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只剩下黑夜而沒有白天,將會怎麼樣

2020-09-15 深視界

許多網友腦洞大開並提問道,如果地球上是永遠白晝,那麼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首先我們一定要對這個現象進行合理的描述,並且加以解釋和分析。畢竟每個人都要知道,有無數個大燈圍繞著地球旋轉持續發光,這個說法貌似過於玄幻了,並且在太陽系以至於銀河系中再次增加某個太陽,必定會擾亂一切天體的軌跡,因此也沒有辦法達到徹底白晝的目的。這是由於地球自身就存在著公轉和自轉,所以它一定會有一面背對著太陽,也一面就是夜晚。如果讓地球停止,那么正對的那一面,永遠就是白天,當然反面永遠就是黑夜,可是這個結果又和提問在某些層面有所不同。但只是目前為止最有可能的假設,因此就用它進行代入。

那麼剛剛說過,倘若自轉和公轉達到同樣的時間就需要有一個現象的發生,就是潮汐鎖定,這個現象其實在宇宙中是普遍的——比如月球就是這樣,如果地球存在的時間夠長,那麼最後地球也會被太陽潮汐鎖定,所以現在看來,是因為月球逐漸遠離地球,並且吸收了地球部分自自轉,因而地球的自轉速度進一步簡化加快,被太陽潮汐鎖定。

那麼長期鎖定產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網上已分析的主要有兩大類。

第一類就是氣候的變化。通過計算機模擬進行程序分析,首先能夠看到地球面對太陽時,一面永遠是白晝,一面永遠是黑夜,那麼由此可知會產生巨大的溫差,在溫差下會有強烈對流,使得風從黑夜持續吹向白天,也就意味著從夜半球的風會一直傳輸,且來自晝半球。並且地球上還存在大氣層,由於大氣層的對流使得兩半球溫差並不是十分的巨大,是零上40度和零下40度,中間溫差只有80度左右。再者除了大氣對流,還存在海洋對流,海洋對流使得海水結冰十分緩慢,那麼就意味著50年之內並沒有明顯的結冰海域,同時晝夜之間的狹窄地帶,著實是溫度較為適中的區域,但是由於風的對流使得這部分地區十分乾燥,而且這裡毗鄰赤道是降水集中的太陽直射區。

第二類則是注意到了地球自身形狀對大氣和海洋的影響。眾所周知,地球並非一個標準的圓形,也不是一個標準的球體,而是赤道略微腫脹,兩邊略微凹陷的一個橢球體。畢竟它的及半徑為6357公裡,可是赤道半徑只有6378公裡。大氣和海水著實能夠覆蓋到地球所有的經緯度,倘若接著進行我們的假設,地球自轉速度降到每年只有一周,那麼其實離心力也可以降低,甚至可以降低到忽略不計的程度,在這個情況下海水和大氣 由於離心力的進一步降低,就會向低緯度地區持續的移動,因此地球中部就會形成環繞地球一周的一個大陸,並且這個大陸是環形帶狀的,而南北兩邊都會變成大洋。



這一切看起來十分地美好又合理,但是這個大陸的可居住面積卻不大,是因為大氣層只能夠覆蓋南北緯30度以上的地區,而這個大陸的大部分都是海拔萬米以上的高原,倘若地球被太陽潮汐鎖定後,它會逐漸變成一個標準的球形,這樣剛剛所言的海水和大氣就能重新回到低緯度,可是地幔是粘度值高的固體,因此這個過程必定十分漫長。

所以綜合以上來看,假定地球的自轉速度逐漸減緩,而且必須是逐步慢慢的減緩——否則由於一下子失去了自重,速度伴隨慣性,地球表面的一切都會被拋到半空之中,那麼能夠確定動植物基本是都會滅絕的,並且太陽直射點必須停留在赤道上。赤道附近空氣十分稀薄,強烈的熱量並不會使得大氣產生很強的流動。在有空氣的地方,太陽熱量是十分有限的,如果這是晝半球的情況,那麼夜半球就意味著一點都得不到陽光,並且由於夜半球距離太陽直射點過遠,海洋熱量輸入輸出都比較少,海水蒸發也少,所以沒有水汽深入內陸,因此內陸上沒有降水就顯得十分乾燥。

最後海洋將會從夜半球開始冰凍,並逐漸蔓延到這半球,許多年以後整個海洋才會被冰封,這時地球上的動植物,在我們的假設中是第二次滅絕,也無法確定海洋的冰層下是否會有某些倖存的魚類。



