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性格的四大類型
美國西北大學的這項研究,把人們的性格分為四大類型,分別是:平均型(Average)、保守型(Reserved)、榜樣型(Role Models)、自我中心型(Self-Centered)。
你可能會問:這四種類型怎麼聽起來互相都不挨著啊?每個類型都是什麼意思?別著急,要想知道每個類型都有些什麼特點,我需要在這引入一套評價標準,這也是這套分類法的理論根基,叫做「大五人格理論」,英文是Big Five Basic Personality Traits。
這個理論很權威,是西方心理學界公認的五個對人類基本性格特徵的描述,它們分別是:開放性(Open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經質(Neuroticism)、宜人性(Agreeableness)。
我在這裡就不詳細解釋每一個性格特徵都包含什麼具體內容了,你不需要記住它們,你只需要知道,在我們接下裡說的這套性格分類模型中,它們是五個評價的維度,它們能幫助你理解,被歸入這四種類型的人到底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首先說平均型的人。這是最典型的類別,用「大五人格理論」來描述的話,平均型的人在神經質和外向性方面得分都很高,但在開放性方面得分比較低。我翻譯一下這句話,大致就是說平均型的人對人友好,但是情緒不太穩定,比較脆弱,而且這類人是不太愛嘗試新鮮事物的。研究者發現,很多女性都屬於平均型。
然後是保守型,這種類型的人,在開放性或神經質上的得分都較低,也就是說,他們的觀念保守,但是情緒很穩定;他們在宜人性和盡責性上的得分也不錯,這說明他們做事比較有責任心、踏實、自律,而且對他人比較信任、也很重情義。
接下來是榜樣型,這些人最明顯的特點是,只有神經質這一項得分很低,其他所有特徵上得分都很高。這說明這些人善於和人打交道、誠信可靠、思想包容開放;而神經質這項得分低,也正說明他們情緒穩定、堅強、有韌勁兒。這類人是做管理、做決策的理想類型。注意哈,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成為榜樣型的人,這點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最後一個是自我中心型,這些人在外向性方面得分特別高,也就是說他們擅長社交、充滿活力、喜歡運動和冒險;但是他們在開放性、宜人性和責任心方面得分較低,說明他們做事保守、自律性差、沒什麼責任心,對人也不算坦誠。研究者發現,大多數十幾歲的男孩子,都屬於這一類。
| 性格類型會隨著年齡流動
性格是流動的——這是一個足以顛覆你對性格認知的發現。為什麼這麼講?因為人們總想為自己的性格找個明確的分類,就像被歸入到某個「門派」一樣,這可以給我們找到一種歸屬感。可是,這種想法,並不科學。
美國西北大學團隊的這項研究發現,很多青少年都屬於自我中心型,但隨著年齡增加,屬於這一類別的人數會急劇下降;與之相對的是榜樣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屬於這類人的可能性也會急劇增加。這也不難理解,我們不是有句俗話,「越老成,越持重」嘛,這就是因為人生閱歷和經驗,讓性格類型發生了變化。
所以,現在西方心理學界更傾向於把性格看作多個連續的維度,隨著人們年齡增長、不斷成熟,個人的性格特點,在這些維度譜中所處的位置,也會不斷發生變化。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在想:我現在到底屬於哪種性格類型呢?是平均型、保守型、榜樣型,還是自我中心型?有可能你會感覺,自己好像哪種類型都不屬於。其實這也正常,具有這四類性格特點的人最多。但這並不是說,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屬於這四個集群裡面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