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小常識-- 菜與草之區別
菜與草有什麼區別呢?植物學家答案「沒什麼區別」。
菜是從草中脫穎而出的,菜長在野地裡就是草,或叫野菜;草長在菜畦裡就是菜。
權威的《新華字典》對菜的注釋有兩種:其一,作副食品的植物;其二,主食以外的食品。
菜和草在本質上沒什麼區別,地球上在人類出現之前,本來就沒有菜,都是草,人類出現之後,吃的人多了,其中的一些草就成了菜,如韭菜,又名起陽草、壯陽草;苦菜,又名敗醬草;車輪菜,又名車前草;馬齒草,又名長壽菜;金花菜,又名草頭等。
如同魯迅先生所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從這個意義上講,菜是草的一部分,是高級的草,是經過馴化的草,是能夠給人類提供營養、維持生命的草。
食葉草(蛋白草)帶給人類的營養資源和應用價值遠遠超出菜與草。
二、食葉草(蛋白草)由來
食葉草(蛋白草)由北京軍信泉盛環境科學技術研究院始創研發培育的酸模屬植物,以食葉草(蛋白草)抗寒性和高蛋白、營養全面的優勢選育成功,是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的重要貢獻,國內首創。科技人員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學信念,歷經二十年,堅持、奉獻於社會與人類。
食葉草(蛋白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種營養元素均含在嫩葉中,以食葉為主,故命名「食葉草」;又因蛋白含量高,又稱「蛋白草」。
三、食葉草(蛋白草)特性
食葉草(蛋白草)種植一次幾十年不用再種,土壤條件不限,適應廣泛,鹽鹼地、沙荒地均可改良種植。
食葉草(蛋白草)多年生產量高,北方按無霜期收穫,畝產20噸以上;南方一年四季收穫,產量更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食葉草(蛋白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胺基酸、SOD、異黃酮、綠原酸、維生素、葉綠素、鈣、鉀、鐵、磷、硒等微量元素和有益礦物質等。食葉草(蛋白草)作為植物蛋白營養源,可開發糧食、食品、蔬菜、保健品、飼料、肥料、醫藥、日用化工等領域。
四、糧草兼顧,一草多用
1.拓展新糧食資源,開發新食品原料。提升種植利潤,農民增收增效。種植玉米的淨利潤120元/畝,大豆300元/畝,而食葉草(蛋白草)以乾草粉來計1200元/畝。食葉草(蛋白草)是一種快速實效的「造血」式扶貧。
2.豐富百姓餐桌, 食葉草(蛋白草)作為優質蛋白植物在蔬菜、糕點、麵粉、掛麵、豆腐、饅頭、水餃等食品初顯風採。
3.食葉草(蛋白草)提取葉蛋白、葉綠素、維生素C、胡蘿蔔素、胺基酸以及從其根部分離提取抗氧化劑等植物提取物,可廣泛應用於食品、新型營養、飼料、生物肥料等領域。這些高附加值的產品不僅可以替代進口產品,而且在國內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經專家估算,一噸食葉草(蛋白草)可得蛋白粉35公斤,價值約250~350元,即每公頃僅加工蛋白粉就可收入87500~122500元。
4.食葉草(蛋白草)用於養殖業,降低養殖成本30%以上,提升品質,肉嫰蛋香;同時增加蛋、奶、肉的產量,商業價值極大。
5.降低飼料成本:食葉草(蛋白草)粗蛋白是普通飼料草的3~5倍,產量是普通牧草的2~3倍。發展節糧型牲畜,在牧區積推廣種植將大幅度增加飼草資源,改善草場品質,為畜牧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食葉草(蛋白草)鮮草代替青綠飼料試驗:
食葉草(蛋白草)與玉米、小麥秸稈混合青貯或黃貯,提高秸稈粗蛋白含量3.3倍~4.8倍,經軟化的多汁秸稈飼料使大量秸稈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牲畜適口性。
①養牛試驗:
產奶量提高:實驗組比對照組高0.487%。按乳脂率將佔奶量折合成4%的標準奶,實驗組比對照組多產標準奶1.96%。
成本降低:實驗組比對照組節約飼料費用2.13元/頭每天。
適口性好:奶牛特別喜食。在高寒牧區種植,可大大增加冷季飼草儲備,有利於解決牧區冷季因飼草不足造成的大批牲畜掉膘或死亡的問題。
②養豬實驗:全價料組比。食葉草(蛋白草)一組每頭多耗飼料費56.20元,比實驗組加常規飼料二組多耗飼料費48.95元。從實驗看,飼餵食葉草(蛋白草)飼料是降低養豬成本,提高養豬效益的重要途徑。
③鵝雞試驗:養殖的鵝雞大小、品種、養殖期的採食量各有不同,僅作參考:
俗話說「有水有草好養鵝」,鵝是草食性家禽,主要飼料是青綠飼料,食葉草(蛋白草)營養豐富,柔嫩多汁多葉,乾物質中粗蛋白含量可高達35%左右,是養鵝的最佳青綠飼料。1畝食葉草(蛋白草)可養鵝300隻左右,養雞500隻左右。應因地制宜發展養鵝雞產業,做好種植規劃,可利用期和進雛鵝、雛雞時間相吻合,若與精飼料搭配時則根據生長期的需要進行配比。
食葉草(蛋白草)與麥秸按1:1比例混合黃貯飼餵對比,飼用食葉草(蛋白草)飼料的羊平均日增重200~300克,肉品質提高。
食葉草(蛋白草)對促進畜牧業由耗糧型向節糧型轉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6.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種植3~4年的食葉草(蛋白草)的土地,每公頃地下根可殘留有機物30~40噸,可改善土壤。同時,種植食葉草(蛋白草)能增加植被覆蓋,控制水土流失,開發利用鹽鹼地,防止土壤沙化,具有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土地資源和減災防災的功能。
五、食葉草(蛋白草)種植管理
1.土肥管理:食葉草(蛋白草)多年生作物,播種前須施足底肥,應選擇生物有機肥,保障土壤肥力與菌群平衡。生物有機肥要均勻撒施於苗床上,再深耕,並按行距要求起壟,調整土壤溼度備播。
2.種子處理:用適度的溫水將種子浸泡,避光風乾,於傍晚前播種即可。深度1~1.5cm(約一指厚),按行距要求播種,待苗出齊後再按株距進行間苗。
結論:食葉草(蛋白草)是高產、高營養、高利用價值的優質經濟作物,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有利於開發「三荒」資源,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生物產量。本文中的效益分析數據僅共參考。
目前,食葉草(蛋白草)綠色產業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應加快實施步伐,使之成為能拉動多個行業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
食葉草(蛋白草)的綜合性開發利用潛力極大,無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