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蚊子精和蚊子草》傳說的人就會知道蚊子草的來由。從而得知,自然界「生生相剋」的道理!
感受大自然的同時,還是來專門說說「蚊子草」本身。
蠅子草,別名鶴草、野蚊子草《江蘇藥材志》、粘蠅草、土桔梗、銀柴胡、蚊子草、白接骨丹《陝西中草藥》等二十幾種。
生於平原或低山草坡或灌叢草地。蠅子草具有艾蒿的藥效。
(本段摘自網絡)蠅子草,別名鶴草,為多年生草本,高50~80(~100)釐米。根粗壯,木質化。莖叢生,直立,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無毛,分泌粘液。基生葉葉片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8釐米,寬7~12(~15)毫米,基部漸狹,下延成柄狀,頂端急尖,兩面無毛或早期被微柔毛,邊緣具緣毛,中脈明顯。聚傘狀圓錐花序,小聚傘花序對生,具1~3花,有粘質,花梗細,長3~12(~15)毫米;苞片線形,長5~10毫米,被微柔毛;花萼長筒狀,長(22~)25 (~30)毫米,直徑約3毫米,無毛,基部截形,果期上部微膨大呈筒狀棒形,長25~30毫米,縱脈紫色,萼齒三角狀卵形,長1.5~2毫米,頂端圓鈍,邊緣膜質,具短緣毛;雌雄蕊柄無毛,果期長10~15(~17)毫米;花瓣淡紅色,爪微露出花萼,倒披針形,長10~15毫米,無毛,瓣片平展,輪廓楔狀倒卵形,長約15毫米,2裂達瓣片的1/2或更深,裂片呈撕裂狀條裂副花冠片小,舌狀;雄蕊微外露,花絲無毛;花柱微外露。蒴果長圓形,長12~15毫米,直徑約4毫米,比宿存萼短或近等長;種子圓腎形,微側扁,深褐色,長約1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
蠅子草,石竹科蠅子草屬。作為「屬長」的蠅子草,在鷂落坪還有兩位親屬, 女婁菜 Silene aprica Turcz. ex Fisch. et Mey.和堅硬女婁菜 Silene firma (Sieb. et Zucc.) Rohrb.,這兩位有待後續採集標本。
(圖片均為原創,拍攝於鷂落坪,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絡。)
編號:Y.L.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