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2000攝氏度高溫下會結冰,科學家由此揭開了天王星磁場之謎

2020-12-05 百年磨一劍

地球的中心是地核,其分為兩層,內部是6000攝氏度的固體鐵實心內核;外部則是由熔融鐵和鎳組成的2200攝氏度液體外核。

液態鐵含有很多帶電粒子,帶電粒子會在壓力作用下向壓力較低的地幔運動。運動的液態鐵導電流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永久性的磁場,由此產生了穩定性的南磁極、北磁極。

按照慣性思維,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應該也和地球一樣,擁有南北兩個磁極。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僅僅是在八大行星之中,就有天王星和海王星兩個例外。

1986年1月24日,美國旅行者2號以81400公裡的距離飛越天王星。在最靠近天王星的2個小時裡,研究人員仔細探究了天王星系統。

這次探究讓研究人員十分疑惑,因為根據「磁場強度計」的測試和記錄,天王星的磁場非常複雜,其除了南北兩極外,還有多個極,而且自轉方向和角度也不一致。海王星上也出現了同樣的的現象。

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稱為「姊妹星」。它們都是氣態行星;都是冰巨行星,天王星最低溫度-224攝氏度,海王星最低溫度-218攝氏度;兩個行星的大氣組成成分還基本一致,都是83%氫氣+15%氮氣+2%甲烷。

通過這些共同性,科學家們進行了嚴謹的分析推測。有人指出,天王星和海王星磁場混亂的情況,很可能是薄外殼循環流動的結果。即行星的電流運轉並非基於地核中產生,而是薄外殼中水、甲烷、氨和硫化氫組成的帶電流體推動的,簡稱「發電機效應」。

1988年,科學家們開始探測行星內部。驚訝地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這種富含水的行星內部,由於極端壓力和極端溫度的作用,會出現一種反常的冰元素——冰十八。

