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草:半枝蓮

2021-02-22 雜草專家

物種簡介

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雙子葉植物綱,管狀花目,唇形科,黃芩屬草本植物。

物種別名

並頭草、牙刷草、四方馬蘭、半支蓮、鼻尖菜、鼻尖草、耳挖草、趕山鞭、金挖耳、瘦黃芩、水黃芩、水荊芥、田基草、田基黃、通經草、挖耳草、望江南、望江青、望江清、狹葉韓信草、向天盞、半邊蓮、單片花、歧花黃芩、水韓信、水黃岑、鐵棒草、鐵棍草、碗畔花、小黃芩、竹林黃芩、紫花草、紫金花草。

物種分布

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陝西、山東、四川、臺灣、雲南、浙江。

生長環境

生於水田邊、溪邊或溼潤草地上,海拔2000米以下。

形態特徵

根莖短粗,生出簇生的須狀根。莖直立,高12-35(55)釐米,四稜形,基部組1-2毫米,無毛或在序軸上部疏被緊貼的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葉具短柄或近無柄,柄長1-3毫米,腹凹背凸,疏被小毛;葉片三角狀卵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有時卵圓形,長1.3-3.2釐米,寬0.5-1(1.4)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邊緣生有疏而鈍的淺牙齒,上面橄欖綠色,下面淡綠有時帶紫色,兩面沿脈上疏被緊貼的小毛或幾無毛,側脈2-3對,與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花單生於莖或分枝上部葉腋內,具花的莖部長4-11釐米;苞葉下部者似葉,但較小,長達8毫米,上部者更變小,長2-4.5毫米,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全緣,上面散布下面沿脈疏被小毛;花梗長1-2毫米,被微柔毛,中部有一對長約0.5毫米具纖毛的針狀小苞片。花萼開花時長約2毫米,外面沿脈被微柔毛,邊緣具短緣毛,盾片高約1毫米,果時花萼長4.5毫米,盾片高2毫米。花冠紫藍色,長9-13毫米,外被短柔毛,內在喉部疏被疏柔毛;冠筒基部囊大,寬1.5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3.5毫米;冠簷2唇形,上唇盔狀,半圓形,長1.5毫米,先端圓,下唇中裂片梯形,全緣,長2.5毫米,寬4毫米,2側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寬1.5毫米,先端急尖。雄蕊4,前對較長,微露出,具能育半藥,退化半藥不明顯,後對較短,內藏,具全藥,藥室裂口具髯毛;花絲扁平,前對內側後對兩側下部被小疏柔毛。花柱細長,先端銳尖,微裂。花盤盤狀,前方隆起,後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堅果褐色,扁球形,徑約1毫米,具小疣狀突起。花果期4-7月。

