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山植物,花冠下垂,謙卑而含蓄,不甚張揚。其中包括垂頭菊,還有石竹科的寬葉變黑蠅子草等。寬葉變黑蠅子草,每棵只有一朵小花,就像挑著一個圓乎乎的帶有紫色條紋的小燈籠。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次丁埡口前)
變黑蠅子草,石竹科,蠅子草屬。多年生小草本,高10-15釐米。根粗壯,常具多頭根頸。基生葉蓮座狀,葉片線形或狹倒披針形。花單生,稀2或3朵,微俯垂,花後期直立,密被腺柔毛;苞片披針形,草質;花萼圓球形,呈囊狀,膜質,口微收縮,基部微臍形,縱脈10,較粗,紫色或近黑色;花瓣露出花萼3-5毫米,爪匙狀倒卵形,具耳,基部具綿毛狀緣毛,瓣片輪廓寬倒卵形,黑紫色。花果期7-9月。
寬葉變黑蠅子草(亞種),葉片較寬,狹披針形,寬5-10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產雲南(西北)、四川(西南)。生於海拔3000-4500米多礫石草地或流石灘。(來源,iPlant植物智)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次丁埡口前)
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很多高山植物都會長成垂頭喪氣的模樣呢?如果仔細想想就會明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由於氣溫低,溼度大,天氣變幻莫測,雨雪冰雹是家常便飯,下垂的花冠可以有效防禦冰雹顆粒等對花蕊的傷害,這也是聰明的植物長期進化選擇中的一種適應性。
(拍攝於梅裡北坡,翻越次丁埡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