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反物理現象, 水加熱到105℃反而會結冰

2021-02-24 化學人生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球上71%面積是海水,人體中水分也佔到了60%-70%,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熔點是0℃,沸點是100℃,超過100℃水就會氣化,關於水的特性我們早已熟知。但是科學家發現了水的一個反物理特性,水在105攝氏度的高溫下竟然會結冰,這個結果也讓很多學者跌破了眼鏡。

當科學家把碳納米管浸入含有水的容器中時,發現了幾個的水分子可以鑽入納米管中,當加熱碳納米管時,內部的水分子呈現出反常的物理特性,竟然結冰堵住了納米管!科學團隊利用振動光譜成像技術觀察了水分子在內部的運動情況,發現這種「冰」的結構和一般的冰不同,是水分子與碳納米管之間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這裡我們也把它稱之為冰。

並且不同直徑的碳納米管,水的結冰溫度都不同。納米管的直徑越小,水分子變成冰柱所需要的溫度就越高。當科學家把單個水分子(直徑大約是0.4納米左右),放入直徑只有1.05納米的碳納米管中時,水會在105度結冰,而當碳納米管的直徑變成了2納米時,水分子居然在零下83攝氏度才會結冰。碳納米管的直徑哪怕只相差0.1納米,水的結冰溫度都會相差20攝氏度。

或許我們可以類比成宏觀和微觀世界微粒的特性,就像物理學中牛頓的經典力學只適用於宏觀低速的狀態,而在微觀世界就不再適用,而是有另一套物理體系。水分子的這種神奇特性也讓科學家難以解釋。

為了在現實中得到應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Alexander Kolesnikov教授和他的團隊利用強脈衝中子源來進行試驗,並且改進了碳納米管的結構,讓水分子在碳納米管內永遠不會結冰,即使是在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都不會結冰。不管是哪種碳納米管的結構,只要能夠廣泛應用於飛機和航天材料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飛機在高空的低溫環境下飛行,經常會面臨結冰的問題,飛機引擎和機身外殼如果能使用碳納米管制造的材料,不僅可以減輕機身重量,提高穩固性,還可以抵抗低溫環境,減少損耗。

科學家欲通過控制碳納米管的結構和直徑大小來控制水分子的冰點,載人火箭發射到回歸地球的過程中,必定過經歷外殼高溫的情況,可以在航天材料中混合直徑1.05納米的碳納米管,溫度超過105攝氏度就會和空氣中少量的水分子一起結冰,以此來降低抵消外殼的高溫,大大增加安全性。

(來源:冷科普  版權屬原作者  謹致謝意)