價值功能

(1)藥用價值:民間用全草煎水服,治婦女病,以代益母草(江蘇省植物藥材志),熱天生痱子可用全草泡水洗。

相關焦點

  • 抗癌中草藥:半枝蓮
    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及根。又名狹葉韓信草、並頭草。性涼,味微苦。功能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主治毒蛇咬傷、疔瘡癤腫、肝炎、腫瘤等病證。  [成分藥理]  本品含有生物鹼、黃酮類甙、甾體以及酚類、鞣質等。
  • 半枝蓮 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
    半枝蓮一種草本生植物,這些植物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可能我們對於它並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們需要詳細了解一下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半枝蓮的形態特徵與它的藥用價值吧!半枝蓮的知識我們並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們需要對半枝蓮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這樣才能更加方便我們使用,那麼具體的使用方法又是怎麼樣的呢?
  • 什麼是半枝蓮 半枝蓮竟能治這種癌
    半枝蓮,作為一種南方常見的中草藥,北方人是不多見的,因此很多北方人不知道半枝蓮是什麼?而且,聽說半枝蓮可以治癌症,很多人聽了都會想問,這是真的嗎?那麼,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半枝蓮?半枝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什麼是半枝蓮半枝蓮,多生長於我國的南方、西南及中部地區。半枝蓮又名韓信草。它是在每一年的夏天開花,此時也是採收的季節。
  • 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
    什麼是半枝蓮 半枝蓮,多生長於我國的南方、西南及中部地區。半枝蓮又名韓信草。它是在每一年的夏天開花,此時也是採收的季節。半枝蓮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將它切斷鮮用,或者曬乾都是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半枝蓮對很多病症都有很好的療效。下文中會一一講解。 半枝蓮是馬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 「家有半枝蓮,可以伴蛇眠」,善於清熱解毒的中藥半枝蓮
    「家有半枝蓮,可以伴蛇眠」是很多地方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半枝蓮有很好的解蛇毒的功效。在十幾年前的農村地區,農機缺乏,拔花生、掰玉米都要純手工,尤其是拔花生需要蹲下來貼著地去拔,接觸到毒蛇的機會有很多。
  • 半枝蓮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半枝蓮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半枝蓮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江蘇省植物藥材志》,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在《廣州植物志》中記載為狹葉韓信草;在四川成都等地叫趕山鞭;在四川普格叫瘦黃芩
  • 半枝蓮功效與作用
    【名稱】半枝蓮【出處】出自《江蘇植藥志》【拼音名】Bàn Zhī Lián【英文名】Barbed Skullcap Herb, Herb of Barbed Skullcap>【別名】狹葉韓信草、通經草、紫連草、並頭草、牙刷草、水韓信、溪邊黃芩、金挖耳、野夏枯草、言草兒、半向花、偏頭草、四方草、耳挖草、小號向天盞、狹葉向天盞【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
  • 抗癌中草藥之半枝蓮
    抗癌中草藥之半枝蓮 2020-06-30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半枝蓮,如夢如幻,永遠綻放在我心中
    第一次聽到「半枝蓮」的名字,我就心生歡喜。那時還年少,在田野上割草時看到水溝邊長著一些草,開著紫色的小花。那些小花也很奇怪,它們一拉溜地開在一邊,另一邊卻一個花苞也沒有。這是什麼花?我蹲在水溝邊望著紫色的小花看,並試探著摸了摸那些小花。那些小花雖小,但很明豔。紫色之中似乎又帶一點藍色,如夢如幻的美麗。
  • 功效作用多多的半枝蓮,值得了解和收藏!
    挖耳草(江西景德鎮,湖南);水荊芥(貴州劍河);茶勺(河南);勺草(河南);勺兒茶(河南);通經草、紫連草(《南京民間藥草》);小韓信草、水韓信(《廣西藥植圖志》);小耳挖草(《南寧市藥物志》);小號向天盞、虎咬紅、再生草(《福建中草藥》);趕山鞭(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狹葉向天盞(福建《新醫療法資料選編》);紫花草、青牛膝、半朵蓮、一枝蓮、半枝花(《滇南本草
  • 唇形科植物——半枝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半枝蓮BanzhilianSCUTELLARIAE BARBATAE HERBA【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 卵形闊葉半枝蓮,粉白紅黃賽牡丹
    七絕/闊葉半枝蓮文/孔太門前闊葉半枝蓮,五彩繽紛蜜粉源。闊葉半枝蓮七絕/闊葉半枝蓮文/得龍>卵形闊葉半枝蓮,粉白紅黃賽牡丹。闊葉半枝蓮七絕/闊葉半枝蓮文/許祿闊葉半枝蓮闊葉半枝蓮,別稱: 馬齒牡丹、闊葉馬齒莧、太陽花。
  • 半枝蓮主產區已發生改變 頭茬產新結束
    【天地網訊】       中藥材品種主產區發生轉移,半枝蓮不是第一個品種,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品種,甚至未來,半枝蓮主產區或將仍有變動,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      2017年前,河南省是半枝蓮主產區,約佔總產量的50-60%。
  • 盆栽半枝蓮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一、繁殖方法1、種子繁殖(1)準備盆土:雖說「耐貧瘠」是半枝蓮的特性之一,它的生長不在乎土壤的好壞,但作為養花人總是期望花兒能長得根壯、葉繁、花豔的,因此還是儘可能準備一份疏鬆、透氣、有肥效的土壤為好。
  • 這種深山裡長著紫色花的植物,治毒蛇咬傷有一手,古稱「韓信草」
    歡迎朋友們多多關注我們,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這種深山裡長著紫色花的植物,治毒蛇咬傷有一手,古稱」韓信草「在農村的深山裡長著這樣一種植物,這種植物有著長長的根莖,根莖頂端長著紫色的小花。這種植物就叫做半枝蓮。注意,是半枝蓮不是半邊蓮。
  • 小巧玲瓏,惹人喜愛的半枝蓮,種植技術介紹
    對於用來裝飾草地,半枝蓮可謂是很多人的首要選擇,半枝蓮株高可達55釐米,叢生密集,花繁豔麗,花期又長,除了用來裝飾土地之外,也是坡地和路邊的優良配花,還是花壇邊緣和花境栽植的取景之物,對於盆栽半枝蓮而言,顯得既小巧玲瓏,惹人喜愛,還可以陳列在陽臺、窗臺、走廊、門前、池邊和庭院等多種場所
  • 每日一草:白羊草
    物種別名白半草、白草、大王馬針草、黃草、藍莖草、蘇伯格樂吉、鴨嘴草蜀黍、鴨嘴孔穎草、孔穎草。總狀花序4至多數著生於稈頂呈指狀,長3-7釐米,纖細,灰綠色或帶紫褐色,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兩側具白色絲狀毛;無柄小穗長圓狀披針形,長4-5毫米,基盤具髯毛;第一穎草質,背部中央略下凹,具5-7脈,下部1/3具絲狀柔毛,邊緣內捲成2脊,脊上粗糙,先端鈍或帶膜質;第二穎舟形,中部以上具纖毛;脊上粗糙,邊緣亦膜質;第一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尖,邊緣上部疏生纖毛;第二外稃退化成線形,先端延伸成一膝曲扭轉的芒
  • 每日一草:含羞草
    物種別名知羞草、呼喝草、怕醜草、刺含羞草、感應草、喝呼草、懼內草、怕羞草、牙歹切、牙歹唷、害羞草、捏慈莫、怕癢花、肉麻草、望江南、牙對約。價值功能(1)藥用價值:全草供藥用,味甘、澀,性涼。有寧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能,鮮葉搗爛外敷治帶狀泡療。
  • 每日一草:益母草
    物種別名益母蒿、坤草、野麻、九重樓、野天麻、益母花、童子益母草、鐵麻幹、野芝麻、溪麻、六角天麻、野故草、雞母草、紅花艾、坤草、雲母草、鴨母草、三角小胡麻、愛母草、紅花益母草、臭艾、益母艾、燕艾、臭艾花、紅花外一丹草、
  • 【每日一味藥】木賊草
    【每日一味藥】木賊草 【性味歸經】甘、苦,平。(《聖惠方》) 3、治風寒溼邪,欲發汗者:木賊草(去節)一兩,生薑、蔥白各五錢。水煎熱飲,即汗。(《聖惠方》) 【小故事】 這天老藥師帶著小徒弟又上山採藥。發現山腳溪邊有一大片木賊草,長得正是翠綠,一截截的,又大又長,像一條條筆筒或管子一樣,所以木賊草又叫管子草、筆筒草、節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