這就是地球一直處在白晝時的場景,物種滅絕,空氣乾燥,海水冰封,這儼然是一個無比殘酷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假如沒有黑夜,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
    假如沒有黑夜,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 2020-06-26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月球的起源,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將會怎麼樣?
    話題二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怎麼樣?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生態主要是由太陽跟月亮共同作用所產生的,地球自身其實很難產生現在這樣的生態,而月球對於地球的影響其實更為重要,如果沒有月球的話,首先第一個受影響的就是,地球上的潮汐力,當潮汐力變小的話,地球的轉速就會變快,我們現在是一天24個小時,如果沒有月球潮汐力把地球拉慢的話,我們的一天可能會是8個小時,也就是說你一覺睡起來一天就過去了,這樣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地球上的生物鐘
  • 如果天空沒有星星,這個世界將會是怎麼樣的?
    如果沒有了星星(恆星),宇宙中就不會有生命。畢竟,太陽是一顆恆星。沒有星星,沒有陽光,沒有生命。好吧,如果這個宇宙無星星,沒有生命,這是一個虛無的冰冷宇宙, 中微子偶爾會突然出現或消失。因此,讓我們修改一下問題:如果天空中沒有可見的星星(恆星),這個世界將會是怎麼樣的? 我們將說太陽和行星仍然存在,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從地球上看不到太陽系外星星。可以說這是因為我們的太陽系被一個黑暗的星雲所包圍。星雲是由塵埃和熱氣組成的雲團,通常它們正在聚結形成恆星。 因此,它們非常明亮,但偶爾星際塵埃雲會很厚且很冷,足以阻擋可見光而不散發光。
  • 我的世界:如何判斷白天、黑夜?光看天色還不夠,還需要一個物品
    本期內容在我的世界這款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礦石,煤礦就是其中之一。挖礦之前,我們首先要獲得煤炭,和木棍合成之後,就能製作出火把。火把在挖礦時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清楚。除此之外,我的世界中的煤礦還有2個好處,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的經驗值,還能通過煤礦挖到好東西。為了和現實世界相契合,我的世界中有著白天和黑夜。
  • 火星和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為什麼月球上卻是全天候的夜空
    夜晚,當我們在地球上仰望夜空的時候,有時候會感到疑惑,為什麼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白天和黑夜那麼分明,有那麼多充足的光,但一旦離開了地球就好像進入黑夜裡一樣了呢?我們會以為地球上白天是亮的而晚上則是暗的,是因為地球自轉而太陽照亮了半個地球的關係。這只是部分原因。
  • 地球如果停止自轉,地球將會怎麼樣?人類還能支撐多久?
    如果我們的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我們的生活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在地區停轉的瞬間,地球那股突然停下來的力量,會立即將建築物從地基拔起,包括人類的汽車等等在內的眾多物體,將會被卷到空中,並且瞬間以每個小時1600公裡以上的速度向東移動,當地球停轉一分鐘的時候,海洋將會完全不受控制,滔天的海浪將會形成巨大的水強,並且會產生極快速度席捲沿海城市。
  • 太空人在太空看到的宇宙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嗎?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白天黑夜的含義。白天黑夜只是地球生物的感覺,當然這些生物中有智慧和思維的只有人類。人類能夠知道什麼時候是白天,什麼時候是黑夜,但界限也並不是很清晰。而其他動物和植物,也能夠感受到白天和黑夜,許多動物到了晚上也和人類一樣休息,而白天就開始活動和覓食。也有些動物晚上覓食,白天休息。
  • 太空人在太空看到的宇宙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嗎?
    也有些動物晚上覓食,白天休息。植物白天充分地吸收陽光,在體內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到了晚上沒有了光合作用,就吸收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地球的白天和黑夜是以太陽照射為依據的。每天太陽從地平線上出來到落下地平線前,就是白天,反之就是黑夜。即便烏雲覆蓋大地,這種感覺也還會存在。
  • 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
    白天和黑夜是由地球的自轉而形成的。地球不是靜止地懸在空中,而是一刻不停地在運動。太陽的光線照到地球上,由於地球是圓的,所以只能是一面有陽光,而另一面沒有。當地球自轉時,太陽光照到的那一面,就是白天,沒有照到的那一面,就是黑夜。由於地球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轉動,每24小時恰好轉動一圈,所以白天和黑夜就會交替到來。
  • 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令人意想不到
