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2020-08-23 麥克斯韋妖妖靈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

姆潘巴是發現這個效應的一個中學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發現故事吧。

姆潘巴和冰激凌的故事

1963年,坦尚尼亞一名初三的學生姆潘巴和同學要一起做冰激凌吃。他們製作冰激凌的步驟是先將生牛奶煮沸、加入糖、等待冷卻、放入冰箱。有一次冰箱的空位告缺,姆潘巴和他的同學想搶到最後的位置放入冰格。

於是,姆潘巴的同學直接將生牛奶加糖就放入冰箱;姆潘巴則急急忙忙把牛奶煮沸之後加入糖也直接就放入了冰箱。

一個半小時以後,姆潘巴發現他的冰激凌已經開始結冰成型了,而他同學的冰格裡還是濃稠的牛奶。就這樣,這個有點奇怪的效應就被人類發現了。

剛開始姆潘巴覺得很奇怪,還去問他的物理老師,但是他的老師堅信是姆潘巴自己哪裡產生了錯誤,高溫的液體不可能比低溫的液體結冰更快。

直到後來,一次機緣巧合,姆潘巴把他的疑問提交給了一位物理學家,實驗證明了姆潘巴的話。

事實上,姆潘巴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現象的人,早在很多很多年前,亞里斯多德、培根和笛卡爾就都曾經說明過這種現象的存在了。

現象產生的原因

對於這個現象其實有很多個解釋,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哪個解釋被證明是正確的,不過我們一起來看看可能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吧。

第一個是蒸發,熱水由於溫度高會將部分水蒸發掉,因此原有的水的質量就減少了,因此更容易結冰。

第二個解釋是氣體的溶解,熱水能夠留住部分的溶解氣體,而溶解氣體很可能會改變水的性質,比如水的沸點,或者結冰時所需要的熱量。

第三個解釋是對流,是因為在冷卻的時候,溫度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因此水可能會形成對流。而溫度高的水會比溫度低的水失熱更快。

第四個解釋是分子的大小,因為結冰的過程需要水的分子團凝結在一起,因此小分子的水更容易聚集在一起,相互滲透。而熱水中的水分子團比冷水中的水分子團小得多。

最後一個周圍環境的影響,也就是當它們所處的環境比較特別時,溫度較高的水會以複雜的方式改變它周圍的環境,從而讓冷卻的速度提高。

最新的研究

根據我們傳統的觀點,我們認為高溫的水結冰必先首先降低到低溫的水平,因此高溫的水冷卻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在有的情況下,這種說法是說不通的。對於一個不處於熱平衡狀態的系統來說,物體的行為不僅僅以溫度為特徵的,忽略其它的勢能而單一地用溫度來衡量是過於片面的。

也就是說,在一個非熱平衡的系統當中,從熱到冷有多條可行的途徑,而不是只能從熱到冷。比如從勢能的角度來看,溫度更高的水可能更容易能夠排列組合成與低溫水匹配的結構。

就像爬山一樣,有的人雖然看似離山頂很遠,但如果他能夠更快地翻過一座山,他反而會更快到達終點。

小結

拋開我們的定勢思維,很多看似不可能正確的事情卻恰恰是正確的。為什麼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個問題非常的反常識,但是如果你自己去進行實驗的話,你會發現這是真的。這種情況產生的結果在科學界並沒有給出一個統一的定論,但是很有可能是由於蒸發、對流、氣體溶解、分子大小和周圍環境所導致的。

