達到2500億個地球表面大氣壓的核心區域才能進行。只有當溫度和壓力足夠高時,氫原子核才有足夠高的能量和概率發生碰撞,從而結合成氦原子核,並產生能量。
  • 木星75%都是氫氣,如果把它點燃變成太陽,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在一些人的想像裡,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氫氣球,只要一把火,它就能變成「熊熊燃燒」的小太陽,成為太陽系第二顆恆星。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點燃,僅僅是點燃了木星和地球大氣的混合氣體,而非木星本身。
  •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為何說地球也會在瞬間消失?木星是否被高估了
    但是有了木星的守護,將近95%以上的危險都會被木星提前一步擋住,剩餘的5%還有月球和地球大氣層的保護,這才讓地球守護了生命萬物將近數億年的時間。對於地球來說,木星是必不可缺少的。若是某一天木星突然消失在太陽系內,那麼地球也將很可能在一瞬間突然消失。這麼說是絲毫不誇張的。畢竟木星是太陽系內質量除了太陽之外最大的行星。
  • 木星明明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沒能成為恆星?
    提到太陽系中的龐然大物,除了主星太陽之外,木星一定榜上有名。人類通過對木星的研究,為木星起了很多個名字:「地球衛士」、「太陽系殺手」等等,此外,也有一些人對木星感到不解,因為明明木星要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何木星卻並沒有變成恆星呢?
  • 太陽系最大兩顆氣態行星,木星和土星合併到一起,能否變成恆星?
    太陽系是我們人類最為熟悉的「恆星天體系統」,因為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成員,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太陽系內像地球一樣圍繞太陽公轉的大行星有八顆,我們稱為「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木星比1000個地球還大,它會成為恆星嗎?若成了恆星地球會怎樣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最大的天體,其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因此總有人認為木星將來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太陽,它質量增加的話終究會成為恆星。特別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有木星被點燃的片段,以至於某些人認為木星被點燃就會成為恆星,實際上木星並無成為恆星的可能,它即使被點燃,也不會成為恆星。
  •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幾乎從地球誕生之日起,月球就伴隨著地球,在長達45億年的時間裡和地球相互磨合,並在很多方面影響著地球,如果月球消失,肯定會對地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潮汐作用月球對地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地球海水的潮汐作用,地球表面積71%的是海洋,受月球和太陽引力的影響,導致地球海水呈現周期性的漲落,也就是潮汐作用,其中月球的影響比太陽更大。
  • 如果把木星和地球位置互換,木星上能誕生生命嗎?
    如果地球和木星調換一下位置,那麼氣態的木星將會變成固態的星球,而且組成成分將會和地球一樣;而地球將會因距離太陽過遠而形成氣態星球。也就是說,決定它們性狀、體積的並不是它們自身,而是它們與太陽的位置遠近,具體原因,我們詳細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