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發生什麼,讓大陸突然發出「懸崖勒馬」警告?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這次嚴正警告,背後是「臺獨」勢力最近的異常猖獗。這兩天台軍很忙!昨天剛公布解放軍蘇-30戰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今兒又忙著披露我們的運-8運輸機進入它的上空。臺海局勢,明顯更緊張了。國臺辦發言人對民進黨當局發出嚴厲警告。12日,更是用上了「懸崖勒馬」一詞。「正告這些『臺獨』分子懸崖勒馬,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外交辭令。

過去二三十年,每次「懸崖勒馬」出現在大陸對臺態度宣示中,都是臺海局勢被「臺獨」分子推到懸崖邊緣的極度危險時刻。

而蔡英文近來一直公然挑釁大陸,她甚至聲稱「不排除兩岸開戰」,她的這一「美夢」可能成真嗎?

01

這次嚴正警告,背後是「臺獨」勢力最近的異常猖獗。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做此表態,是因為有記者問道,如何評論「臺獨」分子對「修憲」「正名」和「新憲法」的鼓譟。

這些都是近期綠營圍著「群魔亂舞」的議題。

前有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後有「時代力量」主席徐永明等幾個小黨頭目,忙著鼓搗所謂「修憲」。核心目的,就是刪除島內所謂「憲法」中「國家統一」字眼。

「大綠」「小綠」齊上陣的「正名」包括兩項:一是推動將臺灣「華航」機身上的「China Airlines」改成「Taiwan Airlines」,二是在所謂臺灣「護照」封面上,燙上「臺灣TAIWAN」字樣。

說白了,綠營折騰的這幾件事,實質都是要「去中國化」,一步步邁向「法理臺獨」。

當然,國臺辦今天一大早發出如此嚴厲警告,原因不止於此。

在國臺辦發布會之前,「臺灣昨夜突然發射多枚神秘飛彈」的消息,已被媒體廣泛報導。

報導說,11日晚8點左右,臺灣「中科院」在屏東和臺東兩地各發射了一枚飛彈,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發出轟隆隆的巨響」「火亮照亮夜空」等等。

雖然臺「中科院」每年都有一兩次類似飛彈發射,今年4月也剛試射過,但昨晚的「神秘」發射還是引發關注。

一位兩岸問題學者說,過去幾個月中,「臺獨」分子在「以疫謀獨」和「法理臺獨」兩個方向,動作頻繁而且性質越發惡劣,因而遭到來自大陸方面越來越大的壓力。

在這種背景下,它又搞個飛彈發射,很容易被理解為某種挑釁和示威。

況且,就在這次夜間發射的兩天之前,9日,臺海剛剛經歷了「美軍機飛越臺灣」風波。

當天上午,美軍一架C-40A運輸機從日本衝繩美軍基地起飛,「出人意料」地自基隆飛躍臺灣西海岸陸域上空。臺防務部門隨後證實了這個消息,說美軍機是按程序完成申請。

美國軍機這次行動,被一些外媒視為「極其罕見的舉動」。

事前完成申請,加上臺軍方證實說美軍機這次就是刻意為之,目的是在臺海與大陸較勁。

那麼,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9日譴責民進黨當局「勾結外部勢力侵犯中共主權安全」,真是一點沒冤枉它了。

就在美軍機飛越臺灣的同一天,同樣是上午,臺防務部門偵察到多架次的解放軍蘇-30戰機短暫進入臺灣西南空域,也就是說,跟美軍機當天進入的也大概是同一空域。

啥意思?

再明顯不過:展示維護主權的決心、意志和能力,堅決震懾「臺獨」囂張氣焰。

聯繫到今年以來解放軍戰機已多次在臺海周邊演訓,最近兩天更是直接進入臺灣空域,國臺辦發言人今天「懸崖勒馬」的警告,就更值得島內「臺獨」分子咂摸了。

02

「懸崖勒馬」這個詞,國臺辦不是第一次用。

今年的情況尤其不一樣。

前面已經提到,島內「獨派」近來頻頻出手,先有大佬鼓吹「制憲公投」,接著是蔡易餘等人提案修改「兩岸關係條例」,蔡英文520拋出「制憲」議題……

臺當局還在「聯美抗中」、「以疫謀獨」方面的動作頻頻。

民進黨當局正一步步逼近大陸的「紅線」。

大陸方面呢?