最新的一個研究也表明,在一個非熱平衡的系統中用溫度去衡量物體往往是錯誤的,而要用勢能來比較。因此從熱到冷的途徑是非常多的。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姆潘巴是發現這個效應的一個中學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發現故事吧。
  • 100度的水會變成水蒸氣,到105度居然會「結冰」!這是為什麼呢?
    100度的水會變成水蒸氣,到105度居然會「結冰」!這是為什麼呢?在我們人類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水,那麼不止人類,只要是有生命的東西都會死亡。水對我們人類這麼重要,但是大家了解過水嗎?有沒有想過去研究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呢?
  • 水結冰
    辰 星水的結冰溫度是0℃,一般室溫中水不可能結冰。但科學家說,水的凝固點不僅與溫度有關,還與壓力有關。當外界壓力增大時,水在一般室溫中也會結冰。例如在一萬個大氣壓下,水就可在一般室溫中結冰。其實,水的凝固點不僅受溫度和壓力的影響,還受到水所容納體積的影響。荷蘭一位物理學家發現,將水限制在很窄的空間中,就可讓水在室溫裡結冰!
  • 【物理揭秘】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讓物體變熱,它所含的分子會更頻繁地振動。當振動得更多,分子間就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它就會膨脹。是的,水加熱變成水蒸氣就是這個原理。從邏輯上講,如果你把物體冷卻下來,那麼分子的運動速度應該會變慢,分子間相互碰撞和反彈的強度會降低,分子活動頻率也會降低,物體的分子會「聚集」在一起,使整體的體積收縮。
  • 【物理科普】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讓物體變熱,它所含的分子會更頻繁地振動。當振動得更多,分子間就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它就會膨脹。從邏輯上講,如果你把物體冷卻下來,那麼分子的運動速度應該會變慢,分子間相互碰撞和反彈的強度會降低,分子活動頻率也會降低,物體的分子會「聚集」在一起,使整體的體積收縮。常理是這樣,為什麼水卻是個特例呢?
  • 打破局部對稱:為什麼水會結冰,而二氧化矽會形成玻璃?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每個人都知道水在攝氏零度結冰。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地球上的生命會大不相同。然而水的表哥二氧化矽,在冷卻的過程中表現出不穩定的行為,這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與水不同,二氧化矽(SiO2)不容易結冰。當液態矽冷卻時,它的原子不能排列成有序晶體。
  • nature:10℃水也能結冰,有時零下27度卻不結冰,怎麼回事?
    來源:趣之化學公眾號我們知道水在0攝氏度開始結冰,但是在0攝氏度以上會不會結冰呢?水究竟是如何結冰的呢?最新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揭開謎團。當一滴水結成冰時,它通常從一個微小顆粒(被稱為冰核)開始,在冰核上會形成第一個冰晶,然後冰晶再向水滴的其他部分擴散,蔓延到更大的水體。冰核就像一個導火索,一旦有一個冰核,其他水分子就快速結冰。水結冰,冰核形成相當關鍵。如一瓶非常純淨的水即使在 0℃ 以下也能維持液態不會結冰,但只要輕輕晃動一下瓶子,水就會很快結冰。
  • 什麼桶裡的水要比水池裡的水結冰要快?
    俺是湖南徐小六,今兒個早上我起來時,發現了放在外面水池邊的一個桶裡面的水結冰了,我以為昨天晚上下了大霜把水給凍住了但是昨天晚上並沒有下霜,而是吹了一晚上的北風。這個也太奇怪了同樣是水,為什麼把水放在桶裡就結冰了,而在水池裡卻沒有結冰呢?我把桶裡的冰拿出來看看,這冰塊也有一釐米厚,然後放到水池邊冰塊卻滑到了池子裡去了,於是我用根棍子去池子裡找冰塊,這個時候卻什麼也找不到了。
  • 水在零度會結冰,為什麼我們血液不會,而且能在零下22度遊泳?
    大家都知道水在零下會結冰,前不久有個網友私信問到我,為什麼水在零下幾度會結冰,而我們遊泳時候,零下20多度,那我們血液為什麼不會結冰。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這個話題,為什麼零下20度遊泳,水會結冰,血液不會?
  • 水不止在0度以下會結冰,105度的高溫也能結冰
    水對於人身體中的重要成份自然不言而喻,此外對於水的特性也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在初中時期就曾學過水會在100度的時候沸騰,在0度或者0度以下時會結冰大家對此想必都不陌生,早已將此認為是自然定律,那麼下面這一舉動一定會顛覆你對於水的認知。
  • 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進冷凍室,哪杯水會先結冰?
    冷水和熱水,誰的結冰速度更快?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進冷凍室,哪杯水會先結冰?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直覺告訴我們,冷水的結冰速度更快,因此必定是冷的那杯水先結冰。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這麼簡單,早在1461年,物理學家喬瓦尼.馬利亞尼(Giovanni Marliani)就已經明確地指出,在有些時候,熱水會比冷水更快地結冰,但這在當時並沒有得到重視。
