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DA算法的技術特點和基本原理介紹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RAMDA算法的技術特點和基本原理介紹

佚名 發表於 2018-06-19 17:54:00

隨著綠色環保、節能減排逐漸成為中國市場和社會的主題,政府監管力度逐年加大,對各類產品的低能耗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從剃鬚刀,吹風機這樣的小家電,到工業自動化生產線,種類繁多的電機在各種消費類產品和工業產品中扮演著核心角色,為了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電機控制技術變得尤為重要。針對中國市場,瑞薩在積極推廣高性能、低功耗RX單片機的同時,還開發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電機控制解決方案RAMDA算法,用以構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的驅動解決方案,幫助客戶開發新一代綠色環保的新產品。

家用電器保有量巨大,總能耗也十分可觀,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尤其對家用電器中的能耗大戶-空調器的能效要求逐年提高,其中空調壓縮機的驅動技術是提升能效的關鍵技術。

通過在RX單片機上結合RAMDA算法,客戶可以快速開發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空調室外機系統。

RAMDA算法簡介

•RAMDA算法是瑞薩電子提供的先進變頻驅動解決方案,瑞薩電子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RAMDA算法集電機控制和單相交流電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於一體,配合RAMDA程序框架,為用戶整體系統的開發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平臺和友好的用戶接口。

•RAMDA算法具備兩大核心技術:用於調節電源功率因數的A-PAM功能和先進的壓縮機驅動技術。而這樣的算法,不增加硬體成本,相反,兩大核心技術同時提供了精簡的硬體需求。

•經過長期的市場驗證,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

下圖為RAMDA控制邏輯框圖:

(點擊放大)

(1)用於功率因數校正的A-PAM技術

A-PAM技術有以下優點

•直流母線電壓可變

•變頻系統綜合效率可調節

基於A-PAM,用戶可以精確控制直流母線電壓的輸出值,在保證系統綜合效率的前提下,提供足夠的直流母線電壓。 與傳統PFC相比較,A-PAM可以限制直流母線電壓的輸出值,PFC電路效率也比較高。

通過限制直流母線電壓,客戶可以選擇更低耐壓等級的濾波電容器,實現更低的系統成本。例如在單相220V供電系統中,傳統PFC的輸出直流電壓一般在350[V]-390[V],系統設計者會選擇450[V]耐壓的濾波電容器。採用了A-PAM技術後,可以實時的根據負載的變化把直流母線電壓限制在最高340[V]±1[V],系統設計就可以選擇400[V]耐壓的濾波電容器,降低了系統的硬體成本。

另外,A-PAM技術不需要檢測交流電壓過零點或者幅值的硬體電路,進一步降低了系統成本。

(2)先進的壓縮機驅動技術

RAMDA算法提供基本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驅動功能,基於電機的基本參數(磁極數、繞組電阻、同步電感、最大磁通量、轉動慣量)使電機高效穩定的運轉。

而RAMDA算法與眾不同之處,是其獨創的力矩控制算法。

家電中普遍採用的都是單轉子類型的電機,如空調壓縮機等。在普通算法的驅動下,單轉子結構的電機會引發系統振動。這種振動時有害的。以空調系統為例,在低轉速(低於30[rps])的情況下,會形成系統共振,系統噪音提高,嚴重時還會造成空調系統應力集中點的損壞。在高速運轉中,電動機相電流的峰值高,諧波大,高頻的噪音高,並且限制了變頻器的輸出能力。針對這樣的市場要求,RAMDA算法包含了以下兩個力矩波動補償技術:

•G-type力矩控制

在G-type力矩控制作用下,系統振動達到最低,從而保證系統在低速下平穩、正常運轉,擴大了系統實際運行的低頻範圍。通過下圖可以看出,G-type力矩控制可以在低於30[rps]時大幅降低系統振動。

各種力矩控制作用下,系統振動振幅在各個轉速下的比較圖。

•M-type力矩控制

在M-type力矩控制作用下,變頻器輸出恆定的力矩,電動機相電流波形峰值下降,降低了諧波與功率損耗,降低了系統噪音。下圖為M-type力矩控制時的電動機相電流波形與沒有力矩控制是的電動機相電流的比較。