    白天和黑夜,就像是兩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孿生兄弟,一方出現,另一方就會消失。作為人類,我們在地球上能夠清晰捕捉到白天與黑夜之間的區別,但是在浩瀚的星空當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獨特的時間劃分?整個宇宙是否也存在著白天與黑夜的交替?
  •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將會怎樣?
    地球面對太陽的一面溫度將很快上升到水的沸點以上,而地球的另外一面的溫度將會降到空氣可以結冰(凝結成氮冰和氧冰)的溫度。也就是說星球黑夜的一面的所有呈氣態的空氣和水都將凝結成冰川,而白天的那一面將會變成沒有大氣的沙漠。陽光沒有空氣的散射,天空將會一直是黑暗的,什麼時候都可以看見星星。
  • 地球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
    #伊利蓄力百度好奇夜#有一天 ,小明看著地球儀,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地球為什麼是圓的,而不是別的形狀呢, 哥哥告訴他,因為地球的主體是有液態巖構成的,液態物質在引力很小的太空中,將會自動形成球形懸浮著小明很喜歡夜晚,因為夜晚天空裡有會眨眼的小星星,他好奇地問哥哥, 為什麼會有白條和黑夜呢?哥哥 說 因為地球不僅圍繞著太陽轉動,而且自己也在不停的地轉動,所以地球上的每一出都會有面向太陽或背著太陽的時候,向著太陽的時候就是白天,背著太陽的時候及就是黑夜了。
  • 我的世界:亮度就是白天黑夜?光照等級又是什麼?小知識了解一下
    《我的世界》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款超高自由度的沙盒遊戲,玩家可以通過遊戲裡豐富多彩的方塊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我的世界》裡面有一個隱藏的設定技巧,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沒有注意過。那就是世界的亮度設置,關於亮度你了解有多少呢?我的世界:亮度就是白天黑夜?
  • 如果人類都吃素,世界將會怎樣?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4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就算你不是一名素食主義者,那麼你身邊也肯定至少有一位只吃素的朋友。根據所在的國家地區不同,周圍的素食主義者群體的規模也可大可小。
  • 如果一覺醒來,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是福還是禍?
    於是有人曾幻想過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天醒來,發現全世界的人都消失不了,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那個時候,自己就自由了,不用上班,所有的資源都是自己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如果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真得會如幻想中的那樣逍遙自由幸福嗎?答案可能會非常殘酷。
  •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自己,門外傳來敲門聲,是否要開門?
    楊利偉當時並沒有被這陣敲門聲打亂思緒,他仍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並且安全返回了地球,當時有很多網友猜測,這陣敲門聲很有可能是外星人在向他打招呼。這起事件的真相直到17年後才被揭開,原來這並非外星人,而是太空艙內外壓差導致的。看到楊利偉的舉動後,很多人也心有餘悸,如果他當時因為好奇開了門,所付出的代價或許是我們無法承受的。看到楊利偉的遭遇後,很多人想到了愛因斯坦。
  • 黑夜的意義是
    在上帝創造光之前,世界原是黑暗。當光照在黑暗裡,將世界分成光明與黑暗。存在即合理,能被感知的都是存在的事物。日月星辰、鳥獸蟲魚,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著,我不知魚的樂趣,但我想他們的存在也是有意義的。
  • 太空人在外太空,看到的宇宙是白天還是黑夜?
    那麼如果在外太空,被地球遮擋太陽光,按照定義同樣可以算作是黑夜,但如果沒有任何天體遮擋,那麼外太空就永遠都是白晝,除非有一天太陽燃燒殆盡變成了白矮星。但是太空中的白晝和地面上的白晝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在地面上白天仰望天空可以看到藍藍的天萬裡無雲,或者陰雨連綿烏雲密布,總之是有顏色的。
  • 如果人類能夠看到所有光波,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人類能夠看到所有光波,那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將是怎樣的?早期的科學家在研究光的時候發現除了人類看得到的光之外,還存在大量其他肉眼不可見的光,例如紫外線、紅外線、X射線、γ射線等等。為了更好地研究人類已經發現的光波,科學家根據波長為這些光波進行分類,而人類能夠看到的光就叫「可見光」。或許有人會想知道,為什麼人類無法看到其他波長的光呢?
  • 母乳可以幫助嬰兒分清白天黑夜
    研究人員認為母乳在營養上的這些差異,能幫助嬰兒調整逐漸成型的生物鐘,形成辨別白天和黑夜的內在機制。 如果嬰兒不是直接由母親哺乳,而是預先從母親體內擠出並儲存好,再定時餵給嬰兒,這會發生什麼呢?這些乳汁,可能是母親在一天不同的時間內儲存下來的,嬰兒喝下的時間和母乳產出的時間已經不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