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提交全新的GPU設計專利:RDNA 3架構很有可能採用MCM設計

2021-01-18 超能網

AMD曾經在RDNA 2架構顯卡發布會上表示RDNA 3架構已經在設計之中了,這表明AMD將會把他們在CPU領域的輝煌與經驗帶到GPU市場,更快的研發速度讓GPU架構迭代,A卡終於可以擺脫一個架構吃多年的尷尬境遇了。並且最令人振奮的是,AMD在已經連續兩代大幅度提升能耗比之後,高管曾放出話在RDNA 3上很有可能實現同樣的能耗比提升。如果AMD能實現這一點的話,那將是GPU歷史上最偉大的三連大提升,從沒有人可以做到GPU產品連續三代以50%+的能耗比提升的偉大壯舉。

但要想實現這個目標談何容易,如果還靠著老套路去研發下一代GPU架構肯定是行不通的。就在去年年底的最後一天,AMD提交了一份全新的GPU設計專利,這份專利顯示AMD將會製作基於MCM設計的全新架構GPU,這也印證了之前廣泛流傳的蘋果以及AMD合理投資臺積電研發MCM技術的傳聞,也許MCM顯卡的時代真的要來了。

從這個專利圖中就能很明顯的看到,AMD將會採用MCM多晶片封裝技術,由於AMD在銳龍身上已經擁有了諸如IF總線等技術,實現GPU的多晶片封裝應該不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在GPU部門多次拯救CPU部門於水火之後,AMD的GPU部門終於可以吃到一次CPU紅利了。此外,在我之前採訪RTG Leader王啟尚先生的時候他曾透漏GPU部門已經向Ryzen團隊借到了一位架構大神,幫助GPU團隊進行架構設計。這樣的話對於AMD GPU實現MCM來說,應該是如魚得水。而NVIDIA這邊最近也傳出了「Hopper」架構也將採取這種MCM多晶片封裝設計的消息,由此可見MCM未來將會成為晶片設計的主流方向。