沒有力矩控制時的相電流波形

M-Type力矩控制時的相電流波形

獨創的過調製技術

與A-PAM技術相配合,提高直流母線電壓的利用率,過調製會帶來諧波失真。為了克服這一缺陷,RAMDA算法中限制諧波失真度低於10%,通過精準的計算調製度與輸出電壓和直流母線電壓比值之間的關係,RAMDA算法開發了獨創的過調製算法。如下圖所示如果不應用過調製技術,最大調製度只能到1.15。

線性調製                                   

在保證諧波失真度低於10%的情況下,應用RAMDA算法的過調製技術,調製度最大可以達到2。

過調製

弱磁控制功能

儘量避免輸出電壓飽和,保證在有限的直流母線電壓的情況下,輸出符合要求的力矩。

隨著轉速的不斷升高,繞組中的感應電壓幅值越來越高。 當直流母線電壓一定時,繞組端電壓的幅值有限。 這樣,如果仍然根據MTPA等算法發送電壓指令,繞組電壓甚至低於感應電動勢的電壓, 這就會導致繞組中的電流不足,逆變器無法輸送足夠的功率給電動機。 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有意在d-軸上增加負的電流,讓繞組電壓的相位超前感應電動勢, 以保持輸出到電動機的功率。這就是弱磁控制。 對於IPM電機來說,我們定義三種弱磁的「境界」 1)充分利用永磁扭矩和磁阻扭矩的MTPA算法。 2)直流母線電壓一定條件下,保持輸出扭矩恆定的「淺弱磁」 3)直流母線電壓一定條件下,保持高轉速和恆定輸出功率的「深度弱磁」。

