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相位槍」?美成功研發超短脈衝雷射武器 可非致命癱瘓目標

2021-01-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1月15日發表了題為《等離子武器秘史》的文章稱,一種新的等離子武器悄然出現。

25年前,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一處秘密設施內,研究人員試射了一種新型雷射槍。目標是一塊用來模擬人類皮膚的潮溼麂皮。強烈的雷射脈衝只持續了幾微秒,卻產生了耀眼的閃光和巨大的爆炸聲,那塊皮革仿佛被一顆爆炸性射彈擊中一樣。

20世紀90年代初的這項試驗是五角大樓開發一種更有效的非致命性目標攻擊方式的計劃的一部分——在這個領域中,美軍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缺陷。

如今,經過25年研究以及製作了足以填滿一個博物館的無效「奇異武器」之後,五角大樓已經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研製出了「可伸縮緊湊型超短脈衝雷射系統」(SCUPLS)。這是一種類似於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虛構的「相位槍」的非致命性武器。取決於你如何調整設置,它具有讓人失去視力和聽力,以及讓人暈厥或被燒傷的功能。它對於急需一種非致命武器的武裝部隊來說是一個希望,卻給其他擔心出現又一種「酷刑工具」的人們造成了擔憂。

20世紀50年代雷射器剛剛發明後,軍方就開始著手把雷射器「武器化」。但是,一個嚴重的工程問題立即變得顯而易見:如何獲得足夠的功率。雖然雷射武器很快被用作了1977年科幻電影《星球大戰:新希望》中「帝國衝鋒隊」士兵的首選武器,但在現實世界中,開發此類雷射武器的技術挑戰仍然難以攻克。

30年之後,研究人員終於想到了一個變通方案。武器不是發射連續的光束,而是發射短而強的脈衝,其速度之快足以使任何目標的外層汽化。武器研究人員曾希望這種「消融」法可以直接穿透目標。

然而,這項技術很快進入了另一個死胡同。雖然高能雷射脈衝一開始能使目標材料的外層汽化,但它隨後會形成一個被稱為等離子體的超熱氣體球。這個等離子體吸收掉雷射脈衝剩下的能量,實際上形成一個屏蔽,從而使得剩下的脈衝根本無法到達目標。

武器設計者後來學會了如何利用這種等離子體。該系統的一個新的迭代版本使用雷射脈衝對離子體進行快速加熱從而使之爆炸。這種雷射器不會燒出洞,而能產生任何規模的等離子爆炸——通過改變功率,爆炸力可以小到如同玩具手槍,大到如同眩暈手雷。該新武器提供了遠程雷射器的精確度和高發射速度。至關重要的是,它還可望擁有「伸縮效應」,這意味著經過調整,其威力可以小到基本無害,大到讓人失去知覺。

新型的離子體受控武器曾被叫做「脈衝式衝力殺傷雷射槍」(PIKL)。由於僅僅是作為一種原理論證裝置,最早用於生成雷射束的「龐大、沉重、脆弱」的電子槍在1998年被更為堅固的器件所替代,於是「脈衝式化學雷射槍」(PCL)橫空出世。與PIKL一樣,這是一種以氘與極具腐蝕性的氟一起進行高溫燃燒來驅動的化學雷射器。

但即便是這一升級仍不具備足夠大的威力,隨後在2000年又進行了升級,推出了「脈衝式能量射彈」(PEP)。經過近10年的研發,非致命性雷射武器的前景似乎成為可能。不過PEP射彈並不需要擊中目標就能產生巨大作用。動物試驗表明,等離子爆炸引起「疼痛和暫時麻痺」。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神經效應並非由衝擊波或高熱引起,而是由膨脹的等離子火球所產生的電磁脈衝造成的。這對神經產生直接作用,就像影響收音機工作的電氣幹擾一樣。

這一出人意料的發現導致了對於PEP射彈神經系統作用的微調。

不過等離子體閃爆的威力仍不足以用作武器,因此研究人員把重點放在利用其光輸出作為視覺屏蔽手段上,隨之而來的是2013年的「等離子聲學屏蔽系統」(PASS)。這一次的目標是把重點放在空中的雷射上,並產生類似爆竹的一連串快速的等離子體閃爆。PASS系統不是化學雷射器,而是一種固態電動雷射器。

不過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了:即使有了新技術,這些閃爆的強度仍不足以讓人暈倒或失去能力。另一方面,耀眼的背景光會保護友軍,使對手無法用武器瞄準他們。不過與之前的其他努力一樣,PASS系統顯然也歸於失敗,其研發承包商斯特拉光子公司很快破了產。

美國防部「非致命性聯合武器局」(JNLWD)還為短脈衝武器找到了一個新用途,即用來瞄準車輛的擋風玻璃以阻止司機把車輛駛近檢查站。雖然這種沒有起名的擋風玻璃雷射槍很快就不了了之,但對於短脈衝雷射槍的研究繼續了下去。