5月底有兩大動向受到島內輿論的充分關注與解讀。

一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自2014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每年的涉臺部分都會提及「九二共識」,今年卻只提反對「臺獨」、促進統一。

而且,自1983年以來,報告的涉臺內容都會有「和平」兩個字,有時是「和平統一」,有時是「和平發展」。

今年第一次不見了「和平」二字。

今年報告的涉臺部分一共才96個字,關於反「臺獨」的相關論述就有31個字,佔了近1/3。

你品,你細品。

這不就是給「臺獨」分子量身定製的一記警鐘嗎?

二是《反分裂國家法》15周年座談會。

先來點前情提要。

2004年,陳水扁以不到3萬票的細微差距險勝。

因著陳水扁過往試圖推動「法理臺獨」的惡劣表現,大陸方面在2005年3月14日的兩會上通過並實施《反分裂國家法》。

《反分裂國家法》短短千餘字,第一條就開宗明義把針對的靶子說得清清楚楚:

制定本法,是「為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第八條也列明了《反分裂國家法》的三條底線:

「『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

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

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一旦觸動其中任何一條,大陸都將「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

有心人也都注意到,這一次的15周年座談會,正好是中國人大高票通過港區國安立法的第二天。

在為數不多被公開的發言稿中,一位軍方人士的發言值得琢磨。

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說: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解決臺灣問題必須用兩手,兩種方式都不能排除。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就是要穩控臺海局勢,防止兩岸關係偏離和平發展軌道;堅決懾止「臺獨」分裂活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堅決維護祖國統一。」

臺灣媒體大多讀懂了這場座談會傳達的信息,「大陸稱不放棄武力」被放到了標題裡。

有一位臺灣學者說得更明白:如同大陸直接推港區國安立法,是在表達對香港的失望,「套在臺灣身上也一樣,民進黨政府如果聰明,就不要讓大陸對臺絕望,但從去年大選到疫情,民粹仇中力量的鼓動讓大陸的耐心逐漸流失」。

沒有耐心的後果是什麼?

香港有媒體引述了一位學者的推測說,這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未來的臺港澳問題將被逐漸納入到國家的憲政法律體系當中。

03

是的。

我們對「臺獨」分子早已不抱任何幻想,對民進黨當局切香腸式的「緩獨」也心知肚明。

看看近期國臺辦發言人的公開講話:「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更趨複雜嚴峻」……

「武統」當然不是我們的首要選擇。

但架不住不知死活的「臺獨」分子在「法理臺獨」上食髓知味,逼著我們做出這樣的選擇。

如果「臺獨」擊穿《反分裂國家法》的底線,勢必招致雷霆萬鈞的打擊。

所以,鄭重奉勸蔡省長一句:悠著點吧,搞分裂當「漢奸」,從來都沒好下場!

延伸閱讀:

美媒稱解放軍很難登陸臺灣,臺戰地記者:打3萬發飛彈也沒用

《福布斯》雜誌日前報導稱,解放軍發動對臺戰爭,幾乎不可能登陸臺灣,引發各界的討論。

曾經採訪過伊拉克戰爭的臺灣戰地記者梁東屏表示,要發動渡海戰爭不是那麼容易的,美軍從科威特陸路打到巴格達都要20幾天,即使解放軍打了3萬發飛彈也沒辦法登陸臺灣。

梁東屏在9日播出的綠媒政論節目《鄭知道了》指出,「渡海戰爭不是那麼容易的」,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美軍發射了400多發戰斧巡航飛彈,只打死1個人,不過戰斧巡弋飛彈很精準,伊拉克內部的重要政府單位與設施都被擊中,但是也不過就是一個洞。