弱磁控制基本原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常見加密算法DES、AES和RSA的原理和特點
    3.DES加密原理DES 使用一個 56 位的密鑰以及附加的 8 位奇偶校驗位,產生最大 64 位的分組大小。這是一個迭代的分組密碼,使用稱為 Feistel 的技術,其中將加密的文本塊分成兩半。使用子密鑰對其中一半應用循環功能,然後將輸出與另一半進行「異或」運算;接著交換這兩半,這一過程會繼續下去,但最後一個循環不交換。
  • 遙感的基本原理及技術特點介紹
    遙感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對地觀測綜合性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遙感技術的應用也日趨廣泛。隨著遙感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遙感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未來的遙感技術將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傅立葉紅外光譜儀基本原理和特點
    傅立葉紅外光譜儀是基於對幹涉後的紅外光進行傅立葉變換的原理而開發的紅外光譜儀,產品被廣泛用於醫藥化工、地礦、石油、煤炭等領域中。
  • 遙感的基本原理及技術特點
    基本概念  遙感一詞來源於英語「Remote Sensing」,其直譯為「遙遠的感知」,時間長了人們將它簡譯為遙感。遙感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對地觀測綜合性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遙感技術的應用也日趨廣泛。隨著遙感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遙感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未來的遙感技術將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關於遙感的科學含義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 廣義的解釋: 一切與目標物不接觸的遠距離探測。
  • LLC電路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及其特點的介紹
    CoolMOS 以其快恢復體二極體,低Qg 和Coss能夠完全滿足這些需求並大大提升電源系統的可靠性。   長期以來, 提升電源系統功率密度,效率以及系統的可靠性一直是研發人員面臨的重大課題。 提升電源的開關頻率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但是頻率的提升會影響到功率器件的開關損耗,使得提升頻率對硬開關拓撲來說效果並不十分明顯,硬開關拓撲已經達到了它的設計瓶頸。
  • 瑞薩電子核心電機控制解決方案RAMDA
    本文介紹了RAMDA算法的技術特點和基本原理。以空調室外機為例,基於瑞薩的RX高性能單片機結合RAMDA算法,開發者可以很容易的構建具備高質量、高性能電機驅動和功率因數校正功能的室外單晶片驅動方案。
  • 霍爾速度傳感器原理及算法介紹
    摘要:本文主要簡單介紹英飛凌霍爾系列傳感器在汽車領域速度檢測方面的應用。這些傳感器將各種輸入參量轉化為電信號,用於調節和控制發動機管理系統、安全系統和舒適性系統等。霍爾效應是比較理想的磁性感應技術,通過檢測磁場及其變化,轉化成電信號用於檢測速度,位置,角度等。霍爾傳感器具有許多優點,如結構簡單,魯棒性好,可靠性高,壽命長,功耗低,溫度範圍廣,抗幹擾能力強,耐灰塵油汙腐蝕等。
  • 機器學習算法XGBoost原理和實踐(上)
    小編在之前公眾號文章已介紹了xgboost的安裝方法,接下來將用兩篇文章,介紹XGboost的算法思想和基本原理、實戰(數據處理、核心代碼分享)。如果還沒有安裝包的讀者,請查看之前文章,喜歡可以關注公眾號!XGBoost是boosting算法的其中一種。Boosting算法的思想是將許多弱分類器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強分類器。
  • 量子計算機原理與退火算法的通俗解釋
    本文的目的是盡力用基礎易懂的語言來解釋自己所理解的量子物理的基礎理論並著重介紹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原理、量子計算機所使用的量子退火算法以及量子計算機的應用。關鍵詞:量子;量子糾纏;量子疊加態;經典;量子計算機;量子退火算法第1章  量子物理基礎理論介紹1.1  量子物理總述此處引用百度百科對量子物理的表述:量子物理(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
  • 從傳感器和算法原理講起 機器人是如何避障的
    就避障來說,移動機器人需要通過傳感器 實時獲取自身周圍障礙物信息,包括尺寸、形狀和位置等信息。避障使用的傳感器多種多樣,各有不同的原理和特點,目前常見的主要有視覺傳感器、雷射傳感器、紅外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PID算法原理介紹
    PID,就是「比例(proportional)、積分(integral)、微分(differential)」,是一種很常見的控制算法。
  • PWM基本原理介紹
    PWM(PulseWidthModulation)控制——脈衝寬度調製技術,通過對一系列脈衝的寬度進行調製,來等效地獲得所需要波形(含形狀和幅值)。
  • 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和分類
    千家安防網:射頻識別(RFID)技術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本文主要就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標準及分類進行探討,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射頻識別(RFID)技術。下面我們正式開始。
  • 相位調製的定義及基本原理介紹
    打開APP 相位調製的定義及基本原理介紹 發表於 2018-04-16 15:04:02 調相和調頻有密切的關係。調相時,同時有調頻伴隨發生;調頻時,也同時有調相伴隨發生,不過兩者的變化規律不同。   載波的相位對其參考相位的偏離值隨調製信號的瞬時值成比例變化的調製方式,稱為相位調製,或稱調相。調相和調頻有密切的關係。調相時,同時有調頻伴隨發生;調頻時,也同時有調相伴隨發生,不過兩者的變化規律不同。實際使用時很少採用調相制,它主要是用來作為得到調頻的一種方法。
  • 量子通信技術核心——量子計算算法
    Shor算法通過量子傅立葉變換,有效地在多項式時間內解決大數質因子分解問題;以Grover算法為代表的量子搜索算法,極大地提高搜索效率;量子通信技術利用量子的糾纏態實現信息傳遞;量子並行計算可以彌補智能算法中的某些不足,量子智能算法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小間距LED顯示屏特點原理介紹
    一、小間距LED顯示屏介紹了解小間距led顯示屏原理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何為 led小間距顯示屏,從字面理解就是間距比較小的led顯示屏。那麼這個間距到達要小到什麼程度才是呢?這個定義是相對的,不是覺得的,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
  •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大數據綜合應用...
    原標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大數據綜合應用高級研修班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項目辦公室 通人辦〔2018〕 第5號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
  • ofdm的基本原理
    結合簡要介紹OFDM的工作原理,輸入數據信元的速率為R,經過串並轉換後,分成M個並行的子數據流,每個子數據流的速率為R/M,在每個子數據流中的若干個比特分成一組,每組的數目取決於對應子載波上的調製方式,如PSK、QAM等。
  • 5G的三大場景和六大基本特點和關鍵技術
    這就對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三大場景下,5G具有6大基本特點。網絡速度提升,用戶體驗與感受才會有較大提高,網絡才能面對VR/超高清業務時不受限制,對網絡速度要求很高的業務才能被廣泛推廣和使用。因此,5G第一個特點就定義了速度的提升。 其實和每一代通信技術一樣,確切說5G的速度到底是多少是很難的,一方面峰值速度和用戶的實際體驗速度不一樣,不同的技術不同的時期速率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