2018年初,JNLWD展示了一種新的「雷射誘導等離子效應」(LIPE)裝置,這種裝置產生一系列快速的等離子體脈衝,與1998年的PIKL雷射槍頗為相似,但它也可以經過調製用來作為信號槍。這項粗糙的演示表明,一個更為精密的系統可以向1公裡外的人員傳達命令或指示,而不會讓處在更近距離上的人員失去聽力。

JNLWD在2018年9月開始了一個為期3年的項目,以便最終生產出一種可行的非致命性雷射等離子武器。最新加入到林林總總的雷射武器名錄中的是「可伸縮緊湊型超短脈衝雷射系統」(SCUPLS),它將使用新的短脈衝雷射器。

與PEP射彈一樣,SCUPLS系統的尺寸小得足以安裝到輕型戰術車輛上,但它需要具有比先前的雷射武器版本大得多的功率。(編譯/曹衛國)

資料圖:美軍的「雅典娜」雷射武器系統。

相關焦點

  • 英諾雷射將建研究中心 加強超短脈衝雷射原創技術研發
    來源:時刻頭條1961年,中國第一臺雷射器問世,伴隨著製造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工業雷射產業同樣發展迅速,雷射加工設備生產領域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地提升。但是,部分雷射器關鍵器件的生產能力卻嚴重不足,核心器件技術的缺失限制著我國雷射產業發展。
  • 超短脈衝雷射與超快現象(一)
    探索和控制物質內部的超快過程,就需要超短脈衝雷射。所謂超短脈衝雷射是指脈衝的持續時間(也就是脈衝時間寬度)相當於或短於微觀體系中快速變化過程時間的雷射束,即通常所說的皮秒,飛秒或阿秒脈衝雷射。超短脈衝雷射之所以能用於瞬態現象的探測,是利用超短脈衝雷射的持續時間非常短的特點,類似於高速照相機拍攝快速變化的過程,如見圖2所示的排球跳發球的過程,利用高速攝影機就可以將跳發球這個快速變化的過程分解為各個單獨的動作。我們可以把雷射脈衝當作閃光燈,當一個雷射脈衝照過來時,相當於閃光燈曝光一次,從而記錄一幅照片,當一幅幅照片記錄下來,連續播放就可以顯示其動態變化過程。
  • 用超短脈衝雷射和機器人讓CFRP組件的製造更快速
    最近,CarboLase項目的支持團隊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超短脈衝雷射在紡織結構預成型件的緊固件上進行鑽孔,其精確度可達微米級。   在CFRP組件固化之前,便將這些高精度切割而成的緊固件整合在一起,從而可以縮短生產過程,節省時間。2019年,該項目團隊憑此項技術在著名的美國CAMX獎中贏得了「綜合實力」這一類別的分項獎。
  • 超短脈衝雷射應用:盤點通快「三個十年」都有哪些布局?
    超短脈衝雷射技術,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路闖進電子及通信工業應用,並在近年來實現井噴式的發展。TruMicro 5000 工業級皮秒雷射器的研發,源於汽車工業的量產應用。羅馬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建成,任何成果的最終呈現離不開長期的準備。
  • 英諾雷射超短脈衝雷射器利用多項自研技術
    雷射行業是我國的戰略新興行業,國家十分重視雷射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陸續出臺了《中國製造2025》、《高端智能再製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多項支持政策,鼓勵雷射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促進雷射技術與高端製造深度融合,構建完善的雷射製造產業體系。
  • 殲20電磁脈衝武器曝光,可瞬間癱瘓航母中樞,雲箭中心獲二等獎
    而在此前,喜訊傳來,湖南雲箭集團研發中心,這一作為殲20戰機武器的主要研製單位之一,提出了某新型「新概念武器」的研發構想,並成功將該項目成功納入空軍預研計劃。項目總體技術研究領導小組,組織團隊開展了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工作,帶領團隊歷時3年,成功突破國防核心關鍵技術數十項,創造同領域多項第一。
  • 「5拍瓦」:照亮超強超短雷射科技前沿—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上海科技大學超強雷射光源聯合實驗室傳出喜訊,這裡的科研團隊在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SULF)上,成功實現了5拍瓦雷射脈衝輸出
  • 於亮紅和團隊研發出10拍瓦級超強超短雷射裝置
    各國爭搶「10拍瓦」成果對大多數人來說,「超強超短雷射」是一個有些陌生的概念。雷射是原子受激輻射出的光,比普通光源單色性、方向性更好,亮度更高。超強超短雷射是其中的「佼佼者」,「超強」是指這種雷射的峰值功率特高,「超短」是指其持續的時間很短,達到了飛秒量級(1飛秒等於1千萬億分之一秒)。
  • 非致命武器:魔法戰爭時代來臨 可制服敵人而不傷
    非致命武器:魔法戰爭走進現實   ■郭繼衛   當我們還在討論航母、四代機甚至核武器等大殺器時,另一種改變戰爭形態的武器已經悄然出現,以非致命武器、定向能武器、動能武器和無人化武器為代表的新概念武器正走上戰場。
  • 中國非對稱殺手鐧:美炒作中國電磁脈衝武器將能使世界倒退兩百年
    美國目前正在研製秘密武器——電磁脈衝炮彈(EMP,Electromagnetic Pulse Weapon),這種特殊的炮彈可直接使敵軍城市癱瘓。非動力效應電子負載接近目標的精確傳遞支持低功率運行,這限制了受影響系統的地理範圍,並在總體上減少對電磁頻譜的影響。此外,該武器必須放置於155毫米的炮彈中,這一做法的最終目標是縮小武器的尺寸,方便一個炮彈可攜帶多顆子彈,每顆彈藥都能造成電子破壞。但是,該提案中沒有具體說明如何實現該做法。負責該項目的科學家談到,該項目「適用於更廣泛的非動力效應」。
  • 美軍方測試高噪非致命性雷射誘導等離子武器
