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許栩,歡迎來到我的專欄《缺貨預警:製造型企業缺貨管理》,這是專欄的第十五篇文章,缺貨成本的構成與計算,專欄明細目錄見上圖。
上一篇文章,我介紹了什麼是缺貨成本,以及關於缺貨成本的兩個常見誤區,我們了解了到底什麼是缺貨成本,接下來看看缺貨成本的構成以及缺貨成本的計算。
缺貨成本的構成。
因缺貨而造成的費用和損失特別廣泛,缺貨成本的構成也比較雜。為避繁就簡,我簡單粗暴地將缺貨成本分為以下的兩類。
1、缺貨的直接成本。
這個成本非常直觀,就是因缺貨而直接帶來的可以計算得出的各種費用與損失。比如因缺料造成生產停工的停工損失,比如因缺貨造成用高價貨物替代而產生的價差損失,比如因到貨不及時造成的各種加急費用,比如因訂單取消帶來的庫存呆滯費用等等。
缺貨直接成本的關鍵詞是可計算,即可以經過計算得出精確或相對精確的數據。
2、缺貨的間接成本。
缺貨的直接成本是直觀的可以直接計算的成本,缺貨的間接成本則是指缺貨後可能產生的成本和損失,或因缺貨而喪失的各種本來有可能獲得的收益。
這些可能的成本或可能的收益,往往很難直接計算,很難得到一個精確的數據,是一種延伸成本,也是一種機會成本。比如因及時交付不達標造成公司形象或信譽受到影響,比如因缺貨造成訂單減少甚至客戶流失,比如因缺貨造成這個產品在市場上份額下降,比如因缺貨而成就了競爭對手等等。
缺貨成本的計算。
從缺貨成本的構成可以看出,缺貨成本特別雜,根本沒有統一的計算方法,更沒有固定的計算公式,缺貨成本需要根據具體的項目分開計算,再進行匯總。
缺貨的直接成本因其直接性和直觀性,計算相對單純和簡單,根據具體的場景進行簡單的計算匯總即可,這裡就不細表。我這裡主要談一談三個典型的缺貨間接成本的計算方法:客戶取消本批訂單、客戶丟失和市場份額下降。
1、客戶取消本批訂單。
取消本批訂單又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本單暫時取消,即現在沒貨先不發,下次到貨後(不缺貨了)增補發貨,這種情況實際上總需求沒有減少;二是本單需求徹底取消,客戶採購了別家產品或者採用了替代產品,不過下次有需求時,客戶還會正常採購(當然不能再缺貨)。
第一種情況缺貨成本計算公式:缺貨成本=缺貨處罰或賠付費用+客戶對我方的及時交付考核損失+缺貨溝通費用+加急費用(客戶要求加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