  • 為什麼熱水比冷水結冰速度更快?科學在終於找到了原因
    這似乎與先入為主的觀念相反,即熱水比冷水凍結的速度更快,科學家一直無法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現在他們終於找了原因。事實是,在某些條件下,熱水比冷水結冰的速度快。1963年,一位名叫伊拉斯託·姆潘巴的坦尚尼亞學生首次發現了它。
  • 微觀世界的水100攝氏度時會結冰
    但是,科學家最近發現,在微觀世界裡,水在100攝氏度卻結冰,而不是沸騰。 據物理學網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對此試驗結果感到驚訝。科學家通常知道,水在微觀下的沸騰和結冰溫度點會發生變化,下降10攝氏度左右。 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在通常100攝氏度沸點條件下,碳納米管中的水卻變成結冰狀態。
  • 為什麼流動的水不易結冰?| No.69
    炎熱的暑假小夥伴們都出去遊山玩水大自然的山水之樂給忙碌的心情放了個假潺潺的流水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什麼流動的水不易結冰呢?當然也有少量的地球大氣會逃逸到太空中去,這些逃逸的氣體也主要是氫氣和氦氣,其中每年會有大約十萬噸氫逃逸到太空,而氧氣和氮氣則幾乎不會逃逸。 這個和結晶過程需要水分子在凝結核周圍有序的聚集有關。靜水中,在達到冰點時,如果水中存在凝結核,水就會慢慢在凝結核周圍結晶成冰,凝結過程正是從這些凝結核開始擴散到整個水存在的區域的。
  • 水放到真空環境裡會結冰嗎?看完實驗被驚訝到了!
    地球上哪裡有水,哪裡就會有生命的存在。人類也是離不開水的,我們需要水來幫助我們吸收食物中的養分,排出體內的廢物。水在人的身體中是存在的最多的物質,都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差不多了,那麼水在真空中會是怎樣的存在呢?一男子特意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將水放入容器中開始抽真空。
  • 一杯熱水和冷水同時放進冰箱,熱水會先結冰,這是為什麼?
    一個常見的事實是,如果你有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然後把這兩種水都放在冰箱裡,那杯熱水就會先結冰。這個看似違反直覺的說法有什麼道理嗎?沸水真的比冷水凍得快嗎?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認為冷的一杯會先結冰,因為它會很快到達冰點。
  • 水如果在真空中會先沸騰後結冰的神奇現象
    原理:水在真空中會先沸騰是因為氣壓低於當時水溫的飽和蒸氣壓,持續的沸騰會使水的溫度降低到它的凝固點,最後凍結成冰。抽真空過程就是氣壓下降的過程,造成水的蒸發速度加快,部分液態水轉化成氣態水,如果轉化成氣態水的過程太猛烈,水會先沸騰,汽化過程會吸收大量熱量,使得容器裡溫度快速下降,當降至0℃以下時,液態水結冰。水在真空中會先沸騰後結冰 氣壓低沸點就低,然後結冰(因為沸騰帶走了內能),結冰的時間取決於水的多少。
  • 熱水比冷水結冰更快嗎?姆潘巴效應的「前世今生」
    他們在冰上搭建臨時棚屋時,為了讓棚屋的立杆更好地固定在冰上,會在它們周圍潑上熱水,使其快速結冰固定。  亞里斯多德分析認為,預先被加熱的水結冰更快,因為它們溫度降低的速度更快。所以,許多人為了將水儘快冷卻,會把水先在太陽下曬一會兒。由此引發了從古典時代延續至現代科學的「未解之謎」:熱水真的比冷水結冰更快嗎?如果是真的,需要的條件和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
  • 見過零下幾十度的液態水嗎?這種水只要稍微動一下就會瞬間結冰!
    然而在有些時候,水會表現出比較詭異一面:它的溫度明明已經遠遠低於零攝氏度,但是它就是不結冰,依然保持液體的狀態,但只需要稍加震動,或者其他的一些幹擾,比如說加入冰晶以及其他雜質,它就會迅速的凍結成冰。如下圖所示。像這種溫度遠低於零攝氏度卻不結冰的水,我們稱之為「過冷水」,有些「過冷水」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下幾十攝氏度。那為什麼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 零攝氏度以下的水也會不結冰,你知道原因嗎?
    生活中的常識很多我們都能耳熟能詳,然而一些現象卻能打破我們固有的認知,比如你知道水在零攝氏度下會結冰,但是水在零攝氏度也不結冰,你知道為什麼嗎?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種現象。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這樣一種現象疑惑,冬天將一瓶礦泉水放車裡,夜間氣溫零下好幾攝氏度,但是早上把礦泉水瓶拿起來一看,水竟然沒有結冰,而稍微晃一下水瓶,水瓶裡面的水立馬就結冰了。原來這是一種叫做過冷水的東西。是一種熱力學上的不穩定狀態,結晶時實際結晶溫度低於理論結晶溫度的現象。當水中缺少凝結核時,尤其是蒸餾水,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