    非致命性武器可用於處理危險的軍事和公共安全情況,據最新外媒消息,美國軍方正在測試研製用於100米距離之外反人員和反物質任務的非致命性雷射誘導等離子效應武器
  • 美雷射武器擊落無人機,可重新定義海上戰爭?俄專家指出致命缺陷
    我們在各種電影大片常常看到未來世界的武器都是雷射炮,各種顏色的雷射在天空中交織特別亮眼,但回到現實,這種雷射武器的研製十分困難。最近,美國傳出雷射武器擊落無人機的消息,號稱可重新定義海上戰爭,但俄羅斯專家卻指出它的致命缺陷。
  • 超強超短雷射應用前景廣闊
    雷射,原子受激輻射的光。其原理是原子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後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再從高能級回落到低能級時,所釋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這些被激發出來的光子光學特性高度一致,因此雷射相比普通光源單色性、方向性好,亮度更高。自1960年第一臺雷射器誕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尋求雷射強度和性能的更大突破。超強超短雷射就是一個典型,它的最大特點是「超強」和「超短」。
  • 迄今最強超短雷射脈衝振蕩器問世,平均輸出功率創紀錄
    迄今最強超短雷射脈衝振蕩器問世,平均輸出功率創紀錄 圖中展示的是一個商業薄盤磁頭。圓盤被單片稜鏡包圍,單片稜鏡藉助反射傳遞泵浦光束。
  • 羅切斯特大學研發出超短、超快、功能更強、成本更低的雷射脈衝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7月17日,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的論文中,羅切斯特大學光學系助理教授威廉·雷寧格(William Renninger)和他的實驗室成員開發了一種新的裝置,稱為「拉伸脈衝孤子克爾諧振器」,創建了比過去雷射源更寬波長範圍內的超短
  • 電磁脈衝武器一擊就讓對手「倒退百年」?
    他介紹,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包括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是一種以增強電磁脈衝效應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核武器。為了避免核爆炸帶來的汙染,人類又開發出非核電磁脈衝彈,即利用常規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的方法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而非核電磁脈衝彈使得電磁脈衝武器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  很多人恐怕都記得電影《黑客帝國》裡一瞬間癱瘓烏賊機器人的武器。
  • 解密:電磁脈衝武器一擊就讓對手「倒退百年」?
    他介紹,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包括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是一種以增強電磁脈衝效應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核武器。為了避免核爆炸帶來的汙染,人類又開發出非核電磁脈衝彈,即利用常規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的方法產生高功率微波的電磁脈衝武器。而非核電磁脈衝彈使得電磁脈衝武器的使用範圍更加廣泛。很多人恐怕都記得電影《黑客帝國》裡一瞬間癱瘓烏賊機器人的武器。這就是電磁脈衝武器。
  • 中國終於公布超級雷射武器,千萬億級功率,西方直呼不可能!
    雷射武器在未來戰爭的地位不言而喻。據中科院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近日,上海超強雷射實驗裝置成功實現10拍瓦雷射放大輸出,這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的最高功率值,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這麼大的雷射發射裝置,意味著可以在實驗室內創造出只有在黑洞邊緣才能找到的強光。
  • 電磁脈衝武器:核爆中誕生的"無形殺手"
    中國網訊 據國外媒體6月24日報導,曾任職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核武專家皮特•普萊博士聲稱,朝鮮有可能成功研製了電磁脈衝(EMP)武器。美軍調查小組事後發現,「元兇」原來是核爆試驗產生的高能電磁脈衝。這一偶然的發現,激起了美軍將高能微波武器用於戰場的興趣。特別是近20多年來,電磁脈衝武器的研發和運用正呈加速的趨勢。目前,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包括核電磁脈衝彈和非核電磁脈衝彈。核電磁脈衝彈是一種以增強電磁脈衝效應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核武器。
  • 美國成功研製雷射制導子彈 可自動鎖定目標(圖)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負責研製的這款雷射制導子彈正是EXACTO項目的一部分,雖然目前還處於初級研製階段,但其最終目標是研發一種可以自動搜索和鎖定目標,並精確命中目標的子彈。「前長眼睛後長魚鰭」的獨特設計人們常說「子彈不長眼」,但這種說法在雷射制導子彈面前得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