梁東屏進一步解釋,飛彈打過之後,美軍地面部隊還要從科威特採陸路挺進巴格達,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伊拉克軍抵抗,都需要打20幾天,像臺灣這麼大規模的渡海戰爭,「怎麼打?」

梁東屏再評論海軍方面,稱在幾年前買了一艘報廢的航空母艦,改裝變成「遼寧號」,然後再依照遼寧號造了一艘「山東號」,所以解放軍現在有2艘航空母艦,美國在1941~1945年參加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4年間打造了147艘航空母艦,「而且那是70多年前喔!」

臺灣發射多枚神秘飛彈

臺灣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

據「中時電子報」6月11日報導,繼4月份進行飛彈試射後,臺灣「中科院」6月11日晚間又再度於屏東九鵬基地以及臺東成功鎮發射飛彈。

報導稱,11日晚間8時左右,臺東成功鎮基翬漁港附近響起刺耳轟鳴聲,隨後一枚飛彈拖著長長的黑煙飛向天際,大約20秒後消失在空中。同一時間位於屏東的九鵬基地也發射了一枚飛彈。更有臺媒報導稱,飛彈升空時發出轟隆隆的巨響,火光照亮夜空,巨響傳遍了臺灣東海岸。

報導認為,「中科院」試射的飛彈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但現場工作人員的不願透露任何信息。「中科院」動員近百名專家在現場觀測,同時禁止民眾靠近。

