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二年級數學上冊前四個單元的知識點和期中測試題。
期中試卷及分析
一、填空題
1、主要考點第一單元《認識長度單位》,跳繩2米,小朋友身高79釐米,黑板長3米50釐米;鉛筆長15釐米,課本長26釐米,樹高8米。在平常就要跟孩子強調像鉛筆的長、課本的長、小朋友的身高用釐米作單位,大樹的高度,黑板長,跳繩長等用米作單位。
2、單位換算和計算,1米=100釐米,300釐米=3米,36釐米-30釐米=6釐米,50釐米+50釐米=100釐米=1米。
3、只有第2個十直角,需要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就可以。
4、5個4相加=5×4=4×5,5×3=15,讀作:5乘3等於15,口訣:三五十五。
5、一隻小熊3個蘋果,4隻小熊需要(12)個蘋果。加法算式:4+4+4+4=12,乘法算式:4×3=12.
6、1個△有3個角,6個同樣大小的△有18個角,算式:3×6=18
7、一條紙條6釐米,5條小紙條長30釐米,算式:6×5=30,五六三十
8、主要是填寫+-×÷,這個比較簡單,只要細心就可以做對。
9、床比1米長,風箏線也比1米長。
10、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比直角大的是鈍角,比直角小的銳角。(直角、鈍角、銳角)。
填空題前面2個題目和9是《長度單位》的題目,第2、10是《角的初步認識》,剩下主要是考察表內乘法,所以表內乘法很重要。
二、操作題
主要是動手量一量有多少裡面(1)直接用直尺量出長度寫上就可以。(2)畫一條比右面線段短3釐米的線段,就是先量出線段的長度,再減去3釐米,求出要畫的線段長度,一定要要有2個端點和長度。(3)用三角板畫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尺上有直角和銳角,直角和銳角在一起畫就是鈍角。
三、算一算
1、表內乘法和加減法。
2、豎式計算
不要抄錯數字,注意進位和借位
四、看圖列式計算
主要是表內乘法,4個3是多少?4×3=12,三四十二。3個5隻小蜜蜂,3×5=15,三五十五。
乘加和乘減的題目,3×4+3=15,3×6+3=21
五、解決問題
1、乘加的題目,3個5多3,3×5+3=18(個)
2、比56少18,用減法,56-18=38(盆)
3、兩種方法:95-(33+47)=15(袋)95-33-47=15(袋),還剩下多少袋,用一共的袋數剪去兩個班的袋數。
4、呂品,是5個口,一個口三畫,所以3×5=15(畫)
5、這個題先圈出3個問號就是3個答語,(1)兩個班一共多少人?28+29=57(人)(2)57>42,不夠坐,(3)57-42=15(人)還剩下15人坐另一輛車。
6、小彤是兒童票,其他4個大人是成人票,是一個乘加的問題,5×4+3=23(元)
在整個期中試卷中,表內乘法和第二單元的《兩位數加減法》這兩個單元計算比較多,關鍵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加減法的算理。《認識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主要考的知識點比較細,同時也要牢記這兩個單元的知識點。
感謝朋友們的轉發,需要的家長趕緊下載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