冰十八是一種超離子導體,其一部分呈現固態,一部分呈現液態。正是地幔中廣泛大量存在的冰十八,才使天王星和海王星出現了奇異的磁場。

2019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利用高能雷射和X射線成功製造出了冰十八。科學家們在實驗臺上盛了薄薄一層液態水,然後向水發射了6束雷射。這些雷射瞬間給了水400萬倍大氣壓的壓力,同時將水加熱到了2760攝氏度。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液態水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其中的氧原子瞬間凍結成立方晶格,形成一種全新的冰晶——冰十八。而水中的氫原子則會在晶格中亂竄,還會產生帶正電的質子,使冰十八具有導電能力。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家的觀念中,水在高溫作用下會變成水蒸氣。但誰能想到,經過2000攝氏度的極端高溫作用,水會變成冰,還會導致磁場紊亂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原來2000度的高溫下,還能結成冰!
    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原來2000度的高溫下,還能結成冰!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深知水的重要性,地球上的生物都離不開水。人人都知道,水有三種形態,在常溫下是一種液態水,如果溫度低於零下攝氏度,又會變成固態冰,當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又會變成水蒸汽,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 水在2000℃高溫下竟可以結冰?科學家發現水的第20種形態:冰十八
    按照我們一般的理解,星球的磁場一般會有南北兩極,像是地球磁場就擁有南磁極和北磁極。而根據旅行者2號傳回來的數據,天王星的磁場極為複雜,並非僅有南北兩極,而且與其自轉方向也不一致。
  • 水在2000℃的高溫下可以結冰,你能想像嗎
    水在兩千多度的高溫下可以結冰嗎?我們平常見到的水形態有三種,液態流動的水、固態凝結的冰還有蒸發為氣態的水蒸氣。其實自然界中還有很多特殊形態的水。比如說將冰箱裡凍了幾個小時的礦泉水,拿出往桌子上用力一放,液態的水就會迅速結冰。這種在零度以下還保持著液態的水就叫做過冷水。不僅如此,冰也存在著眾多的晶體結構。
  • 在2000℃高溫下,水可以結成冰?或與這2顆星球有關係!
    在2000℃高溫下,水可以結成冰?或與這2顆星球有關係!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生物離開水都無法生存下去,水資源也是構成人體必需的元素。通過日常生活我們知道,水是由三種形態的,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水這種物質是液態的,在溫度到達零攝氏度的時候,水的形態可以變成冰,也就是固體的,在溫度高達100攝氏度之後,水會變成液態,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水蒸氣。水的形態是怎樣的,這和水所處的環境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冰不僅僅在0℃以下形成,在2000℃的高溫下也可以結冰
    其實不僅僅是魚,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不能活在沒有水的地方。在地球上,70%上的面積被水覆蓋,而且地球上每一種生物都必需的物質,就比如在一個成年人的體內,水約佔體重的70%,因此水又被稱為「生命之源」。我們也知道水的化學組成成分是氫和氧,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無機物液體。我們也知道水有三種常見的狀態:氣態,液態以及固態。
  • 這種水能在2000℃的高溫下結冰?科學家稱這為「冰十八」
    大家在平時應該經常看到水吧,它雖然是一種液體,動物每天都會吸收一定量的水,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器官都運轉起來。水的重要性實在是不必多言了,不管是海洋生物還是陸地植物,都需要水。大家也早就已經知道了,水並不僅僅只有液體狀態,它具有三種存在狀態,這三種狀態還可以互相轉化。
  • 水在1650度高溫結冰了?神秘冰18被造出,科學家:存在地外世界
    趣味探索訊 水是世界萬物之源,也是地球最常見一種物質。
  • 水在零度以上不能結冰?科學家:2000的高溫能結成超級冰
    地球為何被稱為「水球」,那是因為地球被百分之七十的水環繞著,可以說水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任何動植物都離不開水,同時也包括了我們人類,人可以七天不吃飯,但是絕不能三天內不進一滴水,所以說水是我們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
  • 微觀世界的水100攝氏度時會結冰
    但是,科學家最近發現,在微觀世界裡,水在100攝氏度卻結冰,而不是沸騰。 據物理學網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對此試驗結果感到驚訝。科學家通常知道,水在微觀下的沸騰和結冰溫度點會發生變化,下降10攝氏度左右。 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在通常100攝氏度沸點條件下,碳納米管中的水卻變成結冰狀態。
  • 科學家發現反物理現象, 水加熱到105℃反而會結冰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球上71%面積是海水,人體中水分也佔到了60%-70%,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熔點是0℃,沸點是100℃,超過100℃水就會氣化,關於水的特性我們早已熟知。但是科學家發現了水的一個反物理特性,水在105攝氏度的高溫下竟然會結冰,這個結果也讓很多學者跌破了眼鏡。
  • 動物能「看見」地磁場?科學家揭開動物自帶導航之謎
    ----- 鳥類的遷徙,在令人驚嘆之餘,也讓科學家們迷惑不已:遷徙路徑那麼長,鳥類卻能準確地達到目的地,它們是如何在茫茫天地間確定自己飛行的方向呢?據此,研究人員認為鳥類其實能用右眼看到磁場,並把信息傳遞給左腦。 磁力圖產生的明、暗陰影,鳥類利用它們的正常視覺就能看到。當鳥兒轉動腦袋時,陰影會發生變化,鳥兒把陰影的圖案當做視覺指南針,用來判斷方向。 科學家認為,鳥兒視網膜上的分子在遇到藍光時,會變成活躍狀態,每個分子擁有一個不成對電子,形成一個「自由基對(radical pair)」。
  • 南極血瀑布揭開 水結冰可以釋放熱量
    南極血瀑布揭開 水結冰可以釋放熱量時間:2017-04-30 09:03   來源: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百萬年歷史的鹽水揭開南極血瀑布的神秘面紗來源:網易科技 血瀑布可能聽起來像是驚悚小說的標題,但實際上是一個困擾科學家一個多世紀的南極之謎。
  • 科學家重溫旅行者2號數據,揭開了天王星奇異斑點之謎
    根據科學家們對旅行者二號觀察天王星四周磁場的分析存檔,之前已經研究過這些測量,但是僅僅使用了一種相對粗糙的視角。相反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每兩秒看一下那些測量,那能顯示出過去遺漏了哪些細節。在航天飛船穿過天王星48小時的航程中,磁場中突然出現"之字形",讀數持續僅僅一秒。由於航天飛船飛得如此之快,這個在旅行者二號數據中的小晃動代表著更大的事情。
  • 不可能存在的「存在」,315攝氏度的高溫下水不但沒有蒸發還結冰
    水的冰點是0攝氏度,沸點為100攝氏度,這似乎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但是在宇宙中,科學家卻發現了一顆讓這個觀點蒙羞的行星——格利澤-436b,這顆行星距離地球30光年,這顆行星的表面超過315度,然而行星上的水不但不融化,還結冰這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時能夠結冰,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熟悉了水的性質,其中100攝氏度沸騰、0攝氏度結冰的特性也被我們所熟知。當然,在實驗條件下所形成的固態水,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稱之為「結冰」,因為它只是在特殊條件下形成的水結晶,這也並非是一種反物理現象。由於這種實驗結果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現象出入很大,是一種反直覺的現象,實驗結果的產生,要依賴於各種超常規條件的組合才能引發,日常生活以及簡單實驗中根本無法碰到,所以就給我們一種錯覺,認為這是反物理現象,實則不然。
  • 科學家證實,水在零下63攝氏度不結冰,存在兩種不同的液態
    生活中隨處可見水的存在,眾所周知,水是生命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質。水的相行為在許多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領域包括生物化學、氣候、低溫保存、低溫生物學、材料科學以及許多工業過程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液態水大都是常溫狀態下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溫度降低到零攝氏度以下時,水就會開始結冰。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能夠結冰,很是神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熟悉了水的性質,其中100攝氏度沸騰、0攝氏度結冰的特性也被我們所熟知。當然,在實驗條件下所形成的固態水,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稱之為「結冰」,因為它只是在特殊條件下形成的水結晶,這也並非是一種反物理現象。
  • 水加熱超過105度會結冰?科學家做出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水這種物質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形態是可以不斷改變的,在低於零度之後水就會結冰,在高於100度之後,它就會變成水蒸氣,在這個區間內水是以液態的形態而存在的,當然我們所說的水加熱到100度的時候會變成水蒸氣,它的形成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標準大氣壓之下才可以形成。
  • 水加熱超過105度會結冰?科學家做出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水這種物質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形態是可以不斷改變的,在低於零度之後水就會結冰,在高於100度之後,它就會變成水蒸汽,在這個區間內水是以液態的形態而存在的,當然我們所說的水加熱到100度的時候會變成水蒸汽,它的形成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標準大氣壓之下才可以形成。
  • 4700 攝氏度才會化的冰,可能是水在太陽系中最常見的形態
    我們熟悉的冰都是無色透明的純淨固體,但在極端溫度、壓力條件下,冰可以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面貌。30 多年前,就有物理學家預言,水能夠以一種獨特的超離子冰晶存在。最近,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這一猜測終於得到了證實:這種熔點高達 4700 攝氏度的黑色「超離子冰」不僅存在,還可能是太陽系中含量最高的水的形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