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加熱到105度時,發生了神奇的變化,令科學家大跌眼鏡!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都離不開水。它是必不可少的資源,地球由70%的海洋和30%的陸地組合而成,其中海洋佔據絕大部分,可見水源對人類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水是一種液體,它會流動,在不同溫度下,它的形態還會發生改變。例如如果它的溫度達到最高沸點100攝氏度,就會變成水蒸氣,這時候它屬於氣態,低於100攝氏度,它都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它變成水蒸氣,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在標準的大氣壓下進行,水的沸點一旦加熱到100攝氏度,溫度便很難上升了,那麼大氣壓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水加熱到105度時,發生了神奇的變化,令科學家大跌眼鏡!
地球的外面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包裹,由於受到重力的影響,所以就會形成大氣壓,如果水周圍的環境發生了改變,那麼沸點也會隨著壓力的升高而升高,就比如高壓鍋,在散熱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燙傷比水燙傷嚴重多了。有人提出這樣一個疑問,如果將水的溫度加熱到105攝氏度,那麼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科學家做了相關的實驗,為了保證水溫的穩定性,他們採用一種全新的材料,這種材料就是納米管,這個納米管的成本相當高,導電性和導熱性都是數一數二的,科學家們將水全部倒在納米管中加熱,不得不承認,納米管的封閉性較好,當水溫達到100攝氏度時,水分並沒有任何的揮發,也沒有產生水蒸氣,當壓強不斷調節後,溫度上升到105攝氏度,很多人都認為它會瞬間變成水蒸氣,結果卻與現實相反,當水達到105度,竟然凝結成了冰。
在人們固有的認知中,唯有零下攝氏度才會結冰,為什麼達到100度以上還會凝結成冰呢?通過研究才發現,在這期間,水無法轉變成氣態,這些水的能量無法得到釋放,所以只能在內部活動,最終結成了冰,這種冰不是普通的,它屬於一種結晶器。
很多人看到答案之後,都驚掉了下巴,誰也沒有想到在溫度超過100度的時候,水還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有人甚至認為這種水或許夾雜了化學物質,所以才會長時間加熱之後凝結成冰,這些都是很難解釋的事,畢竟這麼高的溫度,人類的能力有限,根本無法探討其中更多的精髓。你們對這一實驗的結果有怎樣的看法呢?可以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