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仙氣」 鳥類「活化石」白鶴來了

2020-12-04 央廣網

 

近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白鶴以其優雅的體態,走進了中國古代的詩歌之中。白鶴體羽為白色,初級飛羽為黑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為白色,三級飛羽呈鐮刀狀覆蓋初級飛羽,故而白鶴站立時通體白色,唯有飛翔時能見黑色初級飛羽。

白鶴是極度瀕危物種,是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萬年的「活化石」,目前全球不到4000隻,主要在長江中下遊鄱陽湖區域越冬。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在鄭州黃河溼地觀測到的有4種: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文 通訊員 趙宗英攝影)

相關焦點

  • 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鳥中明星——白鶴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地大物博,自然鳥類品種也是豐富多樣的,在眾多鳥類中,我們尤其偏愛鶴類,例如鶴童仙姑、梅妻鶴子等等傳說故事,都是對鶴的讚美與崇拜。眾多白鶴中,我們今天要隆重介紹的是一種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鶴中明星——白鶴。
  • 鳥類「活化石」白鶴再次做客麗水
    近日,在麗水縉雲縣,發現幾隻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白色「大鳥」。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
  • 鳥類「活化石」白鶴做客桃江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11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剛 楊勇 劉雨欣 記者 邢玲)近日,桃江羞女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白鶴
  • 七隻白鶴來麗水「做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不到4000隻!
    全球不到4000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麗水啦最近一周在麗水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裡有七隻白鶴來「做客」秋冬時節,白鶴南飛。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拍攝到七隻白鶴,它們一起在藕田覓食,一起在天空飛翔,時而呈一字形,時而呈V形,鳴聲清脆響亮。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有鳥類的「活化石」之稱。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 珍稀白鶴首次飛臨石獅 全球僅存4000隻
    越來越多的候鳥來到石獅棲息過冬 前兩天,我市觀鳥愛好者就發現 素有鳥類活化石之稱的 來了最起碼有20天左右,有時候就是飛過來飛過去,在我的塘裡面飛一圈,飛一圈就飛到這邊來。
  • 全球不到4000隻,這種鳥類首次在福建被記錄到
    秋冬時節,白鶴南飛,在中國南部的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筆者日前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使「白鶴不入閩」成為歷史。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臨滅絕的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韶關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全球僅存四千餘只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一處河邊淺灘上的白鶴。
  • 願「仙鶴訪石」不只是驚鴻一瞥|西伯利亞|白鶴|溼地公園|石獅
    11月17日,本報記者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鳥類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詳見11月18日《石獅日報》一版)仙鶴來石,全城矚目。上周,有關「白鶴首度造訪石獅」的新聞,經《石獅日報》獨家報導後,引發各級媒體及眾多攝影家的關注。
  • 白鶴確定為江西省「省鳥」
    江西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環境良好,鳥類資源十分豐富。評選「省鳥」對於發揮鳥類資源優勢,樹立生態文化品牌,增強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從更高層次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具有重要意義。白鶴,被譽為鳥類中的「活化石」,每年飛臨我省鄱陽湖區越冬,在江西省度過5個多月的時間。
  • 瀕危白鶴現藕田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10日,安徽農墾華陽河農場,三隻白鶴家庭成員(2隻成鶴1隻幼鶴)在一片藕田嬉戲、覓食。三隻白鶴家庭成員(二隻成鳥一隻幼鳥)在一片藕田覓食近年來,華陽河農場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候鳥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斷增加。
  • 尋找白鶴「愛愛」
    新華社南昌12月31日電(記者陳毓珊、程迪)江西省林業局31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尋找白鶴『愛愛』」主題活動,尋找一隻「失聯」白鶴。一隻白鶴2018年曾在遷徙途中不幸「落單」。在江西各界人士聯手救助下,這隻白鶴與工作人員一道搭乘飛機,前往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趕上了已遷徙的白鶴種群。這隻白鶴「歸隊」的故事,在江西乃至全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這隻凝聚了各界愛心的白鶴,被人們暱稱為「愛愛」。據介紹,白鶴「愛愛」是江西省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它的右腳腳環編號為S26,左腳套有金屬環。放飛後不久,身上的衛星跟蹤器失效。
  • 越冬遷徙竟迷路 白鶴吉吉一家到訪鎮江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瀕危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最近,就有一家三隻白鶴在越冬遷徙途中迷路,首次來到了江蘇鎮江,被當地鳥類保護志願者用鏡頭捕捉下來。1月7日,記者跟隨志願者們踏入了白鶴棲息的鎮江長江焦北灘,一探究竟。
  • 白鶴首次落戶邵陽這個公園
    又到初冬候鳥們也開啟一年一度的「春運」模式近日湖南省綏寧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在公園內開展巡護、監測工作時發現一隻正在覓食的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白色「大鳥」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這隻白鶴通體雪白,優雅的身影與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美麗的風光相映成趣。
  • 福建鳥類觀測首次記錄到白鶴到來
    福建鳥類觀測首次記錄到白鶴到來 2020-11-20 13:18
  • 自在雲間白鶴飛
    ▲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白鶴們有的展翅翱翔,有的追逐戲水,嘹亮的鳥叫聲不絕於耳。五星白鶴保護小區供圖▲上千隻白鶴聚集在一起,呈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自2001年起,我省持續跟蹤監測鄱陽湖越冬候鳥種群動態,涵蓋湖區68個大小子湖泊,多年平均數據顯示,鄱陽湖候鳥種類穩定在160種左右,數量在60萬隻至70萬隻,其中全球98%以上的白鶴在此越冬,故鄱陽湖也被譽為「白鶴王國」。風光旖旎,水落灘出處,白鶴嬉戲玩樂、展翅飛翔。
  • 倡議全民愛鳥護鳥 江西啟動保護白鶴公益宣傳活動
    白鶴作為江西「省鳥」,不僅為江西人所熟悉和喜愛,更是外界了解我省生態風土的「金招牌」。昨日下午,由省教育廳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我們的愛像泉水一樣流淌——『1%工程·愛滿家園』」保護省鳥白鶴公益宣傳活動在南昌航空大學啟動。
  • 5首仙氣飄飄的古詩「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無憂生活
    大家最熟悉的仙氣飄飄的古詩詞,應當是宋代詩人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唐代的詩人戴叔倫夏日裡登上高高的鶴巖。他說:仿佛是天宮裡的風把我吹上來的。清晨的露水還凝結在松樹上,六月的天氣裡也帶著微微的涼意。
  • 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
    把白鶴確定為「省鳥」,有利於進一步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投身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把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轉化為全省人民的共同目標和自覺行動。第三,有利於打造鄱陽湖國際生態品牌。白鶴被譽為鳥類中的「活化石」,每年在我省鄱陽湖越冬長達5個多月的時間,寒來暑往、循環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