相關焦點

  • AMD宣布全新CDNA GPU架構:數據中心計算專用
    AMD CPU架構這幾年發展的順風順水,Zen、Zen+、Zen 2、Zen 3、Zen 4每一代都表現驚豔,GPU架構就相對暗淡一些了:GCN已經服役多年廉頗老矣,RDNA閃亮登場但依然無法和對手全面抗衡。
  • AMD全新GPU架構揭秘:從零起步 7nm工藝
    近日,AMD正式發布了新一代Instinct MI100計算卡,首次採用針對HPC高性能計算、AI人工智慧全新設計的CDNA架構,和遊戲向的RDNA架構截然不同。Instinct MI100計算卡採用臺積電7nm工藝製造,集成120個計算單元、7680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最高1502MHz,並專門加入了Matrix Core(矩陣核心),用於加速HPC、AI運算。它整合封裝了32GB HBM2顯存,位寬4096-bit,頻率1.2GHz,帶寬1228.8GB/s,支持ECC。
  • 蘇姿豐發布RDNA2架構RX 6000系列新顯卡,與英偉達RTX 3000決戰...
    AMD通過新的 Infinity Cache 設計來提高緩存效率。無限緩存是 AMD 內存改進的最大部分。4K 的遊戲通常會受到現代 gpu 內存帶寬的限制,AMD 希望用一個更強大的緩存來代替更高速的 GDDR6X ,來滿足這些需求。
  • AMD 7nm Navi顯卡技術解析:雪中送炭的RDNA全新架構
    [PConline 雜談]今天,AMD歷史性在同一天裡發布了全新的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及RX 5700系列顯卡,這是很少見的,只不過這兩類產品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銳龍3000處理器是AMD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開始,而RX 57000系列顯卡則更像是剛補完課的學生,有進步,但還不至於能趕超學霸。
  • 全新設計、全新架構打造,脫離馬自達後的奔騰B70來了
    經過幾年來技術的沉澱,一汽奔騰認為汽車工業的設計理念不應僅僅停留在基礎的點線面的應用,一味的彰顯稜角線條的分割。於是,官方在設計上注重曲線和面的交織,用性感曲面代替誇張稜線變化的3.0設計語言"光影哲學之性感曲面"就此誕生,並呈現到第三代奔騰B70上。
  • AMD在CES 2018預覽全新處理器和顯卡產品
    除了宣布搭載Radeon Vega Graphics的銳龍桌面處理器外,AMD還詳細介紹了全系列銳龍移動處理器產品,包括全新的銳龍PRO和銳龍3型號,並首度公開了預計將於2018年4月推出的12nm工藝第二代桌面銳龍處理器的性能預覽。
  • AMD:首款RDNA 2架構顯卡筆記本上半年發布
    IT之家 1 月 13 日消息 根據 AMD 官方的消息,首款 RDNA 2 架構顯卡筆記本將於 2021 年上半年發布,官方暫未公布新款移動顯卡的規格。IT之家了解到,桌面端 RDNA2 架構顯卡已經發布並上市,官方表示新架構 GPU 每瓦性能相比上代再提高 50%。
  • Ampere架構GPU帶來了什麼
    長久以來,NVIDIA在專業級別GPU領域不斷進行創新,此前已經推出過Kepler、Maxwel、Pascal以及Turing等架構,此次,最新的Ampere架構在圖形處理、AI、光線追蹤等性能上又有進一步的提升。
  • 從GPU誕生說起:AMD統一渲染架構回顧及展望-AMD,ATI,統一渲染,顯卡...
    雖然後來的GPU取消了T&L,採用全新的Shader Model來完成3D建模和光影效果,但就當時來說,硬體T&L技術是GPU的標誌。限於篇幅,關於T&L更多的細節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下面要說一下GPU的工作原理,雖然這和今天的主題看起來離得有些遠,不過考慮到能夠對下面章節更好的闡述,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
  • AMD Navi基於RDNA/GCN混合架構:2070六成面積 更高性能
    AMD在臺北電腦展期間正式公布了基於7nm新工藝、Navi新架構的RX 5700系列顯卡,號稱基於全新的RDNA架構,相比於現有的Vega架構同頻性能提升25%、能耗比提升50%,實際性能相比於RTX 2070高出約10%。
  • AMD 7nm Navi顯卡仍然基於GCN架構
    Polaris、Vega兩個核心的系列產品在中高端市場上都沒能真正撼動NVIDIA,於是接下來採用7nm工藝的Navi核心就備受期待,尤其是如果是全新設計的架構就好了。AMD近日開始提交新的AMDGPU LLVM開源顯卡驅動,其中就提到了編號「GFX1010」的新產品,考慮到GFX800對與對應Polaris、GFX900對應Vega,GFX1010也就只能是Navi了。
  • AMD申請小晶片專利:RDNA3要多芯封裝、暴力堆核
    2020年的最後一天,AMD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一項新專利,勾勒了未來的GPU小晶片設計。AMD首先指出,傳統的多GPU設計存在諸多問題(包括AMD自己的CrossFire),比如GPU編程模型不適合多路GPU,很難在多個GPU之間並行分配負載,多重GPU之間緩存內容同步極為複雜,等等。
  • 騰訊提交量子計算機、晶片專利 進軍量子計算領域
    近日,有消息報導稱騰訊提交的諸多專利申請中有一份顯示為「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從查詢到的專利信息摘要上可以看到相關內容。
  • Facebook新專利設計混合型菲涅爾透鏡解決視覺偽影
    2018年12月07日,當你第一次戴上Oculus Rift或HTC Vive時,你首先注意到的事情可能是透鏡存在一個個精緻的圓圈,而它們會造成一種所謂的「上帝之光(God Ray)」效果,在高對比度情景中尤為明顯。根據最新的Facebook專利,他們希望通過一種全新的混合型菲涅爾透鏡設計來解決這種視覺偽影。
  • AMD首席遊戲解決方案架構師專訪:RDNA2架構傳奇的延續
    相信不少用戶也非常費解,採用RDNA 2架構的RX 6000系顯卡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為何能在上代乃至上上代均落後的情況下,一躍成為打破3D MARK記錄的存在。會上,Frank Azor為玩家和用戶們解答了更多關於全新RDNA2架構關於遊戲解決方面的設計細節。
  • 最新消息,華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一款手機設計專利被曝光
    圖片來自網絡最新消息,華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一款手機設計專利被曝光,手機的造型看起來還是相當有創新,採用了前置屏下攝像頭這個專利是華為2019年10月提交,2020年9月18日公布。後置蜂窩攝像頭和手柄攝像頭,前置屏下攝像頭。
  • AMD RX 6800 系列非公顯卡今晚10點發布 採用RDNA 2架構
    參數方面,RX 6800 顯卡採用 AMD RDNA 2 架構,具有 60 個強大的增強型計算單元,128 MB 全新 AMD Infinity Cache 和最高可達 16GB 的 GDDR6 顯存。RX 6800 XT 具有 72 個強大的增強型計算單元、128 MB 全新 AMD Infinity Cache 和 16GB 專用 GDDR6 顯存。
  • 勝訴美國337調查:提交規避設計產品的時間截點
    儘管在事實證據披露(Fact Discovery)的截止日期之前完成規避設計產品的提交是最理想情形,但被告仍有機會在簡式決定(Summary Determination)和庭審(Evidentiary Hearing)之前提交規避設計產品,以獲得應訴337調查的最大收益。本文以筆者近期代理的美國337調查專利侵權訴訟為例,分析規避設計產品提交的時間截點和最佳實踐。
  • 【原創】-數據倉庫架構的設計
    硬體主要指伺服器硬體,主要有資料庫伺服器、ETL伺服器、調度伺服器、報表伺服器、BI門戶伺服器、接口伺服器。 平臺分為二大類:聯機事務處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聯機分析處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是為數據分析而設計的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有Oracel,MySQL,Teradata, Greenplum,Hive。
  • RDNA2架構性能優越華碩顯卡實力來襲
    全新的RX6000系列顯卡搭載了RDNA2架構的Big Navi核心,AMD RDNA 2 架構經過全新設計,具有卓越的性能和能效,與上一代的 RDNA 相比,性能功耗比提升高可達 54%!    顯卡還將支持下一代遊戲的硬體加速光線追蹤,同時基於Zen3 L3CPU的緩存設計,針對圖形使用進行了優化,可以更有效地將數據輸入圖形管道,在不顯著增加功耗的情況下提供性能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