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癌症健康管理師(楊三)
【原 植 物】為唇形科植物半支蓮[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S. rivularis Wall.]以全草入藥。
【地 方 名】半支蓮(山東、浙江、上海、江西、陝西、河南);半邊蓮(山東郯城,雲南);並頭草(浙江,上海,江西,陝西,貴州,河南);另頭草(浙江德清); 野夏枯草(浙江平湖);四方梗(浙江東陽);掃帚草(浙江仙居);鐵掃帚(浙江仙居);四稜草(浙江遂昌);方草兒(浙江龍泉);半向花(浙江樂清);半面花(浙江樂清);偏頭草(浙江永嘉);四方草(浙江平陽,江西); 牙刷草(浙江溫州,上海,貴州,雲南麗江);金挖耳(江西,湖南);四方馬蘭(湖南);狹葉韓信草(上海,江西,貴州,湖南);望江清(江西);望江青(江西,湖南);小葉望江清(江西);溪邊黃芩(江西景德鎮,貴州,湖南)。
挖耳草(江西景德鎮,湖南);水荊芥(貴州劍河);茶勺(河南);勺草(河南);勺兒茶(河南);通經草、紫連草(《南京民間藥草》);小韓信草、水韓信(《廣西藥植圖志》);小耳挖草(《南寧市藥物志》);小號向天盞、虎咬紅、再生草(《福建中草藥》);趕山鞭(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狹葉向天盞(福建《新醫療法資料選編》);紫花草、青牛膝、半朵蓮、一枝蓮、半枝花(《滇南本草》)。
【形態特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40釐米。莖下部匍伏生根,上部直立,四稜形,不分枝或少分枝,無毛。葉對生,莖下部的有短柄,上部的近於無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1-3釐米,寬0.5-1.5釐米,先端鈍,基部楔形或近心形,全緣,或有少數不明顯的鈍齒。4-10月開花,輪傘花序頂生,集成偏側總狀花序,長7-14釐米,花萼二唇形,上唇背部有一盾狀附屬體,花冠落後封閉並增大,果熟時脫落;花冠唇形,淺藍紫色,花冠管斜傾。雄蕊2對,不伸出;花柱頂端2裂。小堅果,卵形,有細瘤點,包圍宿萼中。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草地、池沼邊、田邊或路旁潮溼處。分布於我國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各省。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等地亦有分布。
【採集加工】花期採集全草,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微苦,涼;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利尿。
【 歸 經 】入肺、胃、肝諸經。
【主要應用】(1)惡性葡萄胎:半枝蓮2兩,龍葵1兩,紫草5錢。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2)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半支蓮、六稜菊、野菊花各1兩。水煎服。
(3)腫瘤:半支蓮2份,山豆根、露蜂房、山慈姑各1份。共研細粉,製成綠豆大丸劑。每服15丸,每日2-3次,飯後服。(方(1)- (3)見《全國中草藥彙編》)
(4)腫瘤:取半支蓮1兩,水煎兩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另有用半支蓮、白英各1兩,水煎服,每日1劑。(《中藥大辭典》)
(5)肺膿瘍:全草、魚腥草各1兩,水煎服。
(6)咽喉炎、扇桃體炎:全草、鹿茸草、一枝黃花各3錢,水煎服。
(7)毒蛇咬傷:鮮全草、觀音草1-2兩, 鮮半邊蓮、鮮一包針各4-8兩,水煎服; 另取上述鮮草,洗淨後加食鹽少許,搗爛取汁外敷。
(8)背癰:鮮根搗爛外敷腫處,要留出白頭,一天敷2次;另取全草1兩,水煎服,服4-5次即可排膿。排膿後用根搗汁滴入孔內,並用紗布包紮,一天換2次。
(9)淋巴結結核:全草2兩,水煎服。或全草、水龍骨各1兩,加瘦豬肉適量煮熟,吃肉和湯。
(10)陳傷、跌打損傷:全草1.5兩,水煎,黃酒衝服。(方(5)-(10)見《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1)肝硬化腹水:全草1兩,水煎代茶飲。
(12)瘰癧:全草1兩,天葵根1兩,水煎服。(方(11)-(12)見《江西草藥》)
(13)吐血:全草1兩,水煎,去渣,加蜂蜜1兩調服。
(14)肺膿腫:全草2兩(幹品),豬肉4-5兩,共煮食。(方(23)、(24)見江西《草藥手冊》)
(15)肝腫大:全草1兩,構骨(葉)5錢,水煎服。(江西景德鎮《草藥手冊》)
(16)肝炎,肝硬化腹水,闌尾炎,瘡癰腫毒,蛇蟲咬傷,跌打損傷:每用0.5-1兩(大劑最可用至2兩),作湯劑;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數。(《陝西中草藥》)
(17)嗆水咳:全草、水燈草切細,蒸酒服。
(18) 燥咳:全草、車前草各3-5錢,煎水服。
(19)血崩白帶:全草、排風藤、豬殃映各0.5- 1兩,水煎服。(方(17)-(19)見《貴州草藥》)
(20)呼吸道感染、皮膚化膿性感染:半支蓮0 .5-1兩,每日一劑,水煎分三次服。或半支蓮片劑每日3次,每次4 - 8片(相當於全草每日五錢至1兩)。或半支蓮針劑每日2次,每次2-4毫升(相當於每日全草1.3-2.6克)。(貴州省《中草藥資料》)
(21)咳嗽吐血:全草2兩水煎,去渣,加蜂蜜1兩調服。每1劑,連服數劑。
(22)胃痛:全草2兩,雞1隻(去頭腳及內臟),酒水各半,燉熟去渣,分2-3次,吃雞和湯。
(23)糖尿病、消渴: 全草2兩,水煎代茶飲。(方(31)- (33)見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
【常用量】 1-2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