相關焦點

  • 水加熱超過105度會結冰?科學家做出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水這種物質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形態是可以不斷改變的,在低於零度之後水就會結冰,在高於100度之後,它就會變成水蒸氣,在這個區間內水是以液態的形態而存在的,當然我們所說的水加熱到100度的時候會變成水蒸氣,它的形成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標準大氣壓之下才可以形成。
  • 水加熱超過105度會結冰?科學家做出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水這種物質在不同的溫度下,它的形態是可以不斷改變的,在低於零度之後水就會結冰,在高於100度之後,它就會變成水蒸汽,在這個區間內水是以液態的形態而存在的,當然我們所說的水加熱到100度的時候會變成水蒸汽,它的形成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標準大氣壓之下才可以形成。
  • 100度的水會變成水蒸氣,到105度居然會「結冰」!這是為什麼呢?
    100度的水會變成水蒸氣,到105度居然會「結冰」!這是為什麼呢?在我們人類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水,那麼不止人類,只要是有生命的東西都會死亡。水對我們人類這麼重要,但是大家了解過水嗎?有沒有想過去研究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呢?
  • 水的沸點100℃,如果加熱到105℃會怎樣?答案顛覆所有人認知
    學過物理的小夥伴都知道,常壓下水的沸點通常被認為是100℃,當達到這個溫度時就成了我們常飲用的開水了。當然在特殊環境下,比如高原地區,受海拔高度影響其氣壓比平原地區要低,水的沸點就降低至80℃左右了。從這我們也能看出,水的沸點並不是固定值,它隨環境變化而變化。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時能夠結冰,到底是什麼原因?
    不過,在2018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做了這樣的實驗,將直徑僅為1.8納米的碳納米管放到裝有水的容器內,當對進入納米管的水分子進行加熱後發現,當溫度達到105攝氏度時,納米管中的水出現了凝固並將管體堵塞,而堵塞住管體的水分子所形成的結果,已經不再是液態或者氣態形式,而是類似冰的固體形態。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能夠結冰,很是神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不過,在2018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做了這樣的實驗,將直徑僅為1.8納米的碳納米管放到裝有水的容器內,當對進入納米管的水分子進行加熱後發現,當溫度達到105攝氏度時,納米管中的水出現了凝固並將管體堵塞,而堵塞住管體的水分子所形成的結果,已經不再是液態或者氣態形式,而是類似冰的固體形態。
  • 水溫達到105度會結冰?科學家實驗親測,結果令所有人震驚!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水和空氣是2個最重要的生存條件,沒有了水和空氣,地球上的任何物質都無法生存。所以水在地球上的意義很重大,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水域,大陸只佔了29%。但是能用的水卻不多,能用的水只有7%左右,其他的都是海水。
  • 水不止在0度以下會結冰,105度的高溫也能結冰
    水對於人身體中的重要成份自然不言而喻,此外對於水的特性也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在初中時期就曾學過水會在100度的時候沸騰,在0度或者0度以下時會結冰大家對此想必都不陌生,早已將此認為是自然定律,那麼下面這一舉動一定會顛覆你對於水的認知。
  • 水加熱到105度時,發生了神奇的變化,令科學家大跌眼鏡!
    水加熱到105度時,發生了神奇的變化,令科學家大跌眼鏡!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都離不開水。它是必不可少的資源,地球由70%的海洋和30%的陸地組合而成,其中海洋佔據絕大部分,可見水源對人類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 水溫達到100度就會沸騰,水溫達到105度會結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水溫達到100度就會沸騰,水溫達到105度會結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水是地球上一切組織的基本物質假如沒有了,連動物也生存不下來,沒有了水就是這樣。水在地球上,存在的意義很大,而且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水域,大陸只佔了29%。但是能用的水卻不多,但水只能用7%左右,其他的都是海水。
  • 微觀世界的水100攝氏度時會結冰
    但是,科學家最近發現,在微觀世界裡,水在100攝氏度卻結冰,而不是沸騰。 據物理學網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對此試驗結果感到驚訝。科學家通常知道,水在微觀下的沸騰和結冰溫度點會發生變化,下降10攝氏度左右。 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在通常100攝氏度沸點條件下,碳納米管中的水卻變成結冰狀態。
  • 水的奇妙相變,高溫冰如何形成,「冰七」會成為末日武器嗎?
    本文基於回答網友這樣的問題:水在105攝氏度時會結冰,讓人大跌眼鏡,這是真的嗎?類似這樣的反物理現象還有哪些?拒查,這個實驗是真的,但並非反物理現象,只不過是水在特殊條件下的一種相變形式。水在特殊條件下冰點發生變化,並不稀奇。我們都知道,水在0℃及以下時就會結冰,0℃以上時就是液態,100℃時就會氣化成水蒸氣。
  • 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姆潘巴是發現這個效應的一個中學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發現故事吧。
  • 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
  • 水加溫到105度又會變成冰?
    我相信,每個讀過小學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水有液體、氣體、固體三態,水加溫到100度會氣化,到0度會固化,熱脹冷縮等等,這些都是基本的自然常識。如果有人告訴你,水有四態,水在特殊的條件下加溫到105度時也會變成固態(我們不知道該狀態是否還能稱呼為冰,暫時以固態相稱),恐怕非常多的人都莫名其妙,難於相信。但是,這事情確實發生了!不過,這不是發生在自然環境下,而是在實驗室裡的特殊條件和環境下的。原來,美國麻省理工的幾位科學家,他們不知道為了什麼,做了一個特殊的實驗。
  • 熱水結冰居然比冷水還快,姆潘巴現象顛覆物理學是真的嗎?
    如果你需要更快地製取冰塊,請先把水加熱!這一看起來純屬反常識的笑話,真的是天方夜譚嗎?一個半小時後,姆潘巴發現了一個讓他十分困惑的現象:他放入的熱牛奶已經結成冰,而其他同學放的冷牛奶還是很稠的液體。照理說,水溫越低,結冰的速度越快,而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水,應該是冷牛奶比熱牛奶結冰速度快才對,但事實怎麼會顛倒過來了?姆潘巴把這個疑惑從初中帶到了高中。他先後請教了幾個物理老師,都沒有得到答案。
  • 科學家給這種物質加熱,它反而被「凍結」了
    科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問,它的出現是為了從根本上解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習以為常的一切現象,建立相應的理論。然而,當科學被研究到一定程度後,竟然可以創造大量反常識的現象。如果你用一張非常平的紙板蓋在裝了水的玻璃杯上,然後將它們倒立,會發現水和紙板都不會落下來;如果你將一面凸透鏡和一面凹透鏡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可以得到一個望遠鏡,看到原本看不見的遙遠物體。
  • 水加溫到105度後,結果發生了神奇的一幕,科學家紛紛大跌眼鏡!
    水加溫到105度後,結果發生了神奇的一幕,科學家紛紛大跌眼鏡!眾所周知,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絕大部分被海洋覆蓋,擁有充足的水資源,對人類而言,水是生命之源。小時候在學物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水蒸氣燙傷比水燙傷嚴重多了,看到水蒸氣都會離得遠遠的,水蒸氣形成前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才能最終形成。
  • 熱水、冷水誰先結冰, 科學家也很懵
    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個提問的人是不是傻了,當然是冷水先結冰了。然而,事實上有時候還真未必。特定條件下可能熱水結冰比冷水還要快,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歷史上諸多學者如亞里斯多德、培根和笛卡爾等都曾對類似現象有所描述但是均未能給出完美的解釋。甚至現代科學家們面對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仍然存在爭議。
  • 一個中學生發現一特殊現象引熱議,熱水和冷水相比,哪個更易結冰
    人們通常認為,當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入冰箱時,冷水很快就會結冰。事實並非如此。有經驗的汽車司機都知道冬天最好用冷水洗車,而不是用溫水,否則溫水一進車就會立刻結冰。溫水比冷水結冰快嗎?為什麼?從做冰淇淋中發現的「姆潘巴效應」1963年的一天,在熱帶坦尚尼亞的一所中學裡,一群學生想做些冷凍食品來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