也有臺媒報導稱,「中科院」隨後證實在臺東發射了一枚「天弓二型」飛彈,而在屏東九鵬基地稍後也發射一枚「天弓三型」飛彈,在蘭嶼上空成功攔截該枚「天弓二型」飛彈。

過去「中科院」每年都會有一到兩次類似的飛彈發射,通常發射的都是「愛國者」飛彈和「天弓」系列飛彈。有臺灣軍事專家表示,發射的飛彈可能是「中科院」正在進行的「強弓專案」的「天弓三型」增程版防空飛彈,從臺東發射「天弓一」或「天弓二」靶彈,並從屏東九鵬基地發射「天弓三」進行攔截。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海峽導報 觀察者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大陸發出攤牌信號,臺灣蔡慌了...
    大陸發出攤牌信號,臺灣蔡慌了...  張生 創新科技理念 昨天    但就在兩天前,令臺獨更恐懼的大事發生了。  12月16日,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新華社記者發問: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國臺辦在憲法日發布這方面的宣傳內容是否意味著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
  • 兩岸對談:蔡英文懸崖勒馬才能保障臺灣安全
    輿論熱議2021年美國總統交接將是解放軍攻臺窗口,臺灣前安全部門秘書長蘇起表示,臺灣安全繫於北京一念之間,蔡英文大打「香港牌」、「反中牌」,給臺灣造成了哪些傷害?步步走向危險,戰爭是否一觸即發?  對此,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對話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於強,就相關話題展開討論。
  • 臺軍警告中國大陸:臺灣有權反擊「騷擾和威脅...
    臺軍警告中國大陸:臺灣有權反擊「騷擾和威脅」】根據路透社周一(9月21日)最新報導,臺灣周一表示,在受到「騷擾和威脅」的情況下,臺灣武裝部隊有權自衛和反擊。這顯然是對中國大陸發出的警告。上周,中國大陸派出多架飛機飛越敏感的臺灣海峽中線。
  • 臺灣成美國最大「金主」?外交部、國防部接連發出警告!
    導讀:前段時間,「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表示:2020年臺灣地區被公認為是美國對外最大的軍售客戶。但事實是在臺美軍購中,美國賣給臺灣地區的大部分軍事武器都是臺灣並不需要的老舊產品。對此,有臺灣網友諷刺稱,美國一直把臺灣地區當做「棋子」操控,試圖利用臺灣地區壓制中國大陸,臺灣地區是美國軍售官方認證最大的「冤大頭」,而臺灣地區卻對此感到十分開心。酈英傑:明年臺美仍有52億的軍購協議酈英傑表示,臺灣地區明年計劃與美國達成52億元的軍售協議。但是臺軍目前對於這筆軍售拒不承認,稱這是個假新聞。
  • 與大陸相向而行才是臺灣真正的未來
    常態化的對臺軍售會給臺灣帶來什麼?蔡英文當局真的不知道「倚美抗陸」的下場嗎?對於此次軍購,臺灣軍方退役中將劉湘濱13日就曾在政論節目中批評稱,臺灣基本上就是在繳「保護費」,美國只要發現臺灣研發出什麼,他們就會軍售臺灣同級武器,妨礙臺灣「雄風」飛彈的建置與研發,而且「美國要賣你,你要不買的機率是很少的。」
  • 不再只是警告!大陸突然發布一份重磅文件,「臺獨」聽到末日警鐘
    這回大陸不再只是警告,突然發布一份重磅文件,對「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作出詳細的規劃部署。「臺獨」分子已聽到末日警鐘,祖國統一指日可待。一段時間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一心「倚美」、「親美」,企圖獲得美國協防臺灣的承諾。而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出於自己的政治私利,頻頻打出「臺灣牌」,為自己所謂的「印太戰略」鋪路架橋。在此情況下,美臺相互勾連且動作頻頻。
  • 「切香腸」上癮了,蔡英文再次邁出危險一步,國臺辦警告忘了嗎?
    民進黨當局的許多小動作民進黨當局在兩岸問題上不斷製造小動作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漸進式"臺獨"的目的,最近民進黨當局"外事機構"的對外標誌就發生了改變。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頭像由原來的深藍色變為了藍綠色,其政治用意非常的明顯。它還將原來代表臺灣地區的梅花標誌抹掉,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了許多臺灣民眾的強烈不滿。
  • 蔡英文當務之急是向大陸遞出「橄欖枝」
    ,先在泉州灣舉行跨晝夜實彈演習,接著戰機繞島巡航、遼寧艦選擇東部海域返航、浙江舟山海域實彈演習,一方面對蔡當局施壓,二方面對「臺獨」勢力警告。  但是,當前問題不在於臺海局勢是否失控,而在於大陸想透過這些行動發出什麼訊號,臺灣又應如何響應大陸的訊號,以免緊張情勢繼續惡化。要知道,以兵臨城下準武力方式「迫統」,仍然是大陸實現統一的選項,大陸也愈來愈有這方面實踐的能力,臺灣不宜輕忽。
  • 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 南極冰山突然融化, 露出不該出現在地球的東西, 向人類發出警告
    南極冰山突然融化,露出不該出現在地球的東西,向人類發出警告!可能很多人對於南極冰川全部融化後的後果沒有什麼認知,認為無非就是海平面會上升不少。可事實上,南極冰川一旦全部融化,帶來的影響將是災難難的。所以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並提前做出準備,科學家們每年都會定期去南極檢查海平線以及冰川的融化情況,但是就在近期,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件可怕的現象,那就是南極冰川層中竟然出現了很多的冰洞!
  • 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發出疼痛的叫聲,發生了什麼?
    雄師突然衝向母獅,母獅發出疼痛慘叫,鏡頭記錄下全過程,那麼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跟隨鏡頭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說起大男子主義相信很多人,都非常討厭這一點,然而這個可不僅單單,發生在人類之中,在很多動物中也是如此,就比如在獅群中,雄師的地位都是至高無上的,它們負責整個獅群系統的分工,一般來說母獅負責捕獵,而雄師則負責保護母獅的安全,當然這種階級分明的制度,使得母獅所捕的獵物,必須先讓給雄獅享用,最後才能輪到其他獅子進食,就比如視頻中的這頭母獅,此時剛剛捕獲了一隻獵物,於是雄師便不客氣的大快朵頤起來
