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成功者的人生歷練都雄辯地證明,正確評價自己,科學定位,選擇一條正確的發展方向,才是追夢路上的最佳選擇。每個人在有許多優點的同時,也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點,有的甚至還帶著這些缺點直到進墳墓,這不足為奇。
先從狐狸夢想吃駱駝說起。
故事來自紀伯倫的作品,說的是,從前,有一隻很狡猾的老狐狸,常常為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有一天早上,狐狸站在初升的太陽下,欣賞著陽光照射下的身影說,今天,我很想找一隻駱駝做午餐。說完,他就開始立即行動,跑了整個的上午,連一根駱駝毛都沒有見到,很是悲觀。已經中午,太陽就在頭頂時,它又看了看自己的影子說,不想貪多,能有一隻老鼠做每餐也就可以了。結果,此時的老鼠都躲在洞中,它更是難以企及。
此時的狐狸犯了兩個同樣的錯誤,它是選擇「晨曦」和「正午的陽光」為鏡子來看自己,早晨的陽光拉長了自己的影子,讓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誤認為自己是萬獸之王;正午的陽光又無形之中縮小了自己的影子,感到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仔細想想,我們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也常常會犯狐狸的錯誤,不能準確地把握自己,或異想天開,無限的放大自己的能量,感覺人定勝天;或者又妄自菲薄,在遭遇失敗之後極度失望,感覺自己力不從心。
不能準確地為自己定位,是許多人一生碌碌無為的原因之一。尼採曾經說過,聰明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再看下面這個故事。40年前,在深圳公交站旁,有一位賣鉛筆的乞丐,在向路人不停地推銷他手中的鉛筆。這時,從剛停下的公交車上走下一位商人,向乞丐的杯子裡投下幾顆硬幣後匆匆而去。過了一會,商人才想起來還沒有拿筆,他又返回來到乞丐面前取筆,並說,「對不起,我忘了拿鉛筆,你我都是商人!」五年之後,商人參加一個高級酒會,遇見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過來給他敬酒致謝。這位先生自我介紹說,他就是三年前當初賣鉛筆的那個乞丐。他生活的改變,得力於商人那句話,你我都是商人!
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你的定位決定你的未來!當初你定位自己是個乞丐,你就是乞丐;當你把自己定位為商人時,你就是商人!
定位理論,源自一位美國的營銷專家名字叫斯和屈特,於1969年提出。他的觀點是,商品和品牌只有在潛在的消費者心中佔有地位,企業營銷才會成功。以後定位的外延在不斷的擴展,小到個人職業、家庭規劃,大至企業企業發展、國家規劃。
再舉一例。著名的汽車大王福特,自幼幫助父親幹活,12歲時就在頭腦中產生一個想法,如何用能夠在路上行走的機器,能替代牲口和人力。為了這一夢想,他離開了父親去外地學徒,用一年時間,學會並掌握了其他人三年都難以學會的機器操作。後來又花兩年時間研究蒸汽機車原理,未獲成功。但他的為夢想而刻苦學習的精神被大發明家愛迪生所感動,邀請他到底特律的一間公司擔任工程師。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在他29歲時終於成功製造出了第一部汽車。
後來有人就說,如果福特當初光聽父親的話,只在那個農場幹活,世界上真的就會少了一位天才的汽車研發科學家。