  • 大陸2大重要部門接連警告
    近段時間來,美國為了在中美之間挑起對抗,多次借臺灣問題對華進行挑釁。據央視網9月1日消息,美智庫傳統基金會8月31日主辦了一場視頻論壇,期間,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宣稱,近40年來,美政策一直以所謂「與臺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美國前總統裡根所謂對臺「六項保證」為指導。
  • 2021年是臺灣最後機會?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進入2020年之後,臺海局勢出現「波動」,主要是民進黨當局多次惡意詆毀大陸。針對不思悔改的「臺獨」分子,大陸方面已多次發出警告。然而,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並沒有緩和兩岸關係的想法,而是在不斷「詆毀」大陸。 由於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的囂張態度,所以兩岸形勢已經到達「重要的時刻」。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刻,「臺灣競爭力論壇」正式召開。
  • 到底發生了什麼?科學家:地球在警告
    到底發生了什麼?科學家:地球在警告!北極和南極是我國氣候最嚴峻的兩個地區,這裡根本沒有人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因此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無主之地。對於科學家來說,研究地球的環境以及地球的生命力。只需要研究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就能得到一定的體現。為何說全球氣溫一直在不斷上升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呢?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到地球的氣溫一直都在不斷的上升之中的呢?
  • 大陸警告:嚴打臺獨
    ,訓練臺灣的戰機機師,另外臺灣要派專人生化部隊,到美國觀摩核生化的作戰和反制。另外,臺灣與美國今年已經排定了秘密的重要軍事交流項目,還包括臺灣的所謂軍方的政戰局長今年會率隊高調地訪問美國的五角大樓,同時與美方共同討論,臺灣與美國之間聯合的作戰合作和戰略溝通的作為。同時,臺灣的海軍會派出高層人員秘密與美方接觸,在今年現役和退役的將領可與潛艇的製造商,共同在美國舉行所謂臺灣建造潛艇的聯盟研討會。
  • 「大陸霧霾飄至美國西岸」?臺灣初二地理講義大肆抹黑大陸
    臺灣初二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中國臺灣網9月23日訊 繼新版初二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史後,臺灣初中地理講義(搭配教科書使用)公然出現大量造謠抹黑大陸的言論。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律師蘇逸修22日在社交媒體發出讀初二的女兒使用的由康軒出版社出版的地理科學習講義,講義中描述大陸的經濟情況是,「中國工業廢氣飄至臺日韓甚至美國西岸」、「行動支付盛行是因為提款機質量不佳」、「不願意積極配合籤訂氣候變遷國際公約」等,引起網友熱議。蘇逸修表示,在教育中埋入偏頗和仇恨的種子是錯誤和危險的,現在不但孩子的中國歷史要自己教,恐怕連地理也是如此,「家長太難了。」
  • 24小時內,大陸火速反擊,島內已有人發出「臺灣恐雙輸」信號
    近期,美國對臺灣動作頻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地時間1月6日宣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另據媒體報導,美國駐聯合國使團宣稱,該代表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臺。該消息傳出24小時內,中國外交部、國臺辦同時發出警告。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當天,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臺灣當局採取這一措施對兩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並保證來去自由,盡力提供方便。10月15日,臺灣當局通過《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允許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親屬的民眾皆可以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個月。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的堅冰由此被打破。
  • 「第五大洋」或正在形成,裂縫已達56公裡,科學家發出了警告!
    第五大洋雖然這是地球的正常運動,但科學家卻對人類發出了警告,目前地球環境正在發生巨變,第五大洋很可能就在形成的過程中,目前裂縫也達到了56公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匪夷所思,目前,可供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就已經非常少了,如果地球上再形成第五大洋,那麼人類又該去哪裡居住呢?
  • 警告蔡英文,湯紹成:進一步刺激大陸,後果是否承擔的起?
    文丨玲瓏審丨瑾涵這四年來,美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三方關係可謂是近40年來變化最大的時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對中國大陸從接觸轉變成了對抗,對中國臺灣的政策從模糊變為清晰。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臺灣外事部門甚至宣稱要將臺灣駐美國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